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34970发布日期:2020-08-21 15:0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重载荷用轮胎的目的在于抑制小花纹块的胎踵胎趾磨耗的发生,并且提高花纹块整体的耐磨耗性。在该重载荷用轮胎,在胎面表面设置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主槽和与该主槽交叉的横槽,形成由主槽与横槽划分出的花纹块,并且在花纹块中设有横穿轮胎周向的多个刀槽花纹,刀槽花纹构成为不与主槽连通,将在轮胎周向设有花纹块的数量设为三条以上,并且使轮胎周向的两端部的刀槽花纹深度比中间的刀槽花纹深度浅。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重载荷用轮胎的目的在于改善在湿润、干燥路面的磨耗性。在该重载荷用轮胎中,通过在胎面表面、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形成一对周向副槽,来配置一列的中央环岸部列,周向副槽的振幅中心线间的距离为胎面宽度的25%~50%,形成连结周向副槽的宽度方向窄槽,由此,由伪花纹块列构成中央环岸部列,在周向副槽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形成由周向副槽与横纹槽划分出的花纹块列,中央环岸部列与花纹块列的负面率分别为10%~20%、15%~27%,周向副槽和宽度方向窄槽的槽深度为横纹槽的槽深度的70%~100%,周向副槽和宽度方向窄槽的槽宽分别是横纹槽一个间距的5%~15%、3.5%~4.5%,横纹槽相对于周向所成的平均角度为65°~80°。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目的在于良好地平衡地提高湿地性能、耐磨耗性能。在该充气轮胎,在胎面表面设置横槽,穿过在与路面接地的胎面表面的槽边缘间的中间的横槽中心线包括:第一部分,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角度θ1延伸;以及第二部分,与该第一部分连结且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角度θ2(≠θ1)延伸,由此使横槽具有第一弯折部,并且,横槽中心线包括与第二部分连结且相对于轮胎轴向以角度θ3(≠θ2)延伸的第三部分,由此使横槽具有第二弯折部,在轮胎新品时,将由|θ2-θ1|表示的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度θa0设为30°~50°,并且在轮胎新品时,将由|θ3-θ2|表示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θb0设为30°~50°,并且在0%磨耗时的第一弯折部的弯折角度θa50为角度θa0的0.35倍~0.65倍,并且在50%磨耗时的第二弯折部的弯折角度θb50为角度θb0的0.35倍~0.65倍,而且,在轮胎周向相邻的横槽之间延伸且连接这些横槽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由此,在胎面表面设有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的细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1625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510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25168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再者,在以城市间运输为主体的广域运输中所使用的充气轮胎(特别是,重载荷用充气轮胎)中,为了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在胎面表面设有沿轮胎宽度方向延伸的横纹槽。然而,主体上包括横纹槽的图案通常容易降低轮胎周向的花纹块刚性,存在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恶化的倾向。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牵引性能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并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具备:至少两条周向主槽,设置为在胎面表面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且全部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肩环岸部,形成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的最外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肩横纹槽,设置为从所述胎面表面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连通至所述最外周向主槽,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多条,将所述胎肩环岸部分割为胎肩花纹块部,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贯通部;中央环岸部,由夹着轮胎赤道线邻接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内的一对最内周向主槽形成;中央横纹槽,设置为在所述中央环岸部在轮胎宽度方向连通各所述最内周向主槽,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多条,将所述中央环岸部分割为多个中央花纹块部;以及中央刀槽花纹,设置为两端在所述中央花纹块部终止,其中,所述中央刀槽花纹具有经由至少一个弯折部而角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刀槽花纹部,至少一个所述刀槽花纹部与所述轮胎赤道线所成的角度θ1为0°≤θ1≤15°,其他至少一个所述刀槽花纹部与所述轮胎赤道线所成的角度θ2为35°≤θ2≤60°。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中央环岸部具备中央周向细槽,所述中央周向细槽的两端向在轮胎周向邻接的各所述中央横纹槽开口,所述胎面表面的最大槽深度d与所述中央周向细槽的槽深度d1满足0.40≤d1/d≤0.70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中央花纹块部在所述中央横纹槽与所述最内周向主槽的连通部分形成有锐角部,在该锐角部形成有从所述胎面表面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倒角。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中央横纹槽具有:中央槽部,横穿轮胎赤道线;以及端槽部,与所述中央槽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连续,向所述最内周向主槽开口,所述胎面表面的最大槽深度d、所述中央槽部的槽深度d2以及所述端槽部的槽深度d3满足d2>d3、0.65≤d2/d≤0.90、0.40≤d3/d≤0.65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胎肩横纹槽的槽宽w1与所述中央横纹槽的槽宽w2满足0.20≤w2/w1≤0.40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最内周向主槽配置为在所述中央横纹槽的连通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偏移,所述最内周向主槽的槽宽w3与偏移宽度w4满足0.55≤w3/w4≤0.85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最内周向主槽的槽宽w3与所述胎面展开宽度tdw满足0.01≤w3/tdw≤0.07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胎肩花纹块部具有胎肩周向细槽,所述胎肩周向细槽以在轮胎周向连通邻接的各所述胎肩横纹槽的形式沿轮胎周向延伸,在中途具有弯折部,所述胎肩周向细槽的槽深度d4与所述胎面表面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60≤d4/d≤0.90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胎肩花纹块部具有胎肩周向细槽,所述胎肩周向细槽以在轮胎周向连通邻接的各所述胎肩横纹槽的形式沿轮胎周向延伸,在中途具有弯折部,所述胎肩周向细槽在向各所述胎肩横纹槽的连通部分的槽底具有细槽底部抬高部,该细槽底部抬高部的槽深度d5与所述胎面表面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20≤d5/d≤0.50的关系。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充气轮胎中,优选的是,所述胎肩横纹槽在槽底具有横纹槽底部抬高部,该横纹槽底部抬高部的槽深度d6与所述胎面表面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50≤d6/d≤0.90的关系。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具备:周向主槽,全部配置于比胎面表面的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肩横纹槽,将胎肩环岸部分割为胎肩花纹块部并具有贯通部;以及中央横纹槽,将中央环岸部分割为中央花纹块部,由此,能提高胎肩横纹槽和中央横纹槽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因胎肩花纹块部和中央花纹块部的分割而产生的边缘效应,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并且,通过设置被设为两端在中央花纹块部终止的中央刀槽花纹,能缓和中央花纹块部内的接地压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特别是,通过靠近轮胎赤道线的0°≤θ1≤15°的刀槽花纹部,在轮胎周向的花纹块刚性不会过度降低的情况下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通过与轮胎赤道线具有角度的35°≤θ2≤60°的刀槽花纹部的边缘效应而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由此,能以良好的平衡性兼顾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牵引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的v-v截面放大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此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成要素既可以组合,也可以不使用一部分的构成要素。

