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9594发布日期:2020-06-23 21:0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安全气囊展开期间减少伤害乘员的头部和颈部的可能性的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车辆配备有安全气囊以保护乘员。根据乘员的身体部位,安全气囊被安装在不同的位置。前部安全气囊安装在车辆的前部。当对车辆施加冲击时,气体会被注入前部安全气囊中。前部安全气囊通过向其供应的气体而膨胀并朝向乘员展开,从而防止乘员撞到车身。

然而,当发生车辆的紧急制动时,乘员由于减速而向前移动并且接近要展开的安全气囊,使得乘员受到安全气囊的展开力的伤害。也就是说,在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乘员的头部向前移动并且与安全气囊接触之后,乘员的头部或颈部可能由于安全气囊的展开而受伤。因此,有必要改进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能够减小在安全气囊展开期间伤害乘员的头部和颈部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全气囊垫,随着向其中引入工作气体而膨胀;分隔部,安装在安全气囊垫内部,以将安全气囊垫分隔成面向乘员头部的第一腔室和与第一腔室相邻的第二腔室;以及展开调节部,被配置为穿过所述分隔部,以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相互连接并引导第二腔室的展开。

所述安全气囊垫可包括:一对垫侧部,连接至所述分隔部并且彼此面对;以及垫主体,将所述垫侧部相互连接并连接至所述展开调节部。

所述分隔部可以包括:第一分隔构件,位于展开调节部上方并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膜;以及第二分隔构件,位于展开调节部下方并在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形成膜。

第一分隔构件的一端可以固定至所述垫主体,并且第一分隔构件的两个横向侧部可以固定至所述垫侧部。

第二分隔构件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分隔构件间隔开,第二分隔构件的另一端可以与垫主体间隔开,并且第二分隔构件的两个横向侧部可以固定至垫侧部。

所述展开调节部可以包括:第一调节部,被配置为使得其一侧连接至垫主体的面向第一腔室的一部分,并且其另一侧连接至垫主体的面向第二腔室的一部分;以及第二调节部,连接至弯曲的第一调节部的两侧并由用于使第一腔室膨胀的外力断开。

第一调节部可以具有线状或条带状。

所述第二调节部可以包括:第一主体,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部的一侧;第二主体,连接至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另一侧;以及断开部分,将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互连接并且由外力断开。

所述断开部分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

第一调节部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一部分可以以弯曲状态安装。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气囊装置中,由于面向乘员头部的第一腔室通过分隔部的安装而在第二腔室膨胀之后膨胀,因此可以减小当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乘员的头部向前移动并与安全气囊接触时造成的冲击。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在车辆紧急制动期间乘员靠近安全气囊时,由于面向乘员头部的第一腔室在第二腔室膨胀之后膨胀,因此可以减小施加于乘员颈部和头部的冲击。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面向乘员头部的第一腔室在第二腔室膨胀直到第二调节部断开之后膨胀,因此可以减小施加到乘员的颈部和头部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的透视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被安装在安全气囊装置中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调节部被断开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中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剖视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调节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下面将通过实施例的各种示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需指出,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和方便描述,可夸大线的粗细或部件的大小。

此外,本文使用的术语为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而改变。因此,应基于本文阐述的全部公开内容来定义这些术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被安装在安全气囊装置中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调节部被断开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中的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的剖视图。图5为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第二调节部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由附图标记1表示的安全气囊装置包括:安全气囊垫30,其随着工作气体10被引入其中而膨胀;分隔部40,其安装在安全气囊垫30内部以将安全气囊垫30分隔成面向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一腔室32和与第一腔室32相邻的第二腔室34;以及展开调节部50或60,其穿过分隔部40、将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互连并引导第二腔室34的展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1为乘客用安全气囊,并且作为用于分隔安全气囊垫30的隔膜的分隔部40被安装在安全气囊垫30的内部。因此,在安全气囊垫30的展开期间与乘客的头部25相干涉的第一腔室32的内部压力被调节为增加得较晚。另外,第二调节部64将以弯曲状态安装在第一腔室32中的第一调节部62的两侧相互连接,并且具有被预定的外力断开的系绳形状。

第一调节部62包括以弯曲形状安装在第一腔室32中的第一弯曲部分63。由于第二调节部64的两侧连接至弯曲部分63的两侧,因此第一腔室32的初始膨胀长度与第二调节部64的长度成比例。在第二调节部64被断开之后,第一腔室32的之后的膨胀长度与弯曲部分63的长度成比例。

