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林塔基一体后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386发布日期:2020-05-20 03:3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培林塔基一体后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电动车领域,尤其是培林塔基一体后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电动车是一种重要的绿色交通工具,能有效节约能源,现有的自行车、电动车车轮一般通过多根环形分布的辐条来保持车轮圆周运动,虽然重量轻,但是车轮整体强度弱,容易扭曲变形,需经常对车轮进行圆周校正、拆卸替换,造成浪费,且辐条的安装量大、安装步骤繁琐,不利于生产;现有的一体后轮能改善强度不够问题,但普遍采用外旋式飞轮。外旋式飞轮是通过散珠轴承转动的,承重能力差,且外旋式飞轮直径大,虽然省力但费功,车速慢。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培林塔基一体后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中:包括由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所述后轮组包括花鼓、轮辐以及轮辋,所述花鼓内设有培林塔基式的传动组件,所述花鼓设有用于传动的第一延伸段和用于刹车减速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内腔设有用于装配传动组件的基座,所述基座多级阶梯式分布在第一延伸段内腔,所述基座内设有与传动组件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齿套。

其中:所述基座包括与花鼓内腔相通且内径大于花鼓内径的第一环形槽座、内径大于第一环形槽座的第二环形槽座以及内径大于第二环形槽座的第三环形槽座。

其中:所述齿套采用螺纹固定的方法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座内,所述第二环形槽座内壁设有与齿套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贯穿花鼓内的主轴、多个培林以及与第三环形槽座过渡配合的培林塔基飞轮。

其中:所述培林塔基飞轮包括塔基壳体以及设置在塔基壳体内部的培林,所述塔基壳体首端设有与塔基壳体加工成一体的飞轮,所述培林塔基飞轮于塔基壳体中部设有与第三环形槽座间隙配合凸起环台,所述凸起环台下方设有密封圈,所述培林塔基飞轮末端设有与齿套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弹性棘爪。

其中:所述齿套内壁设有与弹性棘爪配合的斜向棘齿。

其中:所述培林塔基飞轮与主轴之间设有衬套。

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段外围设有用于固定刹车圆盘的固定座。

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段内腔设有装配培林的第四环形槽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轮辋、轮辐以及花鼓通过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加强后轮组的整体强度及承载力;通过轮辐代替传统的辐条,减少生产装配的时间,利于量产,且消费者不需对后轮组作圆周、偏摆校正,方便消费者使用;所述基座多级阶梯式分布的第一延伸段内,优化花鼓的传动结构,方便传动组件的安装拆卸;采用内嵌式的培林塔基飞轮以及四培林的滚动结构,增加后轮组承重能力,减少滚动阻力,且培林塔基飞轮直径小,骑行车速快,传动能效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花鼓与传动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花鼓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培林塔基飞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齿套与培林塔基飞轮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包括由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1,所述后轮组1包括花鼓2、轮辐3以及轮辋4。将轮辋4、轮辐3以及花鼓2通过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1,整体强度大,抗扭曲能力强,不易变形。通过轮辐3代替传统的辐条,减少生产装配的时间,利于生产商量产,且消费者不需对后轮组作圆周校正,方便消费者使用。进一步,所述花鼓2内设有培林塔基式的传动组件5,如图2所示,所述花鼓2设有用于传动的第一延伸段21和用于刹车减速的第二延伸段22,所述第一延伸段21内腔设有用于装配传动组件5的基座23,所述第二延伸段22外围设有用于固定刹车圆盘的固定座6。所述基座23内设有与传动组件5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齿套24。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基座23多级阶梯式分布在第一延伸段21内腔。所述基座23包括与花鼓2内腔相通且内径大于花鼓2内径的第一环形槽座25、内径大于第一环形槽座25的第二环形槽座26以及内径大于第二环形槽座26的第三环形槽座27。所述第二延伸段22内腔设有第四环形槽座30。其中,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贯穿花鼓2内的主轴51、多个培林52以及与第三环形槽座27过渡配合的培林塔基飞轮53。具体地,所述第一环形槽座25、第四环形槽座30均用于装配培林52,所述第二环形槽座26用于装配齿套24。

进一步,所述齿套24采用螺纹固定的方法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座26内,所述第二环形槽座26内壁设有与齿套24螺纹配合的内螺纹28。

