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外力操纵的壁元件和能摆动的底元件的存储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0658发布日期:2020-09-11 21: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具有外力操纵的壁元件和能摆动的底元件的存储盒组件的制作方法

在此建议的解决方案特别地涉及用于车辆的存储盒组件,所述存储盒组件具有载体元件和以能调节的方式布置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的壁元件,所述壁元件是能弹性变形的并且可以转变到使用位置,用以形成存储盒。



背景技术:

例如由de102016102903a1中已知一种具有载体元件和布置在所述载体元件的前侧上的壁元件的存储盒组件,所述壁元件能在非使用位置和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壁元件在此由弹性的、细长的弯曲元件限定,所述弯曲元件在非使用位置中沿载体元件的前侧的轮廓延伸,并且在使用位置中从载体元件的前侧伸出,其方式是:所述弹性的弯曲元件从载体元件的前侧的轮廓向外拱起。为了在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进行调节,设置有具有驱动马达的驱动装置。基于此存储盒组件,壁元件可以在非使用位置中节省空间地移入,并且在例如车辆的内饰的载体元件的前侧上尽可能不伸出或仅略微伸出。在壁元件向外拱起的使用位置中,通过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而能接近的存储空间被用于容纳物品。在de1020161020903a1中,特别强调的是,在壁元件的使用位置中,使得总归存在的存放处是能接近的。通过在使用位置中存在的并且向外拱起的壁元件相应地限定了开口,所述开口实现了能触及所述存放处。在非使用位置中,存放处或所从属的开口被封闭。



技术实现要素:

所建议的解决方案现在所基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存储盒组件,所述存储盒组件特别地改进了通过能调节的壁元件所提供的存储空间的操作舒适性和可用性。

此任务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存储盒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存储盒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解决。

根据第一方面,建议了用于车辆的存储盒组件,所述存储盒组件除了包括载体元件、布置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并且能在非使用位置和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之间调节的壁元件,以及用于外力操纵式调节壁元件的驱动装置之外,还包括至少一个以能摆转的方式受支承的底元件,所述底元件能在存放定位和工作定位之间调节,并且在壁元件处于使用位置时所述底元件从其存放定位摆动到其工作定位并且限定了存储空间的底部,所述存储空间通过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形成。

在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中因此设置有分开的、能摆动的并且因此例如能翻转的底元件,以便在壁元件的使用位置中形成具有底部的存储空间,在存储空间之内的物品可以竖立在所述底部上。限定了存储空间的存储盒因此在壁元件的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中特别地具有至少一个通过壁元件形成的侧壁以及具有底部。如果壁元件被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则底元件被折起,并且壁元件沿载体元件的前侧的轮廓延伸,为此即例如平行地走向。因此,壁元件和移入或折起的底元件被紧凑地存储在载体元件上。

限定存储空间的底部的底元件原则上可以是抗弯曲的,以便可以将物品安全地放置在其上。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底元件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载体元件上。能在存放定位和工作定位之间摆动的底元件因此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载体元件本身上。这特别地包括一种实施方案,其中底元件在载体元件上能围绕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限定的摆动轴线摆动。例如,底元件通过铰链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

在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中规定,底元件能围绕基本上平行于载体元件的前侧走向的摆动轴线摆动。此摆动轴线可以特别是在按预定方式安装存储盒组件的状态下基本上沿竖直线走向。在一种变型中,底元件能通过平行于载体元件的前侧走向的摆动轴线在壁元件之下从其存放定位移出到工作定位。在此,底元件例如在调节过程中在壁元件之下从存放定位转动到其工作定位,使得在调节运动过程中,底元件的越来越大的区段被移出,在所述底元件上能放置物品,移出的底元件在工作定位中于是例如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放置面。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底元件在其存放定位中被容纳在中间空间内,所述中间空间形成在处于其非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和载体元件之间。在此,底元件特别地可以完全和/或三明治式布置在壁元件和载体元件之间。例如,底元件被构造为板形构件,并且在其存放定位中折起地与移入的、处于其非使用位置的壁元件的内侧对置,使得在壁元件处于其非使用位置中在支承元件上时存储盒组件构造得非常平坦。

