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3031发布日期:2020-02-11 14:07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电瓶车需用经常进行充电,而为了规范化充电,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专门为电瓶车提供充电的充电站。但传统的充电站采用的方式通常为在墙壁上设置一排的插座,并将插座均与主机电连,通过主机为插座供电使得电瓶车充电器插至插座上后即可实现充电。但该种方式下,充电站的占用空间较大,且相连插座之间的间隔距离较小,从而充电时的电动车将间隔排列,相邻电动车之间的空间也很小,充电、取车的操作均较为不便。且现有的插座不具备故障检测的功能,当充电器与插座之间出现松脱或未插好的状况时,充电者无法察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占用小,相邻电动车之间的空间大的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包括:

柱形的桩体;

设于桩体上多个充电装置,用于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其包括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桩体上的多个腔室、可前后动作的设于该腔室内的移动架、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于移动架上的多个充电座、用于实现充电座与所述桩体电连的可形变的连接电线、设于充电座上的充电插口和用于对充电插口进行封闭的防护组件;所述移动架包括架体、由架体向后延伸形成的凸部、设于凸部内的两条形通槽、可相对通槽前后动作的穿设于通槽内的移动杆、设于该通槽外端上的凸缘、设于移动杆内部上与该凸缘相配合的防脱凸部、设于移动杆另一端上的抵触凸部、有架体侧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板及设于延伸板上的拉手;所述腔室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抵触凸部相配合的两限位凸缘;所述充电座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隔板及设于隔板上的罩壳;该底座上设有多个异形的导向座、该导向座内分别设有铜片,其中两铜片之间通过电线相互连接,该电线嵌设于底座内;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充电插口位置设置的防护件、设于隔板上对充电插口对应设置的开口、设于底座上与该开口位置对应的插件及可上下动作的导通件,该插件为金属制成,与所述电线电连;当充电器的插头插至充电插口上时,该导通件可于插头的挤压下向下动作以连通相邻两导向座上的铜片;

所述导通件包括穿设于隔板上的活动杆、设于活动杆下端的由金属制成的导通部、设于活动杆上端的圆盘体、固设于圆盘体上的顶柱及套设于活动杆外的弹簧,该弹簧一端与隔板相抵,一端与圆盘体相抵;所述罩壳上设有供顶柱穿出的圆孔;

故障检测件,设于充电座上,用于在电动车充电器与充电插口之间的插接未插紧时进行指示;所述故障检测件为设于充电座上的指示灯,该指示灯与所述电线电连;

空间拓展件,设于所述移动架下部,可相对移动架上下动作的,最下部的充电座可相对该空间拓展件向下移动;该充电座通过定位部件分别设于与移动架和空间拓展件之间的位置定位;所述移动架下部设有通腔,所述空间拓展件为可相对通腔上下滑动的金属架,该金属架外壁上设有凸缘,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供凸缘卡入的凹槽;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于充电座侧壁上的滑块、分别设于通腔和空间拓展件上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设于第二滑槽上端的倒角部、穿设于充电座上的螺杆及分别设于通腔和空间拓展件上的螺纹孔;

路灯,通过连接柱设置于桩体上,用于对充电桩的充电区域进行照明。

本发明中的充电桩为柱形结构,多个充电装置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进而充电的电动车也是绕充电桩一圈排列进行充电,电动车的头部靠近充电桩,尾部远离充电桩,进而相邻电动车尾部之间的空间将较大,而由于移动架能够由充电桩上向外拔出,进而使得充电能够在电动车的尾部或中部处进行操作,即在相邻两车之间空间较大的位置上进行操作,操作简便,不易因为空间狭窄而带来操作上的不适;且以一圈围绕的方式进行充电,空间占用更小;其次,充电桩与路灯一体设置,集多种功能于一起,实用性更高;其次,在移动架上由上至下设置了多个充电座,进而在同一个充电位置上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充电操作,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使得各种类型的人在进行充电时,都能够以最为舒适的姿势将插头插入至充电座上;设置了两翻板再未受到顶动时,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紧贴在罩壳上,进而对充电插口进行关闭,有效避免雨天天气时雨水由未插接有充电器的充电座的充电插口处进入至桩体内,安全隐患低;其次,上述结构下,仅在插头完全插入至充电座上,插头上的插柱下部插入至插件内,插头的其余部分顶动导通件向下移动,使得导通部进入至导向座内,进而相邻两导向座内的铜片通过导通部电连,使得电线、铜片、充电插头之间形成电路通路,从而实现充电,而此时,故障检测件也将通电,进而亮起;而当插头未插接到位时,上述通路将无法形成,进而故障检测件也将无法亮起,则非常直观明了的对插头插接到位情况进行指示,保证不会出现因为插头插接未到位而使得电动车未充入电的情况;

再者,当移动架向外拔出后,空间拓展件能够相对移动架向下移动,延长移动架的长度,并且第一、第二滑轨能够连通成一个滑轨,之后左下部的充电座通过滑块的带动能够移动至空间拓展件的左下部位置上,缩短最下部充电座与电动车充电口之间的距离,使得一些充电线较短的电动车也能够实现充电,适用范围广;通过旋动螺杆与对应位置上的螺孔螺接即可对充电座的位置进行有效限位,操作简便;第二滑轨上端设置的倒角部使得第二滑轨上部的口径增大,使得充电座的滑块更易滑入至第二滑轨内,使得充电座的移动更为顺畅,不易出现卡死的情况。

