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306发布日期:2019-12-31 14:1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



背景技术:

车衣,俗称车辆服饰。即按车辆的外形尺寸用帆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车辆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衣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车衣除了清洁、防晒等作用,还有超级拨水功能,可防止严寒天气下冰冻对车辆的危害;有效防止坠落物,烟火爆竹等意外因素对车辆的损害;有效防阻对车辆及附件的偷窃活动。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高档小车需要车衣之外,普通的车辆也需要车衣的保护,车辆上放满物品后,需要对车辆上的物品进行保护,防止车上的物品受到太阳照射和雨淋,导致物品的损坏,但是现有的自动车衣装置在使用中,当车衣上粘有雨水时,自动车衣装置将粘有雨水的车衣收回后不能对车衣进行烘干,车衣容易生霉,并且车衣上粘附的灰尘不能清理,影响车衣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以解决现有的自动车衣装置不能对车衣进行烘干,车衣容易生霉,并且车衣上粘附的灰尘不能清理,影响车衣美观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车衣、安装盘、电动推杆、加热吸附组件和吸尘组件,所述上壳体设置在下壳体的上方,所述安装盘设置在上壳体内,所述安装盘与下壳体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呈竖直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下壳体并且延伸至下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内设有用于驱动转轴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车衣的中心处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设有分隔板,所述电动推杆设置在安装盘上且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分隔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吸附组件安装在上壳体的内壁上,所述吸尘组件安装在分隔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与下壳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皮带轮安装在转轴的底端上,所述皮带套设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吸附组件包括两个加热器和两个活性炭包,两个所述加热器呈对称设置在上壳体的左右内壁上,两个所述活性炭包呈对称设置在上壳体的前后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管、吸风机、第二输送管、滤尘箱和第三输送管,所述吸风机安装在分隔板上,所述第一输送管设置在吸风机的输入端上且第一输送管的底端贯穿分隔板延伸至分隔板下方,所述滤尘箱安装在分隔板上且滤尘箱位于吸风机的旁侧,所述第二输送管的两端分别与吸风机的输出端和滤尘箱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设置在滤尘箱上且第三输送管的顶端贯穿上壳体并且延伸至上壳体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滤尘箱内设有过滤网板和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呈对称设置在滤尘箱内,所述过滤网板安装在两个限位板内且过滤网板与两个限位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开合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和下壳体的顶部均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下壳体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吸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电动推杆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向上移动,上壳体向上随之移动,达到了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的目的,驱动组件工作带动转轴正转,固定在转轴上的车衣放出,对汽车进行遮盖,当车衣需要收回时,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反转既能达到将车衣收回的目的,车衣收回后,电动推杆继续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向下移动,上壳体随之向下移动将上壳体与下壳体抵触闭合,随后加热吸附组件工作,对粘有雨水的车衣进行加热烘干,避免车衣生霉,当加热烘干后,吸尘组件工作对车衣进行吸尘,将车衣上粘附的灰尘清理,不会影响车衣美观。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转动,利用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转动,随之转轴正转,固定在转轴上的车衣放出,对汽车进行遮盖,当车衣需要收回时,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反转既能达到将车衣收回的目的,完成了车衣的自动收放作业,方便使用。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器工作,对粘有雨水的车衣进行加热烘干,避免车衣生霉,活性炭包对水蒸气和湿气吸附,起到防潮的作用。

其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风机工作,抽取收回车衣上粘附的灰尘经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流至滤尘箱中,滤尘箱对含有灰尘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过第三输送管排出,达到了对车衣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不会影响车衣美观。

其五,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壳体的底部设有的四个吸盘将下壳体稳定的固定在汽车车顶上,方便车衣在汽车车顶自动收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滤尘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上壳体;1a-分隔板;1b-开合板;2-下壳体;2a-吸盘;3-车衣;4-安装盘;5-电动推杆;6-加热吸附组件;6a-加热器;6b-活性炭包;7-吸尘组件;7a-第一输送管;7b-吸风机;7c-第二输送管;7d-滤尘箱;7d1-过滤网板;7d2-限位板;7e-第三输送管;8-转轴;9-驱动组件;9a-驱动电机;9b-主动皮带轮;9c-从动皮带轮;9d-皮带;10-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自动车衣,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车衣3、安装盘4、电动推杆5、加热吸附组件6和吸尘组件7,所述上壳体1设置在下壳体2的上方,所述安装盘4设置在上壳体1内,所述安装盘4与下壳体2之间设有与两者转动连接的转轴8,所述转轴8呈竖直设置,所述转轴8的底端贯穿下壳体2并且延伸至下壳体2的内部,所述下壳体2内设有用于驱动转轴8绕其自身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9,所述车衣3的中心处与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内设有分隔板1a,所述电动推杆5设置在安装盘4上且电动推杆5的输出端与分隔板1a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吸附组件6安装在上壳体1的内壁上,所述吸尘组件7安装在分隔板1a上,通过电动推杆5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1a向上移动,上壳体1向上随之移动,达到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的目的,驱动组件9工作带动转轴8正转,固定在转轴8上的车衣3放出,对汽车进行遮盖,当车衣3需要收回时,驱动电机9a带动转轴8反转既能达到将车衣3收回的目的,车衣3收回后,电动推杆5继续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1a向下移动,上壳体1随之向下移动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抵触闭合,随后加热吸附组件6工作,对粘有雨水的车衣3进行加热烘干,避免车衣3生霉,当加热烘干后,吸尘组件7工作对车衣3进行吸尘,将车衣3上粘附的灰尘清理,不会影响车衣3美观。