替代地或补充地,底元件可以在其工作定位中靠放在壁元件上。如果底元件在此相应地处于其工作定位,则底元件与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接触。以此可以实现限定了存储空间的存储盒的加强。在此,底元件可以在其工作定位中从载体元件的内侧在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的内侧的方向上延伸,使得底元件通过外部(例如手动)施加的力抵抗壁元件在载体元件方向上的移位。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底元件在其存放定位中未容纳于在壁元件与载体元件之间的中间空间中,而是在其存放定位中容纳在位于载体元件前侧之后的存放区域中。这样的存放区域可以例如由设置在载体元件上(在其后侧上)的壳体形成。底元件然后可以例如从对应的存放区域移出到其工作定位。例如,在改进方案中,被构建为平坦的并且例如盘形的底元件能从载体元件的前侧上的狭缝或缝隙移出。

特别地,在此类实施方案变型中,底元件在其工作定位中可以与壁元件间隔开。在处于其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的下边缘和处于其工作定位中的底元件之间因此可以存在例如缝隙。

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底元件在其工作定位中被预紧,特别是被弹性预紧。由此,将预紧力施加到底元件上,当壁元件不再抵抗此调节并且被调节至使用位置时,通过此预紧力自主地将底元件调节至其工作定位。以此方式,例如驱动装置仅与壁元件联接,以便在非使用位置和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之间外力操纵式调节壁元件。如果在所施加的预紧力的作用下壁元件由于其转变到使用位置而允许底元件的移位,则底元件自动从其存放定位在其工作定位的方向上移位。然后底元件复位到存放定位,例如通过壁元件到底元件上的并且抵抗预紧力的作用。壁元件在此因此与底元件协作,使得当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特别地通过驱动装置以外力操纵式控制的方式调节壁元件)时,必要时在从使用位置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经历了预定的最小调节行程的情况下,壁元件作用到底元件上,并且在进一步调节壁元件时壁元件使底元件在其存放定位的方向上移位,特别地在其存放定位的方向上挤压底元件。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能通过滑槽引导部将底元件从存放定位调节到其工作定位。此滑槽引导部例如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滑槽和至少一个在其上滑动地引导的引导元件。引导滑槽或引导元件在此可以设置在底元件上。例如,底元件的引导元件接合在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的引导滑槽内。这特别地包括,通过驱动装置能以外力操纵并且因此借助马达的方式调节壁元件和底元件。在此,驱动装置例如通过被调节的引导滑槽作用到底元件的引导元件上,使得通过直线(平移)地调节引导滑槽迫使在其上滑动地引导的引导元件经历围绕用于底元件的摆动轴线的调节轨迹,并且因此引导滑槽的直线调节导致底元件围绕摆动轴线的调节运动。通过滑槽引导部因此将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的平移的调节运动转换为底元件的转动或摆动运动。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壁元件具有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的第一(端部)区段和第二(端部)区段,能通过驱动装置相对于第二区段来调节第一区段,用以在其非使用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壁元件。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第一区段,而第二区段可以相对于载体元件固定,特别是固定在载体元件上。因此,驱动装置仅与壁元件的第一区段联接,以便使第一区段相对于被固定的第二区段移位,并且以此控制壁元件的弹性变形。因此,通过驱动装置,能通过相对于固定的第二区段调节第一区段来控制壁元件的弹性变形,以便使壁元件(更强地)从支架元件载体元件的前侧向外拱起以占据使用位置。

在替代的实施方案变型中还可以规定,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壁元件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例如使它们朝向彼此(以占据使用位置)和远离彼此(以占据非使用位置)。

壁元件原则上可以构造成细长的,尤其是带形的。因此,在壁元件的纵向端处设置有与驱动装置联接的纵向延长的壁元件的端部区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的壁元件的第一区段能在载体元件上平移式移动。例如,驱动装置具有用于平移调节第一区段的直线引导部。此直线引导部包括例如丝杠驱动器。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驱动装置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载体元件的背离前侧的后侧上,特别是固定在此后侧上。例如,可以在载体元件的后侧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壁元件的第一区段的驱动装置的直线引导部。布置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的壁元件的第一区段又可以通过载体元件中的至少一个通孔与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联接,以便通过调节此驱动元件来带动壁元件的区段。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壁元件包括多个部段。这些部段例如沿壁元件的纵向延伸方向相继地布置。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壁元件的部段分别成对地通过至少一个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相互连接。因此,壁元件的部段在此可以被构造为硬的或至少比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更硬,使得仅在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处有目的地允许壁元件的变形,以便将壁元件转变到使用位置。因此,通过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有目的地允许壁元件的调节能力和例如其局部的弹性形变,以便从非使用位置转变到使用位置。

