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1808发布日期:2021-03-30 19: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侧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suv的快速发展,踏板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着汽车用户需求的增加,固定侧踏的在整车通过性和高速风噪方面的弊端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电动侧踏的风靡已成必然之势。那么电动侧踏伸出时如何实现自锁状态供使用者踩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如何确保电动侧踏在伸出过程中不会直接或间接带动电动侧踏动力输出的电机超过电机载荷限制范围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电动侧踏如果实现自锁状态供使用者踩踏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二:如何确保电动侧踏在伸出过程中不会直接或间接带动电动侧踏动力输出的电机超过电机载荷限制范围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摆臂、旋转摆臂和踏板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与驱动摆臂的一端、旋转摆臂的一端均为可旋转连接,踏板托架与驱动摆臂的另一端、旋转摆臂的另一端均为可旋转连接,四者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旋转摆臂和踏板托架设有用于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的自锁装置。

进一步,所述自锁装置由旋转摆臂上的第一凸台和踏板托架上对应第二凸台的组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台位于面向踏板托架和驱动摆臂的旋转摆臂一侧,第二凸台位于踏板托架与驱动摆臂的另一端、旋转摆臂的另一端形成的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之间,且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位置相对应形成自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时相抵,相抵方向与踏板托架呈垂直角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台上设有与第一凸台对应的槽孔,所述第一凸台和槽孔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时卡合,卡合方向与踏板托架呈垂直角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凸台上和/或槽孔内设有弹性垫。

进一步,所述弹性垫通过内置螺栓固定在槽孔内。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与驱动摆臂的一端、旋转摆臂的一端均采用轴套和销轴形成可旋转连接,轴套固定于固定支架的安装孔内,轴套的帽檐朝内,销轴穿插在轴套中;

所述踏板托架与驱动摆臂的另一端、旋转摆臂的另一端均采用轴套和销轴形成可旋转连接,轴套固定于踏板托架的安装孔内,轴套的帽檐朝内,销轴穿插在轴套中。

进一步,所述轴套的内圈设有润滑层。

进一步,所述销轴与轴套采用0间隙配合,轴套与固定支架和踏板托架采用采用过渡配合,销轴与驱动摆臂和旋转摆臂采用过盈配合。

鉴于上述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属于一种新颖的四连杆运动的方式,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清晰、可操作性增强等特点。本发明亦可以广泛运用于汽车、电子、船舶、工业建筑等领域,前景广阔。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能够帮助电动侧踏实现自锁状态供使用者踩踏电动侧踏;还可以确保电动侧踏在伸出过程中不会让直接或间接带动电动侧踏动力输出的电机超过电机载荷限制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中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实施例1中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旋转摆臂、弹性垫和踏板托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为固定支架;2为驱动摆臂;3为旋转摆臂;4为踏板托架;5为弹性垫;6为轴套;6-1为帽檐;6-2为开口处;7为销轴;8-1为第一凸台;8-2为第二凸台;9为槽孔;10为踏板;f1为踩踏力;f2为第一凸台对弹性垫的作用力方向;f3为槽孔对弹性垫的作用力方向;o1为第一连接点;o2为第二连接点;o3为第三连接点;o4为第四连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至图4,具体实施例1,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驱动摆臂2、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与驱动摆臂2的一端、旋转摆臂3的一端均为可旋转连接,其中固定支架1与驱动摆臂2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为第三连接点o3,固定支架1与旋转摆臂3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o2,踏板托架4与驱动摆臂2的另一端、旋转摆臂3的另一端均为可旋转连接,其中踏板托架4与驱动摆臂2的另一端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o4,踏板托架4与旋转摆臂3的另一端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o1,四者形成四连杆结构,所述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设有用于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的自锁装置。

在实际使用中,固定支架1与车底横梁钣金连接,踏板托架4与踏板10连接,驱动摆臂2带动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旋转使得踏板托架4及踏板10伸出(即电动侧踏伸出),当踏板10到达指定位置(一般为踏板10呈水平方向)时,同时自锁装置发挥作用,使得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呈相对静止状态,此时踏板10也停留在指定位置上呈静止状态,即电动侧踏(即踏板10)伸出后的自锁方式是通过旋转摆臂和踏板托架支架间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的。

所述自锁装置由旋转摆臂3上的第一凸台8-1和踏板托架4上对应第二凸台8-2的组成。此时,自锁装置发挥作用是指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相抵,使得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呈相对静止状态。

优选地,所述第一凸台8-1位于面向踏板托架4和驱动摆臂2的旋转摆臂3一侧,第二凸台8-2位于踏板托架4与驱动摆臂2的另一端、旋转摆臂3的另一端形成的可旋转连接的连接点之间(也就是说第二凸台8-2位于第四连接点o4和第一连接点o3之间),且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的位置相对应形成自锁装置,也就是说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能够相抵,使得电动侧踏伸出后能够形成自锁状态。

