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5994发布日期:2020-02-28 07:5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发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禁要求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也要求汽车的多功能性;但是当汽车行驶在沙漠中或者泥泞的土路上时,由于天气条件或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汽车的轮胎经常会陷入沙坑或者土坑中,这时就无法驶离而被困;在冬季尤其是北方的冰雪气候,路上积雪,地面湿滑,许多汽车都会遇到道路湿滑问题,经常会发生事故。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脱困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延长可车辆的停留时间,且大多汽车脱困装置安装复杂,当路面泥泞时安装难度增加,影响汽车脱困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汽车脱困装置,不能够很好的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影响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延长可车辆的停留时间,且大多汽车脱困装置安装复杂,当路面泥泞时安装难度增加,影响汽车脱困的效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防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轮毂、轮辐、防滑垫和固定座,所述轮辐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毂,所述轮辐位于所述轮毂一侧,所述防滑垫贴于所述轮毂,所述防滑垫位于所述轮毂下方,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滑垫,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防滑垫一侧,所述防滑组件包括卡扣、固定盒、连接轴、防滑齿和扭力弹簧,所述卡扣通过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防滑垫,所述卡扣位于所述防滑垫一侧,所述固定盒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扣,所述固定盒位于所述卡扣一侧,所述防滑齿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滑垫,所述防滑齿位于所述防滑垫下方,所述扭力弹簧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扭力弹簧环绕于所述连接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卡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扣上端均设置有倒钩。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固定盒为矩形,且所述固定盒位于所述卡扣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扭力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盒,所述扭力弹簧下端抵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防滑齿的形状为倒钩状,且所述防滑齿的钩尖方向朝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形状为圆弧型,且所述防滑垫与所述轮毂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扭力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盒,所述扭力弹簧下端抵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由于所述扭力弹簧自身的弹性,使得当所述扭力弹簧的下端抵在所述固定座的上方时,所述扭力弹簧对卡扣施加推力,从而使得所述卡扣向内扣固定连接于所述轮毂,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而所述防滑垫下方设置有倒钩状的所述防滑齿,使得所述防滑垫与泥坑的摩擦力增大,使得车辆更快的脱离泥坑,减少停留时间,增加汽车的脱困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套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轮毂、12-轮辐、13-防滑垫、14-固定座、2-防滑组件、21-卡扣、22-固定盒、23-连接轴、24-防滑齿、25-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装方便的汽车脱困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防滑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轮毂11、轮辐12、防滑垫13和固定座14,轮辐12固定连接于轮毂11,轮辐12位于轮毂11一侧,防滑垫13贴于轮毂11,防滑垫13位于轮毂11下方,固定座14固定连接于防滑垫13,固定座14位于防滑垫13一侧,防滑组件2包括卡扣21、固定盒22、连接轴23、防滑齿24和扭力弹簧25,卡扣21通过连接轴23转动连接于防滑垫13,卡扣21位于防滑垫13一侧,固定盒22固定连接于卡扣21,固定盒22位于卡扣21一侧,防滑齿24固定连接于防滑垫13,防滑齿24位于防滑垫13下方,扭力弹簧25转动连接于连接轴23,扭力弹簧25环绕于连接轴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扭力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扭力弹簧25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由于扭力弹簧25自身的弹性,使得当扭力弹簧25的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时,扭力弹簧25对卡扣21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卡扣21向内扣固定连接于轮毂11,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而防滑垫24下方设置有倒钩状的防滑齿24,使得防滑垫13与泥坑的摩擦力增大,使得车辆更快的脱离泥坑,减少停留时间,增加行驶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护垫13的形状为圆弧型,使得防滑垫13与车轮更加贴合,而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扣21上端设置有倒钩,使得当车轮陷于泥坑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口21上的倒钩卡在轮毂11上,通过设置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轮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扭力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且扭力弹簧25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由于扭力弹簧25自身的弹性,扭力弹簧25对卡扣21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卡扣21向内扣,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固定于车轮上,通过设置防滑齿24的形状为倒钩状,使得当卡扣21扣在轮毂11内时,车轮转动从而带动防滑垫13转动,而防滑垫24下方设置有倒钩状的防滑齿24,使得防滑垫13与泥坑的摩擦力增大,使得车辆更快的脱离泥坑,减少停留时间,增加行驶效率,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当车辆离开泥坑时,拉开卡在轮毂11上卡扣,使得本实用新型卸下。

进一步的,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扣21上端均设置有倒钩。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扣21上端设置有倒钩,使得当车轮陷于泥坑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口21上的倒钩卡在轮毂11上,通过设置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轮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固定盒22为矩形,且固定盒22位于卡扣21的下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固定盒22为矩形,且固定盒22位于卡扣21的下端,使得扭力弹簧25能够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从而使得扭力弹簧25通过对固定盒22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固定盒22固定连接的卡扣21向内转动,从而实现卡楼21夹紧轮毂11的目的。

进一步的,扭力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扭力弹簧25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扭力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且扭力弹簧25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由于扭力弹簧25自身的弹性,使得当扭力弹簧25的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时,扭力弹簧25对卡扣21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卡扣21向内扣,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的,防滑齿24的形状为倒钩状,且防滑齿24的钩尖方向朝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滑齿24的形状为倒钩状,且防滑齿24的钩尖方向朝右,使得当卡扣21扣在轮毂11内时,车轮转动从而带动防滑垫13转动,而防滑垫24下方设置有倒钩状的防滑齿24,使得防滑垫13与泥坑的摩擦力增大,使得车辆更快的脱离泥坑,减少停留时间,增加行驶效率。

进一步的,防滑垫13的形状为圆弧型,且防滑垫13与轮毂11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防滑垫13的形状为圆弧型,且防护垫13与轮毂11相适配,使得防滑垫13与车轮更加贴合,减少车轮与防滑垫13之间的空隙,且防滑垫24与轮毂11相适配,避免了防滑垫24与车辆不必要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设置防护垫13的形状为圆弧型,使得防滑垫13与车轮更加贴合,而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扣21上端设置有倒钩,使得当车轮陷于泥坑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卡口21上的倒钩卡在轮毂11上,通过设置卡扣21的数量为四个,使得本实用新型与车轮的连接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扭力弹簧25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盒22,且扭力弹簧25下端抵在固定座14的上方,由于扭力弹簧25自身的弹性,扭力弹簧25对卡扣21施加推力,从而使得卡扣21向内扣,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固定于车轮上,通过设置防滑齿24的形状为倒钩状,使得当卡扣21扣在轮毂11内时,车轮转动从而带动防滑垫13转动,而防滑垫24下方设置有倒钩状的防滑齿24,使得防滑垫13与泥坑的摩擦力增大,使得车辆更快的脱离泥坑,减少停留时间,增加行驶效率,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当车辆离开泥坑时,拉开卡在轮毂11上卡扣,使得本实用新型卸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