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动式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5882发布日期:2019-10-29 23:3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可动式踏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身的门开口部的位置设置的可动式车辆用踏板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可动式踏板装置的现有技术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如图10、图11所示,专利文献1的踏板装置100,通过切换杆119的操作,使滑动车门104与踏板111之间的联动机构成为卡合状态,与滑动车门104的开放联动引出踏板111。其中,滑动车门104与踏板111之间的联动机构为如下所述的结构:使切换杆119沿着水平方向转动,从而使从切换杆119的前端部沿着垂直向下的方向延伸的卡止杆120与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钩113卡合。即,是卡止杆120与钩113以相互垂直的状态卡合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1-8364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1的踏板装置100是联动机构的切换杆119的卡止杆120与钩113相互垂直而卡合的结构。另一方面,使滑动车门滑动时,例如,为了达到提高外观性的目的,有时使该滑动车门倾斜,以便滑动车门的上侧靠近车体。在该情况下,在上述结构中,伴随着滑动车门104的倾斜,切换杆119的卡止杆120也倾斜。由此,卡止杆120与钩113不能垂直,卡止杆120与钩113之间的连结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错位,两者120、113的连结不稳定。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使车门与踏板联动而使用时,即使在车门倾斜的状态下移动,也能良好地保持车门与踏板的联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由各技术方案构成。第一发明涉及一种可动式踏板装置,设置在车身的门开口部的位置,具备踏板、连结机构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支撑所述踏板使其能够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踏板构经由连结机构与车门连结,受到所述车门向敞开方向移动时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力,而从容纳位置移动至使用位置,所述连结机构具备设置在所述车门上的连结部和设置在所述踏板上且与所述连结部连结的被连结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被连结部之间的连结部分,即使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踏板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连结状态。

根据本发明,连结机构的车门侧的连结部与踏板侧的被连结部之间的连结部分构成为,即使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踏板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连结状态。因此,即使车门以相对于车体倾斜的状态移动,也能够良好地保持车门与踏板的联动。

根据第二发明,连结机构的连结部与被连结部之间的连结部分的位置,伴随车门的开闭,与车门的移动方向平行地移动。因此,通过将车门移动时的连结部与被连结部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能够与车门的移动方向无关地良好地保持车门与踏板的联动。

根据第三发明,所述连结部与所述被连结部之间的连结部分,借助以向所述被连结部按压所述连结部的方式施力的施力单元,即使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踏板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连结状态。因此,在车门以相对于车体倾斜的状态移动的情况下,即使在所述车门与所述踏板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连结状态。

根据第四发明,连结机构的连结部具备:铰链构件,由第一铰链板、第二铰链板自己将两个铰链板以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连结的铰链轴构成;施力单元,安装在所述铰链轴;辊,安装在所述第二铰链板,能够在所述第二铰链板自由旋转;所述连结机构的被连结部是设置在所述踏板且所述辊以能够滚动的状态进行卡合的轨道部,通过所述施力单元,将所述辊按压到所述轨道部。

如此,所述铰链的第一铰链板固定在车门上,所述第二铰链板通过所述施力单元被施加绕所述铰链轴的力,因此所述辊保持卡合在所述轨道部的状态。由此,在车门以相对于车体倾斜的状态移动的情况下,即使使车门移动时,所述车门与所述踏板之间产生错位,也能够保持连结状态。并且,安装在连结部的辊伴随着车门的移动以接触被连结部的轨道的状态滚动并沿着轨道移动,因此能够使踏板从容纳位置顺利地移动到使用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使车门与踏板联动而进行使用时,即使在车门以倾斜的状态移动的情况下,车门与踏板也能良好地保持联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踏板装置的车辆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从下方观察踏板处于使用位置时的车辆用踏板装置的立体图(图6的iv立体图)。

图3是示出滑动车门的移动轨迹和踏板的移动轨迹的示意图。

图4是从前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构件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滑动车门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滑动车门、车辆用踏板装置、车门槛之间的关系的纵剖视图。

