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可收缩汽车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2591发布日期:2021-07-13 15:11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悬挂式可收缩汽车遮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悬挂在汽车内并且可以收缩收纳的遮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停于户外的汽车,在没有任何遮阳物遮蔽的情形下,车体及车内常因直接受阳光照射而产生高温,尤其是夏天,驾驶员或乘客再次进入车内时,需忍受车内高温,而由于车内温度较高,则汽车发动制冷时,需消耗更多的油量,同时高温也会加速车内设备的老化,现有的夏日常用的车内遮阳装置大多是采用反光遮阳板,将其覆盖在车体窗户上,进而阻碍阳光直接照射车内,避免车内温度升高,然而,这种反光遮阳板在每次使用时很麻烦,需要驾驶员手动遮挡与拆除,还有的遮阳帘是在汽车窗框上设置导轨,窗帘布滑动设置在导轨上,通过滑动窗帘布进行遮阳或采光,这种结构的窗帘布收纳不方便,往往外露容易变脏,而且随着汽车的行驶颠簸,窗帘布容易移位漏光,导致阳光遮挡不够全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悬挂式可收缩汽车遮阳装置,该装置可代替汽车的遮阳板直接悬挂在汽车主驾驶室和副驾驶室顶部,装置内部设有可伸缩的遮阳帘,使用和收纳快捷方便,遮阳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悬挂式可收缩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支架组件2、遮阳板组件3、收回转动卷轴4、展开转动卷轴5、横向延长板6,壳体1为下方开口中空长方形盒体,壳体1的后置板11外侧设置有收回转动卷轴4和展开转动卷轴5,支架组件2固定安装在后置板11内壁上,遮阳板组件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前置板12内壁上,支架组件2包括基础架21、中间架22、延长架23、第一绳索24、第二绳索25,基础架21、中间架22和延长架23通过第一绳索24、第二绳索25可同步伸缩的连接在一起,遮阳板组件3包括基础板31、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第三绳索34、第四绳索35,基础板31、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通过第三绳索34、第四绳索35可同步伸缩的连接在一起,延长板33的底边与延长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延长板6,所述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板凹槽321和延长板凹槽331,横向延长板6上设置有水平的凸楞61,凸楞61与中间板凹槽321和延长板凹槽331相配合,所述横向延长板6上还设置有水平长条形上开口62和下开口63。

所述基础架21上设置有基础架上通孔a1和基础架下通孔a2,中间架22上设置有中间架上通孔b1和中间架下通孔b2,后置板11上设置有后置板上通孔c1和后置板下通孔c2,第一绳索24的中点固定在中间架22外侧顶端,一个末端依次穿过基础架上通孔a1和后置板上通孔c1,固定在收回转动卷轴4上,另一个末端依次穿过基础架下通孔a2和后置板下通孔c2,固定在展开转动卷轴5上,第二绳索25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架21内侧底端,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架上通孔b1和中间架下通孔b2固定在延长架23外侧顶端。

所述中间板32的四个转角上相应的设置有中间板左上通孔d1、中间板右上通孔d2、中间板右下通孔d3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第三绳索34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板31左下角,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板左上通孔d1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固定在延长板33左上角,第四绳索35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板31右下角,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板右上通孔d2和中间板右下通孔d3固定在延长板33右上角。

所述中间板凹槽321的左端位于中间板左上通孔d1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连线的右侧,延长板凹槽331的位置与中间板凹槽32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开口62和下开口63的位置与中间板右上通孔d2和中间板右下通孔d3所在水平线对应。