能通过驱动装置调节的壁元件的(第一或第二)区段原则上可以分别通过包括多个部段的壁元件的一个部段形成。在此,例如在壁元件的纵向延伸方向上,能弹性变形的弯曲区域和在此壁元件的另外的(更硬的)的部段接驳到壁元件的与驱动装置联接的第一部段/第一(端部)区段上。

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壁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所述带元件可以从载体元件的前侧的轮廓向外拱起,以便优选地通过驱动装置将壁元件从其非使用位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带元件的一个端部在此可以是壁元件的能调节的第一(端部)区段的部分,而所述带元件的另外的第二端部可以是壁元件的固定到载体元件上的第二(端部)区段的部分。然后可以将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例如与壁元件的装饰或覆层构件连接,使得带元件至少部分地遮盖或遮挡。在改进方案中,壁元件还可以包括多个(至少两个)相互平行地走向并且分别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

在一种可能的改进方案中,至少一个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在壁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上与至少一个加强元件连接,所述加强元件局部地抵抗了带元件的变形。通过将带元件与至少一个加强元件连接(所述加强元件局部地抵抗带元件的变形并且因此例如局部地加强带元件),一方面可以额预定由此得到的存储空间的特定的形状并且因此预定壁元件在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内的随同的划分,并且另一方面可以预定更硬的部段。在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未被加强元件加强的区域中,在此例如限定了壁元件的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在设置有加强元件并且因此带元件不能轻易变形,特别是不能轻易拱起的区域中,对应地存在壁元件的(更硬的)部段。

所建议的解决方案的改进了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的操作舒适性的另一方面涉及设置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能通过所述传感器装置检测壁元件的周围区域内的对象,并且通过所述传感器装置能产生信号,依赖于所述信号能通过驱动装置控制对壁元件的调节。

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和由此产生的信号,例如可以显示存储空间中存在对象或壁元件的调节路径。替代地或补充地,通过所述信号可以例如以用户方手势的形式检测例如规定的操作事件。设置传感器装置的方面在此显然不依赖于存储盒组件配备有至少一个以能摆动的方式受支承的、能在存放定位和使用位置之间调节的底元件。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当然是可能的。

在配备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的存储盒组件的一个实施方案变型中,当壁元件处于使用位置时,例如能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存储空间中的对象。因此,例如能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至少检测壁元件到其非使用位置的调节是否被布置在存储空间中的物体阻挡。因此,只有在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到壁元件的调节路径中没有障碍物并且在壁元件的使用位置中形成的存储盒的储物空间为空的情况下,才外力操纵式转变到非使用位置。

基于以下基本思想,即如果壁元件处于使用位置,则能通过传感器装置检测存储空间内的对象,在改进方案中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规定,有目的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但不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中),以便通过卡夹将布置在存储空间内的物品固定在存储空间内。在这种情况中,存储盒组件可以例如提供控制电子器件,所述控制电子器件被配置为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用于卡夹位于存储空间中的物体。如此,在检测到在存储空间内的对象时,通过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将所述对象自动卡夹地固定在存储空间内,并且因此可靠地保持所述对象。因此,至少区段式能弹性变形的壁元件在此可以通过驱动装置(更强地)被拉紧,以便将至少一个物品夹紧在存储空间内。可以驱控驱动装置,例如用以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至少略微地调节壁元件,并且因此在可能的调节路径的仅一部分上进行调节,直至达到非使用位置。

例如,在基于此的实施方案变型中,壁元件可以首先从非使用位置转变到使用位置。在将物品放置在所得到的存储空间内之后,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识别到该物体放置在存放空间中,并且作为响应再次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在此,壁元件可以靠放在处于存储空间中的物品上,并且自动地将物品夹紧在壁元件的内侧和载体元件的前侧之间。

