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54618发布日期:2021-12-29 17:25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石油能源日益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近似零排放和高效率的优势被认为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汽车之一。然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其对机舱布置和零部件的结构强度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平台化车型的发展,对机舱布置和零部件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一零部件需要适应不同的机舱布置。零部件集成成为发展趋势,既能减少零部件数量,还能节约生产成本。悬置作为连接动力系统和底盘/车身的部件,需布置在有限的空间内且能够承受一定载荷。多功能集成的悬置支架结构可有效缓解机舱空间布置压力。在已有的集成悬置支架结构中,连接的零部件主要包括空调压缩机、悬置衬套、动力总成等。其连接的部件基本不超过四个,且集成悬置支架结构复杂或多为分体式结构,还需要多个子结构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此种结构加工工艺复杂、装配精度不易控制、装配时间长、强度低、成本高。因此,成本低、装配时间短、强度更高和空间布置更紧凑的多功能集成悬置支架结构成为发展趋势。
3.cn 104369654a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多功能前悬置支架”,特征是前悬置支架把发动机前悬置支架与空调压缩机支架集成一体,发动机安装板开设4个发动机安装孔,与发动机连接。支架本体开设前悬置软垫安装孔与整车连接。空调压缩机安装板用于安装空调压缩机,空调压缩机调节杆安装板装配空调压缩机调节板用于张紧空调压缩机。该发动机前悬置支架把发动机的前悬置支架与空调压缩机的支架集成为一体,可解决机舱让位空间不够,引起干涉、无法装配等故障,安装方便又能减少装配工序,极大降低了成本。把发动机前端悬置支架与空调压缩机支架集成设计,结构紧凑。
4.cn 205674845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前悬置支架”,其用来集成安装悬置软垫和空调压缩机,该多功能前悬置支架包括:发动机安装板,其用来固定安装在发动机上;空调压缩机安装板,其从发动机安装板的左侧底端向前弯折延伸而形成;加强板,其连接于发动机安装板的中间部位和空调压缩机安装板的右侧边缘,发动机安装板的左侧部分、空调压缩机安装板和加强板围成安装空调压缩机的空间;以及悬置软垫安装板,其连接于加强板的右侧壁上且向外伸展,该悬置软垫安装板用来固定安装悬置软垫。该支架可以实现高度集成化,结构简单,紧凑,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其不仅连接机舱大支架、压缩机总成、膜加湿器和悬置衬套,能够起连接和承重作用,而且能够有效解决机舱内空间布置紧张的问题,还可通过橡胶衬套衰减从动力总成和空调压缩机传递到底盘的振动,既能节约整车成本,又能提高乘员舱内的舒适性。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支
架本体的上面为第一安装区,用于连接机舱大支架;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大部为第二安装区,用于连接电机;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右边下部为第三安装区,用于与悬置衬套配合连接;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下部为第四安装区,该第四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重叠,用于连接空调压缩机总成;所述支架本体前面下部偏右的部位为第五安装区,用于连接膜加湿器的转接支架。
7.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上面设有三个第一螺纹孔,三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中心在一条直连线上;所述支架本体上面的三个第一螺纹孔分别与机舱大支架上设有的三个第二圆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8.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大部上设有六个第一圆通孔,六个所述第一圆通孔分别与设在电机上的六个第四螺纹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9.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后面右边的下部设有一个大圆孔,该大圆孔与悬置衬套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悬置衬套的内芯通孔与螺纹紧固件配合与副车架前横梁连接固定。
10.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下部设有三个第二螺纹孔,三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分别与设在空调压缩机总成上的三个第三圆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11.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前面下部偏右的部位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分别与设在膜加湿器的转接支架上的两个第四圆通孔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12.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大部上设有的六个第一圆通孔为沉孔,呈等腰梯形分布,并且孔与孔之间设有减重凹槽。
