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85107发布日期:2021-02-05 19:3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公开一般涉及按摩控制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汽车作为现代城市的交通工具越来越普及,同时拥有私人汽车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然而驾车者在驾驶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腰部和背部的劳损。
[0003]
目前,为解决这种问题,往往采电磁按摩方式,但是其存在结构复杂、寿命短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泵阀一体式的气动按摩控制模组,用以解决上述的电磁按摩方式结构复杂、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便于控制汽车座椅椅面的气囊按摩,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更换,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的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泵阀一体式的气动按摩控制模组,包括:端部设置有配气层的泵阀主体和与所述配气层配接的至少一个导气模块,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泵阀主体和所述导气模块的电动控制模块;
[0006]
所述配气层开设有配气层出口;
[0007]
所述导气模块内设有配气腔,且其侧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配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出气口和泄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配气层出口相连通;所述配气腔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和所述泄气口的双向弹性密封体;
[0008]
所述电动控制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导气模块与所述配气层之间的第一控制单元和设置在所述泵阀主体远离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一侧的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上设置有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二者电连接的记忆合金丝;
[0009]
所述双向弹性密封体远离所述配气腔的一端贯穿所述泄气口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0010]
通过控制所述记忆合金丝的伸缩,牵动所述第一电极,能够调节所述双向弹性密封体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或者与所述泄气口连通。
[001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泵阀主体包括:电机和气泵气室阀;所述电机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极,且所述电机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气泵气室阀运行。
[0012]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泵气室阀的外部设置有气泵气室壳,
且其固接在所述电机上。
[0013]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弹性密封体包括:封闭胶体和设置在所述封闭胶体与所述配气腔内壁之间的弹性元件;所述封闭胶体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的第一密封段,以及用于与所述泄气口内侧密封的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一端设置有挂接滑槽,且所述挂接滑槽探出所述配气腔的末端,并与所述配气腔外部的记忆合金丝连接;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配气腔的末端相邻设置。
[0014]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泵阀主体还设置有遮护壳体,且所述遮护壳体上开设有排气孔。
[001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设置有端子连接器。
[0016]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开设有对应所述进气口设置的通气孔。
[0017]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气层出口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0018]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按摩系统,包括:气动囊体;所述气动囊体与上述的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连通。
[0019]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内安装有上述的一种按摩系统。
[0020]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具体地设计泵阀主体的配气层与导气模块配接,利用电动控制模块控制泵阀主体与导气模块,对充、放气型气囊体进行气动控制,以实现座椅椅面气囊按摩的功能;