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各自高度、各自位置,通过控制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相抵的时机,来控制踏板托架4的旋转角度,进而间接控制驱动摆臂2受到电机控制的旋转角度,也就是说能够间接控制电机的旋转角度,使得电机旋转角度在其合理范围内,不会超过电机旋转的限制,进而解决如何确保电动侧踏在伸出过程中不会让直接或间接带动电动侧踏动力输出的电机超过电机载荷限制范围的问题。

当踏板10伸出受力时(一般踏板受到由上而下垂直方向的踩踏力f1),固定支架1、驱动摆臂2、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形成四连杆结构以及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形成的自锁装置能够固定踏板托架4,同时为踏板托架4提供支撑力,进而间接实现踏板10的固定和支撑,实现踏板10的用于踩踏的功能。即当踏板10受踩踏力f1时,踏板托架4后端(即踏板托架4靠近驱动摆臂2的一端)绕瞬时旋转中心o1如图2所示向上运动(比如运动趋势,阐述运动方向,便于解释相抵时相对静止状态),旋转摆臂3绕转动中心o2如图2示向下运动,踏板托架4与旋转摆臂3通过第一凸台8-1与第二凸台8-2(一般为垂直相抵方向与受力方向)相抵触,互相阻止第一凸台8-1向上和第二凸台8-2向下的运动,间接实现阻止旋转摆臂3向下运动和踏板托架4的第四连接点o4和第一连接点o1之间部分向上运动,继而使得由固定支架1、驱动摆臂2、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形成四连杆结构达到静止状态,实现踏板托架4和踏板10的结构性自锁。

当踏板10不受踩踏力f1时,电机轴(未体现在附图中)向内旋转,带动驱动摆臂2绕第三连接点o3如图2示向内旋转,同时旋转摆臂3和踏板托架4向内旋转,进而第一凸台8-1和第二凸台8-2相分离,两者实现分离解锁。此时,向内是指靠近固定支架1的方向,使得踏板10在踏板托架4带动下收回来。

所述第一凸台8-1和第二凸台8-2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时相抵,相抵方向与踏板托架4呈垂直角度。此时第一凸台8-1和第二凸台8-2相互受力方向也与踏板托架4呈垂直角度,防止两者之间发生打滑,影响踏板10自锁状态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凸台8-2上设有与第一凸台8-1对应的槽孔9,所述第一凸台8-1和槽孔9在电动侧踏伸出后形成自锁状态时卡合,卡合方向与踏板托架4呈垂直角度。

所谓卡合,是指第一凸台8-1嵌入第二凸台8-2的槽孔9内,通过卡合结构同时形成相抵状态,实现电动侧踏伸出后能够形成自锁状态的目的。卡合结构能够帮助第一凸台8-1嵌入第二凸台8-2相抵时两者位置更加稳定,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两者位置,进一步防止两者之间发生打滑,提升踏板10自锁状态的稳定性。

所述第二凸台8-2上和/或槽孔9内设有弹性垫5。本实施例1中,在槽孔9内设有弹性垫5,即槽孔9内设有弹性垫5,可以选择槽孔9内侧壁和底部均设置弹性垫5,弹性垫5优选橡胶垫或橡胶垫片。当第一凸台8-1嵌入第二凸台8-2的槽孔9时,弹性垫5置于第一凸台8-1和槽孔9之间,弹性垫5可以缓冲冲击,减少异响。同时当踏板10受到踩踏力f1时,因橡胶垫受力方向(即橡胶垫受到第一凸台8-1对其的作用力f2,和第二凸台8-2对其的作用力f3,f2和f3一般为压力)与踩踏力f1平行且垂直于橡胶垫端面法向方向,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橡胶垫的受挤压偏移扭曲变形,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

所述固定支架1与驱动摆臂2的一端、旋转摆臂3的一端均采用轴套6和销轴7形成可旋转连接,轴套6固定于固定支架1的安装孔内,轴套6的帽檐6-1朝内,销轴7穿插在轴套6中;

所述踏板托架4与驱动摆臂2的另一端、旋转摆臂3的另一端均采用轴套6和销轴7形成可旋转连接,轴套6固定于踏板托架4的安装孔内,轴套6的帽檐6-1朝内,销轴7穿插在轴套6中。

所述轴套6的内圈设有润滑层(未显示在附图中),轴套6采用圣戈班制作(比如由圣戈班上海公司负责加工成需要的产品结构),开口圆柱型带帽檐结构(开口处对应附图3中6-2),产品端部翻边带后倒角,参见图3中轴套6的结构示意图,轴套6特点在于轴套6内圈使用石墨涂层,起到润滑作用,轴套6外圈使用锌合金涂层,轴套6本体为塑料复合材料。轴套6的装配方式可以选用轴套帽檐6-1内装压入到1-固定支架和4-踏板托架内壁上。

所述销轴7与轴套6采用0间隙配合,轴套6与固定支架1和踏板托架4采用过渡配合,销轴7与驱动摆臂2和旋转摆臂3采用过盈配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