13.进一步,在所述支架本体后面的下部设有的三个第二螺纹孔为凸台螺纹孔,设在在加强筋上,呈三角形分布。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5.(1)由于支架本体上的固定安装孔位可根据连接件的需求改变固定安装孔的大小和布置位置,灵活性较强。
16.(2)由于支架本体结构为一体式集成结构,不用通过多个安装支架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连接形式集成,减少了本体支架的数量,节省了装配时间。
17.(3)由于增强了支架本体的强度和刚度,节约了支架成本,节省了布置空间。空调压缩机、膜加湿器、机舱大支架的空间布置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18.(4)由于有效的解决了空调压缩机总成、机舱大支架、膜加湿器的布置和装配问题,减少了机舱内支架的数量,减少了电机壳体机加孔数量,可实现整车降本。
19.(5)支架本体能通过悬置衬套(橡胶)衰减从动力总成和空调压缩机总成传递到底盘的振动,提高了乘员舱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的后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本体的主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5.图中:
26.1—支架本体,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圆通孔,13—大圆孔,14—第二螺纹孔,15—第三螺纹孔;
27.2—机舱大支架,21—第二圆通孔;
28.3—电机,31—第四螺纹孔;
29.4—悬置衬套;
30.5—空调压缩机总成,51—第三圆通孔;
31.6—转接支架,61—第四圆通孔;
32.7—膜加湿器;
33.8—副车架前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35.参见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多功能集成式悬置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其特征是:支架本体1的上面为第一安装区,用于连接机舱大支架2;支架本体1后面的大部为第二安装区,用于连接电机3;支架本体1后面的右边下部为第三安装区,用于与悬置衬套4配合连接;支架本体1后面的下部为第四安装区,该第四安装区与第二安装区重叠,用于连接空调压缩机总成5;支架本体1前面下部偏右的部位为第五安装区,用于连接膜加湿器7的转接支架6。将机舱大支架、电机、悬置衬套、空调压缩机总成和膜加湿器的转接支架集成安装在悬置支架上,有效的解决了机舱大支架的空间布置紧张的问题,减少了机舱内支架的数量,减少了电机壳体机加孔数量,从而实现了整车降本。
36.在支架本体1的上面设有三个第一螺纹孔11,三个第一螺纹孔11的中心在一条直连线上;支架本体1上面的三个第一螺纹孔11分别与机舱大支架2上设有的三个第二圆通孔2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二圆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的设置数量,应满足机舱大支架连接强度要求。
37.在支架本体1后面的大部上设有六个第一圆通孔12,六个第一圆通孔12分别与设在电机3上的六个第四螺纹孔3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一圆通孔的数量和布置位置根据电机上的第四螺纹孔的数量和布置位置确定,同时连接强度需要满足要求。
38.在支架本体1后面右边的下部设有一个大圆孔13,该大圆孔13与悬置衬套4过盈配合连接;悬置衬套4的内芯通孔与螺纹紧固件配合与副车架前横梁8连接固定。悬置衬套的压出力需要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悬置衬套衰减从动力总成和空调压缩机总成传递到底盘的振动,
39.在支架本体1后面的下部设有三个第二螺纹孔14,三个第二螺纹孔14分别与设在空调压缩机总成5上的三个第三圆通孔5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二螺纹孔的数量及布置位置根据空调压缩机总成上的第三圆通孔的数量及布置位置确定,同时连接强度需要满足设计要求。
40.在支架本体1前面下部偏右的部位设有两个第三螺纹孔15,两个第三螺纹孔15分别与设在膜加湿器7的转接支架6上的两个第四圆通孔61一一对应,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第三螺纹孔的数量和布置位置根据第四圆通孔的数量和布置位置确定。所述膜加湿器
的转接支架的安装方向与电机和空调压缩机的安装方向相反,所述第三螺纹孔反向布置在加强筋上。
41.在支架本体1后面的大部上设有的六个第一圆通孔12为沉孔,呈等腰梯形分布,并且孔与孔之间设有减重凹槽。六个第一圆通孔通过交错排列的加强筋连接,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42.在支架本体1后面的下部设有的三个第二螺纹孔14为凸台螺纹孔,设在加强筋上,呈三角形分布。以保证连接强度。
43.支架本体1的材料选用6061

t6或a380。铝合金材料满足轻量化的需求。一体式成型即保证支架强度要求,还提高了零部件的装配精度。
4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经典实例,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形式。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衍生的结构或者描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