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478发布日期:2020-05-22 22:12阅读:7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静电燃油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燃油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自助加油站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加油过程中的人体静电风险显著增大,很多加油站发生过加油结束时车主盖油箱盖导致的静电引燃事故。同时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非金属油箱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非金属油箱的材料大多是静电非导体,这就导致了进入汽车油箱的油品静电很难被泄放,油品静电风险增大,同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燃油箱内的液态油晃动,与油箱内部发生摩擦,也会产生一定的静电,另外,目前的燃油箱都是采用螺丝固定安装在车体上,基本没有缓冲结构,同时,目前的油箱也不具备较高的强度,导致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外力力的作用时,油箱损坏严重,甚至与车体脱离,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有效减少摩擦系数,且具有缓冲结构的防静电燃油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燃油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燃油箱防静电效果较差,同时汽车在行驶中,油箱的摩擦系数大,并且目前的燃油箱没有设计缓冲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燃油箱,包括非金属油箱,所述非金属油箱的内壁中设置有加强筋,所述非金属油箱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且缓冲层的内侧设置有内衬板,所述非金属油箱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导流板,所述非金属油箱的右端设置有一号导电连接带和金属加油口,且金属加油口的左端设置有金属油气堵片,所述金属油气堵片的上端铰接在非金属油箱的内部上侧,且非金属油箱的内部上侧通过扭力弹簧连接有二号导电连接带,所述非金属油箱的内部设置有浮板,且浮板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并且连接杆的上端通过限位块插设在固定杆中,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固定焊接在非金属油箱的内部上侧,所述非金属油箱的背侧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面连接有一号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安装件。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均匀安装在非金属油箱的内壁中。

优选的,所述内衬板的内侧表面上激光镀有一层高强度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二号导电连接带的上端通过扭力弹簧安装在非金属油箱的内部上侧,所述二号导电连接带通过扭力弹簧设置为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浮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浮板的外侧尺寸与非金属油箱的内侧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尺寸与固定杆的内侧尺寸相同,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板,且浮板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杆设置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块之间通过一号弹簧,所述非金属油箱的背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尺寸与固定块的外侧尺寸相同,所述固定块与非金属油箱为滑动式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板、插杆、橡胶块、套杆和二号弹簧,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板的下侧固定焊接有插杆,且插杆的下侧通过橡胶块插设在套杆中,并且套杆的外侧套接有二号弹簧,所述安装件共设置有两组,且安装件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静电燃油箱;通过设置有两组导电带,可以在油箱加油时,消除金属加油口与金属加油枪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同时,还可以消除油箱内积攒的静电;通过设置有升降结构的浮板,可以有效减少油箱内液态油的晃动,从而减少液态油与油箱内壁的摩擦,进而减少静电的产生;通过设置有导流板,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少风力与油箱的摩擦,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通过设置有加强筋以及内侧板,使得油箱的整体强度大幅度提高,配合具有缓冲结构的安装件,使得油箱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震性,从而提高油箱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板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非金属油箱;2、加强筋;3、缓冲层;4、内衬板;5、导流板;6、一号导电连接带;7、金属加油口;8、金属油气堵片;9、扭力弹簧;10、二号导电连接带;11、浮板;12、连接杆;13、限位块;14、固定杆;15、固定块;16、一号弹簧;17、安装件;171、安装板;172、插杆;173、橡胶块;174、套杆;175、二号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静电燃油箱,包括非金属油箱1,非金属油箱1的内壁中设置有加强筋2,作为优选的,加强筋2均匀安装在非金属油箱1的内壁中,通过加强筋2,提高非金属油箱1的强度,使得非金属油箱1的机械力很高。