进一步,如图2、图4所示,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嵌入到齿套24内且与第三环形槽座27过渡配合。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包括塔基壳体54以及设置在塔基壳体54内部的培林52。所述塔基壳体54首端设有与塔基壳体54加工成一体的飞轮56。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于塔基壳体54中部设有与第三环形槽座27间隙配合的凸起环台57,所述凸起环台57下方设有与第三环形槽座27过盈配合的密封圈58,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末端设有与齿套24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弹性棘爪59。进一步,所述齿套24内壁设有与弹性棘爪59配合的斜向棘齿60,从而与培林塔基飞轮53构成单向棘轮机构,保证对后轮组1单向传动。采用内嵌式的培林塔基飞轮53,增加后轮组1承重能力,减少滚动阻力,且培林塔基飞轮53直径小,骑行车速快,传动能效高。

进一步,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与主轴51之间设有衬套60。如图2所示,所示培林塔基飞轮53末端内腔于主轴51之间设有衬套60,通过衬套60减少消除装配间隙,减少主轴51和培林塔基飞轮53的磨损,维护时仅需更换衬套60即可,降低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轮辋4、轮辐3以及花鼓2通过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1,加强后轮组1的整体强度及承载力;通过轮辐3代替传统的辐条,减少生产装配的时间,利于量产,且消费者不需对后轮组1作圆周、偏摆校正,方便消费者使用;所述基座23多级阶梯式分布的第一延伸段21内,优化花鼓2的传动结构,方便传动组件5的安装拆卸;采用内嵌式的培林塔基飞轮53以及四培林的滚动结构,增加后轮组1承重能力,减少滚动阻力,且培林塔基飞轮53直径小,骑行车速快,传动能效高。



技术特征:

1.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1),所述后轮组(1)包括花鼓(2)、轮辐(3)以及轮辋(4),所述花鼓(2)内设有培林塔基式的传动组件(5),所述花鼓(2)设有用于传动的第一延伸段(21)和用于刹车减速的第二延伸段(22),所述第一延伸段(21)内腔设有用于装配传动组件(5)的基座(23),所述基座(23)多级阶梯式分布在第一延伸段(21)内腔,所述基座(23)内设有与传动组件(5)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齿套(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3)包括与花鼓(2)内腔相通且内径大于花鼓(2)内径的第一环形槽座(25)、内径大于第一环形槽座(25)的第二环形槽座(26)以及内径大于第二环形槽座(26)的第三环形槽座(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24)采用螺纹固定的方法设置在第二环形槽座(26)内,所述第二环形槽座(26)内壁设有与齿套(24)螺纹配合的内螺纹(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贯穿花鼓(2)内的主轴(51)、多个培林(52)以及与第三环形槽座(27)过渡配合的培林塔基飞轮(5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包括塔基壳体(54)以及设置在塔基壳体(54)内部的培林(52),所述塔基壳体(54)首端设有与塔基壳体(54)加工成一体的飞轮(56),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于塔基壳体(54)中部设有与第三环形槽座(27)间隙配合的凸起环台(57),所述凸起环台(57)下方设有密封圈(58),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末端设有与齿套(24)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弹性棘爪(5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套(24)内壁设有与弹性棘爪(59)配合的斜向棘齿(2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林塔基飞轮(53)与主轴(51)之间设有衬套(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22)外围设有用于固定刹车圆盘的固定座(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培林塔基一体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段(22)内腔设有装配培林(52)的第四环形槽座(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培林塔基一体后轮,涉及自行车、电动车领域,其中:包括由模具压铸成一体的后轮组,加强后轮组的整体强度及承载力,所述后轮组包括花鼓、轮辐以及轮辋,所述花鼓内设有培林塔基式的传动组件,所述花鼓设有用于传动的第一延伸段和用于刹车减速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内腔设有用于装配传动组件的基座,所述基座多级阶梯式分布在第一延伸段内腔,优化花鼓的传动结构,方便传动组件的安装拆卸。所述基座内设有与传动组件构成单向棘轮机构的齿套。采用内嵌式的培林塔基飞轮以及四培林的滚动结构,增加后轮组承重能力,减少滚动阻力,且培林塔基飞轮直径小,骑行车速快,传动能效高。

技术研发人员:陈裕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裕明
技术研发日:2019.09.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