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2448发布日期:2021-12-22 16:4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


背景技术:

2.前桥轮毂防尘盖主要用于密封前桥轮毂,使得外界水、灰尘等杂物无法进入轮毂污染轴承润滑脂,保持轴承使用环境。现有的前桥轮毂防尘盖与轮毂一般使用螺栓连接,装配和拆卸时要分别安装、拆卸螺栓,耗时费力;而且轮毂防尘盖和轮毂贴合面因为加工精度、以及车辆运行过程中造成螺栓松动使得两者之间可能存在间隙,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则还需在贴合面上涂抹平面密封胶进行密封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轮毂轴承内等造成漏油风险,另外也增加了装配工序,使得装配较为繁琐。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其优点是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一体,防尘盖安装止口处带有1
°‑3°
的拔模角,方便导入,装配时直接压入,无需安装螺栓,拆卸时,用螺丝刀支住凸起翻边然后敲击螺丝刀柄取出防尘盖,无需拆卸螺栓,可实现轮毂防尘盖的快速装配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前桥轮毂防尘盖与前桥轮毂是过盈配合,无需涂平面密封胶也没有漏油风险;此结构在实现传统前桥功能的同时可以提升汽车的转向轻便性,转向回位力,以及减小前桥的质量,有助于车辆轻量化,节约成本。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包括前桥轮毂,前桥轮毂防尘盖;
6.所述前桥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装配止口;所述装配止口设置在所述轮毂本体上,所述装配止口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
7.所述前桥轮毂防尘盖包括盖顶、斜坡段、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止口段;所述盖顶与所述斜坡段由圆弧连接,所述斜坡段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由圆弧连接,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依次设置在所述斜坡段与所述止口段之间;
8.所述前桥轮毂与所述前桥轮毂防尘盖之间为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密封环槽适配安装,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密封环槽适配安装。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形状可为n形、倒v形、m形等;
10.所述第一密封环槽、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的形状适配可为n形、倒v形、m形等;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密封环槽。
12.进一步地,所述止口段端部具有1
°‑3°
的拔模角。
13.进一步地,所述斜坡段与盖顶的夹角为120
°‑
160
°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开口两端设有圆弧过渡的倒角。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起部的2/3

