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285发布日期:2019-10-28 22:14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还有一些特殊使用对象的座椅,如儿童座椅和赛车座椅等,乘坐者因为高矮胖瘦的不同,对汽车座椅的避震有不同的要求,在一些颠簸路面避震会产生一个比较特有的振动频率,有些频率的振动会引起乘坐者的不适,需要对振动频率进行干预,否则会影响乘坐者的舒适度,降低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支撑板,所述壳体的内腔顶端沿上下方向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顶端过盈配合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的顶端和连接板的底端相卡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板且卡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前后左右均卡接有第一胶垫,所述矩形板的上下两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矩形板的内腔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插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套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贯穿矩形板且延伸进第一胶垫的内腔,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二胶垫,所述挡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表面相通的第三通气孔,所述壳体的内腔底端右侧插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腔右侧卡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侧卡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卡接有橡胶塞,且橡胶塞的左侧延伸进连接座的内腔左侧通孔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气孔的直径长度小于第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胶垫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胶垫分别位于矩形板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位于同一竖平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通过第一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板带动连接杆和矩形板向上运动,同时挡板在圆杆的外壁向下运动并与矩形板的底端内壁相接触,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第三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缓慢流通进壳体的内腔底端,从而使矩形板带动连接杆匀速缓慢的上升,有效的对汽车经过颠簸路面避震产生的振动频率进行干预,该装置可有效的对汽车经过颠簸路面避震产生的振动频率进行干预,避免有些频率的振动引起乘坐者的不适,增加乘坐者的乘坐舒适度,提高了汽车座椅的实用性,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矩形板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座剖视图。

图中:1、壳体,2、支撑板,3、连接杆,4、连接板,5、第一弹簧,6、矩形板,7、第一胶垫,8、第一通气孔,9、第二通气孔,10、圆杆,11、挡板,12、第二胶垫,13、第三通气孔,14、连接座,15、第二弹簧,16、顶板,17、橡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座椅用延时弹簧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支撑板2,壳体1的内腔顶端沿上下方向插接有连接杆3,通过施加给连接杆3向下的外力,促使连接杆3带动连接板4和矩形板6向下运动,连接板4向下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一弹簧5,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向下运动挤压空气,通过第一弹簧5和空气的弹力对连接杆3起到缓冲作用,连接杆3的外壁顶端过盈配合有连接板4,连接杆3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8N/CM,第一弹簧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且第一弹簧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支撑板2的顶端和连接板4的底端相卡接,连接杆3的底端贯穿支撑板2且卡接有矩形板6,矩形板6的前后左右均卡接有第一胶垫7,通过第一胶垫7对矩形板6四边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矩形板6向下运动时,空气通过矩形板6的四边的缝隙流出,矩形板6的上下两端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内腔相通的第一通气孔8和第二通气孔9,通过施加给连接杆3向下的外力,促使连接杆3带动连接板4和矩形板6向下运动,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向下运动挤压空气,同时第二胶垫12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带动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相对向上运动与矩形板6的顶端内壁相接触,通过矩形板6的内壁对第三通气孔13进行封堵,通过挡板11的外壁对第一通气孔8进行封堵,防止空气通过第三通气孔13和第一通气孔8流出,矩形板6的内腔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插接有圆杆10,圆杆10的外壁套接有挡板11,挡板11的左右两侧贯穿矩形板6且延伸进第一胶垫7的内腔,挡板11的左右两侧均卡接有第二胶垫12,挡板1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下表面相通的第三通气孔13,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板4带动连接杆3和矩形板6向上运动,同时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向下运动并与矩形板6的底端内壁相接触,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8、第三通气孔13和第二通气孔9缓慢流通进壳体1的内腔底端,从而使矩形板6带动连接杆3匀速缓慢的上升,有效的对汽车经过颠簸路面避震产生的振动频率进行干预,壳体1的内腔底端右侧插接有连接座14,连接座14的内腔右侧卡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19N/CM,第二弹簧1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弹簧15的左侧卡接有顶板16,顶板16的左侧卡接有橡胶塞17,且橡胶塞17的左侧延伸进连接座14的内腔左侧通孔的内腔。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连接杆3的外壁形状呈“T”字形,通过施加给连接杆3向下的外力,促使连接杆3带动连接板4和矩形板6向下运动,连接板4向下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一弹簧5,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向下运动挤压空气,通过第一弹簧5和空气的弹力对连接杆3起到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通气孔8的直径长度小于第三通气孔13,通过施加给连接杆3向下的外力,促使连接杆3带动连接板4和矩形板6向下运动,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向下运动挤压空气,同时第二胶垫12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带动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相对向上运动与矩形板6的顶端内壁相接触,通过矩形板6的内壁对第三通气孔13进行封堵,通过挡板11的外壁对第一通气孔8进行封堵,防止空气通过第三通气孔13和第一通气孔8流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胶垫7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胶垫7分别位于矩形板6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通过第一胶垫7对矩形板6四边的缝隙进行封堵,避免矩形板6向下运动时,空气通过矩形板6的四边的缝隙流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三通气孔13与第二通气孔9位于同一竖平面,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板4带动连接杆3和矩形板6向上运动,同时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向下运动并与矩形板6的底端内壁相接触,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8、第三通气孔13和第二通气孔9缓慢流通进壳体1的内腔底端,从而使矩形板6带动连接杆3匀速缓慢的上升,有效的对汽车经过颠簸路面避震产生的振动频率进行干预。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使用者将连接杆3安装到汽车座椅的座盆上,将壳体1的底端固定设置到座椅的底部,施加给连接杆3向下的外力,促使连接杆3带动连接板4和矩形板6向下运动,连接板4向下运动的同时挤压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受力形变收紧给连接板4反向的推力,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向下运动挤压空气,同时第二胶垫12与壳体1的内壁接触,并带动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相对向上运动与矩形板6的顶端内壁相接触,通过矩形板6的内壁对第三通气孔13进行封堵,通过挡板11的外壁对第一通气孔8进行封堵,防止空气通过第三通气孔13和第一通气孔8流出,矩形板6带动第一胶垫7向下运动挤压空气,使其壳体1内腔的压强增大,当壳体1内腔的压强大于第二弹簧15的弹力后,促使橡胶塞17推动顶板16向右侧运动挤压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受力形变收紧给顶板16和橡胶塞17反向的推力,当橡胶塞17移出连接座14内腔左侧通孔的内腔后,壳体1内腔的空气通过连接座14的内腔排出,通过第一弹簧5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板4带动连接杆3和矩形板6向上运动,同时挡板11在圆杆10的外壁向下运动并与矩形板6的底端内壁相接触,空气通过第一通气孔8、第三通气孔13和第二通气孔9缓慢流通进壳体1的内腔底端,从而使矩形板6带动连接杆3匀速缓慢的上升,该装置结构简单,操控使用方便,增加乘坐者的乘坐舒适度,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轴接”、“底端”、“一端”、“顶端”、“中心位置”、“另一端”、“左侧”、“右侧”、“顶部”、“内腔”、“前侧”、“两侧”、“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卡接”、“轴接”、“插接”、“焊接”、“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