在以下的说明中,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充气轮胎的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朝向轮胎赤道面的方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远离轮胎赤道面的方向。此外,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方向,轮胎径向内侧是指,在轮胎径向朝向轮胎旋转轴的方向,轮胎径向外侧是指,在轮胎径向远离轮胎旋转轴的方向。此外,轮胎周向是指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向。

轮胎赤道面是指,与轮胎旋转轴正交并通过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的平面,轮胎赤道线是指,轮胎赤道面与充气轮胎的胎面部的表面交叉的中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轮胎赤道面和轮胎赤道线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cl”。

本实施方式中的充气轮胎1是无内胎轮胎。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充气轮胎1是装接于卡车和公共汽车的重载荷用充气轮胎。卡车和公共汽车用轮胎(重载荷用充气轮胎)是指,由日本汽车轮胎协会(japanautomobiletiremanufacturersassociation:jatma)发行的“日本汽车轮胎协会标准(jatmayearbook)”的c章规定的轮胎。需要说明的是,充气轮胎1既可以装接于轿车,也可以装接于小型卡车。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子午剖面图。子午剖面是指,从轮胎旋转轴穿过的剖面。

在以子午剖面观察的情况下,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在成为轮胎径向的最外侧的部分配设有由橡胶材料构成的胎面部2。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胎面部2的两端形成为胎肩部4。

