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帘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7856发布日期:2022-02-09 12: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帘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帘及汽车。


背景技术:

2.如图1所示,现有的气帘包括支撑部1

、充气口2

和处于支撑部1

内侧的气袋3

。气袋3

沿着前后方向分为气袋第一部分31

和气袋第二部分32

。当气帘展开时,整个气袋3

中都充有气体,并不是气袋所有位置都会保护人的头部。具体地,气袋第一部分31

和气袋第二部分32

会与人的头部接触,起到保护人的头部的作用;而气袋第一部分31

和气袋第二部分32

靠近充气口2

的区域不会与人的头部接触,该区域中气体仅用于传递气压,其不能起到保护人的头部的作用,造成气体浪费,气体利用率低。
3.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且气体利用率高的气帘及汽车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且气体利用率高的气帘及汽车。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气帘,包括具有柔性的网格状供气通道的柔性支撑部、与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连通的充气口和与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连接的多个气囊;
6.所述气囊处于所述柔性支撑部的一侧,每个所述气囊都与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的一个交叉部连接且连通。
7.交叉部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形成在所述柔性支撑部中。
8.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连接在所述柔性支撑部的一侧表面上。
9.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囊包括两个以上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气囊袋。
1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两个以上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所述气囊袋通过缝线连接。
1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处于展开状态的所述气囊袋依次连接呈气囊串。
12.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多条第一供气通道和间隔布置的多条第二供气通道;
13.多条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与多条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交叉连接呈网格状,至少一条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与所述充气口连通,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与所述第一供气通道在所述交叉部连通。
1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网格状供气通道还包括与所述充气口连接的主供气通道,每条所述第一供气通道都与所述主供气通道连接且连通。
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每条所述第一供气通道都与全部的所述第二供气通道交叉连接,每条所述第二供气通道都与全部的所述第一供气通道交叉连接。
16.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气帘。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帘及汽车,柔性支撑部具有网格状供气通道,多个气囊与网格状供气通道的多个交叉部连接且连通,可以根据实际保护区域的实际需要来布置所需气囊的数量及位置。在气帘展开时,网格状供气通道可以向气囊快速供气,气囊可以快速展开,气体基本都充入气囊中,避免了气体浪费,并提高了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气帘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帘的示意图;
21.图3为由两个以上的气囊袋组成的气囊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示意图;
22.图4为由两个以上的气囊袋组成的气囊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23.图5为处于展开状态的气囊保护人的头部的示意图;
24.图6为主供气通道、第一供气通道、第二供气通道和气囊的侧视图;
25.图7为网格状供气通道中的第二供气通道形成在柔性支撑部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7.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气帘,包括具有柔性的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柔性支撑部1、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连通的充气口2和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连接的多个气囊4。
28.其中,气囊4处于柔性支撑部1的一侧,每个气囊4都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一个交叉部30连接且连通。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帘用于安装汽车上起到保护人的头部的作用,其可为侧气帘或头部气帘。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帘包括有柔性支撑部1、充气口2、网格状供气通道3和气囊4。
31.柔性支撑部1呈片状,可收展。柔性支撑部1可为无纺布支撑部。柔性支撑部1为气帘的主体结构,其边缘安装有挂耳和系绳。
32.充气口2用于向网格状供气通道3充气。充气口2可以与柔性支撑部1连接。
33.网格状供气通道3呈网状,其内部的通道四通八达,可为气囊4快速供气。网格状供气通道3可选择形成在柔性支撑部1中,也可选择形成在柔性支撑部1的外侧。网格状供气通道3与充气口2连接并连通。
34.根据气帘展开时的形状,预先确定好能够与人的头部接触的保护区,将多个气囊4布置在保护区中,并将气囊4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交叉部30连接并连通。气囊4处于柔性支
