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按摩特征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8541发布日期:2019-08-06 23:2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具有按摩特征的座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座椅组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轻型按摩特征的座椅组件,所述轻型按摩特征关于操作的元件部分具有小的占有面积。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中的按摩功能性可能笨重且噪音高,这使得除了在高端豪华车辆的情况下之外,很难证明实现的合理性。即使在豪华车辆中,目前可商购获得的大多数按摩系统都是以气动方式致动的,这导致引起车辆乘员注意的不希望的噪声级。需要一种新的按摩系统,该系统使加热和按摩特征组合在单个系统中,这解决了噪音问题并且对座椅组件本身的影响很小。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座椅组件包括第一框架构件和第二框架构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彼此间隔开。一根或多根线,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使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互连。所述线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一根或多根引线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向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供应电流,以使所述线从所述静止状态移动到所述收缩状态。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相应的第一织物构件和第二织物构件,所述相应的第一织物构件和第二织物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与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织物构件和所述第二织物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耦接到相应框架构件的接合端部和耦接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的附接凸缘;

·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中的每一根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端部耦接到所述第二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

·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的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第一线连接器的柄部分,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中的每一根耦接到第二线连接器的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线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线连接器包括相应的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所述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彼此耦接并且通过紧固件进一步耦接到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

·其中由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提供的所述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线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线连接器传递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

·其中所述紧固件包括铆钉螺母;

·其中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由皮革构成;

·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线包括多根线,所述多根线限定基本上覆盖在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之间限定的支撑区域的线阵列;

·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限定引线阵列;

·其中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由所述引线阵列的相关联引线独立地控制;

·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所述引线阵列的所述相关联引线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选择性地提供电流,以使每一根线按预定顺序在所述静止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移动;以及

·其中当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施加电流时,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被加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座椅组件包括座椅罩,其中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座椅罩的相对的两端部。线阵列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互连,并且包括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的部分。引线阵列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线阵列。当通过所述引线阵列向所述线阵列的所述部分施加电流时,所述线阵列的所述部分移动到收缩状态。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一者或其组合:

·其中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

通过分别结合到所述座椅罩的所述相对的两端部中的相应的第一边界特征部和第二边界特征部保持处于间隔开的配置;和

·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述线阵列的每个部分选择性地提供电流,

以使所述线阵列的每个部分按预定顺序在所述静止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独立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座椅组件包括主支撑框架和耦接到所述主支撑框架的辅助支撑框架。所述辅助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构件和第二框架构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支撑区域。线阵列使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互连。所述线阵列由多根线限定,所述多根线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引线阵列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根线并且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根线提供电流。当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施加所述电流时,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移动到收缩状态。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者或其组合:

·其中主支撑框架和辅助支撑框架配合以

围绕所述支撑区域,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支撑区域定位在所述座椅组件的座椅靠背部分上;和

·支撑带,所述支撑带具有设置在主体部分相对的两侧上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体部分沿着所述座椅靠背的与所述线阵列相对的背面设置。

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和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方面、目的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座椅组件的顶部透视图,所述座椅组件被示出为位于车辆内部内;

图2是座椅靠背的分解顶部透视图;

图3是图2的座椅靠背组装时的透视图,其中座椅罩从所述座椅靠背移除以显示出线阵列;

图4a是座椅靠背的前正视图,所述座椅靠背具有线阵列,其中线处于静止状态;

图4b是图4a的座椅靠背的前正视图,示出在收缩状态下的线阵列的选择线;

图5是座椅组件的顶部透视图,所述座椅组件具有主支撑框架和辅助支撑框架以及定位在衬垫组件上的线阵列;

图6是线的侧正视图,所述线通过耦接到到织物构件的线连接器连接到引线;

图7是座椅靠背的一侧的局部顶部透视图,所述座椅靠背具有辅助支撑框架,其中织物构件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并且线阵列耦接到织物构件;

图8是座椅靠背的一侧的局部顶部透视图,所述座椅靠背具有耦接到织物构件的线阵列,其中线阵列中的线中的一根或多根是绝缘的;

图9a是座椅靠背和辅助支撑框架的前正视图,其中支撑带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以及

图9b是图9a的座椅靠背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本文描述的目的,术语“上部”、“下部”、“右”、“左”、“后面”、“前”、“竖直”、“水平”和它们的派生词应当如图1中所取向的那样来与本发明联系起来。然而,应当理解,除非明确指出相反,否则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替代取向。还应当理解,附图中示出的以及在以下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装置和过程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创造性概念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除非权利要求另有明确指出,否则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相关的具体尺寸和其他物理特性不应被视为限制性的。

