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664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防撞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罐车领域,具体是一种后防撞结构。



背景技术:

液罐车是常用的运输车辆,其通过罐体容纳液体物料进行运输。由于液罐车经常需要运输一些具有危险性的物料,因此液罐车若出现被追尾会导致罐体泄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液罐车罐体后部由支撑结构支撑,但不具备防撞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后防撞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液罐车罐体后部支撑结构不具备防撞功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框架、后支撑框架、上封板,所述前支撑框架为左、右侧框、底部框、后部框构成的四面框架结构,前支撑框架内连接有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下半圆支撑板,后支撑框架前侧连接于前支撑框架的后部框,上封板为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上半圆形板,上封板固定于前、后支撑框架构成的组合结构的顶部,且上封板轴向前部与下半圆支撑板组合为整圆,前、后支撑框架的组合结构内部空隙中填入有填充物。

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框架底部框中间断开形成断口。

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框架左、右侧框的前部框边与底部框前部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

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框架后部框的左、右框边和前支撑框架底部框的左、右框边之间对应连接有斜撑板。

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轴向后端固定有呈上半圆形的后端板,后端板竖直径向位置与后支撑框架顶部框之间连接有三角斜板。

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框架后部框的顶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以及底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中,液罐后部容纳于上封板、下半圆支撑板构成的整圆结构中,后支撑框架整体靠后与液罐后部相距一定距离,并且在前、后支撑框架组合结构内部填入填充物,由此在发生追尾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罐体后部被直接撞击导致内部危险液体泄漏的问题,提高了液罐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后防撞结构,包括前支撑框架1、后支撑框架2、上封板3,前支撑框架1为左、右侧框、底部框、后部框构成的四面框架结构,其中底部框连接于左、右侧框底部之间,后部框连接于底部框、左、右侧框后部之间,前支撑框架1内连接有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下半圆支撑板4,后支撑框架2为钢结构矩形框架,后支撑框架2的高度与前支撑框架1高度相同,后支撑框架2的前部框连接于前支撑框架1的后部框,上封板3为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上半圆形板,上封板3通过自身两个侧边固定于前、后支撑框架1、2构成的组合结构的顶部,且上封板3轴向前部与下半圆支撑板4组合为整圆,前、后支撑框架1、2的组合结构内部空隙中填入有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泡沫、聚氨酯纤维等。罐体5夹持容纳于上封板3、下半圆支撑板4构成的组合结构中,并通过填充物提供缓冲撞击保护。

前支撑框架1底部框中间断开形成断口6,可以通过断口5提供罐体5后部安装海底阀的空间。

前支撑框架1左、右侧框的前部框边与底部框前部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7。后支撑框架2后部框的左、右框边和前支撑框架底部框的左、右框边之间对应连接有斜撑板8。上封板3轴向后端固定有呈上半圆形的后端板,后端板封闭保护罐体5后部,后端板竖直径向位置与后支撑框架顶部框之间连接有三角斜板9。后支撑框架2后部框的顶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以及底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1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框架、后支撑框架、上封板,所述前支撑框架为左、右侧框、底部框、后部框构成的四面框架结构,前支撑框架内连接有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下半圆支撑板,后支撑框架前侧连接于前支撑框架的后部框,上封板为轴向沿前后水平方向的上半圆形板,上封板固定于前、后支撑框架构成的组合结构的顶部,且上封板轴向前部与下半圆支撑板组合为整圆,前、后支撑框架的组合结构内部空隙中填入有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框架底部框中间断开形成断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框架左、右侧框的前部框边与底部框前部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框架后部框的左、右框边和前支撑框架底部框的左、右框边之间对应连接有斜撑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板轴向后端固定有呈上半圆形的后端板,后端板竖直径向位置与后支撑框架顶部框之间连接有三角斜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防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框架后部框的顶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以及底部框边与左、右框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防撞结构,包括前、后支撑框架、上封板,前支撑框架内连接有下半圆支撑板,后支撑框架连接于前支撑支撑框架的后部框,上封板为上半圆形板,上封板固定于前、后支撑框架构成的组合结构的顶部,上封板与下半圆支撑板组合为整圆,前、后支撑框架的组合结构内部空隙中填入有填充物。本实用新型在发生追尾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罐体后部被直接撞击导致内部危险液体泄漏的问题,提高了液罐车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国;李海;孙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