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文档序号:27588591发布日期:2021-11-25 12:56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驾驶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2.智能驾驶本质上涉及注意力吸引和注意力分散的认知工程学,主要包括网络导航、自主驾驶和人工干预三个环节。智能驾驶的前提条件是,我们选用的车辆满足行车的动力学要求,车上的传感器能获得相关视听觉信号和信息,并通过认知计算控制相应的随动系统。
3.智能驾驶的网络导航,解决我们在哪里、到哪里、走哪条道路中的哪条车道等问题;自主驾驶是在智能系统控制下,完成车道保持、超车并道、红灯停绿灯行、灯语笛语交互等驾驶行为;人工干预,就是说驾驶员在智能系统的一系列提示下,对实际的道路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
4.智能驾驶是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结合的重要抓手,快速发展将改变人、资源要素和产品的流动方式,颠覆性地改变人类生活。
5.然而现有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具有一些缺点,如下:
6.1、现有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大大影响了驾驶员与成员舒适度。
7.2、现有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技术还不够成熟,功能较少,只是简单对驾驶者进行提醒,并不能有效对驾驶者进行辅助保护,而且安全性也不是很高。
8.3、现有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在容易发生碰撞的路段,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9.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10.(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12.(二)技术方案
13.为实现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4.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包括车辆本体、轮胎、安全气囊、雨刮器和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本体内部设有智能传感系统和辅助驾驶系统;
15.所述智能传感系统包括控制显示触摸面板、主控制芯片、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重量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
16.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位于所述车辆本体内部,所述主控制芯片位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内部,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
压力传感器均位于所述轮胎内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与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安全气囊内部,且所述超声波传感器和所述重量传感器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照灯内部,且所述雨量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位于所述前照灯内部,且所述光敏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17.优选的,所述辅助驾驶系统包括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智能巡航模块、导航模块和通讯模块。
18.优选的,所述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包括防碰撞中心处理端、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一侧设有雷达,所述雷达下设有激光雷达,所述激光雷达下设有异频雷达收发机,所述异频雷达收发机下设有摄像机,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另一侧设有人机显示终端,所述人机显示终端下设有语音系统、所述语音系统下设有节气门调整端,所述节气门调整端下设有制动器调整端,所述制动器调整端下设有触觉反馈端,所述触觉反馈端下设有转向机构调整端。
19.优选的,所述雷达、所述激光雷达、所述异频雷达收发机、所述摄像机、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所述人机显示终端、所述语音系统、所述节气门调整端、所述制动器调整端、所述触觉反馈端以及所述转向机构调整端均与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电性连接。
20.优选的,所述智能巡航模块包括车速传感器,所述车速传感器一侧设有控制单元,所述车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下设有周围车速感应单元,所述周围车速感应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一侧设有调整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调整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调整单元一侧设有节气门,所述节气门与所述调整单元电性连接,所述节气门下设有发动机,所述节气门与所述发动机电性连接,所述发动机下设有变速器,所述发动机与所述变速器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一侧设有路面车轮,所述变速器与所述路面车轮相连接,所述路面车轮上设有车轮运动检测端,所述车轮运动检测端与所述路面车轮相连接,所述路面车轮与所述车速传感器电性连接。
21.优选的,所述导航模块为gps导航单元,所述gps导航单元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电性连接。
22.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包括wifi连接单元、蓝牙连接单元和5g连接模块。
23.优选的,所述wifi连接单元、所述蓝牙连接单元和5g连接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电性连接。
24.(三)有益效果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6.(1)、本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对车辆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添加传感器,从而使得车辆的整体智能化大大提高,显著的提升了驾驶员与成员舒适度。
27.(2)、本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功能较多,通过对妨碍物、危险态势的及时检测,为驾驶员和车辆系统获得足够的安全时间,从而阻止或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大大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28.(3)、本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可让车辆之间分享彼此的行车速度、相对位置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分享和分析,帮助驾驶员进行预先判断,在其他高速车辆尚未进入驾驶
盲点的位置前,预先警告驾驶做出安全反应决策。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主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立体图;
3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方框图之一;
33.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方框图之二;