现在参考图1,座椅组件10被示出为设置在车辆12的内部12a内。具体地,座椅组件10设置在车辆内部12a内邻近仪表板或仪表盘13。在图1中,座椅组件10定位在驾驶员侧的就座区域中。然而,预期座椅组件10或其各种部件和特征可设置在位于车辆内部的其他区域中的其他座椅组件中,诸如乘员侧的就座区域、后部就座区域或第三排就座选项。座椅组件10支撑在设置在车辆地板支撑表面15上的轨道系统14上,并且总体上包括基本上水平的座椅部分16和基本上直立的座椅靠背18。头枕组件19设置在座椅靠背18的上部颈圈部分(collarportion)18d附近。预期座椅靠背18是枢转构件,其被配置为相对于座椅部分16枢转移动。座椅部分16总体上包括具有设置在其相对的两侧上的突出鳍状部或侧垫16a、16b的中央支撑部分16c。侧垫16a、16b通过中央支撑部分16c彼此分开或间隔开,并且总体上以指向中央支撑部分16c的向内角度设置。侧垫16a、16b被配置为在车辆12运动时为坐在座椅组件10中的车辆乘员提供支撑。类似地,座椅靠背18包括侧垫18a、18b、上部颈圈部分18d和中央支撑部分18c。侧垫18a、18b和上部颈圈部分18d总体上朝向座椅靠背18的中央支撑部分18c成角度。

图1中所示的座椅部分16和座椅靠背18的各个部分分别被装上软垫的座椅罩20、22覆盖。具体地,座椅罩20被示出为设置在座椅靠背18上,而座椅罩22被示出为设置在座椅部分16上。座椅罩20、22覆盖座椅组件10的各种支撑和框架材料,诸如座椅靠背18和座椅部分16中的衬垫组件23、23a。衬垫组件23、23a为座椅部分16和座椅靠背18中的车辆乘员提供增加的缓冲式支撑。座椅罩20、22预期由合适的天然或合成材料或其任何组合构成,其总体上覆盖座椅组件10的衬垫组件23、23a和框架部件。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座椅组件10包括按摩系统24,所述按摩系统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支撑构件26和第二支撑构件28,其中线阵列30设置在它们之间。线阵列30由多根线32构成和限定,其中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彼此间隔开并且基本上以水平方式覆盖座椅靠背18的中央支撑部18c。预期可使用任何数量的单独的线34来限定按摩系统24内的线阵列30。如下面进一步所描述的,还预期按摩系统24和线阵列30可定位在座椅部分16上。

现在参考图2,座椅靠背18以分解图被示出。在图2中,座椅罩20被示出为具有必要的轮廓以在侧垫18a、18b、上部颈圈部分18d和中央支撑部分18c处覆盖座椅靠背18。按摩系统24被示出定位在座椅罩20与衬垫组件23之间。按摩系统25的另一个实施例在

图2中被示出作为按摩系统24的替代方案。按摩系统25和24的替代功能在下面进一步描述,并且本文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描述按摩系统24、25的相似部件。座椅靠背18还包括座椅靠背悬架系统40,所述悬架系统支撑在座椅靠背托架42的上部部分42a和下部部分42b上。座椅靠背组件18还包括主支撑框架44,所述主支撑框架具有第一侧构件46和第二侧构件48以及上部横向构件50和下部横向构件52,所述上部横向构件50和下部横向构件52使第一侧构件46与第二侧构件48互连。在组装时,主支撑框架44是支撑座椅靠背18的部件的刚性结构。倾角调节机构54被识别为在主支撑框架44上,并且可用作使座椅靠背18相对于座椅组件10的座椅部分16倾斜的特征(图1)。如图2进一步所示,座椅靠背18还包括收尾的后面板56,所述后面板在组装时耦接到主支撑框架44。

进一步参考图2,按摩系统25包括辅助支撑框架60,所述辅助支撑框架具有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其中织物构件66、68耦接到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第二框架构件。辅助支撑框架60可包括弯曲成倒u形配置的钢条,其中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提供倒u形条的腿部。织物构件66、68可包括适于为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提供坚固的耦接结构的任何类型的织物,诸如皮革或布材料。如图2所示,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使如耦接到第一织物构件66和第二织物构件68的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互连,非常类似于按摩系统24中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使第一支撑构件26与第二支撑构件28互连。