为了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对象,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例如可以包括电容式或电感式传感器。

存储盒组件的控制电子器件可以例如特别地被配置成:如果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到存储空间中的物体,则阻止将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完全地)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因此,在此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防止将壁元件外力操纵式转变到其非使用位置,以便例如防止人的身体部位由于壁元件的移入而被夹住以及防止损坏位于存储空间中的物品。基于上面所解释的实施方案变型,能触发在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的调节,以便通过壁元件将在存储空间中检测到的物体卡夹地稳固在存储空间中。但是阻止将壁元件完全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

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在壁元件之前的对象。换言之,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到在存储空间之外的并且例如与由壁元件所限定的壁元件的外侧相邻的对象。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因此例如可以检测到在移出的并且因此在使用位置的方向上待调节的壁元件的调节路径中的可能的障碍。

替代地或补充地,在此类实施方案变型中,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才能触发壁元件的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操作事件,特别是由用户在壁元件之前所实施的一定的手势,以便触发将壁元件调节到非使用位置和/或使用位置。例如,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和与其联接的控制电子器件能检测并且因而能评估用户以手在壁元件前面实施的手势,例如擦拭手势,使得由此触发壁元件的移出并且因此触发将壁元件调节到使用位置,或反之触发壁元件的移入并且因此触发将壁元件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

所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外力操纵式调节存储盒组件的壁元件的方法。

壁元件在此也布置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并且能在非使用位置和至少一个使用位置之间调节。在非使用位置中,壁元件沿载体元件的前侧的轮廓延伸,而壁元件在其使用位置中以至少一个区段从载体元件的前侧伸出并且至少区段式是弹性变形的,以便形成用于至少一个物品的存储空间。例如,壁元件在其使用位置从前侧的轮廓向外拱起。所建议的方法补充地规定,壁元件的调节依赖于来自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的至少一个信号,能通过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检测壁元件的周围区域内的对象。因此,通过驱动装置的壁元件的调节在此可以依赖于存储空间内对象的存在或壁元件的调节路径内的对象的存在来进行,和/或依赖于对于例如呈手势的形式的预定的操作事件的非接触式识别来进行。因此,与配备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的存储盒组件的对应的实施方案变型相结合在上文和下文中说明的特征和优点也适用于所建议的方法的实施方案变型,反之亦然。

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可以设置在车辆内,例如设置在车门上、后备箱内、座椅靠背的后侧上或在车辆的仪表板上。在这种情况中,载体元件特别地可以由车门或后备箱的装饰构件、椅背或车辆的仪表板形成。

附图说明

附图解释了所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典型的可能的实施方案变体。其中:

图1a示出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的实施方案变体,其具有处于非使用位置中的靠放在载体元件的前侧上的壁元件;

图1b示出图1a的存储盒组件,其具有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在使用位置中通过壁元件和翻折的底元件形成了具有用于容纳物品的存储空间的存储盒;

图2在透视图中示出具有用于调节壁元件的驱动装置的存储盒组件的载体元件的后侧;

图3a至图3c在不同的视图中示出具有处于其非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的存储盒组件;

图4a至图4c示出与图3a至图3c一致的存储盒组件的视图,所述存储盒组件具有在从非使用位置到使用位置转变时的壁元件;

图5a至图5c示出与图3a至图3c一致的存储盒组件的视图,所述存储盒组件具有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

图6示出与图1b一致的存储盒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变型的视图;

图7a至图7c分别在透视图中从上方示出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变型中的在调节壁元件到其使用位置且调节底元件到其工作定位期间的不同的阶段;

图8示出图7a至图7c的存储盒组件的壳体的细节图示和非组装状态,图中从底元件的下侧观察,所述底元件已移入并且因此处于其处于壳体上的存放定位中;

图9示出取出了底元件的壳体;

图10a至图10c以截面图示出在将底元件调节到工作定位期间具有用于调节图7a至图9的在将底元件调节到工作定位期间存储盒组件的底元件的滑槽引导部的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至图5c中在不同的视图和壁元件1的位置中示出了用于车辆的存储盒组件v,其中通过调节纵向延伸的壁元件1可以按需要在载体元件t上形成存储盒。载体元件t在图1a至图5c中被图示为平坦的构件。在此,载体元件t可以例如是车门的内饰构件。但是,载体元件也可以是车辆的行李箱内饰的部分、椅背的后侧的部分或仪表板的部分。

