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停车楔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7203发布日期:2020-01-21 22:31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停车楔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驻车装置,具体说是一种停车楔块。
背景技术
:根据gb7258要求,车长大于等于6m的客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应装备至少2个停车楔。目前的停车楔块为铁质折叠式,不仅重量大,不便于操作,而且价格高,使用寿命短。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停车楔块。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停车楔块,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插头、空心圆柱的支撑柱、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柱的连接筋以及设置在固定支撑柱底部的防滑板,插头、空支撑柱、连接筋和把手采用pe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一体注塑而成,防滑板为不锈钢板表面电镀彩锌,与插头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支撑柱,且固定支撑柱为多排并依次逐渐变高形成一个弧面,防滑板固定在较长一侧固定支撑柱的下端凹槽内,把手则设置在较长一侧固定支撑柱的弧形外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不仅重量轻,价格相对较低,而且使用时直接塞到车轮下即可,主体采用高强度pe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一体注塑而成,不仅耐腐蚀耐氧化,而且与其结构相配合更坚固耐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停车楔块,包括截面为三角形的插头1、空心圆柱的支撑柱2、用于连接固定支撑柱2的连接筋3以及设置在固定支撑柱2底部的防滑板4,插头1、空支撑柱2、连接筋3和把手6采用pe高密度聚乙烯树脂一体注塑而成,与插头1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支撑柱2,且固定支撑柱2为多排并依次逐渐变高形成一个弧面5,弧面5半径为530mm,支撑柱2为5排,每排3个,供15个,每个支撑柱2与连接筋3的厚度为3.5mm,每个支撑柱2的内直径为26mm,防滑板4为不锈钢板表面电镀彩锌,插头1的底面为空心结构,且排布有多条防滑纹7,防滑板4上设置有多块斜向下的防滑条8,每条支撑柱2相互平行,且与水平面形成60°夹角,防滑条8倾斜方向与车轮沿斜坡向下运动趋势方向相同,防滑板4固定在较长一侧固定支撑柱2的下端凹槽内,把手6则设置在较长一侧固定支撑柱2的弧形外侧壁上,每条支撑柱2的内侧面分别均匀排布有多条凸起于本体的条状加强筋9。本申请停车楔块强度实验分析目标:满足设计要求,最大塑形应变<8%求解器:abaqus分析标准:模拟实际工况(满载和超载)根据gb7258要求,车长大于等于6m的客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货车应装备至少2个停车楔,为保证整车在20%-30%坡道上达到驻车效果,车俩不滑动并且保证楔块无损坏,满足使用要求。本次分析对象为新开发中卡停车楔块,以实际使用工况为依据进行强度分析,得到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及塑形应变变化,验证停车楔设计的合理性及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次分析采用hypermesh作前处理,abaqus求解。hypermesh是世界领先的、功能强大的cae应用软件包,也是一个创新、开放的企业级cae平台,它集成了设计与分析所需的各种工具,具有无与伦比的性能以及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友好的用户界面,与多种cad和cae软件有良好的接口并具有高效的网格划分功能;abaqus是一套功能强大的工程模拟的有限元软件,其解决问题的范围从相对简单的线性分析到许多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本申请停车楔cad模型进行有限元离散,采用基本尺寸为3.5mm的四面体单元进行建模,共包含四面体单元226106个。停车楔材质为hdpe,模型材料见下表。零部件名称材料类型密度(ton/mm³)弹性模量(mpa)泊松比停车楔hdpe1.00e-00912680.34边界条件按照停车楔使用车型为整车满载质量22t车型,单车配备两个,在20%-30%坡道上达到驻车效果,车俩不滑动并且保证楔块无损坏。现截取其中一个停车楔作为分析对象,加载整车一半质量进行分析校核。为了考核停车楔的强度,在停车楔与地面接触面约束123456自由度,在停车楔与轮胎接触面均布载荷,对重力进行分解施加,计算停车楔强度。采用四面体网格对模型进行划分,截取单个轮胎施加一半11t重力进行分析通过力的分解均匀加载在停车楔与轮胎接触区域上进行强度校核,因材质为hdpe,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性,采用abaqus进行求解计算。工况1:满载22t;工况2:超载20%,总质量为24.4t。经过满载和超载20%两种工况分析可知,停车楔最大塑性变形分别为2%和3.2%均小于hdpe材料塑性变形目标值8%,根据工程经验,停车楔设计状态满足设计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