如图2进一步所示,耐热织物的绝缘构件36、38定位在按摩系统25中的线阵列的相对侧。绝缘构件36、38被出为耐热织物片,其被配置为使线阵列30夹在前侧与后侧上之间,以使座椅靠背18和座椅乘员与在收缩期间由线34产生的热热绝缘。绝缘构件36、38可与本文公开的任何按摩系统一起使用,包括定位在座椅组件10的座椅部分16内的按摩系统。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座椅靠背18,其中座椅罩20从所述座椅靠背移除以暴露出衬垫组件23。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按摩系统25包括线阵列30,所述线阵列设置在衬垫组件23上并且围绕所述衬垫组件的前部部分缠绕。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在图3被示出为处于静止状态,但是被配置为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这是由于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是形状记忆合金(sma)线,其在暴露于电流时热致动。当暴露于电流时,sma线收缩到收缩状态,并且当电流被移除时,sma线恢复到静止状态下的原始长度。线34收缩的可操作性提供了按摩系统25的按摩特征,在于线阵列30的选定部分以预编程的顺序收缩,从而提供按摩功能。因此,线34的收缩提供用于按摩系统25必须的力以向座椅乘员提供加热按摩。当线34冷却时,线34扩展或者以其他方式恢复到其静止状态。当电流施加到线34时,线34被欧姆加热到例如可在约73℃至约93℃的范围内的温度。这将导致线34皱缩或收缩。收缩水平可在线34的静止长度的约2%至约15%的范围内。为了提供上述的收缩水平,将约0.2至约0.66安培的电流施加到线34。这样,线34可施加约1磅力至4磅力的力,从而提供按摩功能。线从静止状态到收缩状态的致动是无声致动,使得本发明的按摩系统25理想地用于座椅组件。线34可由镍钛诺或dynallysma线构成。

现在参考图4a,按摩系统24被示出为定位在座椅靠背18内,其中座椅罩20设置在座椅靠背18和按摩系统24上。第一支撑构件26与第二支撑构件28被示出为处于间隔开的关系,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支撑区域29。线阵列30的线34使第一支撑构件26与第二支撑构件28互连。线阵列30基本上覆盖支撑区域29,所述支撑区域29用于在其上支撑座椅乘员31,如图4a中的虚线所示。预期第一支撑构件26和第二支撑构件28是聚合物构件,所述构件在线阵列30的线34的扩展和收缩期间保持处于间隔开的关系。通过分别结合到座椅罩20的相对的两端部中的第一边界特征部70和第二边界特征部72来增强第一支撑构件26与第二支撑构件28处于间隔开的关系的保持。如图4a所示,第一边界特征部70和第二边界特征部72使座椅罩20分隔开以遵循座椅靠背18的组成部分18a、18b和18c。预期第一边界特征部70和第二边界特征部72可以是缝合线,其中第一边界特征部70使第一支撑构件26保持在第一侧垫18a中,并且进一步地,其中第二边界特征部72使第二支撑构件28保持在第二侧垫18b中。具体地,第一支撑构件26可缝合到座椅罩20的下侧,并且第二支撑构件28可通过第二边界构件72缝合到座椅罩20的下侧。在图4a中,线阵列30的线34被示出为以长度l1处于静止状态。此外,线阵列30的线34分别分成上部部分1p、中部部分2p和下部部分3p。使线阵列30分成上部部分1p、中部部分2p和下部部分3p仅是示例性的,并且预期线阵列30可分成任何数量的部分。此外,按摩系统24可包括线阵列30,所述线阵列单独地提供对每一根线34的单独控制,以用于提供高度定制的按摩顺序。

现在参考图4b,如与在静止状态下示出的上部部分1p和下部部分3p相比,线阵列30被示出为中间部分2p处于收缩状态。因此,预期线阵列30的部分1p、2p和3p可被单独控制,以根据按摩顺序提供顺序收缩或随机收缩,所述按摩顺序预期是由控制器122控制的预编程按摩顺序(图6)。如图4b所示,当线阵列30的中间部分2p的线34收缩时,在第一边界特征部70和第二边界特征部72结合到座椅罩20中的情况下,第一支撑构件26与第二支撑构件28保持间隔开的关系。部分2p的线34已收缩到l2的长度,其中l2小于图4a所示的l1的长度。这是由于电流被选择性地施加到部分2p的线34。进一步预期部分2p的线34被配置在第一温度下处于图4a所示的在静止状态,然后被加热到第二温度(其大于第一温度),以使部分2p的线34收缩到图4b所示的收缩状态。