载体元件t具有前侧ta,所述前侧例如朝向车辆的内部空间或车辆的装载空间。在此前侧ta上布置了纵向延伸的壁元件1。壁元件1在此在图1中所图示的非使用位置中沿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轮廓延伸,并且在此平行于前侧ta走向。壁元件1被构造为带形,并且在非使用位置中仅略微地从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伸出。

壁元件1在此由多个部段10a、10b、10c、10d和10e构建,所述部段成对地通过能弹性弯曲的区域11a、11b、11c和11d相互连接。壁元件1的第一部段10a在壁元件1的第一纵向端部上与驱动装置2联接,所述驱动装置布置在载体元件t的后侧tb上。形成了壁元件1的另一纵向端部的第二部段10e以不能运动的方式布置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上。壁元件1特别地通过能弹性弯曲的弯曲区域11a、11b、11c和11d是至少区段式能弹性变形的,以便可以从在图1a中图示的平坦的非使用位置调节到在图1b中图示的使用位置。在此使用位置中,壁元件1以中间的部段10b、10c和10d从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轮廓向外拱起,并且在自身和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之间限定了存储空间a,在所述存储空间内可以放置物品。

为了将壁元件1从非使用位置外力操纵式调节到使用位置以及相反从使用位置外力操纵式调节到非使用位置,第一部段10a以能移动的方式在载体元件t上引导并且能通过驱动装置2平移式移动。如果第一部段10a通过驱动装置2沿驱动方向r1朝壁元件1的被固定的第二(端部)部段10d的方向被调节,则壁元件1通过其位于中间的部段10b至10d自动向外拱起,并且基本上沿与驱动方向r1和载体元件t的前侧ta垂直走向的调节方向r2拱起。

为了在载体元件t上引导第一部段10a,在载体元件t上构造有两个呈相互平行走向的狭缝s1和s2的形式的通孔。狭缝s1和s2被连接元件穿过,第一部段10a通过所述连接元件与驱动元件连接,所述驱动元件呈驱动装置2的以能移动的方式引导的滑块21的形式(特别地参见图2)。通过沿狭缝s1和s2将部段10a朝向固定的部段10d移动或从固定的部段10d移动开,可以将壁元件1移出或移入。如果不需要具有用于安放物品的存储空间a的存储盒,则壁元件1可以以节省空间的方式又被转变到图1a中所图示的非使用位置。

为了在壁元件1的使用位置中可以容易地在存储空间a内放置物品,存储盒组件v包括能摆动地支承的板形的抗弯曲的底元件12。此底元件12例如通过至少一个铰链以能围绕摆动轴线s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载体元件t上。在图1所图示的壁元件1的非使用位置中,底元件12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方向上翻转,并且容纳在处于前侧ta和移入的、处在其非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1之间的空间内。在此,底元件12完全被壁元件1遮盖。当壁元件1转变到对应于图1b的使用位置时,底元件12可以从以此方式限定的底元件12的存放定位绕摆动轴线s沿摆转方向r3自动向外翻转。当壁元件1转变到使用位置时,于是壁元件1不再阻止底元件12沿摆动方向r3的摆动运动并且底元件12相应地自主地在其工作定位的方向上翻转。然后,在工作定位中,底元件12形成存储空间a的底部,可以在所述底部上放置物品。

为了将底元件12从其存放定位翻折到工作定位,例如通过至少一个柔性的牵拉杆可以在壁元件1和底元件12之间设置有连接。以此方式,在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1可以在底元件12上施加拉力,以便在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1时将底元件12从其存放定位翻转到工作定位。替代地或补充地,当壁元件1翻折到其使用位置时,底元件12可以在其自重的作用下自主地从存放定位翻转到工作定位。必要时,底元件12也可以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被弹性预紧到其工作定位。用于弹性预紧底元件12的弹簧元件可以在此例如一方面支撑在载体元件上而另一方面支撑在底元件12上。在展开的工作定位中,底元件12靠放在壁元件1的内侧上,并且因此加强了以此所形成的存储盒。

