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0878发布日期:2020-01-17 20:5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安全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



背景技术:

儿童安全座椅是一种系于汽车座位上,供儿童乘坐,并能束缚儿童、最大限度地保障儿童安全的座椅。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以及人们对生命安全认识的大幅提升,儿童安全座椅也得到了大部分家庭的认可。

目前车用儿童安全座椅大多没有椅背的调节功能,为了方便儿童在座椅中保持坐姿和睡姿处于最佳状态,使儿童乘坐更舒适,急需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操作方便的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底座,所述座椅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座椅本体背面中部设有调档组件,所述调档组件的两侧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固定在所述座椅本体上,所述调档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调档板,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两端均插接于所述滑动件内,所述调档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柱上,所述调档板的下方设有调档轴,所述调档组件的前方设有控制拉手;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调档轴相契合的档位槽,所述档位槽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固定所述滑动件的固定件,所述滑动件可移动地卡合在所述固定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控制拉手上设有提手凹口。

较佳地,所述控制拉手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柱。

较佳地,所述座椅本体上设有容置所述调档组件的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柱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两端穿过第一通孔插接与所述滑动件内,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柱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柱的两端穿过第二通孔插接于所述滑动件内。进一步地,第二通孔的内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调档轴的两侧;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两侧壁上所述滑动件上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调档组件两侧的滑动件通过穿过第三通孔的第三固定柱连接在一起。

较佳地,所述滑动件呈圆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通过座椅本体上的滑动件与底座上的固定件相配合实现了座椅本体角度的调节,通过座椅本体上的调档轴与底座上的档位槽相契合实现了座椅本体角度的固定,操作方便,保证了儿童在座椅中坐姿和睡姿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座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图1配合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座椅本体1和底座2,座椅本体1设置在底座2上,座椅本体1背面中部设有调档组件11,调档组件11的两侧设有滑动件12,滑动件12固定在座椅本体1上,调档组件11包括第一固定柱111、第二固定柱112和调档板113,第一固定柱111和第二固定柱112的两端均插接于滑动件12内,调档板113固定在第一固定柱111上,调档板113的下方设有调档轴3,调档组件11的前方设有控制拉手4;底座2上设有与调档轴3相契合的档位槽21,档位槽21的两侧设有用于限制固定滑动件12的固定件22,滑动件12可移动地卡合在固定件22之间。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座椅本体1上设有容置调档组件11的第一容置空间5,第一容置空间5的两侧壁上第一固定柱11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通孔,第一固定柱111的两端穿过第一通孔插接于滑动件12内,第一容置空间5的两侧壁上第二固定柱112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通孔,第二固定柱112的两端穿过第二通孔插接于滑动件12内。进一步地,第二通孔的内侧设有卡接槽6,卡接槽6与第二通孔连通,卡接槽6位于调档轴3的两侧,以方便调档轴3的运动,减少运动阻力;第一容置空间5的两侧壁上滑动件12上端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三通孔,调档组件11两侧的滑动件12通过穿过第三通孔的第三固定柱7连接在一起,以增加滑动件12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用户移动控制拉手4,控制拉手4上设有提手凹口。

为了确保控制拉手4能精准地上下移动,控制拉手4上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槽41,座椅本体1上设有插设于导向槽41内的导向柱13。

滑动件12呈圆弧形,以方便座椅本体1的角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椅背角度调节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通过座椅本体上的滑动件与底座上的固定件相配合实现了座椅本体角度的调节,通过座椅本体上的调档轴与底座上的档位槽相契合实现了座椅本体角度的固定,操作方便,保证了儿童在座椅中坐姿和睡姿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