3/4,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2/3

3/4。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通过前桥轮毂防尘盖与前桥轮毂过盈配合装配一体,防尘盖安装止口处带有1
°‑3°
的拔模角,方便导入,装配时直接压入,无需安装螺栓,拆卸时,用螺丝刀支住凸起翻边然后敲击螺丝刀柄取出防尘盖,无需拆卸螺栓,可实现轮毂防尘盖的快速装配和拆卸,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前桥轮毂防尘盖与前桥轮毂是过盈配合,无需涂平面密封胶也没有漏油风险;此结构在实现传统前桥功能的同时可以提升汽车的转向轻便性,转向回位力,以及减小前桥的质量,有助于车辆轻量化,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前桥轮毂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前桥轮毂防尘盖与前桥轮毂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处放大示意图。
22.图中:
23.1、前桥轮毂防尘盖;11、盖顶;12、斜坡段;13、第一凸起部;14、第二凸起部;15、止口段;2、前桥轮毂;21、轮毂本体;22、装配止口;221、第一密封环槽;222、第二密封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换式前桥轮毂防尘盖结构,包括前桥轮毂2,前桥轮毂防尘盖1;前桥轮毂2包括轮毂本体21、装配止口22;装配止口22设置在轮毂本体21上,装配止口22上依次设有第一密封环槽221、第二密封环槽222;前桥轮毂防尘盖1包括盖顶11、斜坡段12、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止口段15;盖顶11与斜坡段12由圆弧连接,斜坡段12与第一凸起部13由圆弧连接,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依次设置在斜坡段12与止口段15之间;前桥轮毂2与前桥轮毂防尘盖1之间为过盈配合;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密封环槽221适配安装,第二凸起部14与第二密封环槽222适配安装。
25.具体来说,装配时,前桥轮毂防尘盖1的止口段15对准装配止口22,用力将前桥轮毂防尘盖1压入前桥轮毂2的装配止口22,此时,第二凸起部14进入第二密封环槽222内,第一凸起部13进入第一密封环槽221内,产生迷宫密封效应,其原理是装配止口22环壁上设两个依次排列的环行密封环槽即第一密封环槽221、第二密封环槽222,第一凸起部13与第一密封环槽221之间,第二凸起部14与第二密封环槽222之间形成一系列截流间隙与膨胀空腔,被密封介质轴承润滑脂在通过曲折迷宫的间隙时产生节流效应而达到阻漏的目的。前
桥轮毂防尘盖1与前桥轮毂2能快速完成安装,不用耗时费力安装螺丝,大大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前桥轮毂防尘盖1的双凸起与前桥轮毂的双密封环槽配合连接,能使前桥轮毂防尘盖1与前桥轮毂2连接更加牢固,不易松动,由于前桥轮毂2与前桥轮毂防尘盖1之间为过盈配合,止口段15与装配止口22紧密贴合,有效阻隔了外界水、灰尘等杂物进入轮毂污染轴承润滑脂,保持了轴承良好的使用环境;同时,前桥轮毂2与前桥轮毂防尘盖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它们之间没有间隙,不会有泄露轴承润滑脂的风险,因此也无需涂平面密封胶,可节省资源,节约成本。拆卸时,也只需要用螺丝刀支住凸起然后轻轻敲击螺丝刀就能轻松取出防尘罩,无需拆卸螺栓就能快速完成前桥轮毂防尘盖1的拆卸。
26.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形状可为n形、倒v形、m形等;第一密封环槽221、第二密封环槽222的形状与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的形状适配可为n形、倒v形、m形等;其中n形结构为优选结构,其余截面形状如倒v形、m形等且不限于上述截形的图纸本实施例均未具体详叙,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文字记载,可以得知改截面结构。其中第一密封环槽221、第二密封环槽222与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的形状设置成n形、倒v形、m形可起到前桥轮毂2与前桥轮毂防尘盖1紧密连接,能够第一凸起部13、第二凸起部14限制在第一密封环槽221、第二密封环槽222,确保车辆震动、颠簸情况下不会产生松动,确保前桥轮毂防尘盖1对前桥轮毂2的密封效果。
27.进一步地,第一凸起部13的高度小于第二凸起部14,第一密封环槽221的高度小于第二密封环槽222。这样设置在拆卸时,螺丝刀更容易抵住第一凸起部13,然后敲击,能使第一凸起部13出来的同时,第二凸起部14也可带出来,使拆卸更加便捷。
28.进一步地,止口段15端部设有1
°‑3°
的拔模角,使得止口段15更容易导入装配止口22,使安装更快速。
29.进一步地,斜坡段12与盖顶11的夹角为120
°‑
160
°
,设置斜坡段的目的是使安装和拆卸时,螺丝刀更容易介入进行辅助,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0.进一步地,第一密封环槽、第二密封环槽开口两端设有圆弧过渡的倒角。其目的是一方面使得前桥轮毂防尘盖1更容易安装,另一方面是圆弧过渡可减少应力,减轻磨损,提高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起部的2/3

3/4,所述第一密封环槽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密封环槽的2/3

3/4。其目的也还是使各部件尺寸更有利于零件的装配和拆卸。
32.具体实施时,前桥轮毂防尘盖1装配止口尺寸为φ76(+0.2~+0.1),前桥轮毂2装配止口尺寸为φ76(0~

0.074),通过过盈配合装配一体,止口段15端部设有1
°‑3°
的拔模角,方便导入,装配时直接压入,无需安装螺栓,拆卸时,用螺丝刀支住第一凸起部13然后敲击螺丝刀手柄取出防尘罩,无需拆卸螺栓。
33.参见图3和图4,前桥轮毂防尘盖1与前桥轮毂2装配后,前桥轮毂2与前桥轮毂防尘盖1之间为过盈配合使得它们之间没有间隙,不会有泄露轴承润滑脂的风险,因此也无需涂平面密封胶。
3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