现在参考图5,辅助支撑框架60被示出为在座椅靠背18内在衬垫组件23的前侧处设置在所述衬垫组件上。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被示出为处于间隔开的配置,其中织物构件66、68耦接到所述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按摩系统25的线阵列30被示出为使如耦接到第一织物构件66和第二织物构件68的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互连。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由辅助支撑框架60的刚性特性支撑处于图5所示的间隔开的关系,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由钢条材料构成。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的间隔开的关系可通过耦接到辅助支撑框架60的支撑带进一步保持,如下面参考图9a和图9b所示和所描述的。在图5中,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在靠近倾角调节机构54和/或下部横向构件52处与主支撑框架44互连。预期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可在主支撑框架44上的任何位置处连接到主支撑框架44,以增加辅助支撑框架60的结构刚度。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可在设置在主支撑框架44中的安装孔处连接到主支撑框架44,然后可以焊接到所述主支撑框架。

如图5进一步所示,辅助支撑框架80被示出为设置在座椅部分16的衬垫组件23a上。辅助支撑框架80包括第一框架构件82和第二框架构件84,所述第一框架构件82和第二框架构件84被示出为处于间隔开的配置,其中第一织物构件66a和第二织物构件68a耦接到所述第一框架构件82和第二框架构件84。按摩系统25a的线阵列30a被示出为使如耦接到第一织物构件66a和第二织物构件68a的第一框架构件82与第二框架构件84互连。第一框架构件82与第二框架构件84由辅助支撑框架80的刚性特性支撑处于图6所示的间隔开的关系,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由钢条材料构成。第一框架构件82与第二框架构件84的间隔开的关系也可通过支撑带保持在座椅组件10的座椅部分16上,如下面进一步讨论的。因此,图6中所示的座椅组件10包括用于座椅靠背18的按摩系统25以及用于向座椅部分16提供按摩特征的按摩系统25a。虽然按摩系统25被示出为在座椅靠背18上并且按摩系统25a被示出为在座椅部分16上,预期座椅靠背18或座椅部分16同样可包括类似于上述按摩系统24的按摩系统。

现在参考图6,线34被示出为具有带有第一端部92和第二端部94的主体部分90。第一端部92被示出为耦接到线连接器组件100。具体地,线34的第一端部92耦接到第一线连接器102。如图6所示,线34的第一端部92耦接到套管构件106,所述套管构件设置在第一线连接器102的柄部分110的释放部分(reliefportion)108中。第一线连接器102还包括孔眼112,所述孔眼耦接到第二线连接器104的孔眼112a。第一线连接器102的孔眼112和第二线连接器104的孔眼112a还经由紧固件114耦接到织物构件66。预期紧固件114可以是铆钉螺母紧固件。线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线连接器102和第二线连接器104预期是能够在所述连接器之间传导地通过电流的金属构件。电流由引线120供应给线连接器组件100,然后供应给线34。引线120在线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二线连接器104的柄部分110a处耦接到所述线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线连接器104。如上所述,当电流被供应给线34时,线34在其主体部分90处收缩,如箭头c所指示的那样。这样,线34的收缩提供了座椅乘员在按摩过程中所经受的力。来自引线120的电流由控制器122以预定顺序选择性地提供,其中控制器122可包括任何数量的预定顺序,以为按摩系统24、25提供各种按摩效果。图6中的引线120是许多引线中的一个,每一根引线与按摩系统24、25中的任一个的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相关联,使得单独的线34可相对于线阵列30的相邻的线34单独地收缩。如图6进一步所示,线34的第二端部94通过具有柄部分118和孔眼部分119的线连接器116耦接到织物构件68。线连接器116通过紧固件115耦接到织物构件68,所述紧固件可以是铆钉螺母紧固件。第二端部94进一步通过另一个具有柄部分118a和孔眼119a的线连接器116a耦接到地线123。虽然图6的线34被示出为耦接到织物构件66、68,但是预期线34也使用按摩系统24中的铆钉和线连接器以类似的方式耦接到聚合物支撑构件26、28。

现在参考图7,引线阵列130被示出为具有与线阵列30的单独的线34相关联的引线120、124、126和128。引线阵列130可操作地耦接到控制器122(图6),以用于向线阵列30的线34选择性地提供电流以达到相同的收缩。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织物构件66被示出为在织物构件66的接合端部132处耦接到辅助支撑框架60的第一框架构件62,所述接合端部132围绕第一框架构件62缠绕。预期织物构件66的接合端部132可缝合到第一框架构件62。附接凸缘134从织物构件66的接合端部132向外延伸至线连接器组件100耦接到的地方,以使线34牢固地紧固到相关联引线120、124、126和128,并且进一步牢固地使线阵列30耦接到织物构件66。使用诸如皮革的坚固材料,织物构件66在线34在由控制器122预测的按摩顺序期间扩展和收缩时为线阵列30提供结构上合理的附接位置以在辅助支撑框架60处使线阵列30与刚性结构互连。