[0021]
本申请通过在泵阀主体的端部设置导气模块,其配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利用气路弯头与配气层出口连通,配气层经进气口充入气体;其出气口连通充、放气型器件,并对该充、放气型器件进行充气或泄气;其泄气口将出气口排出的气体排到器件外部;并且在配气腔内设置双向弹性密封体;通过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之间设置记忆合金丝,且记忆合金丝与二者电连接;记忆合金丝与双向弹性密封体贯穿泄气口的端部连接,以控制气动腔体的进气或泄气;进气口接收配气层出口提供的气体,记忆合金丝上电动作,拉动双向弹性密封体将进气口打开,气体经进气口进入配气腔并从出气口流入气动腔体内,在电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利用泵阀主体为气动腔体进行充气;从而实现气动按摩功能。
附图说明
[0022]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
图1为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为导气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为气动腔体在充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为气动腔体在泄气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号:1、导气模块;2、进气口;3、出气口;4、泄气口;5、双向弹性密封体;6、封闭胶体;7、气路弯头;8、第一控制单元;9、第二控制单元;10、记忆合金丝;11、第一电极;12、第二电极;13、遮护壳体;14、排气孔;15、配气层出口;16、配气层;17、气泵气室阀;18、连接
导线;19、电机;20、电机电极;21、端子连接器;22、气动腔体23、气泵气室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30]
实施例一
[0031]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泵阀一体式的气动按摩控制模组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端部设置有配气层16的泵阀主体和与所述配气层16配接的至少一个导气模块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泵阀主体和所述导气模块1的电动控制模块;
[0032]
所述配气层16开设有配气层出口15;
[0033]
所述导气模块1内设有配气腔,且其侧壁上设有分别与所述配气腔连通的进气口2、出气口3和泄气口4;所述进气口2与所述配气层出口15相连通;所述配气腔内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泄气口4的双向弹性密封体5;
[0034]
所述电动控制模块包括:设于所述导气模块1与所述配气层16之间的第一控制单元8和设置在所述泵阀主体远离所述第一控制单元8一侧的第二控制单元9;所述第一控制单元8上设置有第一电极11,且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二者电连接的记忆合金丝10;
[0035]
所述双向弹性密封体5远离所述配气腔的一端贯穿所述泄气口4与所述第一电极11连接;
[0036]
通过控制所述记忆合金丝10的伸缩,牵动所述第一电极11,能够调节所述双向弹性密封体5与所述进气口2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进气口2与所述出气口3连通或者与所述泄气口4连通。
[0037]
在本实施例中,设计泵阀主体的配气层16与导气模块1配接,利用电动控制模块控制泵阀主体与导气模块1,对充、放气型气囊体进行气动控制,以实现座椅椅面气囊按摩的功能;
[0038]
其中,泵阀主体的泵为隔膜泵,阀是有记忆合金丝10牵引的阀;
[0039]
导气模块1,设置在泵阀主体的端部,其数量为至少一个,其配气腔连通的进气口2利用气路弯头7与配气层出口15连通,用于配气层16经进气口2充入气体;其出气口3连通充、放气型器件,并对该充、放气型器件进行充气或泄气,此处,充、放气型器件的类型。可选地,例如为气动腔体22;其泄气口4用于将出气口3排出的气体排到器件外部;
[0040]
并且,出气口3的结构,优选地,还可以设置有气嘴结构,便于与气管或者其他零件对接;
[0041]
其中,配气层出口15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可根据泵阀主体上设置的导气模块1的数量,在配气层上对应的设置相应数量的配气层出口15;
[0042]
进气口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出气口3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0043]
双向弹性密封体5,设置在所述配气腔内,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2和所述泄气口4;
[0044]
其中,双向弹性密封体5的类型,可选地,例如为单一塑胶结构体、至少两种软、硬塑胶结构体或者塑胶结构体与金属或非金属的弹性体(弹性体如:弹簧、弹片以及金属或非金属阀芯等)组成的复合结构体;
[0045]
具体地,双向弹性密封体5由封闭胶体6和设置在所述封闭胶体6与所述配气腔内壁之间弹性元件形成;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配气腔的末端相邻设置,其类型,可选地,例如为弹簧;
[0046]
所述封闭胶体6设有用于密封所述进气口2的第一密封段,以及用于与所述泄气口4内侧密封的第二密封段;所述第二密封段远离所述第一密封段的一端设置有挂接滑槽,且所述挂接滑槽探出所述配气腔的末端,并与所述配气腔外部的记忆合金丝10连接;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配气腔的末端相邻设置;当记忆合金丝10通电动作时,双向弹性密封体5被牵动,使得进气口2开启;
[0047]
