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

文档序号:27302552发布日期:2021-11-06 05:3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篷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车载篷布大都是通过人工进行收纳,浪费人力,并且收纳效果较差。而且目前采用的篷布材料大都是纺织品,油布,pvc材料等,纺织品,油布,pvc材料坚韧度不够,在进行多次折叠弯曲时,其折叠处常常发生断裂,可靠性不高。这些材料对于温度,雨水以及阳光的耐受性也不高,常常会发生老化或者变质的情况,不能对所承载的物资或者设备进行很好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载篷布缺乏自动化收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收缩支架,所述收缩支架上布设有车载篷布;在车厢两侧的横向方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收缩支架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收缩支架还连接有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收缩支架沿所述滑轨前后移动,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
5.优选的,所述收缩支架包括多个拱形支架,相邻两个拱形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展开和收缩拱形支架间距的收缩体;所述拱形支架均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竖向支臂和第二竖向支臂,以及连接第一竖向支臂和第二竖向支臂上部的拱形支臂。
6.优选的,所述收缩体包括呈x型交叉的两个收缩杆,两个收缩杆的结合处铰接,每一个收缩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个所述拱形支架上的条形滑槽内,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拱形支架的条形滑槽内。
7.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拱形支架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收缩体,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竖向支臂之间、两个第二竖向支臂之间以及两个拱形支臂之间。
8.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沿车厢横向设置的丝杠,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机构带动所述丝杠转动,所述丝杠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沿所述丝杠前后移动;所述滑块还通过连接器连接位于车厢尾部的主动运行的拱形支架。
9.优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在所述丝杠的端部,并且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啮合。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所述滑块的顶面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主动运行的拱形支架连接的第二固定板。
11.优选的,车厢的前端还设置有固定支架,位于车厢首端的拱形支架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与车厢首端的拱形支架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条。
12.优选的,所述车载篷布为折棚材料,所述折棚材料包括三层,第一层和第三层均为有机橡胶,第二层为编制物。
13.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有计数开关,所述计数开关用于计算所述驱动电机的运行时间;所述驱动电机还电连接有红外遥控开关,所述红外遥控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开启及关闭。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收缩支架,收缩支架上均匀布设有车载篷布;在车厢两侧的横向方向设置有滑轨,收缩支架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收缩支架还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带动收缩支架沿滑轨前后移动,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本实用新型使车载篷布的收纳方式更加便捷和自动化,合理使用了车厢的装载空间。
附图说明
1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收缩支架示意图;
1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驱动装置示意图;
18.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连接器示意图;
19.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连接器安装示意图;
20.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车载篷布截面示意图;
21.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驱动装置电路连接示意图;
22.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的篷布收纳罩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如图1所示,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收缩支架2,收缩支架2上均匀布设有车载篷布1;在车厢两侧的横向方向设置有滑轨6,收缩支架2安装在滑轨6上;收缩支架2还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带动收缩支架2沿滑轨前后移动,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该方式使得车载篷布1的收纳方式更加便捷、快速。
26.如图2所示,收缩支架2包括多个拱形支架21,相邻两个拱形支架21之间设置有用于展开和收缩拱形支架间距收缩体3。每个拱形支架21均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竖向支臂23和第二竖向支臂24,以及连接第一竖向支臂23和第二竖向支臂24上部的拱形支臂25;在相
邻的两个第一竖向支臂23之间、两个第二竖向支臂24之间以及两个拱形支臂25之间均设置有收缩体3。
27.优选的,拱形支臂25与第一竖向支臂23和第二竖向支臂24之间通过插接方式组合安装,这种支臂结构方便拼接安装、简易性高。同时,拱形支臂25的长度可以选择,适用于不同宽度的车厢。
28.优选的,收缩体3包括呈x型交叉的两个收缩杆31,两个收缩杆31的结合处铰接,每一个收缩杆31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一个拱形支架21上的条形滑槽22内,另一端滑动连接在另一个拱形支架21的条形滑槽22内。收缩杆31的端部可在条形滑槽22内往复移动,当两个收缩杆31收缩后,能够使相邻的两个拱形支架21合拢在一起,当全部的拱形支架21都收缩之后,能够实现车载篷布1的收纳。
29.优选的,相邻两个拱形支架21之间设置有多个收缩体3,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一竖向支臂23之间、两个第二竖向支臂24之间以及两个拱形支臂25之间。在第一竖向支臂23、第二竖向支臂24以及拱形支臂25的两个侧面都设置有条形滑槽22,两个条形滑槽22成对分布在第一竖向支臂23、第二竖向支臂24以及拱形支臂25的侧面上。可以看出,相邻的两个拱形支架21之间设置有三组收缩体3,在保证收缩支架2能够进行收缩的情况下,增加了拱形支架21的稳定性。
30.优选的,车厢的前端还设置有固定支架10,位于车厢首端的拱形支架21与固定支架10固定连接,固定支架10与车厢首端的拱形支架21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条11。缓冲条11能够减少拱形支架21在收缩过程中对固定支架10的缓冲力。
31.优选的,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2和沿车厢横向设置的丝杠13,驱动电机12通过齿轮机构带动丝杠13转动,齿轮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15和第二传动齿轮16,第一传动齿轮15套设在驱动电机12的转轴上,第二传动齿轮16套设在丝杠13的端部,并且与第一传动齿轮15啮合。丝杠13上连接有滑块14,可沿丝杠13前后移动。
32.结合图4和图5,滑块14通过连接器4连接车厢尾部主动运行的拱形支架21。连接器4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连接臂41和第二连接臂42,第一连接臂4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滑块14的顶面连接的第一固定板43,第二连接臂4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车厢尾部主动运行的拱形支架21连接的第二固定板44,具体的第二固定板44与。
33.优选的,在第一固定板43和第二固定板44的四个端角均设置有安装孔45,螺栓穿过第一固定板43上的安装孔45与滑块14的顶面螺纹连接,螺栓穿过第二固定板44上的安装孔45与拱形支架21螺纹连接。
34.优选的,每个拱形支架21的底部均设置有滑轮5,可在滑轨6上滚动。
35.如图6所示,车载篷布1为折棚材料,折棚材料包括三层,第一层101和第三层103均为有机橡胶,有机橡胶为csm(氯磺化聚乙烯),第二层102为编制物。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车载篷布具有极好的耐臭氧性,耐热性、耐腐蚀性以及良好的阻燃性,可承受145摄氏度的温度。
36.如图7所示,驱动电机12电连接计数开关9,计数开关9用于计算驱动电机12的运行时间;驱动电机12还电连接有红外遥控开关8,红外遥控开关8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2的开启及关闭。红外遥控器可以控制红外遥控开关8的闭合和断开,进而实现对驱动电机12的上电和断电以及正转反转。当驱动电机12上电工作后,计数开关9对驱动电机12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当车载篷布刚好完成收纳或展开时,计数开关9反馈至红外遥控开关8,红外遥控开关
8对驱动电机12断电。
37.优选的,如图8所示,在车厢的前端还设置有篷布收纳罩27,收缩支架2收缩后处于该篷布收纳罩27的下方。
3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载篷布的横向收纳装置,包括设置在车厢上的收缩支架,收缩支架上均匀布设有车载篷布;在车厢两侧的横向方向设置有滑轨,收缩支架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收缩支架还连接有驱动装置,可带动收缩支架沿滑轨前后移动,对应进行收缩或伸展。本实用新型使车载篷布的收纳方式更加便捷和自动化,合理使用了车厢的装载空间。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