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7210发布日期:2022-01-05 12:24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2.2019年初,全国多家金融单位受交通管理部门的委托,代表交通管理部门对现有车辆免费发放、安装公路不停车收费设备简称etc收费设备。由于要安装的汽车车型不同,需要在车前风挡玻璃靠近中央位置安装etc设备,它与车内原有后视镜以及车内行车记录仪都需安装于车窗内的有利位置,导致前风挡中部大面积占用,直接影响驾驶员观察视野范围,威胁交通安全。
3.目前虽然已经有少量汽车企业在新产的车辆生产时,考虑到把车内后视镜和行车记录仪进行整合,但对目前保有的车辆还没有实质解决方案,加上新粘贴的etc设备,导致前车窗上密密麻麻粘的布置多个设备,阻挡了驾驶员视野,影响车内美观。由于多数设备都不是在最合适位置,所以效能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需提出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改善车窗上装置的布局。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于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车记录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高车窗上车载装置的布局整洁、美观等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摄像头,位于壳体的背面,用于对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记录;主显示屏,位于壳体的正面,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车辆的行车轨迹;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位于主显示屏的背面,包括:升降模块,该升降模块设置在可升降显示屏内,用于调节可升降显示屏的高度,以使所述可升降显示屏在使用状态时位于主显示屏的上方或下方,该可升降显示屏用于显示路况信息或gps导航。
8.可选地,升降模块包括:顶座,与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内侧上表面连接,用于支撑可升降显示屏;丝杠,与顶座下表面连接,用于调节顶座的高度;电机,与丝杠连接,用于驱动丝杠升降;可套设所述丝杠的丝杠固定座,其用于固定所述丝杠的位置;底座,与丝杠下端部连接,用于支撑作用。
9.可选地,升降模块还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支撑座,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其中,每个辅助支撑座包括:连接杆,位于底座上;套设于连接杆内的辅助连接杆,其一端与所述顶座连接;多个滚珠轴承,位于所述辅助连接杆外侧与所述连接杆内侧的空隙处,用于限制所述辅助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位置关系。
10.可选地,丝杠固定座包括:丝杠固定件;限位横梁,位于所述丝杠固定件上,且其两侧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辅助支撑座连接。
11.可选地,电机通过传动皮带与所述丝杠连接。
12.可选地,在所述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位于所述主显示屏的背面,且与所述主显示屏并排设置。
13.可选地,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还包括:etc模块,通过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面的插口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不停车自动缴费。
14.可选地,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还包括:多个粘接体,设置在壳体的背面,以将所述壳体粘贴在车窗上。
15.可选地,壳体内还设置通信模块和录像模块,该通信模块用于远程通信,录像模块用于存储摄像头录制的视频信号。
16.可选地,etc模块通过预置频率与路边etc设备通信连接,所述etc模块还用于识别etc卡上的信息。
17.可选地,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还包括:太阳能板,设置于所述壳体背面,用于为所述etc模块、所述摄像头、主显示屏及可升降显示屏供电。
18.可选地,多个粘接体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
19.(三)有益效果
20.(1)、较少驾驶员因为各种设备遮挡而出现的视觉盲区。
21.(2)、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显示屏结构,避免了车内车窗上设置较多的车载装置(如分开设置的etc模块、行车记录仪、内后视镜等)造成的视觉混乱。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体背面设置的太阳能板,实现的太阳能板的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内后视镜背面的面积高于5倍及以上,为主体结构内部的电池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也进一步摆脱了行车记录仪对车内启动电瓶的依赖,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在车内到处引电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主视图;
24.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后视图;
25.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另一主视图;
26.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另一后视图;
27.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
28.图6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另一左视图;
29.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右视图;
30.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另一右视图;
31.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模块结构图;
32.图10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显示屏与升降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33.图1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显示屏与升降模块的另一位置关系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
壳体、2

