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3611发布日期:2021-06-15 19:5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箱包轮通常是万向轮,万向轮是指安装在脚轮轮子的支架能在动载或者静载中水平360度旋转。

现有箱包轮存在的问题是:在拉动行李箱在上坡时,由于部分女性用户力量较弱,往往难以一口气上坡,会在坡度上停留缓气。而此时,由于箱包轮没有防后溜的功能,在自身重量和坡度作用下,反而出现后溜现象,如果用户没有及时反应,会导致行李箱倾倒、冲击后排行人等危险情况。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箱包轮后溜的结构,而且需要能够识别所处地段,非坡度地段时,应能够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包括轮子、轮架、轮座、轮轴及连接轴,所述轮子朝向轮架一侧同轴设置有棘轮,所述轮架上设有与棘轮啮合的棘爪、升降机构及倾角启动器,所述倾角启动器包括与轮架水平固定连接的轨道件、滚珠及接触开关,该轨道件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中央设有卡陷凹面,所述滚珠设置于轨道槽内做滚动配合,该轨道槽两端均设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与升降机构信号连接,驱动棘爪靠近或远离棘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李箱处于平面时,轮架与地面呈垂直状态,轮架上的倾角启动器与地面呈平行状态,此时轨道槽内的滚珠,处于卡陷凹面内,正常的箱包轮移动,不会使滚珠滚出,也就不会接触到轨道件两端的接触开关。

反之,当行李箱处于坡面行走时,用户握住拉杆拉行,行李箱处于倾斜状态,轮架由与地面垂直,变成了与地面倾斜,此时滚珠受角度变化,越出卡陷凹面,倒向一侧接触开关,接触开关发出信号,启动升降机构,使棘爪靠近棘轮。

因为棘轮与轮子呈同步旋转联动,在棘爪与棘轮啮合后,形成只能一个方向旋转,而不能倒转的棘轮机构。在棘轮机构的作用,箱包轮便能够在坡度上防止倒溜,从而保护行李箱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池、电机、主动齿轮及齿条,所述轮架内设有安装槽及贯穿至轮架外的连接孔,所述电机设置于安装槽内,并穿过连接孔与主动齿轮旋转配合,所述齿条沿棘轮径向设置,并与主动齿轮啮合,该齿条上设有铰接轴,所述棘爪上设有铰接孔,该铰接孔套设与铰接座上做旋转配合,所述棘轮的齿槽包括止动端面,所述轮架上,于棘爪朝向止动端面一侧处设有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接触开关控制电机旋转,电机带动齿轮、齿条机构运作,由齿条带动棘爪靠近或远离,实现箱包轮正常状态与防后溜状态的切换。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在箱包轮后溜时,阻挡住棘爪,进而卡住棘轮旋转,是轮子停止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齿条上沿棘轮径向设有两个长圆孔,所述轮架上设有延伸至长圆孔内做滑动配合的限位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个长圆孔与轮架上限位柱的配合,限制齿条的移动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轮轴包括两侧的轮段及中央的架段,该架段为光轴,与轮架做旋转配合,所述轮段设有键,所述轮子、棘轮上对应设有键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包轮一般由两只轮子组成,通过轮轴上的键,使两轮子、棘轮同步旋转或停止,这样一组棘轮机构便能控制两只轮子。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轨道槽呈v字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轨道槽呈v字型,形成一定角度,在行李箱倾斜角度小时,滚珠受轨道槽角度影响,不会立马碰到接触开关。在此设置下,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多少倾斜角度下,再启动升降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倾角启动器剖视图。

其中,1-轮子、2-轮架、21-安装槽、22-连接孔、23-限位块、24-限位珠、3-轮轴、31-键、4-棘轮、41-止动端面、42-键槽、5-棘爪、6-倾角启动器、61-轨道件、62-滚珠、63-接触开关、64-轨道槽、65-卡陷凹面、71-电机、72-主动齿轮、73-齿条、731-铰接轴、732-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防后溜的箱包轮结构,包括轮子1、轮架2、轮座、轮轴3及连接轴,所述轮子1朝向轮架2一侧同轴设置有棘轮4,所述轮架2上设有与棘轮4啮合的棘爪5、升降机构及倾角启动器6,所述倾角启动器6包括与轮架2水平固定连接的轨道件61、滚珠62及接触开关63,该轨道件61沿水平方向贯穿设置有轨道槽64,所述轨道槽64中央设有卡陷凹面65,所述滚珠62设置于轨道槽64内做滚动配合,该轨道槽64两端均设有接触开关63,所述接触开关63与升降机构信号连接,驱动棘爪5靠近或远离棘轮4。

当行李箱处于平面时,轮架2与地面呈垂直状态,轮架2上的倾角启动器6与地面呈平行状态,此时轨道槽64内的滚珠62,处于卡陷凹面65内,正常的箱包轮移动,不会使滚珠62滚出,也就不会接触到轨道件61两端的接触开关63。

反之,当行李箱处于坡面行走时,用户握住拉杆拉行,行李箱处于倾斜状态,轮架2由与地面垂直,变成了与地面倾斜,此时滚珠62受角度变化,越出卡陷凹面65,倒向一侧接触开关63,接触开关63发出信号,启动升降机构,使棘爪5靠近棘轮4。

因为棘轮4与轮子1呈同步旋转联动,在棘爪5与棘轮4啮合后,形成只能一个方向旋转,而不能倒转的棘轮4机构。在棘轮4机构的作用,箱包轮便能够在坡度上防止倒溜,从而保护行李箱的使用安全。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池、电机71、主动齿轮72及齿条73,所述轮架2内设有安装槽21及贯穿至轮架2外的连接孔22,所述电机71设置于安装槽21内,并穿过连接孔22与主动齿轮72旋转配合,所述齿条73沿棘轮4径向设置,并与主动齿轮72啮合,该齿条73上设有铰接轴731,所述棘爪5上设有铰接孔,该铰接孔套设与铰接座上做旋转配合,所述棘轮4的齿槽包括止动端面41,所述轮架2上,于棘爪5朝向止动端面41一侧处设有限位块23。

通过接触开关63控制电机71旋转,电机71带动齿轮、齿条73机构运作,由齿条73带动棘爪5靠近或远离,实现箱包轮正常状态与防后溜状态的切换。通过设置的限位块23,在箱包轮后溜时,阻挡住棘爪5,进而卡住棘轮4旋转,是轮子1停止转动。

所述齿条73上沿棘轮4径向设有两个长圆孔732,所述轮架2上设有延伸至长圆孔732内做滑动配合的限位柱24。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两个长圆孔732与轮架2上限位柱24的配合,限制齿条73的移动路径。

所述轮轴3包括两侧的轮段及中央的架段,该架段为光轴,与轮架2做旋转配合,所述轮段设有键31,所述轮子1、棘轮4上对应设有键槽42。

箱包轮一般由两只轮子1组成,通过轮轴3上的键31,使两轮子1、棘轮4同步旋转或停止,这样一组棘轮4机构便能控制两只轮子1。

所述轨道槽64呈v字型。

轨道槽64呈v字型,形成一定角度,在行李箱倾斜角度小时,滚珠62受轨道槽64角度影响,不会立马碰到接触开关63。在此设置下,可以根据需要,控制多少倾斜角度下,再启动升降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