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232发布日期:2019-12-31 14:11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私家四轮轿车车,主要依靠车窗的遮光性进行外部视线的遮挡,这种方式的个人隐私保护性主要依赖车窗覆膜的遮光性能,如果原车窗覆膜的遮光性很好,则日常乘坐时,车辆内部光线将一直较暗;如果原车窗覆膜的遮光性较差,则需要在车内进行休息时,车辆内部光线将一直较为明亮,个人隐私保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其能够利用私家小轿车四边车窗上的把手,将把手作为固定的基础,利用该装置架设支架作为支撑,进行窗帘的搭设,从而方便车乘人员在车内进行休息,从而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其包括:伸缩架和支撑杆,伸缩架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卡位头、架设杆、卡架柱和转轴销,支撑杆包括主杆体、接杆体、端接头和折叠块,第二伸缩杆插入第一伸缩杆设置的内筒且相对于第一伸缩杆沿轴向可伸缩,卡位头环设在第一伸缩杆的顶端,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向内凹设有供插入架设杆的架设孔,第一伸缩杆还设置有位于卡位头下方的对称开口,开口与架设孔连通,卡架柱的内端通过开口与架设杆的底端卡住,卡架柱的内端设置有销孔并通过转轴销连接在第一伸缩杆的开口处,第二伸缩杆连接主杆体,主杆体的两端连接折叠块,接杆体与折叠块连接并通过折叠块相互间隔连接成多段,端接头连接在位于支撑杆两端的接杆体。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杆体和相邻的接杆体之间通过折叠块相对可转动,相邻接杆体之间通过折叠块相对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架设杆的底端设置有卡位齿,卡架柱的内端设置为与卡位齿相互匹配的形状,架设杆在架设孔内抽动时,卡架柱在卡位齿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伸缩杆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架设杆向上抽动时,卡架柱的内端通过卡位齿转动而卡架柱的外端向下靠向第一伸缩杆,架设杆向下推动时,卡架柱的内端通过卡位齿转动而卡架柱的外端远离第一伸缩杆。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伸缩杆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主杆体设置有内螺纹,第二伸缩杆相对于主杆体可转动,第二伸缩杆的内筒为第二伸缩杆的顶端向内凹设形成,第二伸缩杆的内筒口边缘将第一伸缩杆的底端卡在内筒内。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折叠块包括环接头、连接块、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环接头的边缘连接在连接块的内侧,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分别连接在连接块的两端,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相对于连接块可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主杆体的两端和接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分别固定在主杆体和相邻接杆体的两端,第一折叠板、第二折叠板分别固定在相邻接杆体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环接头包括呈环形的中段和两端,环接头两端与环节接中段形成阶梯状,环接头中段的直径与主杆体、接杆体的直径相匹配,环接头两端的直径与主杆体、接杆体的内径相匹配,主杆体和相邻接杆体通过环接头两端连接,相邻接杆体通过环接头两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长度的伸缩,通过架设杆和卡架柱形成搭设的支架并将该装置与把手卡住,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主杆体的旋转进行安装、通过主杆体与接杆体之间的折叠块进行折叠;其能够利用私家小轿车四边车窗上的把手,将把手作为固定的基础,利用该装置架设支架作为支撑,进行窗帘的搭设,从而方便车乘人员在车内进行休息,从而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折叠块的示意图;

图标:1-伸缩架;11-第一伸缩杆;12-第二伸缩杆;13-卡位头;14-架设杆;15-卡架柱;16-转轴销;2-支撑杆;21-主杆体;22-接杆体;23-端接头;24-折叠块;241-环接头;242-连接块;243-第一折叠板;244-第二折叠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可折叠简易窗帘架设装置,其包括:伸缩架1和支撑杆2,伸缩架1包括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卡位头13、架设杆14、卡架柱15和转轴销16,支撑杆2包括主杆体21、接杆体22、端接头23和折叠块24,第一伸缩杆11与第二伸缩杆12连接,卡位头13设置在第一伸缩杆11的顶端,架设杆14插入第一伸缩杆11的顶端,卡架柱15设置在第一伸缩杆11的侧面,架设杆14的底端和假设柱的内端连接,第二伸缩杆12的底端与主杆体21连接,主杆体21和接杆体22通过折叠块24连接成长条状的长杆,端接头23连接在该长条状支撑杆2的两端;通过主杆体21、接杆体22和折叠块24形成用于搭设窗帘的长杆,并通过折叠块24进行缩小体积折叠起来,第一伸缩杆11和第二伸缩杆12调节窗帘搭设的高度,架设杆14和卡架柱15将该装置的顶端卡在汽车内室的把手处。