主显示屏、3

可升降显示屏、4

升降装置、5

摄像头、6

etc模块、7

粘接体、8

太阳能板、41

顶座、42

丝杠、43

电机、44

丝杠固定座、45

底座、46

辅助支撑座、47

支撑底座、48

传送皮带、441

丝杠固定件、442

限位横梁、443

定位件、461

连接杆、462

连接杆、463

多个滚珠轴承、100

多功能行车记录仪。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或部件。
[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包括:壳体;摄像头,位于壳体的背面,用于对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记录;主显示屏,位于壳体的正面,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车辆的行车轨迹;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位于主显示屏的背面,包括:升降模块,该升降模块设置在可升降显示屏内,用于调节可升降显示屏的高度,以使所述可升降显示屏在使用状态时位于主显示屏的上方或下方,该可升降显示屏用于显示路况信息或gps导航。
[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通过设置可升降的显示屏结构,避免了车内车窗上设置较多的车载装置(如分开设置的etc模块、行车记录仪、内后视镜等)造成的视觉混乱。另外,通过在主体背面设置的太阳能板,实现的太阳能板的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内后视镜背面的面积高于5倍及以上,为主体结构内部的电池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也进一步摆脱了行车记录仪对车内启动电瓶的依赖,同时也实现了在车辆停车熄火的状态下,摄像头可继续对车外状态的记录,提高了车辆监控的全面性。
[0040]
图1和2分别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主视图及后视图,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可以为其他结构的变形。
[0041]
如图1和2所示,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包括:
[0042]
壳体1,该壳体1为类长方体型,内部为空腔结构,壳体1的内部空腔用于放置各模块,例如:通信模块、录像模块、壳体1侧面的插口安装的etc模块6等。
[0043]
摄像头5,安装在该壳体1的背面,用于对车辆的行车轨迹进行记录。其中,摄像头5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具有记录功能的摄像头,优选的摄像头5可以具备角度可调节的功能,以使其在安装到壳体1背面后拍摄角度的可调,达到更好的行车记录拍摄的效果。
[0044]
主显示屏2,位于壳体1的正面,用于实时显示所述车辆的行车轨迹。其中,该主显示屏2为类长方体型,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结构的显示屏。具体地,主显示屏2可以为高清液晶显示屏或高清液晶触摸显示屏,例如:led显示屏等,方便用户触摸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45]
至少一个可升降显示屏3,该可升降显示屏3在未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背面且与可升降显示屏3并排设置,在使用状态下时,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装置4的作用下位于主显示屏2的上方或下方,可升降显示屏3用于示路况信息或gps导航或用户投屏使用等。具体地,可升降显示屏3也可以为高清液晶显示屏或高清液晶触摸显示屏,例如:led显
示屏等,方便用户触摸进行相应的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46]
在本实施例一可行的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还包括etc模块6,该etc模块6通过形成在壳体1一侧面的插口并安装在壳体1内,用于不停车自动缴费。
[0047]
具体地,etc模块6通过预置频率与路边etc设备通信连接,该etc模块6还用于识别etc卡上的信息。其中,该预置的频率可以为高速收费站设定的特定的频率,如:5.83g频率或5.84g频率或其他频率与路边etc设备建立通信连接,该etc卡在非高速路口区域时处于待机状态,当车辆到达高速收费口,进入etc专用车道后,etc模块6通过5.83g频率或5.84g频率与路边etc设备通信连接,此时etc模块6识别etc卡上的信息,实现自动开闸和闭闸的功能,同时etc模块6开始计费或扣费的动作。
[0048]
如图2所示,壳体1背面设置有多个粘接体7、太阳能板8,其中,太阳能板8设置在多个粘接体7的中间位置,用于为etc模块6、摄像头5供电及升降装置4进行供电。多个粘接体7分别设置于壳体1的四个角落,用于以使壳体1稳定粘贴在车窗上,当在外力作用下将壳体1安装于车窗内时,每个粘接体7与车窗紧密接触,以使该行车记录仪100可稳定固定在车窗上。优选地,多个粘接体7的数量大于等于4个。
[0049]
需说明的是,多个粘接体7与壳体1背后连接处可以进行角度可调,以使可以实现对壳体1的姿态可调,方便驾驶员对内后视镜或显示屏的观察。
[0050]
在一些可实施的实施例中,位于壳体1正面的主显示屏2也可以为内后视镜或内后视镜与显示屏的二合一,该内后视镜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后视镜,方便驾驶员观察后方事物。当位于壳体1正面的为内后视镜与显示屏的二合一时,即壳体1正面的主显示屏2可以为左侧为内后视镜、右侧为显示屏的替换,或是左侧为显示屏、右侧为内后视镜的替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该内后视镜可以用来补充车外左右两侧后视镜视野,例如:急刹车时看后视镜、观察后方路况、观察后排乘客及判断与后车车距等等。
[0051]
