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升降机构及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7245发布日期:2021-06-04 11:5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房车升降机构及房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房车升降机构及房车。


背景技术:

2.大部分房车受制于高度限度,一般采用升顶式车厢。即在行驶状态下,顶盖下降至降顶状态,故车厢整体高度减小、通过性较好。而在停车状态下,则顶盖上升至升顶状态,从而使得车厢具备较大的空间。
3.目前车厢顶盖的升降通过前后设置的房车升降机构进行驱动,由于各零部件的装配或配合误差,容易导致前后房车升降机构无法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然而目前房车升降机构不具备自主调节功能,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升降误差,长期使用会导致房车升降机构容易失效,不易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房车中房车升降机构无法自主调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自主调节以吸收各零部件的装配公差的房车升降机构。
5.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该房车升降机构的房车。
6.一种房车升降机构,用于驱动车厢顶盖升降,所述房车升降机构包括:
7.第一连接板;
8.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的第二连接板;
9.第一升降臂,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且包括第一固定端及第一活动端;
10.第二升降臂,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升降臂交叉铰接;其中,所述第二升降臂包括第二固定端及第二活动端;
11.第一滑动机构,配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12.第二滑动机构,配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以及
13.动力驱动件,与所述第一升降臂与所述第二升降臂中一者传动连接;
14.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一活动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一滑动机构的联动下相对所述第一连接板往复滑动;
15.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活动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并能够在所述第二滑动机构的联动下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往复滑动;
16.所述第一滑动机构与所述第二滑动机构中至少一者相对各自所在的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及滑柱,所述滑轨配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表面且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纵长方向开设滑槽,所述滑柱轴向的两端可滑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内;
18.其中,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滑柱铰接。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活动支臂,所述两个第一活动支臂分别铰接于所述滑柱轴向的两端。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驱动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滑柱传动连接。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支臂及轴向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一固定支臂之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22.其中,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机构包括滑杆及滑块,所述滑杆沿所述第二连接板纵长方向配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面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杆轴向可滑动地配接于所述滑杆上;
24.其中,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滑块铰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杆的轴向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纵长方向平行,且所述滑杆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杆沿自身轴向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可移动且绕自身轴线方向相对所述第二连接板可转动。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端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固定支臂及轴向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固定支臂之间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28.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铰接。
29.一种房车,包括车厢及上述所述的房车升降机构,所述车厢包括厢体及车厢顶盖,所述房车升降机构与所述车厢顶盖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车厢顶盖相对厢体上下升降。
30.本申请房车升降机构中,第一滑动机构与第二滑动机构中至少一者相对各自所在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在各零部件的装配或配合存在公差的情况下,通过对灵活设置的第一滑动机构和/或第二滑动机构的调节,以吸收上述公差带来的影响。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房车升降机构处于上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图1所示房车升降机构处于上升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房车升降机构处于下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3所示房车升降机构处于下降状态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3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