现在参考图8,其中示出的下部的两根线34由绝缘构件140覆盖。绝缘构件140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塑料材料,其优选地包括诸如聚四氟乙烯胶带的胶黏剂背衬。绝缘构件140被配置为使线34电绝缘,并且预期是耐热构件,其能够在收缩状态下承受线34的热量并且使热量与座椅乘员隔离。

现在参考图9a,从前正视图示出了座椅靠背18,其中辅助支撑框架60定位在衬垫组件23的前表面上。支撑带150被示出为使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互连。具体地,支撑带150包括具有第一端部154和第二端部156的主体部分152。在图9a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端部154耦接到第一框架构件62,而第二端部156耦接到第二框架构件64。现在参考9b,支撑带150的主体部分152被示出为围绕衬垫组件23的后侧缠绕。这样,支撑带150有助于使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保持处于图9a所示的间隔开的关系。预期支撑带150是织物材料或塑料织带材料,所述材料基本上是无弹性的,以使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保持处于间隔开的关系。因此,支撑带150被配置为防止第一框架构件62和第二框架构件64由于座椅乘员的重量置于使第一框架构件62与第二框架构件64互连的线阵列30上而坍落在座椅乘员上,如图5所示。类似的支撑带可用于保持辅助支撑框架80的第一框架构件82和第二框架构件84定位在座椅组件10的座椅部分16内,如上面参考图5所讨论的。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的情况下,可对前述结构做出变化和修改,并且此外应当理解,除非这些权利要求以其语言另外明确表示,否则此类概念旨在由以下权利要求涵盖。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具有:第一框架构件和第二框架构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彼此间隔开;一根或多根线,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使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互连,所述线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以及一根或多根引线,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向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供应电流,以使所述线从静止状态移动到收缩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上述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相应的第一织物构件和第二织物构件,所述相应的第一织物构件和第二织物构件可操作地耦接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与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织物构件和所述第二织物构件中的每一者包括耦接到所述相应框架构件的接合端部和耦接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的附接凸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中的每一根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第二端部耦接到所述第二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根或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的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第一线连接器的柄部分,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中的每一根耦接到第二线连接器的柄部分。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线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线连接器包括相应的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所述第一孔眼和所述第二孔眼彼此耦接并且通过紧固件进一步耦接到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的所述附接凸缘。

根据一个实施例,由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提供的电流通过所述第一线连接器和所述第二线连接器传递到所述一根或多根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紧固件包括铆钉螺母。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织物构件由皮革构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一根或多根线包括多根线,所述多根线限定基本上覆盖在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之间限定的支撑区域的线阵列。

根据一个实施例,当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施加电流时,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被加热。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由所述一根或多根引线的相关联引线独立地控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控制器,其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相关联引线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选择性地提供电流,以使每一根线按预定顺序在所述静止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移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绝缘构件,所述绝缘构件由耐热材料构成,所述绝缘构件覆盖所述多根线中的所述线中的一根或多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具有:座椅罩;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座椅罩的相对的两端部的第一支撑构件和第二支撑构件;线阵列,所述线阵列使所述第一支撑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构件互连,并且所述线阵列具有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的多个部分;以及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线阵列的引线阵列,其中当通过所述引线阵列向所述线阵列的部分施加电流时,所述线阵列的部分移动到收缩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构件通过分别结合到所述座椅罩的所述相对的两端部中的相应的第一边界特征部和第二边界特征部保持处于间隔开的配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向所述线阵列的每个部分选择性地提供电流,以使所述线阵列的每个部分按预定顺序在所述静止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独立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具有:主支撑框架;辅助支撑框架,所述辅助支撑框架耦接到主支撑框架并且具有第一框架构件和第二框架构件,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和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彼此间隔开以在它们之间限定支撑区域;线阵列,所述线阵列使所述第一框架构件与所述第二框架构件互连,并且所述线阵列由可在静止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操作的多根线限定;以及引线阵列,所述引线阵列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多根线并且被配置为向所述多根线提供电流,其中当向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线施加电流时,所述多根线中的每一根移动到收缩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多根线由形状记忆合金线构成,当向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施加电流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线被加热。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支撑带,所述支撑带具有设置在主体部分的相对的两侧上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端部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一框架构件,并且所述第二端部耦接到所述辅助支撑框架的所述第二框架构件,并且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体部分沿着所述座椅靠背的与所述线阵列相对的背面设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