图6是示出滑动车门敞开的状态下所述滑动车门、车辆用踏板装置、车门槛之间的关系的纵剖视图(图1的iii-iii箭头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构件的滚动辊与踏板的轨道部卡合时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解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构件的滚动辊与踏板的轨道部之间的卡合的过程的纵剖视图。

图9是解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构件的滚动辊和踏板的轨道部之间的卡合时的纵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踏板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踏板装置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身

12…后车门开口部(车门开口部)

20…滑动车门

24…外饰材料(车门的外侧端)

30…车门槛

40…踏板装置(车辆用踏板装置)

41…踏板

410…轨道部(连结机构的被连结部)

411…前端折曲部(前端部)

413…直线部(前端部除外)

43…四连杆机构(支撑机构)

43b…后连杆

43f…前连杆

45…连结机构

50…铰链构件(连结机构的连结部)

50a…铰链轴

50b…施力单元

50f…第一铰链板

50r…滚动辊(辊)

50s…第二铰链板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9,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踏板装置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踏板装置是一种可动式踏板装置,在以使车门与踏板联动的方式进行使用时,即使在车门以倾斜的状态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良好地保持车门与踏板之间的联动。其中,附图中示出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与具备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踏板装置的车辆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对应。

<关于车身10的概要>

在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踏板装置40(以下称作踏板装置40)进行说明之前,对车身10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车身10形成有:前车门开口部11,与驾驶座以及副驾驶座等前部座椅对应;后车门开口部12,与后部座椅对应。所述前车门开口部11,通过能够以车门铰链(省略图示)为中心转动的前车门15可以开闭。并且,所述后车门开口部12,通过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动车门20可以开闭。

<关于滑动车门20的概况>

如图5、图6等所示,滑动车门20通过门外板22与门内板23的边缘部分彼此接合,而形成为中空封闭剖面状。并且,门外板22与门内板23之间配置有用于加强的车门内加强件26。进而,在滑动车门20的门外板22的外侧下部,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外饰材料24。并且,如图5所示,在门内板23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导辊单元25。而且,下部导辊单元25的辊以可滚动的状态嵌入下部导轨19中。另外,在图6~图9中,省略下部导辊单元25。

并且,在滑动车门20的门内板23,在上部位置和高度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设置有导辊单元(省略图示)。而且,那些导辊单元的辊以可滚动的状态嵌入车身10的上部导轨(省略图示)和中央部导轨(省略图示)。其中,上部导轨、中央部导轨以及下部导轨19被设定为平面形状,使得滑动车门20能够沿着如图3所示的移动轨迹d0、ds移动。因此,当滑动车门20从全关闭位置移动至半敞开位置时,滑动车门20沿着移动轨迹d0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移动的同时向车辆后方移动。而且,当滑动车门20从半敞开位置移动至全敞开位置时,滑动车门20沿着移动轨迹ds向车辆后方移动。

<关于踏板支撑托架37>

如图5、图6所示,在车身10的后车门开口部12中的车门槛(rocker)30的下侧,设置有可动式踏板装置40。踏板装置40被固定在车门槛30下侧的踏板支撑托架37从下方支撑。如图2所示,踏板支撑托架37以两个成一组的方式使用。并且,如图6所示,踏板支撑托架37跨越车门槛30的下端凸缘部333f、31d,在车门槛30的下端凸缘部333f、31d的外侧和内侧固定在车门槛30上。

<关于踏板装置40>

踏板装置40在车门槛30的下端被一对踏板支撑托架37支撑,并配置在车门槛30的下端凸缘部333f、31d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如图2、图3等所示,踏板装置40具备踏板41、四连杆机构43以及连结机构45,所述四连杆机构43支撑踏板使其能够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连结机构45将滑动车门20与踏板41连结。如图2~图3等所示,踏板41形成为前后方向上长的带板状,在水平状态的俯视下,与车门槛30保持平行。