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3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8.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房车升降机构100,用于驱动房车中车厢顶盖的升降。其中,车厢包括厢体及车厢顶盖,厢体一般为钣金结构,且包括侧壁(图未示)、软性侧围(图未示)以及顶盖(图未示)。侧壁首尾连接呈环状,软性侧围连接于侧壁与车厢顶盖之间,车厢顶盖受控于软性侧围具有悬浮于侧壁上方的升顶状态及覆设于侧壁边缘的降顶状态。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厢体的主体部分一般呈立方体形,故侧壁也一般呈方形环状结构。
39.房车升降机构100设置于厢体与车厢顶盖之间,并与车厢顶盖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车厢顶盖相对厢体上下升降,实现房车在行驶状态下,顶盖能够下降至降顶状态,减小车厢整体高度;而在停车状态下,顶盖能够上升至升顶状态,使得车厢具备较大的空间。
40.房车升降机构100包括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20、第一升降臂30、第二升降臂40、第一滑动机构50、第二滑动机构60以及动力驱动件70。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相对设置,且第一连接板10固定设置于厢体,第二连接板20固定设置于车厢顶盖,第一升降臂30与第二升降臂40均连接于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之间,且两者交叉铰接。第一滑动机构50配接于第一连接板10上并与第一升降臂30传动连接,第二滑动机构60配接于第二连接板上并与第二升降臂40传动连接,动力驱动件70与第一升降臂30与第二升降臂40中一者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升降臂30与第二升降臂40在与各自连接的第一滑动机构50及第二滑动机构60的作用下升降,从而带动车厢顶盖相对厢体升降。
41.请参看图2,第一升降臂30包括第一固定端31及第一活动端33。第一固定端31与第二连接板20铰接,第一活动端33铰接于第一滑动机构50并能够在第一滑动机构50的联动下相对第一连接板10往复滑动。
42.其中,第一固定端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固定支臂310及轴向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支臂310之间的第一转轴312。第二连接板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1,第一转轴312与第二连接件21铰接。具体地,两个第一固定支臂310相对设置呈开口朝向第二连接件21的u字型,第二连接件21靠近两个第一固定支臂310的一端开设有穿孔(图未示)。
43.在装配时,第二连接件21放置于两个第一固定支臂310之间,第一转轴312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支臂310、第二连接件21以及另一个第一固定支臂310,并将第一固定端31与第二连接板20铰接。
44.第一活动端3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活动支臂330,第一滑动机构50包括滑轨51及滑柱53。滑轨51配接于第一连接板10面向第二连接板20的表面,且沿第一连接板10的纵长方向开设滑槽510。第一活动端330通过两个第一活动支臂330分别铰接于滑柱53轴向的两端,并通过滑柱53轴向的两端可滑动地卡设于滑槽510内。
45.请参看图3及图4,第二升降臂40包括第二固定端41及第二活动端43,第二固定端41与第一连接板10铰接,第二活动端43铰接于第二滑动机构60并能够在第二滑动机构60的联动下相对第二连接板20往复滑动。
46.其中,第二固定端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固定支臂410及轴向设置于两个第
二固定支臂410之间的第二转轴412。第一连接板10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第二转轴412与第一连接件11铰接。具体地,两个第二固定支臂410相对设置呈开口朝向第一连接件11的u字型,第一连接件11靠近两个第二固定支臂410的一端开设有穿孔(图未示)。
47.在装配时,第一连接件11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支臂410之间,第二转轴412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二固定支臂410、第一连接件11以及另一个第二固定支臂410,并将第二固定端41与第一连接板10铰接。
48.第二滑动机构60包括滑杆61及滑块63,滑杆61沿第二连接板20纵长方向配接于第二连接板20面向第一连接板10的表面,第二活动端43与滑块63铰接,并与滑块63共同沿滑杆61轴向可滑动地配接于滑杆61上。
49.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房车升降机构100的自主调节功能,使之能够在房车运动过程中吸收各零部件的装配或配合公差,第一滑动机构50与第二滑动机构60中至少一者相对各自所在的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也就是说,第一滑动机构50与第二滑动机构60中至少一者相对各自所在的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为灵活设置,以在各零部件的装配或配合存在公差的情况下,通过对灵活设置的第一滑动机构50和/或第二滑动机构60的调节,以吸收上述公差带来的影响。
5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滑动机构60中滑杆61的轴向与第二连接板20的纵长方向平行,且滑杆61相对第二连接板20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如此,第二滑动机构60相对自身所在的第二连接板20为灵活设置,即可在两个方向上被调节,以吸收上述公差带来的影响。
51.更具体地,滑杆61沿自身轴向相对第二连接板20可移动且绕自身轴线方向相对第二连接板20可转动。也就是说,滑杆61能够沿轴向相对第二连接板20平移,以调节车厢顶盖在第二连接板20纵长方向上的位置。同时,滑杆61还能够绕自身轴线相对第二连接板20可转动,以调节车厢顶盖在平行第二连接板20所在平面及垂直第二连接板20所在平面的位置。
52.可以理解地,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第一滑动机构50相对自身所在的第一连接板10为灵活设置,亦可设置第一滑动机构50与第二滑动机构60共同相对自身所在的第一连接板10及第二连接板20为灵活设置,在此均不作限定。
53.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动力驱动件70为设置于第一连接板10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与滑柱53传动连接。在升降过程中,伸缩气缸的伸缩直接带动第一升降臂30中第一活动端33沿滑槽510往复移动;同时,移动的第一活动端33带动第二升降臂40中第二活动端43沿滑杆61往复移动,并最终实现车厢顶盖的升降。
5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房车升降机构100的房车,因房车具有上述房车升降机构100的全部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55.本申请房车升降机构100中,第一滑动机构50与第二滑动机构60中至少一者相对各自所在的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连接板20具有两个方向的运动自由度,在各零部件的装配或配合存在公差的情况下,通过对灵活设置的第一滑动机构50和/或第二滑动机构60的调节,以吸收上述公差带来的影响。
56.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