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1383发布日期:2021-05-07 19:4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货物贸易活动的不断增长,运输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并以大宗货物运输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最为突出,从而促进了挂车相关行业的发展。半挂车作为一种载重量大、承载能力强的载货牵引汽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现有的半挂车运输货物时会使用篷布对其进行遮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篷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达到对车体内货物进行遮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包括设置在车体一端的l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车体上表面齐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在竖直的侧边上设有篷布,所述篷布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与支撑板竖直侧边平行的拉杆,所述支撑板与车体上均开设有供拉杆移动的滑槽,当拉杆滑移到滑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时,所述篷布遮挡车体,所述滑槽槽壁上设有驱动拉杆移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拉杆在滑槽内移动,进而使得拉杆带动篷布的一端逐渐遮挡车体的上端,达到对车体内货物进行遮挡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且支撑板的设置便于放置收纳的篷布。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两端槽壁上的转动轮,两个所述转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车体外壁设有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拉杆与上层皮带固定连接,下层所述皮带穿过拉杆。

优选地:所述篷布的宽度方向两侧边均延伸至车体的两侧面。

优选地:上层所述皮带外壁设有卡块,所述卡块设为两个且位于拉杆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卡块与皮带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卡块上设有穿出皮带下方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在穿出皮带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皮带下端面抵触的限位块,所述皮带上开设有供连接杆穿出的若干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篷布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配重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驱动件驱动拉杆在滑槽内移动,进而使得拉杆带动篷布的一端逐渐遮挡车体的上端,达到对车体内货物进行遮挡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且支撑板的设置便于放置收纳的篷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用于体现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1、支撑板;12、篷布;121、拉杆;122、滑槽;13、转动轮;131、皮带;132、电机;14、卡块;141、连接杆;142、限位块;143、连接孔;144、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如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车体1一端的l形支撑板11,支撑板11的一端与车体1上表面齐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支撑板11在竖直的侧边上设有篷布12,篷布1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与支撑板11竖直侧边平行的拉杆121,支撑板11与车体1上均开设有供拉杆121移动的滑槽122,当拉杆121滑移到滑槽12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时,篷布12遮挡车体1,滑槽122槽壁上设有驱动拉杆121移动的驱动件。

如图1和图2,驱动件驱动拉杆121在滑槽122内移动,进而使得拉杆121带动篷布12的一端逐渐遮挡车体1的上端,达到对车体1内货物进行遮挡的目的,自动化程度高,且支撑板11的设置便于放置收纳的篷布12。篷布12的宽度方向两侧边均延伸至车体1的两侧面。便于对车体1内货物形成较好的遮挡。篷布1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配重块144。减小篷布12被侧面吹翻的情况发生。

如图1和图2,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122两端槽壁上的转动轮13,两个转动轮13之间通过皮带131连接,车体1外壁设有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轮13转动的电机132,拉杆121与上层皮带131固定连接,下层所述皮带131穿过拉杆121。此时电机132驱动转动轮13转动时,转动轮13带动皮带131移动,进而带动拉杆121在滑槽122内往返移动,操作方便。

如图1和图3,上层皮带131外壁设有卡块14,卡块14设为两个且位于拉杆121的两端。此时加强了拉杆121与皮带131的连接,便于皮带131带动拉杆121移动。

如图1和图3,卡块14与皮带131可拆卸连接。方便调节拉杆121的位置,卡块14上设有穿出皮带131下方的连接杆141,连接杆141在穿出皮带13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皮带131下端面抵触的限位块142,此时限位块142限制了卡块14的位置,皮带131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41穿出的若干连接孔143。多个连接孔143的设置便于皮带131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拉杆12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体(1)一端的l形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一端与车体(1)上表面齐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11)在竖直的侧边上设有篷布(12),所述篷布(1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两侧均设有与支撑板(11)竖直侧边平行的拉杆(121),所述支撑板(11)与车体(1)上均开设有供拉杆(121)移动的滑槽(122),当拉杆(121)滑移到滑槽(122)远离支撑板(11)的一端时,所述篷布(12)遮挡车体(1),所述滑槽(122)槽壁上设有驱动拉杆(121)移动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122)两端槽壁上的转动轮(13),两个所述转动轮(13)之间通过皮带(131)连接,所述车体(1)外壁设有驱动其中一个转动轮(13)转动的电机(132),所述拉杆(121)与上层皮带(131)固定连接,下层所述皮带(131)穿过拉杆(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篷布(12)的宽度方向两侧边均延伸至车体(1)的两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上层所述皮带(131)外壁设有卡块(14),所述卡块(14)设为两个且位于拉杆(121)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块(14)与皮带(131)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卡块(14)上设有穿出皮带(131)下方的连接杆(141),所述连接杆(141)在穿出皮带(13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皮带(131)下端面抵触的限位块(142),所述皮带(131)上开设有供连接杆(141)穿出的若干连接孔(14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篷布(12)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若干配重块(14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半挂车篷布装置,达到对车体内货物进行遮挡的目的,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在车体一端的L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车体上表面齐平,另一端竖直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在竖直的侧边上设有篷布,所述篷布远离支撑板的一端两侧均设有与支撑板竖直侧边平行的拉杆,所述支撑板与车体上均开设有供拉杆移动的滑槽,当拉杆滑移到滑槽远离支撑板的一端时,所述篷布遮挡车体,所述滑槽槽壁上设有驱动拉杆移动的驱动件。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珍;曹行;张效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之翼交通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