因此,在第一腔室32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或更大的压力之前,安全气囊垫30被限制朝向乘员20的头部25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垫30分隔成面向乘员20的第一腔室32和朝向连接通道70安装的第二腔室34,该连接通道为用于引入充气机的工作气体10的通道。通过连接通道70被引入安全气囊垫30中的工作气体10填充不接触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二腔室34,然后填充接触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一腔室32。

工作气体10通过所述腔室之间的隔膜结构之间的空间从第二腔室34流至第一腔室32。在这种情况下,展开调节部50或60的一侧连接至与连接通道70连接的第二腔室34的内部,并且展开调节部50或60的另一侧连接至第一腔室32的内部。

设置在展开调节部60中的第二调节部64被构造成当对其施加一定的载荷时被断开。因此,第二调节部64可以被设置为具有在其断开之前和之后的两个长度。

第一腔室32的突出被展开调节部60限制,直到第一腔室32中的压力达到预定压力为止,并且当第二调节部64被用于使第一腔室32膨胀的力断开时第一腔室32的突出增大。第一腔室32的突出被展开调节部60的第一调节部62和第二调节部64限制。

安全气囊垫30在通过引入工作气体10而膨胀的技术理念内可以具有各种形状。根据一个实施例,安全气囊垫30包括一对垫侧部36和垫主体38,并且通过分隔部40被分隔成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

垫侧部36连接至分隔部40并且被安装成彼此面对。根据一个实施例,垫侧部36彼此平行地安装,分隔部40插置在它们之间,并且每个垫侧部具有竖直延伸的膜形状。

垫主体38将垫侧部36互连并且连接至展开调节部50或60。根据一个实施例,垫主体38位于垫侧部36之间并且具有将垫侧部36互连的膜形状。

分隔部40被安装在安全气囊垫30的内部,并且在将安全气囊垫30分隔成面向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一腔室32和与第一腔室32相邻的第二腔室34的技术理念内可以具有各种形状。

根据一个实施例,分隔部40包括:第一分隔构件42,其位于展开调节部50或60上方并在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之间形成膜;以及第二分隔构件44,其位于展开调节部50或60下方并在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之间形成膜。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分隔构件42的一端(图1中的顶部)固定至垫主体38,并且其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均固定至垫侧部36。第一分隔构件42具有膜形状,并且将安全气囊垫在展开调节部50或60上方分隔成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

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二分隔构件44的一端(图1中的顶部)与第一分隔构件42隔开,并且其另一端(图1中的底部)与垫主体38隔开。第二分隔构件44在宽度方向w上的两侧均固定至垫侧部36。第二分隔构件44具有膜形状,并且将安全气囊垫在展开调节部50或60下方分隔成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

气囊垫30通过具有隔膜形状的分隔部40分隔成两个腔室。在这种情况下,第二腔室34是指沿充气机的安装方向定位的腔室,而第一腔室32是指朝向乘员20定位的腔室。

用于将安全气囊垫分隔成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的隔膜包括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在彼此面对的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存在空间,使得第二腔室34中的工作气体10可以流至第一腔室32。

根据需要,可以将第一分隔构件42的上部安装成与垫主体38分离或接触,并且可以将第二分隔构件44的下部安装成与垫主体38分离或接触。

展开调节部50或60可以穿过分隔部40、使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互连,并且可以在引导第二腔室34的展开的技术理念内以各种方式修改。

作为用于控制第一腔室32在安全气囊垫30中的突出的系绳的展开调节部50或60被连接至通过限定在作为上部隔膜的第一分隔构件42和作为下部隔膜的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的气体流动空间而向前定位的垫主体38。通过安装分隔部40,由充气机产生的工作气体10填充第二腔室34,然后填充第一腔室32。

由于安全气囊垫30的展开延迟了第一腔室32和乘员20的头部25之间的干涉并且减小了第一腔室32的内部压力,因此防止了乘员20的头部25在安全气囊垫30展开期间被展开的气囊垫30伤害。

展开调节部50可以为单个条带构件,并且也可以用作通过将具有不同长度的两个条带构件互连来调节第一腔室32的展开速率的展开调节部60。

根据一个实施例,展开调节部60包括:第一调节部62,其被配置为使得其一侧连接至面向第一腔室32的垫主体38,并且其另一侧连接至面向第二腔室34的垫主体38;以及第二调节部64,其连接至弯曲的第一调节部62的两侧并被用于使第一腔室32膨胀的外力断开。