如果通过驱动装置2调节第一部段10a离开固定的第二部段10e并且因此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调节壁元件1,则壁元件1特别地以其中间的部段10c在朝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方向上沿调节方向r4被调节。壁元件1在此作用到底元件12上,使得壁元件1朝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方向上挤压底元件12,并且由此底元件12绕其摆动轴线s摆动回到存放定位。因此,如果通过驱动装置2在与用于将壁元件1移出的驱动方向r1相反地走向的驱动方向r5上调节第一段10a,则底元件12也自动翻转到其存放定位。如果壁元件1完全转变到对应于图1的非使用位置,则底元件12再次三明治式容纳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和壁元件1之间。

壁元件1原则上可以由带形的、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形成。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例如由弹簧钢制成。为了形成抗弯曲的部段10a至10e,将此带元件与加强元件连接,并且例如设置有装饰或覆盖构件,以便使壁元件1的外侧视觉上与载体元件t的前侧ta匹配。加强元件仅局部地施装在带元件上,使得在两个相邻的部段对10a/10b、10b/10c、10c\10d和10d\10e之间留有未被加强的区域,它们作为能弹性变形的弯曲区域11a至11d预定了在壁元件1的使用位置中的存储盒的形状,并且允许壁元件1拱出到使用位置。

根据图2,驱动装置2固定在载体元件t的后侧tb上。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变型中,驱动装置2具有具有丝杠驱动器的直线引导部。在此,承载框20固定在载体元件t的后侧tb上,所述承载框形成用于以滑块21形式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的驱动元件的滑块引导部200。滑块21与壁元件1的第一部段10a固定连接,使得滑块21沿承载框20的移动直接导致第一端侧部段10a相对于壁元件1的固定的第二端侧部段10e的对应的移动。

滑块21的调节在此能通过与滑块21的丝杠螺母啮合的丝杠201驱动。丝杠201在此能例如由电动马达驱动以绕其丝杠轴线转动,以便根据丝杠201的转动方向沿驱动方向r1或r5调节滑块21。

根据图3a至图3c、图4a至图4c和图5a至图5c,解释了壁元件1从在图3a至图3c中所示的非使用位置经过在图4a至图4c中所示的中间位置到在图5a至图5c中所示的非使用位置的转变。图3c、图4c和图5c分别示出了沿在图3a、图4a或图5a中所图示的截面线c-c的截面。

例如能通过与驱动装置2联接的控制电子器件5对壁元件1从其平坦的非使用位置移出到使用位置进行控制,在所述使用位置中壁元件1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上伸出。所述控制电子器件5可以与在图1a中所图示的传感器装置4.1、4.2和4.3联接。此传感器装置4.1、4.2和4.3具有例如至少一个电容式或电感式传感器,以便可以非接触式检测壁元件1的周围区域内的对象。

在图1a的实施方案变型中,多个传感器装置4.1、4.2和4.3设置在壁元件1的不同的(在此为中间的)部段10b、10c和10d上,特别是集成在其内。能通过传感器装置4.1、4.2和4.3产生至少一个(传感器)信号,依赖于此信号地,通过控制电子器件5由驱动装置2控制对壁元件1的调节。在此可以例如通过来自传感器装置4.1至4.3的一个信号或多个信号来显示在存储空间a内(在壁元件1已移出时)或在壁元件1的调节路径中(在转变到壁元件1的使用位置之时或之前)的对象的存在。替代地或补充地,例如通过来自传感器装置4.1至4.3的一个信号或多个信号,能非接触式检测操作事件,由此触发壁元件1的调节。

例如在一种实施方案变型中,在壁元件1已调节到使用位置之后,能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4.1、4.2或4.3检测物体是否放置在所形成的存储盒的存储空间a内。如果感测到物体放置在存储空间a内,则自动实现壁元件1在其非使用位置的方向上的调节(但不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以此,区段式能弹性变形的壁元件1被拉紧,并且以其中间的部段10b至10d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的方向上移位。以此,壁元件1将位于存储空间a内的物品向前侧ta挤压,并且将所述物品卡夹地固定在存储空间a内。因此,确保物品不会意外地从存储空间a中掉出。