第一控制单元8与第二控制单元9的类型,可选地,例如为电路板,也可以简化为其他电路连接结构;
[0048]
第一控制单元8与第二控制单元9之间还设有连接导线18,使得第一控制单元8与第二控制单元9能够导通,形成闭合电路;
[0049]
记忆合金丝1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11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之间,其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一控制单元8上设置有第一电极11,第二控制单元9上设置有第二电极12,记忆合金丝10分别与第一电极11、第二电极12电连接,从而实现分别与第一控制单元8、第二控制单元9电连接;并且第一电极11为弹性电极;记忆合金丝10与双向弹性密封体5贯穿泄气口4的端部连接,以控制气动腔体22的进气或泄气;
[0050]
并且,记忆合金丝10在向下弯折的时候,接触的零部件具有平缓的结构,有利于导向弯折;
[0051]
此处,为了防止短路,可以对记忆合金丝10增加绝缘保护,例如:增加绝缘套管、绝缘栅格;
[0052]
其中,在未通电状态下,记忆合金丝10处于延长状态;在通电状态下,因自身阻抗,被加热至马氏体向奥氏体转变,记忆合金丝10变为拉紧状态;在断电状态下,因自然冷却,记忆合金丝10再次变为延长状态;记忆合金丝10在拉紧状态时,能够拉动双向弹性密封体5,将进气口2与配气腔连通,泄气口4与配气腔隔离,以实现充气功能;记忆合金丝10在延长状态时,松弛或不拉动双向弹性密封体5,依靠双向弹性密封体5的弹性元件的作用力或者第一电极11恢复初始状态的能力密封进气口2,使进气口2与配气腔隔离,泄气口与配气腔连通,以实现泄气功能,此时进气口2关闭;
[0053]
具体工作过程:
[0054]
在电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利用泵阀主体为气动腔体22进行充气。
[0055]
进气口2接收配气层出口15提供的气体,记忆合金丝10上电动作,使得记忆合金丝10被拉紧,牵动第一电极11,进而调节双向弹性密封体5与进气口2之间的距离,将进气口2打开,气体经进气口2进入配气腔并从出气口3流入气动腔体22内;此处,气动腔体2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其类型例如为气囊体或者气缸等。
[0056]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泵阀主体包括:电机19和气泵气室阀17;所述电机19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极20,且所述电机电极20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电连接;所述电机19能
够驱动所述气泵气室阀17运行。
[0057]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9的输出端固接有偏心轮,其上设有容纳孔,气泵气室阀17的底部安装有连接部,并且连接部的端部能够安装在容纳孔上,启动电机19,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得气泵气室阀17能够动作,产生一定气压值的气体;
[0058]
泵阀主体利用其电机19底部的电机电极20与第二控制单元9连接,以实现电动控制单元对泵阀主体的控制。
[0059]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气泵气室阀17的外部设置有气泵气室壳23,且其固接在所述电机19上。
[0060]
在本实施例中,气泵气室壳23,设置在所述气泵气室阀17的外部,且其固接在所述电机19上,对气泵气室阀17起到保护的作用。
[0061]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泵阀主体还设置有遮护壳体13,且所述遮护壳体13上开设有排气孔14。
[0062]
在本实施例中,遮护壳体13,设置在所述泵阀主体外部,对泵阀主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其能够对记忆合金丝10之间进行隔离防护,并且其上设计了排气孔14,用于将泄气口4排出的气体导出至外部环境;
[0063]
导气模块1处还可以设置独立的控制器壳体,并与遮护壳体13固接。
[0064]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设置有端子连接器21。
[0065]
在本实施例中,端子连接器21,设置在所述第二控制单元9,用于连通电子电路。
[0066]
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8开设有对应所述进气口2设置的通气孔。
[0067]
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设置在所述第一控制单元8,其与所述进气口2对应设置,避免第一控制单元8对进气口2与配气层出口15的连通产生阻碍。
[0068]
实施例二
[0069]
一种按摩系统,包括:气动囊体;所述气动囊体与上述的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连通。
[007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与气动囊体连通,对气动囊体进行充气、泄气,实现按摩功能;
[0071]
如图1所示,此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可以控制一个气动囊体的充气、泄气;
[0072]
还可以同时控制两个气动囊体的充气、泄气;如图2所示,将导气模块1设计成两个,且共用一个配气腔,将两个出气口3分别与两个气动囊体连通,实现同时控制两个气动囊体的充气、泄气。
[0073]
实施例三
[0074]
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内安装有上述的一种按摩系统。
[0075]
在本实施例中,将按摩系统安装在座椅内,使得座椅具有气动按摩的功能。
[0076]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