请参照图2,伸缩架1包括第一伸缩杆11、第二伸缩杆12、卡位头13、架设杆14、卡架柱15和转轴销16,第一伸缩杆11和第二伸缩杆12分别呈杆状,第二伸缩杆12插入第一伸缩杆11设置的内筒且相对于第一伸缩杆11沿轴向可伸缩,第二伸缩杆12的内筒为第二伸缩杆12的顶端向内凹设形成,第二伸缩杆12的内筒口边缘将第一伸缩杆11的底端卡在内筒内,第二伸缩杆12的内筒开口边缘向内凹设为缩小内径的形状,第一伸缩杆11插入第二伸缩杆12的内筒且第一伸缩杆11的底端向外缘凸起,第二伸缩杆12的内筒开口边缘正好将第一伸缩杆11的底端卡住,第二伸缩杆12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主杆体21的中部向内凹设有螺纹槽,该螺纹槽具有内螺纹,第二伸缩杆12相对于主杆体21可转动并连接在主杆体21的顶部。

请参照图3,卡位头13环设在第一伸缩杆11的顶端,卡位头13呈环状且环内缘与第一伸缩杆11的顶端相匹配,卡位头13的底部平直,其用于在卡架柱15转动时将其固定住,第一伸缩杆11的顶端向内凹设有供插入架设杆14的架设孔,架设孔沿第一伸缩杆11的轴向延伸至其内部,架设杆14的顶端设置为球形,架设杆14的底端设置有波浪状的连续凸起,该凸起沿轴向起伏形成卡位齿,第一伸缩杆11还设置有位于卡位头13下方的对称开口,该开口与架设孔连通,卡架柱15的内端通过开口与架设杆14的底端卡住,卡架柱15的内端设置有销孔并通过转轴销16连接在第一伸缩杆11的开口处,第一伸缩杆11沿该开口处延伸出弧形的连接板,在干连接板处设置有销孔,转轴销16通过销孔将连接板和卡架柱15连接,连接后,卡架柱15相对于第一伸缩杆11可转动,卡架柱15的内端设置为与卡位齿相互匹配的形状,架设杆14在架设孔内抽动时,卡架柱15在卡位齿的带动下相对于第一伸缩杆11可转动,架设杆14向上抽动时,卡架柱15的内端通过卡位齿转动而卡架柱15的外端向下靠向第一伸缩杆11,使用时将架设杆14的顶端朝向车内把手的下方向上穿出,穿出后,架设杆14向下推动,卡架柱15的内端通过卡位齿转动而卡架柱15的外端远离第一伸缩杆11,此时卡架柱15的顶部将卡位头13的底部抵靠住,两个卡架柱15形成平直的状态并卡在把手上。

请参照图3和图4,支撑杆2包括主杆体21、接杆体22、端接头23和折叠块24,第二伸缩杆12连接主杆体21,主杆体21的两端连接折叠块24,接杆体22与折叠块24连接并通过折叠块24相互间隔连接成四段,端接头23连接在位于支撑杆2两端的接杆体22,主杆体21和相邻的接杆体22之间通过折叠块24相对可转动,相邻接杆体22之间通过折叠块24相对可转动;折叠块24包括环接头241、连接块242、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环接头241的边缘连接在连接块242的内侧,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分别连接在连接块242的两端,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相对于连接块242可转动,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分别与连接块242之间为铰链连接,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块2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凹槽,并沿两端的顶底方向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连接孔,使用转轴销16通过连接孔将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分别连接在连接块242的两端,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分别在连接块242的外侧作转动,主杆体21的两端和接杆体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孔,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螺纹孔,第一折叠板243、第二折叠板24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杆体21和相邻接杆体22的两端,第一折叠板243、第二折叠板244分别固定在相邻接杆体22的两端,连接后主杆体21和相邻接杆体22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转动,相邻接杆体22之间通过第一折叠板243和第二折叠板244转动,同时,相邻的连接块242分别位于支撑杆2的两侧,该设置使得主杆体21和接杆体22之间通过折叠块24进行折叠缩小占用体积;环接头241包括呈环形的中段和两端,环接头241两端与环节接中段形成阶梯状,环接头241中段的直径与主杆体21、接杆体22的直径相匹配,环接头241两端的直径与主杆体21、接杆体22的内径相匹配,主杆体21和相邻接杆体22通过环接头241两端连接,相邻接杆体22通过环接头241两端连接,连接后环接头241在支撑杆2的杆体表面形成平滑状,其便于将窗帘挂在支撑杆2;端接头23的内侧呈盖状,其内侧具有与接杆体22的两端相匹配的盖槽,端接头23通过盖槽卡紧在接杆体22的两端,端接头23的外侧设置为十字架状,其用于将窗帘卡在支撑杆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例通过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进行长度的伸缩,通过架设杆和卡架柱形成搭设的支架并将该装置与把手卡住,通过第二伸缩杆和主杆体的旋转进行安装、通过主杆体与接杆体之间的折叠块进行折叠;其能够利用私家小轿车四边车窗上的把手,将把手作为固定的基础,利用该装置架设支架作为支撑,进行窗帘的搭设,从而方便车乘人员在车内进行休息,从而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

本说明书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示例,并不意味着这些实施例说明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形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