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4.1、4.2或4.3检测存储空间a内的物体,以便防止由于可能在用户侧触发了将壁元件1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而损坏相应的物品。如果在存储空间a中检测到物体,则通过控制电子器件5阻止将壁元件1(完全)调节到其非使用位置。因此,传感器装置4.1、4.2、4.3中的至少一个在此是被提供有控制电子器件5的防夹保护设备的部分。

替代地或补充地,可以通过传感器装置4.1、4.2或4.3(或其中多个传感器装置4.1、4.2和4.3)检测用于调节壁元件1的操作事件。例如,可以检测在处于非使用位置的壁元件之前由用户实施的手势,并且可以将所述手势评估为用于移出存储盒的操作事件。因此,如果通过控制电子器件5识别出允许的操作事件,则驱控驱动装置2以使壁元件1移出并且通过展开底元件12来提供具有存储空间a的存储盒。同样,在存储盒移出时,可以检测在处于其使用位置的壁元件1之前所实施的手势,由此将壁元件1再次外力操纵式转变到其非使用位置,并且因此将壁元件1移入。

如在图6中示例性地图示,当然不强制由具有局部加强部的一个连贯的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来构建壁元件1。在图6中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变型中,在壁元件1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走向的能弹性变形的带元件1.1和1.2。一方面,这些带元件1.1和1.2形成能弹性弯曲的区域11a至11d。在抵抗带元件1.1和1.2的弹性变形的平坦的加强部的区域内,形成了壁元件1的抗弯曲的部段10!至10e。

以图7a至图7c、图8、图9和图10a至图10c图示了所建议的存储盒组件的另一实施方案变型,其中以能摆动的方式受支承的底元件12能在存放定位和工作定位之间调节,以便在处于使用位置的带形的壁元件1的情况中限定存储空间a的底部。为了调节图7a至图10c的存储盒组件的壁元件1,也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4.1、4.2、4.3,以便检测壁元件1的周围区域内的对象。图7a至7c的实施方案变型的壁元件1示例性地构造为能弹性弯曲的带,例如弹簧钢带。能弹性弯曲的壁元件1例如可以是经涂层和/或经覆盖的,特别是以附加的覆盖构件覆盖,所述覆盖构件能随着壁元件1在至少一个区段上移位。

与先前所解释的实施方案变型不同,图7a至图10c的存储盒组件在底元件12的限定了底元件12的工作定位的移出状态中规定了与处于使用位置中的壁元件1的间隔。图7a至图10c的底元件12的摆动轴线s此外基本上垂直于图1a至图6的实施方案变型的摆动轴线s走向。在存储盒组件的按规定的安装状态中,图7a至图10c的实施方案变型的摆动轴线s因此沿竖直方向走向。在此,底元件12不强制地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载体元件1的前侧ta上。在将底元件12从存放定位调节到其工作定位期间,底元件12能通过摆动轴线s转动,使得在将底元件12调节到其工作定位的运动历程中,底元件12的越来越大的区段移出,在这些区段上能放置物品。因此,在调节运动历程中,底元件12的上侧12o越来越多地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上移出。

图7a至图10c的实施方案变型的底元件12是盘形的,并且在此情况中被构造为具有半圆形的横截面面积。在将底元件12从其存放定位(在存放定位中,底元件12完全隐藏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之后)调节直到工作定位(在工作定位中,通过底元件12的上侧12o提供了最大可能的竖立面)期间,因此盘形的底元件12从载体元件t转动出来,直至所述底元件在工作定位中在壁元件1下方从载体元件t的前侧ta最大地伸出。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变型中,底元件12能穿过载体元件t上的狭缝移出。

盘形的底元件12在其存放定位中安放在图8和图9中所图示的存储盒组件的壳体6的存放区域61内。此存放区域61示例性地地通过壳体6的壳体壁内的凹部61构成,使得底元件12在其移入的存放定位中受保护地布置在所述存放区域61处。然后,底元件12的与其上侧12o对置的下侧12u在此也可以例如与具有凹部61的壳体6的壳体壁齐平,特别是面齐平。

