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0316发布日期:2021-01-24 07:4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


背景技术:

[0002]
新能源汽车是指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具有新技术、新结构、技术原理先进的汽车,随着环境的恶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话题,新能源汽车也逐渐代替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
[0003]
天窗时新能源汽车用于采光、通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冬季下雪天气时,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雪花会逐渐飘落、覆盖在天窗玻璃上,对光线造成遮挡,影响车内的采光,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天窗大多没有自动除雪功能,且行车时司机不便手动清理天窗积雪,对车辆行驶和司机的驾驶体验造成影响。
[0004]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天窗上易积雪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清除积雪的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包括框体和安装于框体内的天窗玻璃板,所述框体的内圈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外绕设有螺旋线圈,所述天窗玻璃板内嵌设有陶瓷温差片和光敏电阻,所述陶瓷温差片的正负极通过光敏电阻与螺旋线圈的两端电连接,所述滑槽内滑动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永磁块,所述滑块的下端通过弹性波纹管与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天窗玻璃板的表面设有清雪条,所述清雪条的一端与滑块固定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清雪条呈倒置的t形设置,且所述清雪条的铲雪面呈楔形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

[0008]
优选的,所述清雪条上等距安装有多根喷管,所述喷管的进气端通过导气管与弹性波纹管连通,所述喷管的排气端开口方向与天窗玻璃板平行。
[0009]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清雪条均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滑槽的内壁上安装有与滑块相抵接触的摩擦板。
[001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的优点在于:
[0011]
1、本发明通过设置陶瓷温差片,当天窗玻璃板表面覆盖积雪时,与车内形成明显的温差,该温差通过陶瓷温差片的高温面和低温面,产生电流,无需其他电源供电,体现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0012]
2、本发明通过设置电磁铁,陶瓷温差片为螺旋线圈供电,将电磁铁磁化,磁力作用下,磁化后的电磁铁对永磁块产生排斥力,推动滑块向滑槽的另一端移动,继而带动清雪条
将天窗玻璃板表面的积雪刮除,无需驾驶员手动清雪,保证车内的良好采光效果。
[0013]
3、本发明通过设置喷管,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压缩弹性波纹管,弹性波纹管内的空气由喷管喷出,形成与天窗玻璃板表面平行的水平气流,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气流流速越大,压力越小,则天窗玻璃板表面气压较低,促进天窗玻璃板表面的积雪脱离附着,并被气流吹走,进一步提升其清雪效果。
[0014]
4、本发明通过设置摩擦板,滑块在滑槽内滑动时,与摩擦板发生摩擦并产生热量,热量由滑块和清雪条传导至天窗玻璃板表面的积雪处,进一步促进积雪融化,便于积雪清除。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实施例1中清雪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框体;2天窗玻璃板;3滑槽;4电磁铁;5螺旋线圈;6陶瓷温差片;7光敏电阻;8滑块;9永磁块;10弹性波纹管;11清雪条;12喷管;13导气管;14摩擦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3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自清雪天窗,包括框体1和安装于框体1内的天窗玻璃板2,框体1的内圈侧壁上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电磁铁4,电磁铁4外绕设有螺旋线圈5,天窗玻璃板2内嵌设有陶瓷温差片6和光敏电阻7,陶瓷温差片6的正负极通过光敏电阻7与螺旋线圈5的两端电连接,滑槽3内滑动有滑块8,滑块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永磁块9,滑块8的下端通过弹性波纹管10与滑槽3的底面固定连接,天窗玻璃板2的表面设有清雪条11,清雪条11的一端与滑块8固定连接。
[0023]
进一步的,清雪条11呈倒置的t形设置,且清雪条11的铲雪面呈楔形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
,便于将附着在天窗玻璃板2表面的积雪铲除。
[0024]
更进一步的,清雪条11上等距安装有多根喷管12,喷管12的进气端通过导气管13与弹性波纹管10连通,喷管12的排气端开口方向与天窗玻璃板2平行。
[002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天窗玻璃板2表面覆盖积雪时,与车内形成明显的温差,该温差通过陶瓷温差片6的高温面和低温面,产生电流,无需其他电源供电,体现了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
[0026]
因积雪覆盖,阳光无法照射至光敏电阻7表面,此时光敏电阻7处于通路状态,陶瓷温差片6为螺旋线圈5供电,将电磁铁4磁化,磁力作用下,磁化后的电磁铁4对永磁块9产生排斥力,推动滑块8向滑槽3的另一端移动,继而带动清雪条将天窗玻璃板2表面的积雪刮除,无需驾驶员手动清雪,保证车内的良好采光效果。
[0027]
滑块8在滑槽3内滑动时,压缩弹性波纹管10,弹性波纹管10内的空气由喷管喷出,
形成与天窗玻璃板2表面平行的水平气流,根据伯努利原理可知,气流流速越大,压力越小,则天窗玻璃板2表面气压较低,促进天窗玻璃板2表面的积雪脱离附着,并被气流吹走,进一步提升其清雪效果。
[0028]
积雪被清除后,阳光可再次照射至光敏电阻7上,此时光敏电阻7处于断路状态,螺旋线圈5上的电流消失,电磁铁4的磁性消失,滑块在弹性波纹管10的弹力作用下复位,使清雪条11可在天窗玻璃板2表面往复刮动。
[0029]
实施例2
[0030]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滑块8与清雪条11均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滑槽3的内壁上安装有与滑块8相抵接触的摩擦板14。
[0031]
在本实施例中,滑块8在滑槽3内滑动时,与摩擦板14发生摩擦并产生热量,热量由滑块8和清雪条11传导至天窗玻璃板2表面的积雪处,进一步促进积雪融化,便于积雪清除。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