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62947发布日期:2021-02-05 16:1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电瓶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热量聚集在电瓶周围会对电瓶造成损害有甚者会引起电瓶自燃,因此,电瓶的散热性能是电瓶车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现有的电瓶车的散热主要是将固定电瓶的架子做的容积略大一些以使得电瓶有散热的空间,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散热问题,但是对于炎热的环境下(比如夏季)长时间使用的情况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也有人试图在固定电瓶车架子的外部设置防护,将固定电瓶的架子设置上通风口,通过外部通风对电瓶进行散热,这种方式对电瓶的散热效果较好,但是在冬季使用时,尤其是空气较潮湿时,使用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容易附着在电瓶上在寒冷的环境下结霜,使得电瓶的续航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
[0004]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包括用于固定电瓶用的电瓶架,所述电瓶架包括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底部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三连接板连接,底部通过第四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五连接板连接,底部通过第六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侧面贴合,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腿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有间距;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在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所述第一挡风板位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加强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内侧面齐平;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加强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加强筋,所述第四加强筋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内侧面齐平;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设
置有第五加强筋,所述第五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五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腿连接且与所述第五加强筋的外侧面贴合,另一端靠近所述第四支撑腿且与所述第五加强筋之间有间距。
[0006]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腿和所述第三支撑腿上在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在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外侧对应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板,四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有第三挡风板,所述第三挡风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有风扇。
[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对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位置安装有风扇;所述第四支撑腿上对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安装有风扇。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风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面纵向设置有两排出风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对应第一导风板外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导风槽,所述第二导风槽对应第一导风板内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第四支撑腿的一面纵向设置有两排出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导风槽,所述第三导风槽对应第二导风板外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四导风槽,所述第四导风槽对应第二导风板内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四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在使用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贴合,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三支撑腿贴合;在使用第二固定结构固定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之间有间距,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三支撑腿之间有间距。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螺纹孔和与螺纹孔配合的十字螺栓。
[0011]
优选的,所述十字螺栓用旋钮替代。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第四支撑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宽度相同。
[0013]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第四支撑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横截面为正方形。
[0014]
本发明提供的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在使用时,将电瓶置于电瓶架内,通过调节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位置即可调节电瓶的散热通风方式,具体的,在炎热的环境下(比如夏季),可以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向中间调节,参见图2,使得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这样风经过两个进风口进入,由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支撑电瓶使得电瓶和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通道,进而使得风能够直接作用于电瓶上加快电瓶的散热,风的流向可参见箭头方向;在冬季使用时,可以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向两侧调节,封闭两
个进风口,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与电瓶的前面贴合,使得风不能在两侧与电瓶直接接触,风经过两侧的导流板外侧面流过,有与外界气温较低,也能将电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且由于导流板的遮挡和导流使得水汽不容易在侧面附着结霜,有利于保持电瓶的续航。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进风口为闭合状态;
[0016]
图2为图1中进风口打开状态示意图;
[0017]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图;
[0018]
图4为电瓶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
图5为电瓶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
图6为电瓶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0021]
图7为第二导风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附图标记;第一支撑腿1、第二支撑腿2、第三支撑腿3、第四支撑腿4、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六折弯部6a、第三连接板7、第四连接板8、第五连接板9、第六连接板10、第一加强筋11、第一导风板12、第二加强筋13、第一挡风板14、第二挡风板15、第三加强筋16、第四加强筋17、第五加强筋18、第二导风板19、第一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板21、第三挡风板22、风扇23、出风孔24、第三导风槽25、螺纹孔26、十字螺栓2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参见图1和图4,包括用于固定电瓶用的电瓶架,所述电瓶架包括第一支撑腿1、第二支撑腿2、第三支撑腿3和第四支撑腿4,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板5连接,底部通过第二连接板6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腿和第三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三连接板7连接,底部通过第四连接板8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顶端通过第五连接板9连接,底部通过第六连接板10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第四支撑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宽度一般设置的相同,其横截面最好为正方形,以方便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1,第一加强筋一端与第一支撑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这样在第一加强筋的外侧面安装下述的第一导风板时第一导风板不容易露出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外,有利于该导风装置的小型化,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导风板12,所述第一导风板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外侧面贴合,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腿且与所述第一加强筋之间有间距,从而形成倾斜的出风口,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支撑腿的外侧面齐平或者略位于内
