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8004发布日期:2021-03-02 20: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传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战斗、医疗救护、野外运输等需要多节小车以集群模式出现,车体串联时,常用的对接方式为类似火车车厢的对接方式,每个小车的车轮均不能单独被控制运动,像现有的车辆一样,不能每个车轮的灵活升降、转弯,因此,在经过山坡、崎岖不平的山路时往往出现小车倾斜、不平稳现象,在使用场合为山坡、湿地时往往还出现打滑、倾翻现象,因此,严重制约了小车阵列在各种恶劣路况条件下执行特殊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通过每组车轮均配置独立的驱动车轮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及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相匹配的电磁装置及用于控制的感应控制装置,使车辆经过不平路面时,感应控制装置根据车身倾斜程度,控制某一车轮实现升或降、转弯、阻滑元件伸或缩动作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控制其他所述车轮同时实施补偿动作以维持车身平稳,满足了各种路况条件下的小车平稳状态,大大满足了各种路况环境的作业要求。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车轮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及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相匹配的电磁装置,所述车轮运动包括车轮内部的阻滑元件伸出或缩回,每组所述车轮均配置独立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感应控制装置,使得当某一所述车轮实现升或降、转弯、阻滑元件伸或缩动作中的一种或多种时,其他所述车轮同时实施补偿动作以维持车身平稳。
[0006]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车轮升降运动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轮转弯运动的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所述阻滑元件伸缩的阻滑驱动装置。
[0007]
优选地,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均固装在与车身相连且位于车轮上方的支架上。
[0008]
优选地,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有同一中心轴单元,所述中心轴单元在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设有的直线电机驱动下实现升降运动,在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有的伺服电机驱动下实现旋转运动。
[0009]
优选地,所述中心轴单元的下端垂直连接所述车轮的车轮轴,所述车轮内部包含阻滑驱动装置,所述阻滑驱动装置设有相互匹配的阻滑单元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使得所述阻滑单元的所述阻滑元件伸出或缩回车轮体。
[0010]
优选地,所述阻滑单元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轮轴上的螺旋槽轮及与所述螺旋槽轮匹配连接的所述阻滑元件,所述阻滑元件设有n个,n为整数。
[0011]
优选地,所述阻滑元件的数量为:3≤n≤5。
[0012]
优选地,所述阻滑元件通过车轮轮胎设有的通道伸出或缩回,所述通道均布在所述轮胎的中心横截面上,且所述通道内侧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套及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0013]
优选地,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安装在车体上,与每个所述车轮的所述电磁装置均相连,根据车身倾斜程度,通过发射信号控制所有所述车轮的协调运动以维持车身平稳。
[0014]
优选地,所述感应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车轮的底盘上的陀螺仪。
[0015]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小车的每组车轮均有自我升降、转弯、阻滑元件伸出车轮体以增加车轮在泥泞道路上的防滑功能,增加车轮的附着力,所有车轮驱动机械传动装置运动的电磁装置均与所述感应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感应控制装置根据小车的欲倾斜状况发射信号控制所有所述车轮的状态,以保持小车的平稳。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7]
提供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通过每组车轮均配置独立的驱动车轮运动的机械传动装置及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相匹配的电磁装置及用于控制的感应控制装置,使车辆经过不平路面时,感应控制装置根据车身倾斜程度,控制某一车轮实现升或降、转弯、阻滑元件伸或缩动作中的一种或多种时,控制其他所述车轮同时实施补偿动作以维持车身平稳,满足了各种路况条件下的小车平稳状态,大大满足了各种路况环境的作业要求。
附图说明
[0018]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身稳定调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0021]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0022]
图4是图3的阻滑元件缩回状态f-f剖视图;
[0023]
图5是图3的阻滑元伸出状态e-e剖视图;
[0024]
图6是图3的只有一车轮的阻滑元件伸出轴侧图。
[0025]
其中:1—中心轴;2—电机转子;3—电机定子;4—滑轨套筒;5—滑轨;6—直线电机;6—直线轴承;7—直线电机;8—车轮;9—车轮轴;10—大轮毂电机;11—小轮毂电机;12—螺旋槽轮;13—阻滑脚抓;14—车体支架;15—陀螺仪;16—密封圈;17—弧形齿一;18—弧形齿二;19—导向套;20—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申请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0027]
参照图1—图6: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0029]
一种车身稳定调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及电磁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车轮8升降运动的直线运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车轮8转弯运动的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阻滑脚抓13伸缩的阻滑驱动装置。
[0030]
优选地,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均固装在与车身相连且位于车轮8上方的车体支架14上,所述车体支架14由车体底盘延伸形成。
[0031]
优选地,所述直线运动驱动装置及所述转动驱动装置设有同一中心轴1,所述中心轴1的外围由上到下依次装有滑轨套筒4、直线电机6、直线轴承7;所述滑轨套筒4下端通过螺栓牢固连接在所述车体支架14上,所述滑轨套筒4内装有可滑动的伺服电机的电机定子3,与所述电机定子3匹配的电机转子2牢固安装在所述中心轴1上,且所述滑轨套筒4内壁设有滑轨5,所述电机定子3可沿滑轨5上下滑动。当伺服电机通电后,在磁场作用下所述电机转子2带动的所述中心轴1转动,所述中心轴1的下端垂直固定连接车轮8的车轮轴9,即车轮8在中心轴1的带动下旋转。
[0032]
所述车体支架14设有上下两支撑平台,在所述车体支架14两支撑平台之间,在所述中心轴1的外围装有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下端连接套装在所述中心轴1的外围的起导向支撑作用的直线轴承7,所述直线轴承7与所述车体支架14固定连接,当直线电机6通电后,在磁场的作用下,所述中心轴1做上下运动,所述中心轴1的上端带动固定连接的电机转子2上下移动的同时,所述电机定子3沿滑轨5上下移动,即所述中心轴1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为h,同时,所述中心轴1的下端带动车轮8实现升降,其升降的最大距离为h。
[0033]
优选地,所述车轮8内部包含阻滑驱动装置,所述阻滑驱动装置包括通过弧形齿相匹配连接的螺旋槽轮12和阻滑脚抓13及用于驱动的小轮毂电机11,所述螺旋槽轮12活动套装在所述车轮轴9上,所述阻滑脚抓13设有n个,最好,数量为:3个≤n≤5个,均布在所述螺旋槽轮12上,所述阻滑脚抓13设有的弧形齿一17与所述螺旋槽轮12设有的弧形齿二18相匹配连接。
[0034]
优选地,所述车轮8的轮胎内设有供所述阻滑脚抓13伸出或缩回的通道20,所述通道20均布在所述轮胎的中心横截面上,且所述通道20内侧设有用于导向的导向套19及用于密封的密封圈16。
[0035]
在所述车轮8内部的所述车轮轴9上套装有大轮毂电机10,所述大轮毂电机10驱动所述车轮8转动。
[0036]
优选地,陀螺仪15安装在车体的底盘上,与每个所述车轮8的电机均相连,根据车身倾斜程度,通过发射信号控制所有车轮8的协调运动以维持车身平稳。
[0037]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小车的每组车轮均有自我升降、转弯、阻滑元件伸出车轮体以增加车轮在泥泞道路上的防滑功能,所有车轮驱动机械传动装置运动的电磁装置均与所述感应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感应控制装置根据小车的欲倾斜状况发射信号控制所有所述车轮的状态,以保持小车的平稳。
[0038]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
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