<关于四连杆机构43>

四连杆机构43具备以相等尺寸形成的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前连杆43f的基端部,以从上方重叠在前侧踏板支撑托架37的踏板支撑部37s的状态,通过转动中心轴43c以能够水平旋转的状态与该踏板支撑部37s连结。并且,前连杆43f的前端部通过前端连结轴43x以能够水平转动的状态,连结在踏板41的前部下表面。后连杆43b的基端部以从上方重叠在后侧的踏板支撑托架37的踏板支撑部37s的状态,通过转动中心轴43e以能够水平旋转的状态与该踏板支撑部37连结。并且,后连杆43b的前端部通过前端连结轴43y以能够水平转动的状态,连结在踏板41的后部下表面。

其中,连结在踏板41下表面的前后的前端连结轴43x、43y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与连结在前后踏板支撑托架37的踏板支撑部37s上的转动中心轴43c、43e之间的距离相等的值。并且,如上所述,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形成为相等的尺寸。因此,如图3所示,通过四连杆机构43的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水平旋转,踏板41在俯视与车门槛30保持平行的状态下,沿着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分别以转动中心轴43c、43e为中心转动时的圆弧轨迹s移动。即,四连杆机构43相当于支撑本发明中的踏板使其能够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的支撑机构。

<关于连结机构45>

如图2以及图5~图7所示,将踏板41和滑动车门20连结的连结机构45具备铰链构件50,该铰链构件50在滑动车门20的前端位置固定在门外板22与门内板23的下部。如图4所示,铰链构件50由带板状的第一铰链板50f、第二铰链板50s、使两个铰链板50f、50s以能够相对转动的状态连结的铰链轴50a构成。并且,第一铰链板50f的上部设置有螺纹孔,第一铰链板50f螺纹固定在门外板22与车门内加强件26上。进而,在第二铰链板50s的前端部,以与该第二铰链板50s平行的状态,以能够围绕与第二铰链板50s垂直的轴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滚动辊50r。并且,该铰链构件50的铰链轴50a安装有弹簧等施力单元50b,第二铰链板50s通过该施力单元50b,被向围绕铰链轴50a靠近第一铰链板50f的方向施力。

因此,如图5等所示,铰链构件50的第一铰链板50f固定在滑动车门20的前端位置,另一方面,第二铰链板50s能够以位于踏板41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左端)的铰链轴50a为中心上下转动。而且,当踏板41和滑动车门20连结时,铰链构件50以铰链轴50a为中心折叠,第二铰链板50s在踏板41的下侧保持水平。并且,此时,滚动辊50r以能够滚动的状态嵌合在形成在踏板41的下表面的轨道部410。进而,第二铰链板50s通过施力单元50b被向围绕铰链轴50a靠近第一铰链板50f的方向施力,因此,滚动辊50r被按压在轨道部410。因此,踏板41与滑动车门20借助连结机构45的铰链构件50、滚动辊50r、轨道部410连结。即,铰链构件50与安装在该第二铰链板50s的滚动辊50r相当于本申请中的连结部。

如图2所示,轨道部410构成为,剖面形状形成为倒u字形形状,滚动辊50r从下方嵌合。即,设置在踏板上的轨道部410相当于本申请中的被连结部。轨道部410由前端折曲部411和直线部413构成,所述直线部413沿着踏板41的下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端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轨道部410的前端折曲部411相对于直线部413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右侧)弯曲规定角度。而且,轨道部410的前端折曲部411形成为,沿着滑动车门20从全关闭位置朝向敞开方向开始移动时的移动轨迹d0。并且,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与所述移动轨迹d0交叉,与滑动车门20的从半敞开位置到全敞开位置的移动轨迹ds平行。

<关于踏板装置40的动作>

在滑动车门20处于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如图3中双点划线所示,四连杆机构43的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以转动中心轴43c、43e为中心,水平转动至与车门槛30大致平行的位置(右转动限制位置),如图5所示,踏板41保持在车门槛30的下侧的容纳位置。此时,经由铰链构件50连结在滑动车门20的滚动辊50r位于踏板41的轨道部410的前端折曲部411的前端部(参照图2、图3)。在该状态下,若滑动车门20开始从全关闭位置朝向敞开方向移动,则滚动辊50r沿着踏板41的轨道部410的前端折曲部411朝向左后方向移动。