所述延长板33的底边上设置有与壳体1开口相对应的封板13。

所述中间架22可为一组或者多组。

所述中间板32的数量与中间架22的数量相同。

所述收回转动卷轴4和展开转动卷轴5可手动转动也可用电机带动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转动展开转动卷轴5通过第一绳索24拉动中间架22向下运动,带动延长架23同步展开,延长架23带动延长板33向下展开,带动中间板32同步展开,支架组件2和遮阳板组件3展开到最大程度时,滑动横向延长板6使其展开到最长位置,需要收纳时,先将横向延长板6收回,转动收回转动卷轴4通过第一绳索24拉动中间架22向上运动,带动延长架23同步收缩,延长架23带动延长板33向上收缩,带动中间板32同步收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架收缩使遮阳帘能够收展方便,展开时能够有效地起到遮阳的效果,且不易移位漏光,收纳时,能够有效地将遮阳帘完全隐藏于壳体内,不外露,不影响车内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2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2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组件2收缩状态沿z-z面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收回转动卷轴4和展开转动卷轴5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延长板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延长板6和中间板32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板32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延长板33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板31、中间板32、延长板33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板31、中间板32、延长板33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组件3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支架组件2、遮阳板组件3、收回转动卷轴4、展开转动卷轴5、横向延长板6、后置板11、前置板12、基础架21、中间架22、延长架23、第一绳索24、第二绳索25、基础板31、中间板32、延长板33、第三绳索34、第四绳索35、中间板凹槽321、延长板凹槽331、凸楞61、上开口62、下开口63、封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悬挂式可收缩汽车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1、支架组件2、遮阳板组件3、收回转动卷轴4、展开转动卷轴5、横向延长板6,壳体1为下方开口中空长方形盒体,壳体1的后置板11外侧设置有收回转动卷轴4和展开转动卷轴5,支架组件2固定安装在后置板11内壁上,遮阳板组件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前置板12内壁上,支架组件2包括基础架21、中间架22、延长架23、第一绳索24、第二绳索25,基础架21、中间架22和延长架23通过第一绳索24、第二绳索25可同步伸缩的连接在一起,遮阳板组件3包括基础板31、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第三绳索34、第四绳索35,基础板31、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通过第三绳索34、第四绳索35可同步伸缩的连接在一起,延长板33的底边与延长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上分别安装有横向延长板6,所述中间板32和延长板33上分别设置有中间板凹槽321和延长板凹槽331,横向延长板6上设置有水平的凸楞61,凸楞61与中间板凹槽321和延长板凹槽331相配合,所述横向延长板6上还设置有水平长条形上开口62和下开口63。

所述基础架21上设置有基础架上通孔a1和基础架下通孔a2,中间架22上设置有中间架上通孔b1和中间架下通孔b2,后置板11上设置有后置板上通孔c1和后置板下通孔c2,第一绳索24的中点固定在中间架22外侧顶端,一个末端依次穿过基础架上通孔a1和后置板上通孔c1,固定在收回转动卷轴4上,另一个末端依次穿过基础架下通孔a2和后置板下通孔c2,固定在展开转动卷轴5上,第二绳索25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架21内侧底端,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架上通孔b1和中间架下通孔b2固定在延长架23外侧顶端。

所述中间板32的四个转角上相应的设置有中间板左上通孔d1、中间板右上通孔d2、中间板右下通孔d3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第三绳索34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板31左下角,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板左上通孔d1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固定在延长板33左上角,第四绳索35的中点固定在基础板31右下角,两个末端分别穿过中间板右上通孔d2和中间板右下通孔d3固定在延长板33右上角。

所述中间板凹槽321的左端位于中间板左上通孔d1和中间板左下通孔d4连线的右侧,延长板凹槽331的位置与中间板凹槽321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上开口62和下开口63的位置与中间板右上通孔d2和中间板右下通孔d3所在水平线对应。

所述延长板33的底边上设置有与壳体1开口相对应的封板13。

所述中间架22可为一组或者多组。

所述中间板32的数量与中间架22的数量相同。

所述收回转动卷轴4和展开转动卷轴5可手动转动也可用电机带动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转动展开转动卷轴5通过第一绳索24拉动中间架22向下运动,带动延长架23同步展开,延长架23带动延长板33向下展开,带动中间板32同步展开,支架组件2和遮阳板组件3展开到最大程度时,滑动横向延长板6使其展开到最长位置,需要收纳时,先将横向延长板6收回,转动收回转动卷轴4通过第一绳索24拉动中间架22向上运动,带动延长架23同步收缩,延长架23带动延长板33向上收缩,带动中间板32同步收缩。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支架收缩使遮阳帘能够收展方便,展开时能够有效地起到遮阳的效果,且不易移位漏光,收纳时,能够有效地将遮阳帘完全隐藏于壳体内,不外露,不影响车内美观。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