撑部1的外侧。在安装有气囊4的交叉部30上开设有开口,气囊4的进气口与交叉部30的开口连通。网格状供气通道3中的气体流通四通八达,可为气囊4快速充气。根据实际需要,在网格状供气通道3处于保护区中的多个交叉部30处可分别安装有气囊4,以提高对人的头部的保护效果。
35.气囊4可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可通过缝线缝接在一起,也可直接将气囊4与网格状供气通道3通过一体纺织方式的成型。
36.在气帘展开时,充气装置通过充气口2向网格状供气通道3中充气,网格状供气通道3向气囊4快速供气,气囊4可以快速展开,气体基本都充入气囊4中,避免了气体浪费,并提高了保护效果。
3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网格状供气通道3形成在柔性支撑部1中。
38.本实施例中,柔性支撑部1中不含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区域是由两层粘合在一起的柔性支撑层组成。柔性支撑部1中包含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区域由两层不粘合的柔性支撑层组成。网格状供气通道3是在柔性支撑部1内一体成型的非粘合腔型结构。在充气前,网格状供气通道3对应的柔性支撑层接触但不粘合。在充气后,网格状供气通道3对应的柔性支撑层分离,网格状供气通道3才形成管状形状。
39.将网格状供气通道3设置在柔性支撑部1中,可以降低气帘的厚度,方便气帘卷绕。
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网格状供气通道3连接在柔性支撑部1的一侧表面上。
41.网格状供气通道3可缝合在柔性支撑部1的一侧表面上,方便成型具有网格状供气通道3的气帘。网格状供气通道3可通过纺织方式与柔性支撑部1一体纺织成型。
42.网格状供气通道3与气囊4处于柔性支撑部1的同一侧。
4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气囊4包括两个以上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气囊袋41。在充气时,两个以上的气囊袋41依次快速展开,拓展了气囊4的体积,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4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相互连接且连通的气囊袋41通过缝线连接相邻的气囊袋41通过缝线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方便将多个气囊袋41缝合为气囊4。
4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6所示,在气囊4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处于展开状态的气囊袋41依次连接呈气囊串。气囊串整体朝向柔性支撑部1的一侧展开,可以更加接近人的头部,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46.根据实际需要,有些区域的气囊4包括两个气囊袋41,有些区域的气囊4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气囊袋41,以与人的头部形状轮廓匹配。
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网格状供气通道3包括间隔布置的多条第一供气通道32和间隔布置的多条第二供气通道33。
48.多条第二供气通道33与多条第一供气通道32交叉连接呈网格状,至少一条第一供气通道32与充气口2连通,第二供气通道33与第一供气通道32在交叉部30连通。
49.本实施例中,网格状供气通道3由多条第一供气通道32和多条第二供气通道33组成。第一供气通道32和第二供气通道33分别处于柔性支撑部1中或分别连接在柔性支撑部1的一侧。多条第一供气通道32和多条第二供气通道33分别间隔分布。该多条第二供气通道33与多条第一供气通道32交叉连接呈网格状。连接时,至少一条第一供气通道32与充气口2连接连通,第二供气通道33与第一供气通道32在交叉部30连通。
50.在充气时,气体经充气口2进入第一供气通道32,然后会有气体进入第二供气通道33,第一供气通道32和第二供气通道33中气体在交叉部30供给气囊4,可以为气囊4快速充气。
51.当其中一条管道堵塞时,其余管道可以继续保持供气。
52.有关第一供气通道32、第二供气通道33的数量、间距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5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网格状供气通道3还包括与充气口2连接的主供气通道31,每条第一供气通道32都与主供气通道31连接且连通。
54.本实施例中,网格状供气通道3中布置有主供气通道31,主供气通道31与充气口2连接并连通,每条第一供气通道32都与主供气通道31连接并连通。在充气时,气体可经主供气通道31快速流入各条第一供气通道32,然后流向第二供气通道33和气囊4,提高了充气的效率。
5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气通道32与主供气通道31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主供气通道31可沿着柔性支撑部1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供气通道32可沿着柔性支撑部1的第二方向延伸,方便管道布置。主供气通道31中的气体沿着第一方向快速流动,进入第一供气通道32中气体沿着第二方向快速流动,可以快速到达与主供气通道31间隔一定距离的气囊4中。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条第一供气通道32都与全部的第二供气通道33交叉连接,每条第二供气通道33都与全部的第一供气通道32交叉连接。
57.也即是,所有的第一供气通道32与所有的第二供气通道33都交叉连接且连通,气体流通路径多,可为处于各交叉部30的气囊4快速充气。
5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供气通道32与第二供气通道33之间的夹角在预设范围内,可为锐角、直角或钝角相应地,形成在第一供气通道32与第二供气通道33之间的网格可为棱形网格、矩形网格、梯形网格等,以形成不同形状的网格状供气通道3。
59.第二供气通道33可与供气主管31平行。
60.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帘。气帘可以作为汽车的侧气帘或头部气帘使用。有关气帘与车身的安装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内容,在此不再详述。
6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帘及汽车,柔性支撑部具有网格状供气通道,多个气囊与网格状供气通道的多个交叉部连接且连通,可以根据实际保护区域的实际需要来布置所需气囊的数量及位置。在气帘展开时,网格状供气通道可以向气囊快速供气,气囊可以快速展开,气体基本都充入气囊中,避免了气体浪费,并提高了保护效果。
62.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6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