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专用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799发布日期:2019-09-06 19:4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重机专用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起重机专用油箱。



背景技术:

目前大吨位起重机由于发动机功率较大,为了保证续驶里程,燃油箱容积不能太小,因燃油中杂质较多,起重机由于发动功率较大,耗油多,因而会使油箱内杂质累积也多;

专利号为CN103883570A公开了一种底面具有弧形管的油箱,包括机箱, 在机箱的底部均匀布置有圆弧形凹槽,在圆弧形凹槽内安装有橡胶水管,橡胶水管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的一种底面具有弧形管的油箱,采用具有圆弧形凹槽的箱底, 并在圆弧形的凹槽内铺设橡胶水管以进行水冷却,使得油箱内的液压油能够最大限度的进行快速的冷却以达到保护液压元器件的目的,本方案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却能实现良好的散热功用,极具实用价值。

但上述油箱因在油箱过大、过深清洗很不方便,使用过程中因杂质过多堵塞油管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对发动机造成影响,存在安全隐患,若在油箱内设置固定的过滤设备,非常不利于拆洗,杂质长期不清理容易造成油管的堵塞出现安全事故,为更好地保证发动机的运行,避免事故的发生,油箱内的杂质处理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清洗、排除杂质、防止漏油的起重机专用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重机专用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吸油口和至少一个放油口,油箱本体为四块侧板、底板和顶板合围而成的方体,侧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右侧板上设有液位计和温度计共用的固定板,所述底板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吸附磁铁,凹槽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出水口,进水口连接高压送水泵,出水口连接抽水泵。

进一步,所述凹槽深度为0.5-1.5cm,凹槽内侧面设有吸附磁铁。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相对设置,所述高压送水泵、抽水泵的功率均为50-400w。

进一步,所述油箱内设有隔板,将油箱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板的厚度为0.2-1cm。

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有条形槽,隔板内置磁条。

进一步,所述隔板上设有通油口,通油口距离底板2-3cm,隔板与前侧板、后侧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所述液位计连接液位传感器,温度计连接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设有吊座,吊座相对设于顶板上表面对角,吊座之间设有清洗口,清洗口设有第一法兰,清洗口的一侧设有进油口,进油口设有第二法兰。

进一步,所述吸油口设有吸油管,吸油管向油箱内延伸,延伸端内设有过滤筛,吸油管通过第三法兰固定在前侧板下端。

进一步,所述油箱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放油口,放油口设有放油口座;优选地,底板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放油口座,前侧板上设有第二放油口座;所述底板与侧板、顶板与侧板之间均设有筋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油箱底板上设有凹槽,凹槽通过吸附磁铁吸附沉积杂质,凹槽两端相对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清洗过程中,将凹槽内的杂质受进水口进入的高压水流的冲击,使杂质向出水口方向移动,然后再经过出水口的抽水泵对油箱内洗涤水进行抽取,使杂质随着洗涤水流运动从出水口排出,同时油箱顶板设有清洗口,可以进一步的对油箱内部进行全面的清理,有效的防止了拆卸出油管排出杂质,同时降低了漏油的可能,提高了清洗效率。

2、发动机在运动过程中使油箱内的燃油流动,隔板上设有条形槽,隔板内置磁条,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对燃油中杂质的吸附,降低出油管堵塞的几率,防止发动机因燃料输送不到位停止的可能,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底板上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结构局部剖视俯视图;

图5—为图2结构左视图;

