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50758发布日期:2021-03-30 19:38阅读:75来源:国知局
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



背景技术:

在自动导引车的设计中,轮系是必不可少的,有驱动轮和辅助轮之分。常规轻载自动导引车往往只需要两组驱动轮和四个辅助轮即可,而通过对辅助轮在车体上刚性安装,驱动轮通过弹簧施加压力,保证驱动轮始终拥有足够的正压力,从而产生行走需要的摩擦力。

但是在重载自动导引车中这一机构就不适用了,首先在重载自动导引车中驱动轮的正压力可以通过弹簧来施加,辅助轮如果依旧采用刚性连接到车体上,就会导致各个辅助轮受力不均分,严重会导致某一个辅助轮承受太大载荷,而其余辅助轮不承受载荷导致辅助轮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平衡轮组载荷力的自动导引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气弹簧、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轮组,所述气弹簧固定连接基板的上部,所述轮组固定连接基板的下部,所述第一固定块装在基板的一侧,并通过一对摆动模块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所述摆动模块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两个上转轴和两个下转轴,两个所述上转轴通过连杆相连,两个所述下转轴通过连杆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装有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弹簧的包括上压板、下压板和气囊,所述下压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上,所述气囊装在所述下压板上且上部装有所述上压板,所述上压板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板上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装有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浮动连接的结构,同时保证各轮组承受正压力相当,轮组可以以四根转轴组成的四边形上下摆动,而轮组的基板与上固定通过气弹簧来连接,能有效平衡各个轮组间的载荷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标号如下:基板100;连接柱110;气弹簧200;上压板210;下压板220;气囊230;第一安装板211;第一固定块300;压力传感器310;第二固定块400;第二安装板410;轮组500;摆动模块600;上转轴610;下转轴620;连杆6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3所示,一种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包括基板100,基板100上设有气弹簧200、第一固定块300、第二固定块400和轮组500,气弹簧200固定连接基板100的上部,轮组500固定连接基板100的下部,第一固定块300装在基板100的一侧,并通过一对摆动模块600与第二固定块400相连,摆动模块600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00和第二固定块400上的两个上转轴610和两个下转轴620,两个上转轴610通过连杆630相连,两个下转轴620通过连杆630相连。

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块300上装有压力传感器310。

如图1~2所示,气弹簧200的包括上压板210、下压板220和气囊230,下压板220固定连接在基板100上,气囊230装在下压板220上且上部装有上压板210,上压板210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板211。

如图1~3所示,基板100上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柱110。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块400上装有第二安装板410,第二安装板410用于固定连接在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上压板210和第二安装板410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到车体上,轮组500可以以上转轴610和下转轴620组成的四边形上下摆动,而固定轮组500的基本与上压板210通过气囊230来连接,气弹簧200的气压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310设定的值或者根据其余轮组500的比较值来确定是给气弹簧200充气或者放气从而来改变气弹簧500的压力,从而改变轮组500的正压力。

该结构可以在重载自动引导车上布置多个,分担运输产品的重量,而不用担心多个轮组500之间载荷分布不均导致的轮组的损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设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00),所述基板(100)上设有气弹簧(200)、第一固定块(300)、第二固定块(400)和轮组(500),所述气弹簧(200)固定连接基板(100)的上部,所述轮组(500)固定连接基板(100)的下部,所述第一固定块(300)装在基板(100)的一侧,并通过一对摆动模块(600)与第二固定块(400)相连,所述摆动模块(600)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块(300)和第二固定块(400)上的两个上转轴(610)和两个下转轴(620),两个所述上转轴(610)通过连杆(630)相连,两个所述下转轴(620)通过连杆(63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00)上装有压力传感器(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弹簧(200)的包括上压板(210)、下压板(220)和气囊(230),所述下压板(220)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100)上,所述气囊(230)装在所述下压板(220)上且上部装有所述上压板(210),所述上压板(210)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板(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00)上固定连接有四根连接柱(1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400)上装有安装板(4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载自动引导车用轮系减震模块,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气弹簧、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轮组,气弹簧固定连接基板的上部,轮组固定连接基板的下部,第一固定块装在基板的一侧,并通过一对摆动模块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摆动模块包括对应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两个上转轴和两个下转轴,两个上转轴通过连杆相连,两个下转轴通过连杆相连。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浮动连接的结构,同时保证各轮组承受正压力相当,轮组可以以四根转轴组成的四边形上下摆动,而轮组的基板与上固定通过气弹簧来连接,能有效平衡各个轮组间的载荷力。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王超;刘兴胜;邱崇俊;雷宝民;祁英明;占乐军;张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4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