非金属油箱1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层3,且缓冲层3的内侧设置有内衬板4,缓冲层3中填充橡胶颗粒以及海绵颗粒,作为优选的,内衬板4的内侧表面上激光镀有一层高强度耐腐蚀层,其材质为高分子陶瓷聚合物,硬度高,耐磨性好,且耐高温,使得内衬板4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高的耐腐蚀能力,大大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非金属油箱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导流板5,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导流板5将气流进行导流,减少风力与油箱的摩擦,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非金属油箱1的右端设置有一号导电连接带6和金属加油口7,且金属加油口7的左端设置有金属油气堵片8,金属油气堵片8的上端铰接在非金属油箱1的内部上侧,且非金属油箱1的内部上侧通过扭力弹簧9连接有二号导电连接带10,作为优选的,二号导电连接带10的上端通过扭力弹簧9安装在非金属油箱1的内部上侧,二号导电连接带10通过扭力弹簧9设置为转动结构,加油时,二号导电连接带10,随着金属加油枪的伸入,进行转动,并始终与金属油气堵片8相接触,利用二号导电连接带10,将静电导流到非金属油箱1上,并通过一号导电连接带6与车体相连接的结构,将非金属油箱1积攒的静电进行导流消除。

非金属油箱1的内部设置有浮板11,且浮板11的上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2,并且连接杆12的上端通过限位块13插设在固定杆14中,固定杆14的上端固定焊接在非金属油箱1的内部上侧,作为优选的,浮板1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浮板11的外侧尺寸与非金属油箱1的内侧尺寸相同,连接杆12的外侧尺寸与固定杆14的内侧尺寸相同,连接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浮板11,且浮板11通过连接杆12和固定杆14设置为升降结构,随着非金属油箱1内部油量的增加,浮板11受到浮力,并通过连接杆12,沿着固定杆14进行上升,并始终保持与油面相接触,从而减少液态油在非金属油箱1内的晃动,从而减少液态油与非金属油箱1的内壁摩擦时,产生的静电。

非金属油箱1的背侧设置有固定块15,且固定块15的侧面连接有一号弹簧16,固定块15的前侧固定焊接有安装件17,作为优选的,固定块15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固定块15之间通过一号弹簧16,非金属油箱1的背侧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侧尺寸与固定块15的外侧尺寸相同,固定块15与非金属油箱1为滑动式连接结构,安装件17包括安装板171、插杆172、橡胶块173、套杆174和二号弹簧175,安装板171上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板171的下侧固定焊接有插杆172,且插杆172的下侧通过橡胶块173插设在套杆174中,并且套杆174的外侧套接有二号弹簧175,安装件17共设置有两组,且安装件17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块15上,通过两组固定块15在受力时,发生位移,并通过一号弹簧16进行回复,从而消减一部分冲击力,配合安装件17,受到冲击力时,插杆172通过橡胶块173在套杆174中进行移动,并通过二号弹簧175进行回复,再一次将受力进行消减,使得本装置的缓冲能力大大提高。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安装件17上的安装板171,利用螺丝将本装置安装在车体上,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导流板5,将风力进行导流,以减少风力与非金属油箱1的摩擦力,从而减少静电的产生;

同时,非金属油箱1在受到颠簸时,两组固定块15发生位移,并通过一号弹簧16进行回复,从而消减一部分冲击力,配合安装件17,受到冲击力时,插杆172通过橡胶块173在套杆174中进行移动,并通过二号弹簧175进行回复,再一次将受力进行消减,同时,在非金属油箱1中设置有加强筋2以及激光镀有高强度耐腐蚀涂料的内衬板4,使得非金属油箱1的整体强度大幅度提高,并且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加油时,二号导电连接带10,随着金属加油枪的伸入,进行转动,并始终与金属油气堵片8相接触,利用二号导电连接带10,将静电导流到非金属油箱1上,并通过一号导电连接带6与车体相连接的结构,将非金属油箱1积攒的静电进行导流消除;

随着非金属油箱1内部油量的增加,浮板11受到浮力,并通过连接杆12,沿着固定杆14进行上升,并始终保持与油面相接触,从而减少液态油在非金属油箱1内的晃动,从而减少液态油与非金属油箱1的内壁摩擦时,产生的静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