而且,若滑动车门20的向敞开方向的移动持续,则滑动车门20侧的滚动辊50r到达踏板41的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与滑动车门20从全关闭位置朝向敞开方向开始移动时的移动轨迹d0交叉。因此,当滑动车门20侧的滚动辊50r到达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时,滑动车门20的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移动力,经由滚动辊50r,施加到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踏板41被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推压,四连杆机构43的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以转动中心轴43c、43e为中心,如图3所示地向左转动,踏板41水平移动至使用位置。然后,当滑动车门20从半敞开位置移动至全敞开位置时,滑动车门20的移动轨迹ds与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平行,因此,即使滚动辊50r在轨道部410的直线部413内朝向后方移动,踏板41也能保持在使用位置(参照图1)。并且,当滑动车门20从全敞开位置关闭到全关闭位置时,踏板41以与上述动作相反的动作返回至容纳位置。

<关于连结机构45的连结部分>

滑动车门20与踏板装置40通过连结机构45连结时,如图7等所示,铰链构件50的滚动辊50r成为从踏板41的轨道部410的下方嵌合的状态。此时,通过安装在铰链轴50a上的施力单元50b,对第二铰链板50s施力,滚动辊50r以被按压到所述轨道部410的状态,能够滚动地卡合。即,踏板装置40与滑动车门20借助滚动辊50r和轨道部410连结。即,连结部的滚动辊50r与被连结部的轨道部410连结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连结部分。

其中,如图6所示,当滑动车门20倾斜成滑动车门20的上侧靠近车身10时,铰链构件50的第一铰链板50f与滑动车门20共同倾斜。即,铰链构件50的第一铰链板50f相对于铰链轴50a沿着顺时针方向倾斜。然而,第二铰链板50s通过施力单元50b被向第一铰链板50f的方向,即,逆时针方向施力,因此,安装在第二铰链板50s的滚动辊50r保持卡合在轨道部410的状态,即使在滑动车门20与踏板41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连结状态。

并且,在无需使踏板装置40与滑动车门20联动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解除踏板装置40与滑动车门20之间的连结的状态。首先,如图8所示,克服施力单元50b的作用力使铰链构件50的第二铰链板50s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从轨道部410拆卸滚动辊50r,并保持在踏板41的下侧。接下来,向右方向推踏板41,使其移动至容纳位置。在该状态下,在释放所保持的第二铰链板50s时,借助施力单元50b的作用力,第二铰链板50s以铰链轴50a为中心逆时针转动。进而,若第二铰链板50s转动,则如图9所示,滚动辊50r抵接到滑动车门20的内侧面,第二铰链板50s的转动停止,第二铰链板50s与滚动辊50r容纳在滑动车门20的内侧。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连结部分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40,所述连结部分构成为,即使在所述滑动车门20与所述踏板41之间产生错位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持滑动车门20与踏板41的连结状态。因此,即使滑动车门20以相对于车身10倾斜的状态移动,也能够良好地保持滑动车门20与踏板装置40之间的联动。

[变更例]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变更。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踏板装置例示了在滑动车门倾斜的状态下移动时,能够良好地保持滑动车门与踏板之间的联动的例子。但是,即使滑动车门在滑动过程中沿着上下方向位移时,也能够良好地保持滑动车门与踏板之间的联动。并且,本申请例示了滑动车门与踏板装置之间的连结机构45,但是也可以在例如滑动门(glidedoor)与踏板装置之间的连结中使用本实施方式的连结机构45。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滑动车门20移动的力来使四连杆机构43的前连杆43f和后连杆43b水平转动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是在踏板41设置驱动装置,通过该驱动装置使四连杆机构43的前连杆43f与后连杆43b水平转动,从而使所述踏板41在容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的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