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9623发布日期:2020-05-22 22:13阅读:7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中控台一般包括空调控制面板、出风口、按键和显示屏等,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美学要求或者方便设计,一般会将出风口设置在中控台的最底端或者最顶端,空调出风口与空调控制板一般距离较远,不便于用户观察和操作。此外,一般的中控台都具有旋钮式编码器,用于调节声音、频段等等,而这些旋钮编码器通常是与按键同时设置在一块线路板上,由于旋钮编码器的高度大于按键的高度,为了保证按键与键帽良好接触,需要将旋钮编码器顶端设置为悬空状态,即旋钮编码器顶端不与中控台的面壳接触,当用户旋拧旋钮时,旋钮编码器处会有浮动感觉,手感不佳,同时线路板会发生相应的变形,在长期使用条件下,将会影响线路板的性能,进而容易产生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可提高用户体验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的汽车中控台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其包括有空调面壳、出风口面壳和多媒体面壳,所述出风口面壳固定于所述空调面壳的上端,所述多媒体面壳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面壳的上端,所述空调面壳上设有空调控制旋钮,所述出风口面壳的背侧设有出风套筒,且所述出风套筒与所述出风口面壳上的出风口相互连通,所述多媒体面壳上嵌设有显示屏和多个键帽,所述多媒体面壳的背侧固定有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多个按键,所述键帽与所述按键一一对齐,所述pcb板上设有旋钮编码器,所述多媒体面壳上嵌设有编码器旋钮,所述编码器旋钮插接于所述旋钮编码器的端部,所述pcb板上设有编码器垫片,所述编码器垫片与所述旋钮编码器相邻设置,且所述编码器垫片抵紧于所述pcb板与所述多媒体面壳之间。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面壳的中间处设有钟表安装槽,所述钟表安装槽内设有钟表。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面壳上固定有透明的钟表盖,所述钟表盖覆盖于所述钟表外侧。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的背侧设有屏压板,且所述屏压板与所述多媒体面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屏压板的背侧设有五金支架,所述五金支架与所述多媒体面壳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风套筒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筒壳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开设有3个插孔,所述编码器垫片的背侧形成有3个插柱,所述插柱与所述插孔一一对齐,且所述插柱插设于所述插孔内。

优选地,3个插孔和3个插柱均呈“品”形分布。

优选地,所述pcb板呈条状,所述pcb板上设有两个旋钮编码器,两个旋钮编码器分别靠近所述pcb板的左右两端。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触摸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中控台结构中,所述空调面壳、出风口面壳和多媒体面壳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从而方便了用户进行空调调节操作,同时,在所述多媒体面壳背侧的pcb板上设置了编码器垫片,该编码器垫片可与所述旋钮编码器的肩部平齐,当所述pcb板固定于所述多媒体面壳背侧时,所述编码器垫片能够夹紧于所述pcb板与所述多媒体面壳之间,使得所述pcb板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所述多媒体面壳背侧,当用户调节所述旋钮编码器时,所述编码器垫片将会克服掉拉力以及剪切力等,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而且可防止所述pcb板因变形而导致性能下降,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中控台结构的分解图一;

图2为汽车中控台结构的分解图二;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结合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有空调面壳1、出风口面壳2和多媒体面壳3,所述出风口面壳2固定于所述空调面壳1的上端,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上端,所述空调面壳1上设有空调控制旋钮10,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背侧设有出风套筒4,且所述出风套筒4与所述出风口面壳2上的出风口20相互连通,所述多媒体面壳3上嵌设有显示屏32和多个键帽30,所述多媒体面壳3的背侧固定有pcb板5,所述pcb板5上设有多个按键50,所述键帽30与所述按键50一一对齐,所述pcb板5上设有旋钮编码器51,所述多媒体面壳3上嵌设有编码器旋钮52,所述编码器旋钮52插接于所述旋钮编码器51的端部,所述pcb板5上设有编码器垫片53,所述编码器垫片53与所述旋钮编码器51相邻设置,且所述编码器垫片53抵紧于所述pcb板5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之间。