如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装置4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升降装置4包括:顶座41、丝杠42、电机43、丝杠固定座44、底座45、辅助支撑座46、支撑底座47及传送皮带48。其中,顶座41与可升降显示屏3内侧上表面连接,用于支撑可升降显示屏3,如图10所示;丝杠42,其一端与顶座41下表面通过固定轴瓦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底座47连接,用于调节顶座41的高度;电机43与丝杠42通过传送皮带48连接,用于驱动丝杠42升降;丝杠固定座44,丝杠42套设于该丝杠固定座44内,其中,该丝杠固定座44包括丝杠固定件441及位于丝杠固定件441上的限位横梁442,用于使得丝杠42保持竖直的运动方向,其中,限位横梁442中设有定位件443,用于限制限位横梁442的位置作用;底座45与顶座41相对设置,用于支撑丝杠42与辅助支撑座46。
[0052]
具体地,升降装置4包括至少两个辅助支撑座46,该至少两个辅助支撑座46相对设置在所述底座45的两侧,每个辅助支撑座46至少包括连接杆461、辅助连接杆462及多个滚珠轴承463。其中,连接杆461位于底座45上;辅助连接杆462套设于连接杆461内,其一端与顶座41连接,用于支撑顶座41;多个滚珠轴承463,位于辅助连接杆462外侧与连接杆461内侧的空隙处,用于限制辅助连接杆462与连接杆461的相对位置关系。
[0053]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升降显示屏3升降后与升降装置4的位置关系图。如图11所示,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装置4的作用下可升降至一定高度,以使可升降显示屏3位于主屏幕2的上方或下方已被用户使用。需说明的是,当可升降显示屏3位于主
屏幕2的下方时,可升降显示屏3与主屏幕2的位置关系图即为如图11所示的关系图的垂直翻转后的状态,即此状态下的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装置4的位置关系与图9所示的位置关系的垂直翻转后的状态,见上述图9中各部件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此状态下的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装置4的位置关系不再做详细说明。
[0054]
具体地,在车辆运行在高速公路上时,当有路况信息通过高速公路etc服务系统将信息发送并被车载etc客户端接收到以后,该行车记录仪自动给抬升屏幕控制驱动电机发送通电5秒钟的指令。可升降显示屏3自动抬升并显示信息,该条信息一直显示直到更新的消息将其覆盖掉。另启动方式(停止)当然也可以在中间屏幕上依靠触屏按钮控制。
[0055]
在本实施例一可行的方式中,电机43可采用20hz的直流超微电机,工作5秒钟相当于电机转动100圈,电机的输出法兰盘与安装在丝杠42上的法兰盘直径一致,电机43转动100圈所做的功对应转化为丝杠42上升的动力,例如可将丝杠42产生的抬升高度为5厘米时,以使可升降显示屏3升至主显示屏2的上方,以供用户使用。
[0056]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其可以包括两个显示屏或三个显示屏等,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包括两个显示屏时,分别为一主屏幕2与一可升降显示屏3,该可升降显示屏3可在升降装置4的作用下升至主屏幕2的上方;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包括三个显示屏时,分别为一主屏幕2与两个可升降显示屏3,可升降显示屏3可在升降装置4的作用下分别升至或降至主屏幕2的上方或下方。或是,位于主屏幕2下方的可升降显示屏3可以通过人为手动的下拉可升降显示屏3至主屏幕2下方或推回进壳体1内,即位于主屏幕2下方的可升降显示屏3可不通过升降模块4实现其位置可调。
[0057]
如图3和图4所示为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另一主视图与该主视图对应的后视图,其对应的是可升降显示屏3在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上方与下方后,对应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的结构示意图,由图4可以看出,每个可升降显示屏3的背面也设置有太阳能板8,增加了太阳能板8的光照面积。
[0058]
在本实施例一可行的方式中,壳体1内部设置电池组,该太阳能板8与电池组电连接,该电池组用于车辆在停车熄火的状态下为壳体1上设置的显示屏与摄像头5供电。
[0059]
如图5和图6所示为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及另一左视图,其中,如图5对应的是可升降显示屏3在未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背面时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如图6对应的是可升降显示屏3在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上方或下方时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左视图,从图6可以看出,两个可升降显示屏3错开设置于壳体1内,其彼此升降位置可调相互并不影响,且在后一个可升降显示屏3与壳体1背面还预留有一定的空间,用于放置各功能模块,例如:通信模块、录像模块、电源模块、电池组等等。
[0060]
如图7和图8所示为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右视图及另一右视图。其中,如图7对应的是可升降显示屏3在未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背面时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右视图,其与图5所示的左视图对应;如图8对应的是可升降显示屏3在使用状态下时位于主显示屏2的上方或下方时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右视图,其与图6所示的左视图对应。