底元件12在其存放定位中完全遮盖传动机构的随动件22,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底元件12也能通过驱动装置2外力操纵式调节。在此,随动件22被锚固在呈传动机构的纵向延伸的连接条23的形式的连接元件上,例如成形在所述连接元件上。通过驱动装置2,能在载体元件t的后侧tb在其上直线地调节连接条23。在连接条23的通过驱动装置2马达驱动的、直线走向的调节运动的情况中,随动件22被带动,并且因此也被纵向调节。

当通过构造在随动件22上的引导滑槽220调节随动件22时,随动件22带动在底元件12的下侧12u上伸出的作为引导元件的引导销120。如根据图10a、图10b和图10c对于相继的调节阶段所解释的那样,随动件22的纵向移动迫使在引导滑槽220中以能移动的方式引导的引导销120绕摆动轴线s摆动运动。以此,抗相对转动地与引导销120连接的底元件12也绕摆动轴线s转动,并且视连接条23被马达式调节的驱动方向r1或r5而定地,将底元件12在载体元件t的前侧ta上移出或移入。因此,随动件22的引导滑槽220与底元件12的引导销120一起构成滑槽引导部,能通过所述滑槽引导部将底元件12从其存放定位调节到其工作定位,并且反之能从其工作定位调节到其存放定位。

因此,驱动装置2在图7a至图10c中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变型中既驱动壁元件1也驱动底元件12。因此,通过包括连接条23和随动件22等的传动机构,例如驱动装置2的滑块21驱动壁元件1和底元件12。因此,由驱动装置2马达式产生的且直线作用的调节力被用于调节存储盒组件的两个部件。

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变型中,例如根据图9,相对于连接杆23垂直弯折的板形的随动件22在壳体6的壳体壁上在呈凹部62的形式的存放区域内被引导,底元件12也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壳体壁上。连接条23可以在载体元件t的后侧tb与壳体6之间的中间空间内以能纵向移动的方式被引导,并且以相对于其弯折的随动件22伸入到壳体6的凹部62内。随动件22以其引导滑槽220以能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凹部62内,其中,凹部62的纵向延伸(确切而言,凹部62的限定此纵向延伸的、相互朝向的内壁)预定了随动件22的并且因此连接条23的沿载体元件t的允许的调节路径。通过使得随动件22不能被调节超过凹部62的两个相互朝向的内壁的一个,通过凹部62预定了底元件12的可能的最终位。

用于随动件22的凹部62在此设置在用于底元件12的凹部61内,但是在此相对于凹部61的朝向底元件12的支承面缩回。以此实现将随动件22布置在壳体壁和底元件12之间,这又支持了存储盒组件的紧凑的构造。

所建议的解决方案允许了节约空间的和美观的存储盒的对应的构造,所述存储盒在不使用时构成平面,所述平面必要时平行于载体元件t的内侧ta走向。仅在需要时,即在用户方希望时,才可以通过至少区段式能弹性变形的壁元件1的向外拱起外力操纵式提供存储盒。在此,存储盒通过一同展开的底元件12具备存储盒底,所述存储盒底防止被放置在由此所得到的存储空间a内的物品的掉落。同时,通过底元件12的展开获得了对于所提供的存储盒的加强。因此提供了能变换的存储盒,所述存储盒提供了高的使用舒适性。通过至少一个传感器装置4.1、4.2或4.3可以在此提供附加的操作舒适性,以便自动确保放置在存储空间a内的物品的固定,以便防止对于身体部分和物品的不希望的夹紧,和/或以便非接触式控制壁元件1的调节。

附图标号列表

1壁元件

1.1、1.2带元件

10a-10e部段

11a-11d弯曲区域

12底元件

120引导销(引导元件)

12o上侧

12u下侧

2驱动装置

20承载框

200滑块引导部

201丝杠

21滑块(驱动元件)

22随动件

220滑槽

23连接条(连接元件)

4.1、4.2、4.3传感器装置

5控制电子器件

6壳体

61、62加强部(存放区域)

a存储空间

r1、r5驱动方向

r2、r4调节方向

r3摆动方向

s摆动轴线

s1、s2狭缝

t载体元件

ta前侧

tb后侧

v存储盒组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