图中虽未明示,但从胎肩部4至轮胎径向内侧的规定的位置配设有侧壁部。侧壁部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充气轮胎1的两侧的两处。此外,图中虽未明示,但胎圈部位于各个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胎圈部与侧壁部同样地配设于轮胎赤道面cl的两侧的两处。即,一对胎圈部配设于轮胎赤道面cl的轮胎宽度方向两侧。在胎圈部设有胎圈芯。胎圈芯通过将作为钢丝的胎圈钢丝卷绕成环状来形成。该胎圈部构成为能装接于15°锥度的规定轮辋。这里所说的规定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应用轮辋”、由tra规定的“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rim(测量轮辋)”。即,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能装接于与胎圈部嵌合的部分相对于旋转轴以15°的倾斜角倾斜的规定轮辋。

在胎面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设有带束层7。带束层7例如成为层叠有四层带束71、72、73、74的多层构造。带束71、72、73、74通过用涂层橡胶覆盖由钢构成的多个带束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此外,将带束71、72、73、74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度例如设定在15°以上且70°以下的范围。多层带束层7中的从轮胎内周侧起的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带束72、73作为强度层发挥作用,配置为在层间带束帘线交叉。也将该带束72、73称为交叉带束。需要说明的是,在从轮胎内周侧起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带束71、72之间,带束帘线朝相同方向倾斜,在从轮胎内周侧起第三层与第四层的带束73、74之间,带束帘线也朝相同方向倾斜。

在带束层7的轮胎径向内侧和侧壁部的内部连续地设有内包径向层的帘线的胎体层6。胎体层6的帘布层通过用涂层橡胶覆盖由钢构成的胎体帘线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胎体层6支承于一对胎圈芯。胎体层6具有由一层帘布层构成的单层构造,在配设于轮胎宽度方向的两侧的胎圈芯之间在轮胎周向以环状架设而构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详细而言,胎体层6从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一对胎圈部中的一方的胎圈部配设至另一方的胎圈部,以包住胎圈芯的方式沿胎圈芯卷回至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即,胎体层6以从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穿过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内侧且端部配设于胎圈芯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方式绕着胎圈芯折回。

在胎体层6的轮胎径向内侧或胎体层6的充气轮胎1的内部侧,沿胎体层6形成有内衬8。内衬8是轮胎内表面,即胎体层6的内周面,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部到达一对胎圈部的胎圈芯的下部、胎趾,并且在轮胎周向卷挂成环状而贴合。内衬8用于抑制空气分子的透过而不具有帘线。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4是图1中的v-v截面放大图。

胎面部2的表面,即在装接有充气轮胎1的车辆的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部分形成为胎面表面3。在胎面表面3,在轮胎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条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周向主槽11。至少设有两条周向主槽11,在图中,将其表示为两条周向主槽11。在将胎面表面3的比胎面展开宽度tdw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设为中央区域ct,将胎面表面3的比胎面展开宽度tdw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为胎肩区域st时,所有的周向主槽11配置于中央区域ct。配置于中央区域ct是指,周向主槽11的整体包括在中央区域ct内。此外,周向主槽11是槽深度d为10mm≤d、槽宽w3为5mm<w3的槽。在周向主槽11中,夹着轮胎赤道线cl邻接的一对周向主槽11被设为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内位置的最内周向主槽,由该一对最内周向主槽在轮胎赤道线cl上划分形成有中央环岸部12。此外,在周向主槽11中,在配置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位置的两侧的最外周向主槽中,在该最外周向主槽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划分形成有胎肩环岸部13。在图中,示出了最内周向主槽和最外周向主槽由相同的周向主槽11形成的形态,因此,对最内周向主槽和最外周向主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11”。

在此,胎面展开宽度tdw是指,在装接于规定轮辋、设为规定的气压、不向充气轮胎1施加载荷的无负荷状态时,胎面表面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间的胎面表面3的子午剖面的沿轮廓的长度。胎面表面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也称为胎面展开宽度tdw的展开宽度端的接地端,接地端是指,在将装接于规定轮辋、设为规定气压、在静止的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地放置、施加与规定的质量对应的负荷时的与平板的接触面的轮胎轴向(轮胎宽度方向)最大直线距离设为接地宽度时,该接地宽度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规定轮辋是指,由jatma规定的“应用轮辋”、由tra规定的“designrim(设计轮辋)”、或者由etrto规定的“measuringrim(测量轮辋)”。此外,规定气压压是指,由jatma规定的“最高气压”、由tra规定的“tireloadlimitsatvariouscold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荷极限)”所记载的最大值、或者由etrto规定的“inflationpressures(充气压力)”。