上述汽车中控台结构中,所述空调面壳1、出风口面壳2和多媒体面壳3由下至上依次设置,从而方便了用户进行空调调节操作,同时,在所述多媒体面壳3背侧的pcb板5上设置了编码器垫片53,该编码器垫片53可与所述旋钮编码器51的肩部平齐,当所述pcb板5固定于所述多媒体面壳3背侧时,所述编码器垫片53能够夹紧于所述pcb板5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之间,使得所述pcb板5更加稳固地安装在所述多媒体面壳3背侧,当用户调节所述旋钮编码器51时,所述编码器垫片53将会克服掉拉力以及剪切力等,不仅提高了操作手感,而且可防止所述pcb板5因变形而导致性能下降,较好地满足了用户和市场需求。

本实施例还具有钟表结构,具体是指,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中间处设有钟表安装槽21,所述钟表安装槽21内设有钟表22。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面壳2上固定有透明的钟表盖23,所述钟表盖23覆盖于所述钟表22外侧。

为了更好地将显示屏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32的背侧设有屏压板33,且所述屏压板33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连接。

为了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压板33的背侧设有五金支架34,所述五金支架34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出风套筒4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筒壳40拼接而成。

为了便于将所述编码器垫片53安装于所述pcb板5上,本实施例中,所述pcb板5上开设有3个插孔54,所述编码器垫片53的背侧形成有3个插柱55,所述插柱55与所述插孔54一一对齐,且所述插柱55插设于所述插孔54内。

进一步地,3个插孔54和3个插柱55均呈“品”形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pcb板5呈条状,所述pcb板5上设有两个旋钮编码器51,两个旋钮编码器51分别靠近所述pcb板5的左右两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32为触摸显示屏。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空调面壳(1)、出风口面壳(2)和多媒体面壳(3),所述出风口面壳(2)固定于所述空调面壳(1)的上端,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于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上端,所述空调面壳(1)上设有空调控制旋钮(10),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背侧设有出风套筒(4),且所述出风套筒(4)与所述出风口面壳(2)上的出风口(20)相互连通,所述多媒体面壳(3)上嵌设有显示屏(32)和多个键帽(30),所述多媒体面壳(3)的背侧固定有pcb板(5),所述pcb板(5)上设有多个按键(50),所述键帽(30)与所述按键(50)一一对齐,所述pcb板(5)上设有旋钮编码器(51),所述多媒体面壳(3)上嵌设有编码器旋钮(52),所述编码器旋钮(52)插接于所述旋钮编码器(51)的端部,所述pcb板(5)上设有编码器垫片(53),所述编码器垫片(53)与所述旋钮编码器(51)相邻设置,且所述编码器垫片(53)抵紧于所述pcb板(5)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面壳(2)的中间处设有钟表安装槽(21),所述钟表安装槽(21)内设有钟表(2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面壳(2)上固定有透明的钟表盖(23),所述钟表盖(23)覆盖于所述钟表(22)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2)的背侧设有屏压板(33),且所述屏压板(33)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压板(33)的背侧设有五金支架(34),所述五金支架(34)与所述多媒体面壳(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套筒(4)由两个对称设置的套筒壳(40)拼接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5)上开设有3个插孔(54),所述编码器垫片(53)的背侧形成有3个插柱(55),所述插柱(55)与所述插孔(54)一一对齐,且所述插柱(55)插设于所述插孔(54)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3个插孔(54)和3个插柱(55)均呈“品”形分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5)呈条状,所述pcb板(5)上设有两个旋钮编码器(51),两个旋钮编码器(51)分别靠近所述pcb板(5)的左右两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32)为触摸显示屏。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台结构,其包括有空调面壳、出风口面壳和多媒体面壳,出风口面壳固定于空调面壳的上端,多媒体面壳固定于出风口面壳的上端,空调面壳上设有空调控制旋钮,出风口面壳的背侧设有出风套筒,且出风套筒与出风口面壳上的出风口相互连通,多媒体面壳上嵌设有显示屏和多个键帽,多媒体面壳的背侧固定有PCB板,PCB板上设有多个按键,键帽与按键一一对齐,PCB板上设有旋钮编码器,多媒体面壳上嵌设有编码器旋钮,编码器旋钮插接于旋钮编码器的端部,PCB板上设有编码器垫片,编码器垫片与旋钮编码器相邻设置,且编码器垫片抵紧于PCB板与多媒体面壳之间。本实用新型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可提高用户体验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廖本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欧丰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