所述连接电线为螺旋型结构设置,该连接电线的其中一段嵌设于桩体内,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充电座内,与充电座电连;;所述桩体内部设有供该连接电线部分放置的容置腔,该容置腔上设有供该连接电线向外穿出的通孔,该通孔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螺旋型的结构使得连接电线能够被拉伸,从而适应移动架向外移动的动作,通孔向下倾斜设置,使得雨水难以从外部通过通孔吹入至桩体内部,进一步降低充电桩漏电或短路的可能。

所述防护件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板、通过扭簧连接于立板端部上的翻板及设于翻板上供充电插头插入的缺口槽,该缺口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翻板上表面与所述罩壳内壁相贴合,当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插口后,翻板于充电插头的顶动下向下翻动;通过两个翻板下翻的动作打开隔板上的开口,该种方式相较移动时的挡板的结构而言,插头插入时更易顶开翻板,操作省力。

本发明中充电桩为柱形结构,多个充电装置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不易因为空间狭窄而带来操作上的不适,且空间占用更小;其次,设置了防护结构,当插头未插接到位时,故障检测件也将无法亮起,则非常直观明了的对插头插接到位情况进行指示,保证不会出现因为插头插接未到位而使得电动车未充入电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部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5为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正视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为图4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充电座的分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正视图。

图13为图12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发明中底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5所示,一种具有故障预警功能的智能化电动车充电桩,包括柱形的桩体1、设于桩体1上多个充电装置、设于充电座上的故障检测件5、设于所述移动架下部的空间拓展件6以及通过连接柱设置于桩体上的路灯8,路灯为现有技术,结构不再赘述,可通过路灯8对充电桩的充电区域进行照明;上述的多个充电装置间隔均匀的分布于桩体上,每个充电装置均包括腔室21、可前后动作的设于该腔室内的移动架22、沿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于移动架上的多个充电座23、用于实现充电座与所述桩体电连的可形变的连接电线24、设于充电座上的充电插口25和用于对充电插口进行封闭的防护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桩体1内设有多个漏水槽14,保证移动架被向外拉开后,飘入至桩体内的雨水能够通过漏水槽快速向外排出。

所述连接电线24为螺旋型结构设置,连接电线采用市面上采购的电缆,结构不再赘述;该连接电线24设于桩体1内,与桩体内的电路电连,桩体的内部电路结构与现有充电桩的结构相同,不再赘述;连接电线24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充电座23内,与充电座电连;所述桩体1内部设有供该连接电线部分放置的容置腔11,该容置腔上设有供该连接电线向外穿出的通孔12,且优选的,该通孔12为由上至下倾斜设置,所述连接电线24的端部穿过该通孔后与充电座相连。

其中,所述移动架22包括架体221、由架体向后延伸形成的凸部222、设于凸部内的两条形通槽223、可相对通槽前后动作的穿设于通槽内的移动杆224、设于该通槽外端上的凸缘225、设于移动杆内部上与该凸缘相配合的防脱凸部226、设于移动杆另一端上的抵触凸部227、有架体侧部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板228及设于延伸板上的拉手229;所述腔室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抵触凸部相配合的两限位凸缘210,通过凸缘225和防脱凸部226的配合实现移动杆与通槽之间的防脱配合,再通过限位凸缘210和抵触凸部227的配合实现移动杆与柱体之间的防脱配合。

所述充电座23包括底座231、设于底座上的隔板232及设于隔板上的罩壳233;其中,该底座231上设有多个异形的导向座31、该导向座内分别设有铜片32,其中两铜片32之间通过电线相互连接,该电线嵌设于底座内;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对应于所述充电插口位置设置的防护件41、设于隔板上对充电插口对应设置的开口42、设于底座上与该开口位置对应的插件43及可上下动作的导通件44,该插件43为金属制成,与所述电线电连;当充电器的插头插至充电插口上时,该导通件可于插头的挤压下向下动作以连通相邻两导向座上的铜片。

优选的,所述防护件4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立板411、通过扭簧414连接于立板端部上的翻板412及设于翻板上供充电插头插入的缺口槽413,该缺口槽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初始状态下,所述翻板上表面与所述罩壳内壁相贴合,当充电插头插入至充电插口后,翻板于充电插头的顶动下向下翻动;上述立板、翻板均为塑料制成,不具有导电能力。

所述导通件44包括穿设于隔板上的活动杆441、设于活动杆下端的由金属制成的导通部442、设于活动杆上端的圆盘体443、固设于圆盘体上的顶柱444及套设于活动杆外的弹簧445,该弹簧一端与隔板相抵,一端与圆盘体相抵;所述罩壳233上设有供顶柱穿出的圆孔;其中,导通部为铜制成,所述活动杆为塑料制成。

故障检测件5用于在电动车充电器与充电插口之间的插接未插紧时进行指示;具体的,所述故障检测件5为a设于充电座上的指示灯,该指示灯与所述电线电连。

空间拓展件6可相对移动架22上下动作的,且优选的,最下部的充电座可相对该空间拓展件6向下移动;该充电座通过定位部件分别设于与移动架22和空间拓展件6之间的位置定位;所述移动架22下部设有通腔77,所述空间拓展件6为可相对通腔上下滑动的金属架,该金属架外壁上设有凸缘,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供凸缘卡入的凹槽;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于充电座侧壁上的滑块71、分别设于通腔和空间拓展件上的第一滑槽72和第二滑槽73、设于第二滑槽上端的倒角部74、穿设于充电座上的螺杆75及分别设于通腔和空间拓展件上的螺纹孔76;其中,螺纹孔设置为两个,一个设于通腔上,一个设于空间拓展件的底部位置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