在由最内周向主槽11划分形成的中央环岸部12形成有中央横纹槽14。中央横纹槽14设置为以在轮胎宽度方向连通各最内周向主槽11的方式,两端向各最内周向主槽11开口,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有多条。因此,形成于轮胎赤道线cl上的中央环岸部12由各中央横纹槽14分割成在轮胎周向排列的多个中央花纹块部12a。

如图1所示,中央横纹槽14具有端槽部14a和中央槽部14b。端槽部14a是中央横纹槽14的两端部的槽,一端分别向一对最内周向主槽11开口,另一端到达中央环岸部12内。中央槽部14b配置为横穿轮胎赤道线cl,两端设于中央环岸部12内,与端槽部14a的另一端连接。因此,中央横纹槽14设置为:在配置于轮胎赤道线cl上的中央槽部14b的两端连接有端槽部14a的另一端,端槽部14a的一端与各最内周向主槽11连接。中央横纹槽14(端槽部14a,中央槽部14b)是槽宽w2(参照图2、图3)为4mm≤w2≤10mm、在端槽部14a中槽深度d3(参照图1)为7mm≤d3≤15mm、在中央槽部14b中槽深度d2(参照图1)为15mm≤d2≤20mm的槽。并且,中央槽部14b的槽深度d2形成为比端槽部14a的槽深度d3深。

此外,中央横纹槽14形成为:各端槽部14a的向各最内周向主槽11的开口位置在轮胎周向错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配置,并且各个端槽部14a弯曲,向轮胎周向弯曲的方向被设为相反,在各最内周向主槽11之间整体弯曲成s字形。因此,如图3所示,由各中央横纹槽14分割出的中央花纹块部12a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因此在各中央横纹槽14的向各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形成有轮胎周向的端部尖锐的锐角部12aa。并且,中央花纹块部12a在锐角部12aa以朝向角从胎面表面3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方式形成有倒角12ab。此外,如图3所示,由各中央横纹槽1分割出的中央花纹块部12a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因此在各中央横纹槽14的向各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中,在轮胎周向的中途形成有钝角部12ac。

此外,划分形成中央环岸部12的最内周向主槽11配置为在中央横纹槽14的连通部分与轮胎宽度方向平行地偏移。即,最内周向主槽11通过自身的偏移和中央横纹槽14的连通,沿轮胎周向形成为锯齿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中央花纹块部12a形成有中央周向细槽15。中央周向细槽15设置为两端在轮胎周向邻接的各中央横纹槽14开口,连通在轮胎周向邻接的各中央横纹槽14。中央周向细槽15配置为:在轮胎周向上邻接的一方的中央横纹槽14中的端槽部14a的向中央槽部14b的连接部分处和在另一方的中央横纹槽14中的端槽部14a的向中央槽部14b的连接部分处开口而连接,并且横穿轮胎赤道线cl。即,中央周向细槽15的一端与在轮胎周向邻接的一方的中央横纹槽14中的夹着轮胎赤道线cl的一方侧的端槽部14a的向中央槽部14b的连接部分连接,横穿轮胎赤道线cl,一端与在轮胎周向邻接的另一方的中央横纹槽14中的夹着轮胎赤道线cl的另一方侧的端槽部14a的向中央槽部14b的连接部分连接。并且,中央花纹块部12a被中央周向细槽15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为小中央花纹块部12a’。中央周向细槽15是槽深度d1(参照图1)为7mm≤d1≤15mm、槽宽w5(参照图2、图3)为2mm≤w5≤8mm的槽。