3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方框图之三;
3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的方框图之四。
36.图中:
37.1、车辆本体;2、安全气囊;3、雨刮器;4、前照灯;5、智能传感系统;6、控制显示触摸面板;7、主控制芯片;8、温度传感器;9、压力传感器;10、超声波传感器;11、重量传感器;12、雨量传感器;13、光敏传感器;14、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15、智能巡航模块;16、导航模块;17、通讯模块;18、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9、雷达;20、异频雷达收发机;21、摄像机;22、人机显示终端;23、语音系统;24、节气门调整端;25、制动器调整端;26、触觉反馈端;27、转向机构调整端;28、车速传感器;29、控制单元;30、周围车速感应单元;31、调整单元;32、节气门;33、发动机;34、变速器;35、路面车轮;36、车轮运动检测端;37、gps导航单元;38、wifi连接单元;39、蓝牙连接单元;40、5g连接模块;41、轮胎;42、激光雷达;43、辅助驾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3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
40.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车辆的智能驾驶安全辅助系统,包括车辆本体1、轮胎41、安全气囊2、雨刮器3和前照灯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本体1内部设有智能传感系统5和辅助驾驶系统43;
41.所述智能传感系统5包括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主控制芯片7、温度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9、超声波传感器10、重量传感器11、雨量传感器12和光敏传感器13;
42.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位于所述车辆本体1内部,所述主控制芯片7位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内部,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与所述主控制芯片7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均位于所述轮胎41内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压力传感器9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7电性连接,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0与所述重量传感器11位于所述安全气囊2内部,且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0和所述重量传感器11均与所述主控制芯片7电性连接,所述雨量传感器12位于所述前照灯4内部,且所述雨量传感器12与所述主控制芯片7电性连接,所述光敏传感器13位于所述前照灯4内部,且所述光敏传感器13与所述主控制芯片7电性连接。
43.优选的,所述辅助驾驶系统43包括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14、智能巡航模块15、导航模块16和通讯模块17。
44.优选的,所述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14包括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一侧设有雷达19,所述雷达19下设有激光雷达42,所述激光雷达42下设有异频雷达收发机20,所述异频雷达收发机20下设有摄像机21,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另一侧设有人机显示终端22,所述人机显示终端22下设有语音系统23、所述语音系统23下设有节气门调整端24,所述节气门调整端24下设有制动器调整端25,所述制动器调整端25下设有触觉反馈端26,所述触觉反馈端26下设有转向机构调整端27。
45.优选的,所述雷达19、所述激光雷达42、所述异频雷达收发机20、所述摄像机21、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所述人机显示终端22、所述语音系统23、所述节气门调整端24、所述制动器调整端25、所述触觉反馈端26以及所述转向机构调整端27均与所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电性连接。
46.优选的,所述智能巡航模块15包括车速传感器28,所述车速传感器28一侧设有控制单元29,所述车速传感器28与所述控制单元2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9下设有周围车速感应单元30,所述周围车速感应单元30与所述控制单元29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29一侧设有调整单元31,所述控制单元29与所述调整单元31电性连接,所述调整单元31一侧设有节气门32,所述节气门32与所述调整单元31电性连接,所述节气门32下设有发动机33,所述节气门32与所述发动机33电性连接,所述发动机33下设有变速器34,所述发动机33与所述变速器34电性连接,所述变速器34一侧设有路面车轮35,所述变速器34与所述路面车轮35相连接,所述路面车轮35上设有车轮运动检测端36,所述车轮运动检测端36与所述路面车轮35相连接,所述路面车轮35与所述车速传感器28电性连接。
47.优选的,所述导航模块16为gps导航单元37,所述gps导航单元37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电性连接。
48.优选的,所述通讯模块17包括wifi连接单元38、蓝牙连接单元39和5g连接模块40。
49.优选的,所述wifi连接单元38、所述蓝牙连接单元39和5g连接模块40均与所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电性连接。
50.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51.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汽车各部件安装传感器,使得传感器把周边环境的信息传递给主控制芯片7,主控制芯片7对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把执行信号传递给汽车部件,从而使其做出相应的动作,温度传感器8与压力传感器9可以将轮胎41的温度和压力信息通过主控制芯片7传输到控制显示触摸面板6上进行显示,安装在安
全气囊3上的超声波传感器10和重量传感器11,可以在发生危险时迅速启动保护驾驶者,安装在雨刮器3上的雨量传感器12,可以自动感应雨水及雨量,使雨刮器3自动开启及关闭,安装在前照灯4上的光敏传感器13,在黄昏光线不足时可以自动打开前照灯。
52.智能汽车防碰撞模块14是车辆主动辅助驾驶系统和车辆必要的安全系统,通过雷达19、激光雷达42和异频雷达收发机20对周围车况进行监测,将信息传输到防碰撞中心处理端18,同时在通过摄像机进行录像,通过人机显示终端22显示出来,通过对妨碍物、危险态势的及时检测,为驾驶员和车辆系统获得足够的安全时间,从而阻止或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语音系统23会对驾驶者进行提醒,节气门调整端24与制动器调整端25,达到在发生危险时调节车速的作用,触觉反馈端26与转向机构调整端27达到辅助防碰撞的目的。
53.智能巡航模块15是一个闭环控制系统,调整单元31根据驾驶员控制开闭油门的大小来调节的,调整单元31连接到控制单元29来控制相关调整单元31的运动,周围车速感应单元30采集的信息包括设定车速、实际车速及取消巡航等信号,智能巡航模块15可以对为驾驶员显示发动机33和变速器34信息,并且路面车轮35与车轮运动检测端36都通过车速传感器28将信息传输到控制单元29内。
54.通讯模块17可以做到车对车通讯技术,基于wifi连接单元38,可让车辆之间分享彼此的行车速度、相对位置等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分享和分析,帮助驾驶员进行预先判断,在其他高速车辆尚未进入驾驶盲点的位置前,预先警告驾驶做出安全反应决策,蓝牙连接单元39和5g连接模块40可以达到蓝牙连接和5g网络连接的作用,gps导航单元37可以持续为驾驶者进行路面导航。
5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