第一调节部62具有线状或条带状,第一调节部62被弯曲的弯曲部分63位于与第二调节部64连接的区段中。

第二调节部64包括:第一主体65,其连接至第一调节部62的一侧;第二主体66,其连接至第一调节部62的另一侧;以及断开部分67,其使第一主体65和第二主体66互连并被外力断开。由于第一主体65与第二主体66之间的第一调节部62以弯曲状态安装,因此,在断开部分67被断开时,弯曲部分63展开,并且第一调节部62的整个长度变长。

断开部分67的宽度小于第一主体65和第二主体66的宽度,使得断开部分67在对其施加预定力时断开。也就是说,由于断开部分67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小于第一主体65和第二主体66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所以断开部分67在对其施加外力时断开。

当展开调节部60包括具有两个长度的第一调节部62和第二调节部64时,第一调节部62将第一腔室32和第二腔室34互连。

第一调节部62用于控制安全气囊垫30朝向头部25的突出。为了进一步减小乘员20与第一腔室32之间的干涉,第一调节部62的初始长度形成为较短,第二调节部64被第一腔室32的内部压力增加时的力断开,并且第一调节部62的整个长度形成为比其初始长度长。

展开调节部60被配置为使得第一调节部62和第二调节部64作为具有不同长度的系绳而彼此重叠。断开部分67在第二调节部64处形成为具有短长度的系绳,并且断开部分67在宽度方向w上的长度较小,使得当在第二调节部64的两端施加较大的力时,断开部分断开。

作为具有较长长度的系绳的第一调节部62在正常时间下在弯曲部分63处折叠。当作为长度小于第一调节部62的系绳的第二调节部64断开时,第一调节部62展开并用作长度限制器以限制第一腔室32的膨胀。

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形成在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的气孔和断开部分67的宽度来确定第一腔室32进一步突出的时刻。有必要根据车辆状况改变第一腔室32突出的时间。为此,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引入第一腔室32中的工作气体10的量。可替代地,可以通过调节第二调节部64的断开部分67的宽度来控制第一腔室32进一步突出的时刻。

另外,尽管提供了本实用新型以在气囊垫30的展开期间限制第一腔室32的突出,但是由于没有过度限制在安全气囊垫30完全展开之后第一腔室的突出,因此可以实现与现有安全气囊相同的性能。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装置1的操作。

如图1所示,通过连接通道70被引入安全气囊垫30中的工作气体10填充第二腔室34的内部以使第二腔室34膨胀。另外,一些气体通过限定在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的空间流至第一腔室32以使第一腔室32膨胀。

使第二腔室34膨胀的一些工作气体10可以流至第二分隔构件44的底部并且流至第二分隔构件44与垫主体38之间的空间,以使第一腔室32膨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展开调节部50具有单条带形状,因此展开调节部不进一步控制第一腔室32的膨胀。

如图2至图5所示,通过连接通道70被引入安全气囊垫30中的工作气体10填充第二腔室34的内部以使第二腔室34膨胀。另外,一些气体通过限定在第一分隔构件42和第二分隔构件44之间的空间流至第一腔室32以使第一腔室32膨胀。

因此,第一腔室32在第二腔室34膨胀之后膨胀。由于断开部分67被使第一腔室32膨胀的工作气体10断开,因此弯曲部分63展开并且第一调节部62的长度增加。

因此,由于第一腔室32进一步膨胀,因此可以预先防止在乘员20的头部25与第一腔室32接触时引起的伤害。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使面向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一腔室32通过安装分隔部40而在第二腔室34膨胀之后膨胀,因此,可以减小由于车辆的紧急制动乘员20的头部25向前移动并且与安全气囊接触时造成的冲击。另外,即使在车辆紧急制动期间乘员20靠近安全气囊时,由于面向乘员20头部的第一腔室32在第二腔室34膨胀之后膨胀,因此可以减小施加于乘员20的颈部和头部的冲击。此外,由于使面向乘员20的头部25的第一腔室32在第二腔室34膨胀直到第二调节部64断开之后膨胀,所以可以减小施加于乘员20的颈部和头部25的冲击。

本申请要求在2018年11月20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43382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证并入本文。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各种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其他等效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