此外,如上所述,中央横纹槽14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配置,中央花纹块部12a向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因此,由中央横纹槽14和中央周向细槽15划分形成的小中央花纹块部12a’经由轮胎赤道线cl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配置为交错状。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中央花纹块部12a形成有中央刀槽花纹16。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刀槽花纹16在各小中央花纹块部12a’形成有一条。此外,中央刀槽花纹16在没有中央周向细槽15的情况下相对于中央花纹块部12a夹着轮胎赤道线cl形成两条。中央刀槽花纹16设置为,两端在中央花纹块部12a(小中央花纹块部12a’)内终止。此外,中央刀槽花纹16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16a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刀槽花纹部16b、16c。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刀槽花纹16具有一个弯折部16a并且具有两个直线状的刀槽花纹部16b、16c。并且,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主要沿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延伸,相对于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的角度θ1(参照图3)为0°≤θ1≤15°。角度θ1是穿过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的槽宽的中心的中心线(未图示)所成的角度。此外,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c主要相对于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的角度θ2(参照图3)比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大且35°≤θ2≤60°。角度θ2是穿过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c的槽宽的中心的中心线(未图示)所成的角度。中央刀槽花纹16(刀槽花纹部16b、16c)是槽深度d7(未图示)为9mm≤d7≤17mm、槽宽w7(未图示)为0.4mm≤w7≤1.0mm的槽。

在由最外周向主槽11划分形成的胎肩环岸部13形成有胎肩横纹槽17。胎肩横纹槽17设置为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连通至最外周向主槽11,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多条。因此,胎肩环岸部13由各胎肩横纹槽17分割为在轮胎周向排列的多个胎肩花纹块部13a。此外,胎肩横纹槽17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贯通部17a。贯通部17a形成为:在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或者最外周向主槽11中的任一个向轮胎宽度方向观察时,能贯通到位于相反侧的最外周向主槽11或者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为止进行观察而不受自身的槽壁的妨碍。胎肩横纹槽17是槽深度d为(参照图4)14mm≤d≤28mm、槽宽w1(参照图2、图3)为10mm≤w1≤20mm的槽。在此,胎肩横纹槽17的槽深度与上述的周向主槽11的槽深度相等,并且在形成于胎面表面3的所有的槽中,成为最大槽深度,因此以符号“d”表示胎肩横纹槽17和周向主槽11的槽深度。此外,胎肩横纹槽17的贯通部17a的轮胎周向宽度w8为5mm≤w8≤15mm。此外,在周向主槽11存在最内周向主槽和最外周向主槽的情况下,胎肩横纹槽17连通至最内周向主槽,在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的基础上优选。

胎肩横纹槽17在槽底具有横纹槽底部抬高部17b。纹槽底部抬高部17b在胎肩横纹槽17的胎肩区域st内,设置于比后述的胎肩周向细槽18靠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中途。横纹槽底部抬高部17b的最小槽深度d6(参照图1)为11mm≤d6≤22mm,比胎肩横纹槽17的槽深度(最大槽深度)d浅。

此外,胎肩横纹槽17在周向主槽11为两条的情况下或与最内周向主槽11连通的情况下,向周向主槽(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与向中央横纹槽14的周向主槽(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一致。即,在这样的构成的情况下,胎肩横纹槽17与中央横纹槽14连成一体,在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之间沿轮胎宽度方向连续地设置。此外,胎肩横纹槽17的向周向主槽(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形成为向上述的中央花纹块部12a的钝角部12ac切入,在该切入的部分以切除钝角部12ac的方式形成有缺口17c。通过形成缺口17c,伴随着由胎肩横纹槽17的容积增加而引起的排水性提高,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

在胎肩花纹块部13a形成有胎肩周向细槽18。胎肩周向细槽18设置为以连通胎肩横纹槽17的形式在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胎肩周向细槽18设于胎肩区域st内。因此,胎肩周向细槽18在轮胎宽度方向将胎肩花纹块部13a分割为小胎肩花纹块部13a’。此外,胎肩周向细槽18在中途(中央部)具有至少两个弯折部18a且在轮胎周向形成为锯齿状。胎肩周向细槽18是槽深度d4(参照图1)为11mm≤d4≤24mm、槽宽w9(参照图2)为1mm≤w9≤5mm的槽。

此外,如图1和图4所示,胎肩周向细槽18在朝胎肩横纹槽17开口的端部具有细槽底部抬高部18b。上述槽深度d4是除细槽底部抬高部18b以外的最深的中央部的槽深度。此外,细槽底部抬高部18b的槽深度d5(参照图1)为4mm≤d5≤9mm。