1—右侧板,2—前侧板,3—第二放油口座,4—吸油口,5—第一放油口座,6—底板,7—第一法兰,8—吊座,9—顶板,10—固定板,11—加强筋,12—隔板,13—通油口,14—凹槽凸起,15—进水口,16—第二法兰,17—进油口,18—第一腔体,19—筋板,20—第二腔体,21—凹槽,22—清洗口,23—吸附磁铁,24—出水口,25—吸油管,26—第三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起重机专用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吸油口4和至少一个放油口,油箱本体为由四块侧板、底板6和顶板9合围而成的方体,侧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右侧板1上设有液位计和温度计共用的固定板10,底板6设有凹槽21,凹槽21深度为1cm,凹槽21内侧面设有吸附磁铁23,吸附磁铁23为电控制磁铁23,当起重机工作时吸附磁铁23通电产生磁力,对燃油内的杂质进行吸附,当非工作时或对油箱进行清洗时,吸附磁铁23断电,吸附磁铁23上的磁力消失,便于对油箱内的杂质进行清洗去除;凹槽21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5、出水口24,进水口15与出水口24相对设置,进水口15连接高压送水泵,高压送水泵的使用电压为48v,功率为300w;出水口24连接抽水泵,抽水泵的功率的使用电压为48v,功率为300w,进水口15和出水口24处设有阀门开关,同时能够提高清洗的效率,当对油箱进行清洗时,避免拆卸油管排出杂质,降低了漏油的风险;另外高压送水泵通过输送管可以与多个进水口15连接,同时抽水泵可单个与出水口24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出水口24连接。

凹槽21两侧的凹槽凸起14呈条柱,条柱上表面为椭圆形,便于杂质在凹槽21内沉积,减少杂质在条柱上的堆积,同时便于提高对油箱内的清洗效率,凹槽21的设置同时能降低油箱内燃油运动时的运动惯性,便于降低油箱内油浪的产生,防止燃油溢出。

油箱内设有隔板12,将油箱分隔成第一腔体18和第二腔体20,隔板12的厚度为0.5cm,隔板12上设有通油口13,通油口13距离底板3cm,隔板12与前侧板2、后侧板之间均设有加强筋11,通油口13的设置便于放油口和吸油口4对燃油的流出,使第一腔体18和第二腔体20中的燃油都能得到很好的放出,隔板12的设置同时能够降低油箱内燃油的运动惯性,提高油箱与起重机之间的稳固性。

隔板12上设有条形槽,隔板12内置永久磁条,当起重机在工作时,油箱内的燃油也同起重机的运动或震动在流动,使油箱内的燃油在第一腔体18与第二腔体20之间流动,隔板12的设置便于进一步对燃油中的杂质进行吸附清理,防止杂质对油管堵塞,降低发动机熄火的几率,便于降低安全风险。

液位计连接液位传感器,温度计连接传感器连接,液位计、温度计均安装在固定板10上,固定板10上设通孔,安装后便于液位计、温度计的探针穿过通孔检测油箱内燃油位置和燃油温度的高低,便于了解燃油的状况和做好及时添加燃油的准备。

顶板9上设有吊座8,吊座8相对设于顶板9上表面对角,便于对油箱进行安装或者表面加工时的起吊,吊座8之间设有清洗口22,清洗口22设有第一法兰7,清洗口22设有密封盖,防止燃油蒸发和溢出;清洗口22的一侧设有进油口17,进油口17设有第二法兰16,进油口17设有油盖,进油口17还可以设置过滤筛,便于对燃油进行初步的过滤。

吸油口4设有吸油管25,吸油管25向油箱内延伸,延伸端内设有过滤筛,便于将杂质留在油箱内,防止堵塞油管和对发动机造成损伤,吸油管25通过第三法兰26固定在前侧板2下端。

油箱底部设有三个放油口,放油口设有放油口座;优选地,底板6左右两侧设有第一放油口座5,前侧板2上设有第二放油口座3;底板6与侧板、顶板9与侧板之间均设有筋板19,便于提高油箱的结构的牢固能力。

使用时,先通过第一放油口座5将油箱内的油全部放干,然后封堵第一放油口座5和第二放油口座3,高压送水泵连接水源,打开进水口15对油箱内进行冲洗,打开出水口24,并开启抽水泵,将油箱内的污水抽走,清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清洗口22对油箱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污水通过出水口15排出,清洗完成后擦干油箱的水分或者晾干,保证油箱内无水时,打开第一放油口座5和第二放油口座3,即可正常使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但显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效变型,这些等效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各个技术特征可以另行独立进行组合,只要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