[0061]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的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形状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多个粘接体5并不仅限于图示的类圆柱形,壳体1外部结构并不仅限于长方体形,为了结构美观及优化,该壳体1可以为四周圆角的类长方体形,多个粘接体5可以为多边形体等,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这些部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006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的具体工作过程为:
[0063]
在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时,etc模块6的一侧插入了etc卡,将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粘贴在车辆车窗内侧正中心位置,此时,太阳能板8可实时进行吸收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可通过太阳能板8或壳体1内部的电池组为摄像头5、etc模块6及升降模块4进行供电。在车辆启动的同时该多功能行车记录仪也被开启,该装置被启动后etc模块6及摄像头5开始工作,摄像头5将拍摄的记录实时存储至壳体1内的录像模块,并同时通过壳体1正面的显示屏进行录像显示。由于etc模块6及摄像头5是二个独立的模块,即使在摄像头5检测路况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其也不影响etc模块6的运作。在车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时,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模块4的作用下升至主显示屏2的上方,此时可升降显示屏3可显示行车路线,提供由高速公路etc管理部门依靠etc传输系统提供的沿途路况信息,包括:前方事故、路面情况、温度、结冰、雾团等各种与行车安全有关的信息等。在停车休息时,另一可升降显示屏3在升降模块4的作用下降至主显示屏2的下方,此时该另一可升降显示屏3的背面可增加太阳能板8的光照面积,另外,该另一可升降显示屏3还可以通过蓝牙功能将手机上的内容实现投屏,可以方便车内人员一同观看。
[0064]
在其他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还设置有日志存储模块,该日志存储模块与etc模块6电连接,用于对etc模块6的扣费记录进行记录与存储,存储在日志存储模块的扣费记录文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远程传输至外部设备进行查看,例如:用户台式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等设备,达到对扣费记录的准确追踪或不同高速收费情况的对比分析的目的,方便驾驶员通过对此分析后选择出费用低且运行时长较短的路线,提升用户体验感。
[0065]
在其他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还设置有费用反馈模块,该费用反馈模块与etc模块6电连接,用于实时计算etc模块6上的etc卡内的余额情况,当该余额低于一阈值时,进行告警消息提示,以警示驾驶员进行etc卡充值,避免驾驶员未及时查看etc卡进行费用情况通知时的短信等信息,通过壳体1产生告警信息提示驾驶员,该提示比较醒目明了,可有效避免费用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非必要使用故障。
[0066]
在本实施例一可行的方式中,车辆四周可以设置多个摄像头,例如在车身后方外侧及前方外侧四个角落设置至少四个摄像头,且该多个摄像头均与主显示屏2电连接,该多个摄像头用于监测车辆四周的路况并可以通过主显示屏2展示给车内的驾驶员,便于驾驶员对车辆四周的路况进行观察,尤其在倒车入库或侧方停车时,通过切换主显示屏2的摄像头显示界面,可以实现对车辆四周360度路况的掌握,避免非必要的事故发生。
[0067]
在其他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车辆停止熄火的情况下,该摄像头5可以继续开启对车辆外部的情况进行记录,以使对车辆外部的情况可以达到24小时的监控。一般情况下,在车辆开始启动的情况下,壳体1内部的震动装置检测到车体感到震动时会自动的开启摄像头进行行车记录,在检测到车体熄火静止时自动关闭摄像头停止记录。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由于摄像头的供电情况不依赖于车辆点火后来实现供电,则在车辆熄火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壳体1内部设置的电池组对摄像头进行供电,进而达到24小时的摄像监控的效果,这样可保障对车辆的安全性,避免一些非必要的车内盗窃现象的发生。
[006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100中所包括的各部件可以由金属或铝合金材质等构成,也可以其他材质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这些部件组成的材质不做限定。
[006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其主要应用于车辆上的行车记录及
etc功能,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将行车记录仪、etc模块及内后视镜配合使用,一方面可以较少驾驶员因为各种设备遮挡而出现的视觉盲区,避免了车内车窗上设置较多的车载装置(如分开设置的etc模块、行车记录仪、内后视镜等)造成的视觉混乱,另一方面,通过在主体壳体1的背面设置太阳能板,实现的的太阳能板的面积相比现有技术内后视镜背面的面积高于5倍及以上,为主体结构内部的电池提供了充足的电力支持,也进一步摆脱了行车记录仪对车内启动电瓶的依赖,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在车内到处引电线的问题。
[0070]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车行车记录仪,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也可用于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实用新型对提供的一种多功能行车记录仪的应用领域不作限定。
[007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