如图2所示,在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小胎肩花纹块部13a’形成有胎肩刀槽花纹19。胎肩刀槽花纹19设置为两端在小胎肩花纹块部13a’内终止。此外,胎肩刀槽花纹19在小胎肩花纹块部13a’内设有一条。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刀槽花纹19设于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小胎肩花纹块部13a’。此外,胎肩刀槽花纹19具有至少一个弯折部19a并且具有至少两个刀槽花纹部19b、19c。在本实施方式中,胎肩刀槽花纹19具有一个弯折部19a并且具有两个直线状的刀槽花纹部19b、19c。并且,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9b主要沿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延伸,相对于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的角度θ4(未图示)为0°≤θ4≤15°。角度θ4是穿过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9b的槽宽的中心的中心线所成的角度。此外,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9c主要相对于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的角度θ5(未图示)比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9b大且为35°≤θ5≤60°。角度θ5是穿过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9c的槽宽的中心的中心线(未图示)所成的角度。胎肩刀槽花纹19(刀槽花纹部19b、19c)是槽深度d8(未图示)为9mm≤d8≤17mm、槽宽w10(未图示)为0.4mm≤w10≤1.0mm的槽。

如上述的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具备:至少两条周向主槽11,设置为在胎面表面3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全部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tdw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肩环岸部13,形成于轮胎宽度方向最外的最外周向主槽11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胎肩横纹槽17,设置为从胎面表面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t连通至最外周向主槽11,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多条,将胎肩环岸部13分割为胎肩花纹块部13a,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具有贯通部17a;中央环岸部12,由夹着轮胎赤道线cl邻接的轮胎宽度方向最内的一对最内周向主槽11形成;中央横纹槽14,设置为在中央环岸部12在轮胎宽度方向连通各最内周向主槽11,在轮胎周向并排设置多条,将中央环岸部12分割为多个中央花纹块部12a;以及中央刀槽花纹16,设置为两端在中央花纹块部12a终止,中央刀槽花纹16具有经由至少一个弯折部16a而角度不同的至少两个刀槽花纹部16b、16c,至少一个刀槽花纹部16b与轮胎赤道线cl所成的角度θ1为0°≤θ1≤15°,其他至少一个刀槽花纹部16c与轮胎赤道线cl所成的角度θ2为35°≤θ2≤60°。