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驱动电机9a、主动皮带轮9b、从动皮带轮9c和皮带9d,所述驱动电机9a与下壳体2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9b安装在驱动电机9a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皮带轮9c安装在转轴8的底端上,所述皮带9d套设在主动皮带轮9b和从动皮带轮9c的外部,通过驱动电机9a工作,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9b转动,利用皮带9d带动从动皮带轮9c转动,随之转轴8正转,固定在转轴8上的车衣3放出,对汽车进行遮盖,当车衣3需要收回时,驱动电机9a带动转轴8反转既能达到将车衣3收回的目的,完成了车衣3的自动收放作业,方便使用。

具体地,所述加热吸附组件6包括两个加热器6a和两个活性炭包6b,两个所述加热器6a呈对称设置在上壳体1的左右内壁上,两个所述活性炭包6b呈对称设置在上壳体1的前后内壁上,通过加热器6a工作,对粘有雨水的车衣3进行加热烘干,避免车衣3生霉,活性炭包6b对水蒸气和湿气吸附,起到防潮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吸尘组件7包括第一输送管7a、吸风机7b、第二输送管7c、滤尘箱7d和第三输送管7e,所述吸风机7b安装在分隔板1a上,所述第一输送管7a设置在吸风机7b的输入端上且第一输送管7a的底端贯穿分隔板1a延伸至分隔板1a下方,所述滤尘箱7d安装在分隔板1a上且滤尘箱7d位于吸风机7b的旁侧,所述第二输送管7c的两端分别与吸风机7b的输出端和滤尘箱7d相连通,所述第三输送管7e设置在滤尘箱7d上且第三输送管7e的顶端贯穿上壳体1并且延伸至上壳体1的外部,通过吸风机7b工作,抽取收回车衣3上粘附的灰尘经过第一输送管7a和第二输送管7c流至滤尘箱7d中,滤尘箱7d对含有灰尘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过第三输送管7e排出,达到了对车衣3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不会影响车衣3美观。

具体地,所述滤尘箱7d内设有过滤网板7d1和两个限位板7d2,两个所述限位板7d2呈对称设置在滤尘箱7d内,所述过滤网板7d1安装在两个限位板7d2内且过滤网板7d1与两个限位板7d2滑动配合,当过滤网板7d1内的灰尘集满时,通过过滤网板7d1与两个限位板7d2滑动配合,方便人工取出更换。

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铰接的开合板1b,通过开合板1b方便人工对过滤箱中的过滤网板7d1进行更换。

具体地,所述上壳体1的底部和下壳体2的顶部均设有密封条10,通过密封条10防止水和灰尘进入至上壳体1内,影响车衣3存放。

具体地,所述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吸盘2a,通过下壳体2的底部设有的四个吸盘2a将下壳体2稳定的固定在汽车车顶上,方便车衣3在汽车车顶自动收放。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人工将下壳体2的吸盘2a与汽车车顶吸附固定后,电动推杆5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1a向上移动,上壳体1向上随之移动,达到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分离的目的,然后驱动电机9a工作,带动安装在其输出轴上的主动皮带轮9b转动,利用皮带9d带动从动皮带轮9c转动,随之转轴8正转,固定在转轴8上的车衣3放出,对汽车进行遮盖,当车衣3需要收回时,驱动电机9a带动转轴8反转既能达到将车衣3收回的目的,完成了车衣3的自动收放作业,方便使用,车衣3收回后,电动推杆5继续工作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分隔板1a向下移动,上壳体1随之向下移动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抵触闭合,随后加热器6a工作,对粘有雨水的车衣3进行加热烘干,避免车衣3生霉,活性炭包6b对水蒸气和湿气吸附,起到防潮的作用,此后吸风机7b工作,抽取收回车衣3上粘附的灰尘经过第一输送管7a和第二输送管7c流至滤尘箱7d中,滤尘箱7d内的过滤网板7d1对含有灰尘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气体经过第三输送管7e排出,达到了对车衣3上粘附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不会影响车衣3美观。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