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77925发布日期:2023-05-17 06: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流体控制,尤其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热管理系统中通常包括多个流体元件,例如热交换元件和其他中间换热元件,这些流体元件通常通过管路连接,导致系统占用空间较大,如何对热管理系统中这些元件进行集成化设计,减少管路连接,减小系统占用空间是一个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减小占用空间。

2、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热交换组件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热交换组件和所述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通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子通道和所述第四子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组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能够导通和/或截止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第四子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换热部,所述换热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三子通道之间,且所述第一子通道内的工作流体和所述第三子通道内的工作流体能够通过所述换热部换热。

3、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流体元件、第二流体元件和上述的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所述压缩机的通道、所述第一流体元件的通道和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元件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热交换元件和第一连接块,热交换元件和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其中第二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位于热交换组件,通过设置第一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和第三子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块,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连通,第一节流元件导通或截止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且第一连接块包括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之间的换热部,使得流通于第一子通道内的第一流体和流通于第三子通道内的第二流体能够通过换热部实现换热,相较于单独设置一个中间换热元件并通过管路将该中间换热元件和热交换元件连接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和第三子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块,且将第一连接块与热交换组件对接连通,能够提高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减小占用空间。



技术特征:

1.一种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热交换组件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热交换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包括相互隔离的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子通道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子通道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子通道和所述第四子通道位于所述热交换组件,所述第一节流元件能够导通和/或截止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三子通道与所述第四子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形成所述第一子通道的部分壁部,所述第二端面形成所述第三子通道的部分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沿预设方向,所述第一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三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分设于所述换热部的两侧,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方向平行或垂直或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方向平行或重合,沿所述预设方向,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盖板和端板,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端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一流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流程内的工作流体的流向相反,所述第三子通道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流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流程内的工作流体的流向相反,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流程沿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方向的正投影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流程的正投影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形成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的部分,沿第一流体通道内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安装腔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之间,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节流元件包括阀口和阀针,通过所述阀针相对所述阀口移动能够将所述第一子通道和所述第二子通道导通或截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热交换组件连接,沿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连接块和所述第一连接块分设于所述热交换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五子通道,至少部分所述第五子通道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五子通道与所述第二子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和第六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第六子通道,所述第六子通道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块,且所述第六子通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子通道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还包括第七子通道、第八子通道、第九子通道,所述第七子通道的至少部分、所述第八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和所述第九子通道的至少部分均位于所述第三连接块;

11.一种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流体元件、第二流体元件和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流体控制组件,所述压缩机的通道、所述第一流体元件的通道和所述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流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流体元件的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连通。


技术总结
一种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节流元件、热交换组件和第一连接块,热交换组件和第一连接块相互连接,流体控制组件的第一流体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包括第三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至少部分第一子通道和至少部分第三子通道位于第一连接块,第二子通道和第四子通道位于热交换组件,第一节流元件能够导通和/或截止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三子通道与第四子通道连通;第一连接块包括换热部,换热部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子通道和第三子通道之间,且第一子通道内的工作流体和第三子通道内的工作流体能够通过换热部换热,这样有利于减少流体控制组件以及热管理系统的管路连接,减小系统的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