侧或外侧一点,在实际制作时,第二支撑腿的拐角处最好设置倒角或圆角或凹槽等结构以便于通风;
[0025]
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3,第二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二支撑腿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腿连接,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这样在第二强筋的外侧面安装下述的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时第一导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不容易露出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外,有利于该导风装置的小型化,所述第三连接板和所述第四连接板之间在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挡风板14和第二挡风板15;所述第一挡风板位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加强筋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挡风板上远离所述第二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加强筋16,所述第三加强筋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内侧面齐平,一般的可在第三加强筋上设置有与第二加强筋匹配的槽,通过将该槽和第二加强筋滑动连接方实现第一挡风板的可滑动功能,第一挡风板和第三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内侧面接触即可;所述第二挡风板位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和第二加强筋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挡风板上远离所述第三支撑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加强筋17,所述第四加强筋的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内侧面齐平,一般的可在第四加强筋上设置有与第二加强筋匹配的槽,通过将该槽和第四加强筋滑动连接方实现第二挡风板的可滑动功能,第二挡风板和第四加强筋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内侧面接触即可,在制作时,第一挡风板与第二挡风板与第二加强筋外侧面贴合以便于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能对经过的风形成阻挡功能;
[0026]
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五加强筋18,第五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三支撑腿连接,另一端与第四支撑腿连接,所述第五加强筋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五连接板的宽度且内侧面与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的内侧面齐平,这样在第五加强筋的外侧面安装下述的第二导风板时第二导风板不容易露出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外,有利于该导风装置的小型化,所述第五连接板和第六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风板19,所述第二导风板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腿连接且与所述第五加强筋的外侧面贴合,另一端靠近所述第四支撑腿且与所述第四支撑腿之间有间距,从而形成倾斜的出风口,第二导风板的另一端可以与第四支撑腿的外侧面齐平或者略位于内侧或外侧一点,在实际制作时,第三支撑腿的拐角处最好设置倒角或圆角或凹槽等结构以便于通风。
[0027]
上述的在电瓶车行驶时能够为电瓶散热的导风装置在使用时,将电瓶置于电瓶架内,通过调节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位置即可调节电瓶的散热通风方式,具体的,在炎热的环境下(比如夏季),可以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向中间调节,参见图2,使得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第二挡风板和第三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这样风经过两个进风口进入,由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三加强筋支撑电瓶使得电瓶和两个导风板之间形成通道,进而使得风能够直接作用于电瓶上加快电瓶的散热,风的流向可参见箭头方向;在冬季使用时,可以将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向两侧调节,封闭两个进风口,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与电瓶的前面贴合,使得风不能在两侧与电瓶直接接触,风经过两侧的导流板外侧面流过,有与外界气温较低,也能将电瓶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且由于导流板的遮挡和导流使得水汽不容易在侧面附着结霜,有利于保持电瓶的续航。
[0028]
本申请中,为了使得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在达到预定位置时能够更好的固定,申请人还在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在使用第一固定结构固定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贴合,形成封闭结构,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三支撑腿贴合,形成封闭结构;在使用第二固定结构固定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所述第二挡风板与所述第三支撑腿之间有间距,形成进风口。本申请中,固定结构可以使用现有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均包括螺纹孔26和与螺纹孔配合的十字螺栓27,通过将十字螺栓拧紧到不同的螺纹孔内实现对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位置的调节,上述十字螺栓还可以用旋钮替代。
[0029]
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散热效果,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参见图5,所述第二支撑腿和所述第三支撑腿上在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20,所述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在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外侧对应第三加强筋和第四加强筋的位置(也可以为对应的固定结构位置)设置有第二固定板21,四个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有第三挡风板22,所述第三挡风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有风扇23,该结构在使用时,风扇可与电瓶电连接,风扇与电源的连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处不再赘述,该结构通过第三挡风板和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的配合,使得冬季风不能和电瓶的前面接触,风扇在电瓶车启动时供电时可启动转动辅助散热,该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利用第三挡风板固定风扇,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0030]
作为一种变形,参见图6,所述第一支撑腿上对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位置安装有风扇23;所述第四支撑腿上对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安装有风扇,这样将风扇安装于电瓶架的后端靠近出风口的位置,一是便于夏季通风,加快散热,二是在冬季对出风口位置形成气流导向,配合倾斜的导流板防止气流在出风口处滞留将水汽通过出风口反向渗透至导流板内侧与电瓶侧面接触。
[0031]
为了提高电瓶的散热,申请人还做了如下设计,所述第一导风板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腿的一面纵向设置有两排出风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一导风槽,所述第一导风槽对应第一导风板外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一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导风槽,所述第二导风槽对应第一导风板内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二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二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参见图7,所述第二导风板靠近所述第四支撑腿的一面纵向设置有两排出风孔24,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三导风槽25,所述第三导风槽对应第二导风板外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三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外侧面设置有第四导风槽,所述第四导风槽对应第二导风板内侧一排的出风孔设置,所述第四导风槽的深度由靠近第三支撑腿的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变深并且与相应的出风孔连通。本申请中,由于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相同,因此仅示出第二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尤其适用于夏季电瓶散热,通过设置导风槽增加了气流的流动面积,并且使得导风板内外两侧经过的风以及经过两排出风孔出来的风快速混合传递热量,提高了电瓶的散热效果。作为一种变形,还可以在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靠近外侧的位置
设置一排出风孔,仅仅在外侧面上设置导风槽,导风槽的深度由出风孔一侧形另一侧逐渐变深,这样同样能达到提高了电瓶散热的目的,此外,在冬季使用时还可以使得经过导风槽的气流经出风口倾斜向外侧流动,使得外侧的气流更不容易通过出风口反向渗透至导流板内侧与电瓶侧面接触。
[003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