根据该充气轮胎1,具备:周向主槽11,全部配置于比胎面表面3的胎面展开宽度tdw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胎肩横纹槽17,将胎肩环岸部13分割为胎肩花纹块部13a并具有贯通部17a;以及中央横纹槽14,将中央环岸部12分割为中央花纹块部12a,由此,能提高胎肩横纹槽17和中央横纹槽14的排水性能,并且通过因胎肩花纹块部13a和中央花纹块部12a的分割而产生的边缘效应,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并且,通过设置被设为两端在中央花纹块部12a终止的中央刀槽花纹16,能缓和中央花纹块部12a内的接地压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特别是,通过靠近轮胎赤道线cl的0°≤θ1≤15°的刀槽花纹部16b,在轮胎周向的花纹块刚性不会过度降低的情况下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通过与轮胎赤道线cl具有角度的35°≤θ2≤60°的刀槽花纹部16c的边缘效应而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由此,能以良好的平衡性兼顾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牵引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刀槽花纹16在角度θ1的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与角度θ2的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c的关系中,形成为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的长度l1比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c的长度l2长,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b的长度l1与另一方的刀槽花纹部16c的长度l2满足0.10≤l2/l1≤0.3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能在不引起花纹块刚性的降低的情况下获得边缘效应,能以良好的平衡性兼顾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牵引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刀槽花纹16的槽深度d7与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3≤d7/d≤0.9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规定中央刀槽花纹16的槽深度d7与最大槽深度d的比,能有效地缓和中央花纹块部12a内的接地压,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有效地缓和中央花纹块部12a内的接地压,优选满足0.5≤d7/d≤0.7的关系。将槽深度d7设为最大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横纹槽17的贯通部17a的轮胎周向宽度w8与具有该贯通部17a的胎肩横纹槽17所成的胎肩花纹块部13a的轮胎周向的间距长度p(参照图2)满足0.10≤w8/p≤0.25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优化贯通部17a与胎肩花纹块部13a的间距长度的相互关系,能维持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在中央环岸部12具备中央周向细槽15,该中央周向细槽15的两端朝向在轮胎周向邻接的各中央横纹槽14开口,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与中央周向细槽15的槽深度d1满足0.40≤d1/d≤0.7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设置连通邻接的各中央横纹槽14的中央周向细槽15,将中央花纹块部12a分割为小中央花纹块部12a’,由此缓和接地压,因此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并且通过中央周向细槽15的边缘效应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通过将中央周向细槽15的槽深度d1相对于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规定于规定范围,能在不引起花纹块刚性的降低的情况下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将槽深度d1设为最大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横纹槽14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配置,中央花纹块部12a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地配置。根据该充气轮胎1,由中央横纹槽14和中央周向细槽15划分形成的小中央花纹块部12a’在轮胎周向和轮胎宽度方向配置为交错状,因此能抑制中央花纹块部12a整体的花纹块刚性的降低,并且获得边缘效应,因此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周向细槽15相对于轮胎周向(轮胎赤道线cl)倾斜地设置,中央周向细槽15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参照图3)为5°≤θ3≤25°。根据该充气轮胎1,能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并且获得边缘效应,能以良好的平衡性兼顾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花纹块部12a在中央横纹槽14与最内周向主槽11的连通部分形成有锐角部12aa,在该锐角部12aa形成有从胎面表面3向轮胎径向内侧倾斜的倒角12ab。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在中央花纹块部12a设置锐角部12aa,能提高边缘效应,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而且,通过在锐角部12aa形成倒角12ab来缓和锐角部12aa的接地压,因此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在锐角部12aa提高边缘效应并且缓和锐角部12aa的接地压的基础上,角度θ6(参照图3)为35°≤θ6≤6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中央横纹槽14具有:中央槽部14b,横穿轮胎赤道线cl;以及端槽部14a,与中央槽部14b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连续,向最内周向主槽11开口,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中央槽部14b的槽深度d2以及端槽部14a的槽深度d3满足d2>d3、0.65≤d2/d≤0.90、0.40≤d3/d≤0.65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将中央横纹槽14的中央部即中央槽部14b的槽深度设置得深,将端部即端槽部14a的槽深度设置得浅,由此,能维持中央花纹块部12a的花纹块刚性而确保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并且在磨耗中期以后能确保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将槽深度d2设为最大的槽深度,将槽深度d3设为最小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横纹槽17的槽宽w1与中央横纹槽14的槽宽w2满足0.20≤w2/w1≤0.4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将胎肩横纹槽17的槽宽w1与中央横纹槽14的槽宽w2设为规定的关系,作为胎面表面3的花纹,能以良好的平衡性兼顾由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带来的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的提高效果和由边缘效应带来的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的提高效果。将槽宽w1、槽宽w2设为最大的槽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最内周向主槽11配置为在中央横纹槽14的连通部分在轮胎宽度方向偏移,最内周向主槽11的槽宽w3与偏移宽度w4(参照图3)满足0.55≤w3/w4≤0.85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最内周向主槽11的偏移能抑制中央花纹块部12a的花纹块刚性的降低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并且通过边缘效应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将槽宽w3设为最大的槽宽,将偏移宽度w4设为最内周向主槽11的中心线间的最短距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最内周向主槽11的槽宽w3与胎面展开宽度tdw满足0.01≤w3/tdw≤0.07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设为0.01≤w3/tdw,确保最内周向主槽11的槽宽w3,因此能确保排水性能而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设为w3/tdw≤0.07,抑制中央花纹块部12a的小型化,因此能确保花纹块刚性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将槽宽w3设为最大的槽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胎肩花纹块部13a具有胎肩周向细槽18,该胎肩周向细槽18以在轮胎周向连通邻接的各胎肩横纹槽17的形式沿轮胎周向延伸,在中途具有弯折部18a,胎肩周向细槽17的槽深度d4与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60≤d4/d≤0.9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在胎肩花纹块部13a设置胎肩周向细槽18,由此将胎肩花纹块部13a分割为小胎肩花纹块部13a’,因此能缓和胎肩花纹块部13a的接地压,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而且,在胎肩周向细槽18的中途具有弯折部18a,由此确保槽长度并增加轮胎周向的边缘效应,因此能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缓和胎肩花纹块部13a的接地压,优选满足0.80≤d4/d≤0.90的关系。将槽深度d4设为最大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周向细槽18在向各胎肩横纹槽17的连通部分的槽底具有细槽底部抬高部18b,该细槽底部抬高部18b的槽深度d5与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20≤d5/d≤0.5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在向胎肩周向细槽18的各胎肩横纹槽17的连通部分设置细槽底部抬高部18b,连结小胎肩花纹块部13a’,由此能抑制花纹块刚性的降低,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将槽深度d5设为最小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周向细槽18的槽宽w9满足1mm≤w9≤5mm的范围。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规定胎肩周向细槽18的槽宽w9,在接地时小胎肩花纹块部13a’彼此支承,能确保花纹块刚性,因此能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横纹槽17在槽底具有横纹槽底部抬高部17b,该横纹槽底部抬高部17b的槽深度d6与胎面表面3的最大槽深度d满足0.50≤d6/d≤0.9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横纹槽底部抬高部17b能确保胎肩花纹块部13a的花纹块刚性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确保花纹块刚性,优选满足0.80≤d6/d≤0.90的关系。将槽深度d6设为最小的槽深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中,优选的是,胎肩横纹槽17的槽宽w1与胎面展开宽度tdw满足0.03≤w1/tdw≤0.20的关系。根据该充气轮胎1,通过设为0.03≤w1/tdw,抑制在接地时胎肩横纹槽17封闭,因此能确保排水性能而提高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设为w1/tdw≤0.20,抑制胎肩花纹块部13a的小型化,因此能确保花纹块刚性而提高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将槽宽w1设为最大的槽宽。

