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27282发布日期:2021-11-29 15:31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车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


背景技术:

2.洗车机主要是利用电脑控制毛刷和高压水自动来清洗汽车的一种机器,可分为:自动洗车机、自助洗车机、投币洗车机,主要由控制系统、电路、气路、水路和机械结构构成。洗车机有操作简单、美观大方、对车漆损伤小特点。
3.在夏季和冬季,家用小型汽车和suv汽车在开车驶往附近洗车店用洗车机进行自动清洗时,目前现有洗车机通常都是采用冷水对车身进行打湿清洗,但因家用小型汽车和suv汽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之后,此时的发动机、底盘及各动转系统都处于高温状态,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如果这个时候用冷水清洗车身,无异于让一个剧烈运动完毕的人大量喝入冷水,其刺激性可想而知,进而极易造成车身漆面失去光泽,严重时还会发生玻璃爆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洗车机通常都是采用冷水对车身进行打湿清洗,进而极易造成车身漆面失去光泽,严重时还会发生玻璃爆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包括洗车机壳体,所述洗车机壳体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坡块,两个所述坡块的外表面均呈三角形状,所述洗车机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温加热控制机构,且水温加热控制机构包括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表面与洗车机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水箱的内底壁分别放置有活性炭颗粒和吸氨沸石,所述活性炭颗粒位于吸氨沸石的下方,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腔体对电热管起到固定的效果。
8.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内顶壁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顶壁贯通并延伸至洗车机壳体的内底壁,所述水箱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散热孔对电热管工作产生的温度进行散热的效果。
10.优选地,两个所述限位块的上表面均卡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呈网状,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对水泵起到固定的效果。
12.优选地,所述水泵的型号为恒格尔牌rgb15

10,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内壁与洗车机壳体的清洗喷嘴组进水端固定连通,所述水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温度传感器将水箱内自来水温度范围进行自动控温在18

40度,避免水箱内自来水温度过高对车身漆面造成损伤。
14.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上海松导牌wzp

187

3pbo,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自来水,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内部自来水中,所述洗车机壳体的内底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贯通并延伸至水箱的内顶壁,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卡接有集水板;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对集水板限位的效果。
16.优选地,所述集水板的前内壁和后内壁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排水槽,多个所述排水槽的内底壁均与水箱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所述水箱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加液孔,所述加液孔的内顶壁贯通并延伸至位于所述洗车机壳体的右侧所述坡块上表面,所述加液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洗车机壳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机箱,所述显示机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机箱的后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模块,所述电热管和水泵、温度传感器、显示屏、单片机模块均与洗车机壳体电性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加液孔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定期通过其加入中性洗涤剂,使中性洗涤剂与自来水混合加热,从而对车身污渍清洗更彻底。
18.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9.通过设置洗车机壳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温加热控制机构,且水温加热控制机构包括有水箱,水箱的上表面与洗车机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水箱内自来水温度范围进行自动控温在18

40度,同时设置加液孔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定期通过其加入中性洗涤剂,使中性洗涤剂与自来水混合加热,从而对车身污渍清洗更彻底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洗车机通常都是采用冷水对车身进行打湿清洗,进而极易造成车身漆面失去光泽,严重时还会发生玻璃爆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显示机箱结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洗车机壳体结构剖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的图4中b处结构放大图。
25.图中:1、洗车机壳体;2、坡块;3、水箱;31、腔体;32、电热管;33、散热孔;34、限位块;35、固定板;36、水泵;37、出水管;38、温度传感器;39、安装槽;310、集水板;311、排水槽;312、加液孔;313、密封盖;314、显示机箱;315、显示屏;316、单片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

5,一种可隧道通过式清洗的高效洗车机,包括洗车机壳体1,洗车机壳体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坡块2,两个坡块2的外表面均呈三角形状,洗车机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温加热控制机构,且水温加热控制机构包括有水箱3,水箱3的上表面与洗车机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28.进一步地,水箱3的内底壁分别放置有活性炭颗粒和吸氨沸石,活性炭颗粒位于吸氨沸石的下方,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腔体31,腔体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热管32,电热管32的材质为304不锈钢材料制成;
29.进一步地,腔体31对电热管32起到固定的效果。
30.进一步地,腔体31的内顶壁开设有散热孔33,散热孔33的内顶壁贯通并延伸至洗车机壳体1的内底壁,水箱3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4;
31.进一步地,设置散热孔33对电热管32工作产生的温度进行散热的效果。
32.进一步地,两个限位块34的上表面均卡接有固定板35,固定板35的外表面呈网状,固定板35的顶部中心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36;
33.进一步地,固定板35对水泵36起到固定的效果。
34.进一步地,水泵36的型号为rgb15

10,水泵36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有出水管37,出水管37的一端内壁与洗车机壳体1的清洗喷嘴组进水端固定连通,水箱3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8;
35.进一步地,设置温度传感器38将水箱3内自来水温度范围进行自动控温在18

40度,避免水箱3内自来水温度过高对车身漆面造成损伤。
36.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38的型号为wzp

187

3pbo,水箱3的内部设置有自来水,温度传感器38的检测端延伸至水箱3的内部自来水中,洗车机壳体1的内底壁开设有安装槽39,安装槽39的内底壁贯通并延伸至水箱3的内顶壁,安装槽39的内壁卡接有集水板310;
37.进一步地,安装槽39对集水板310限位的效果。
38.进一步地,集水板310的前内壁和后内壁均开设有呈矩形阵列分布的排水槽311,多个排水槽311的内底壁均与水箱3的内顶壁固定连通,水箱3的右侧内壁开设有加液孔312,加液孔312的内顶壁贯通并延伸至位于洗车机壳体1的右侧坡块2上表面,加液孔312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13,洗车机壳体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机箱314,显示机箱314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315,显示机箱314的后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模块316,电热管32和水泵36、温度传感器38、显示屏315、单片机模块316均与洗车机壳体1电性连接;
39.进一步地,设置加液孔312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定期通过其加入中性洗涤剂,使中性洗涤剂与自来水混合加热,从而对车身污渍清洗更彻底。
40.通过设置洗车机壳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水温加热控制机构,且水温加热控制机构包括有水箱3,水箱3的上表面与洗车机壳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对水箱3内自来水温度范围进行自动控温在18

40度,同时设置加液孔312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定期通过其加入中性洗涤剂,使中性洗涤剂与自来水混合加热,从而对车身污渍清洗更彻底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洗车机通常都是采用冷水对车身进行打湿清洗,进而极易造成车身漆面失去光泽,严重时还会发生玻璃爆裂的问题。
41.工作原理:洗车机壳体1的感应模块感应到小型汽车和suv汽车车前身时,洗车机壳体1启动控制电热管32和温度传感器38、显示屏315、单片机模块316通电,设置电热管32工作对水箱3内部的自来水进行加热,设置温度传感器38对自来水的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当水箱3内的自来水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38设定温度值时,将信号传给单片机模块316,经单片机模块316处理后一边先控制电热管32停止工作,其次,控制水泵36通电,一边将水箱3内自来水温度传给显示屏315用于显示,水泵36工作将水箱3内加热后的自来水抽入出水管37内,通过洗车机壳体1内的清洗喷嘴雾状喷出,对车身表面进行温水清洗,设置活性炭颗粒和吸氨沸石便于对水箱3内自来水中杂质进行过滤吸附,减少自来水中杂质对车身漆面造成损伤,设置加液孔312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定期通过其加入中性洗涤剂,使中性洗涤剂与自来水混合加热,从而对车身污渍清洗更彻底。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