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6468发布日期:2021-09-10 19: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2)、电池承载板(16)、拆装驱动总成、转运驱动总成;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操作口(15);所述电池承载板(16)顶部设置有若干数量的电池限位区(17), 所述电池限位区(17)上设置两个阶梯通孔(18),所述阶梯通孔(18)均滑动连接有套筒(19);所述拆装驱动总成用于驱动套筒(19)先上升后旋转;所述转运驱动总成用于驱动电池承载板(16)间歇转动;所述拆装驱动总成驱动套筒(19)动作时,电池承载板(16)不转动;所述拆装驱动总成包括转动杆(24),所述转动杆(24)上固定连接有非全齿轮(58),所述非全齿轮(58)上方设有环形齿条(57),所述非全齿轮(58)转动时与环形齿条(57)间歇啮合,所述环形齿条(57)顶面固定连接有筒形凸轮(52),所述筒形凸轮(52)凸起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59),所述筒形凸轮(52)上方设置有限位板(14),所述限位板(14)滑动连接有两个顶推杆(20),所述顶推杆(20)上方正对套筒(19),两个所述顶推杆(20)底部连接有u型杆(21),所述u型杆(21)与两个所述顶推杆(20)均转动连接,所述顶推杆(20)与套筒(19)花键连接,所述顶推杆(20)均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2),所述筒形凸轮(52)将u型杆(21)顶至最高处时,驱动齿轮(22)与弧形齿条(59)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驱动总成包括包括间歇半球(23)、驱动轴(13),所述驱动轴(13)竖直布置且顶端与底板(12)中部转动连接,所述间歇半球(23)同轴固定设置在驱动轴(13)外壁,所述转动杆(24)靠近间歇半球(23)的侧壁关于间歇半球(23)竖向轴线对称固定设置有两组凸轮机构(4),所述间歇半球(23)侧壁开设有用于配合凸轮机构(4)的间歇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4)包括凸轮盘(41),所述凸轮盘(41)侧壁固定设置有凸轮抓扣(42),所述凸轮抓扣(42)套设在间歇半球(23)四周环绕其竖向轴线等角度开设的长圆槽内,所述间歇半球(23)侧壁还开设有用于配合凸轮盘(41)的锁止半圆(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4)外壁同轴套设有对准凸轮(53),所述对准凸轮(53)下端接触有两块对称的桥板(54),所述桥板(54)远离对准凸轮(53)的一端通过支架转动设置在安装底架(11)上端面,远离对准凸轮(53)的所述桥板(54)一端侧壁的转动轴外壁套设有对准顶杆(55),所述对准顶杆(55)上端通过铰链转动设置有顶块(56),所述顶块(56)转动设置在顶升盘(51)底端的槽内;所述安装底架(11)上端内壁靠近环形齿条(57)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锁止环形齿条(57)转动的防转齿板(6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上端转动设置有多组自动复位组(60),所述自动复位组(60)内包括多个轴线排列成圆弧凸面向下的复位辊(61),所述复位辊(61)两端转动设置在底板(12)侧壁开设的轮胎槽内,所述复位辊(61)末端同轴固定设置有齿牙(62),所述齿牙(62)上端啮合有锁止齿条(63),每个所述锁止齿条(63)固定设置有同一个解锁框(64),所述解锁框(64)竖向滑动设置在底板(12)开设的避让槽内,所述顶块(56)侧壁固定设置有l解锁杆(65),所述l解锁杆(65)穿过底板(12)侧壁的避让孔固定设置在解锁框(64)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9)下端侧壁开设有补偿环槽(70),所述补偿环槽(70)外端套设有施力板(71),所述施力板(71)竖向滑动在补偿环槽(70)内,所述施力板(71)外壁滑动设置在电池限位区(17)之间内壁。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下方设有安装底架(11),两个所述转动杆(24)穿过安装底架(11)的一端均传动连接有两个通过支架转动设置在安装底架(11)侧壁的锥齿轮轴组(25),两个所述锥齿轮轴组(25)与电机(10)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技术领域的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包括底板、电池承载板、拆装驱动总成、转运驱动总成;有效解决了现有换电站对电池进行更换过程中,先将没有电的电池进行卸载,再将没有电的电池拖出操作区,再卸载没有电的电池,进一步将有电的电池装载到操作平台,再拖入操作区进行装载,从而导致了换电效率低下的问题出现。率低下的问题出现。率低下的问题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波 岳贤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锐莱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1/9/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