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条件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充气轮胎,进行与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相关的性能试验(参照图5和图6)。

在该性能试验中,将轮胎尺寸11r22.5的充气轮胎(重载荷用充气轮胎)组装至规定轮辋,填充规定气压,装接于试验车辆(2-dd·牵引车头)的驱动轴。

在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的评价中,用试验车辆在干燥的柏油路面行驶了5万km后,测定环岸部的花纹块部的胎踵胎趾磨耗量。然后,基于测定结果,进行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指数评价的数值越大则胎踵胎趾磨耗量越少,表示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越优异。

在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的评价中,用试验车辆在水深1mm散水的柏油路面行驶,测定从速度5km/h至20km/h的加速度。然后,基于测定结果,进行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指数评价的数值越大则加速度越高,表示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优异。

在以往例中,两条周向主槽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在由该周向主槽形成的中央环岸部未设置中央横纹槽,也未设置中央刀槽花纹。在比较例1中,两条周向主槽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由该周向主槽形成的中央环岸部被中央横纹槽分割为中央花纹块部,具有中央刀槽花纹,该中央刀槽花纹具有一个弯折部和两个刀槽花纹部,但刀槽花纹部的角度在规定外。在比较例2中,两条周向主槽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由该周向主槽形成的中央环岸部被中央横纹槽分割为中央花纹块部,具有中央刀槽花纹,但呈直线状而不具有弯折部,角度也在规定外。另一方面,在各实施例中,两条周向主槽配置于比胎面展开宽度的一半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由该周向主槽形成的中央环岸部被中央横纹槽分割为中央花纹块部,具有中央刀槽花纹,该中央刀槽花纹具有一个弯折部和两个刀槽花纹部,刀槽花纹部的角度在规定范围。

如图5和图6的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各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耐胎踵胎趾磨耗性能和湿润路面上的牵引性能得到改善。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

2胎面部

3胎面表面

4胎肩部

6胎体层

7带束层

71、72、73、74带束

8内衬

11周向主槽(最外周向主槽、最内周向主槽)

12中央环岸部

12a中央花纹块部

12aa锐角部

12a’小中央花纹块部

12ac钝角部

12ab倒角

13胎肩环岸部

13a胎肩花纹块部

13a’小胎肩花纹块部

14中央横纹槽

14a端槽部

14b中央槽部

15中央周向细槽

16中央刀槽花纹

16a弯折部

16b、16c刀槽花纹部

17胎肩横纹槽

17a贯通部

17b横纹槽底部抬高部

17c缺口

18胎肩周向细槽

18a弯折部

18b细槽底部抬高部

19胎肩刀槽花纹

19a弯折部

19b、19c刀槽花纹部

cl轮胎赤道线(轮胎赤道面)

ct中央区域

st胎肩区域

t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