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48589发布日期:2022-06-18 01:1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汽车制造业的不断成熟,汽车越来越先进,汽车所采用的零部件也越来越先进,所使用的零部件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零部件在车辆上的布置更加轻量化和缩小化。储气筒用于短轴距的卧式举升自卸车,储气筒是卧式举升自卸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卧式举升自卸车中安装有两个储气筒,但是卧式举升自卸车在布置空间十分有限,且两个储气筒之间还需要其他连接部件进行连接固定,使储气筒的安装非常不方便,两个储气筒的总和重量非常大,进一步给安装带来了困难。此外,储气筒是通过焊接的方式焊接于支架上,虽然能够实现安装,但是焊接后应力集中,在震动下,储气筒很容易从支架上脱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储气筒上的接口螺母杂乱排列,非常不美观,进而导致与接口螺母连接的尼龙管非常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重量轻、外形美观、提高安全系数、节约工人装配时间、方便安装的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及其安装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包括储气筒总成,储气筒总成内设置有密闭腔,密闭腔内固设有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和右隔板将密闭腔分隔为前桥腔、驻车及辅助腔和后桥腔,所述储气筒还包括储气筒左支架、储气筒右支架、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所述储气筒左支架和储气筒右支架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圆弧形面,储气筒左支架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卡箍在储气筒总成上,所述储气筒右支架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右箍带总成卡箍在储气筒总成上。
5.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均包括带开口的卡圈,卡圈的外壁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固设有螺栓卡座i和螺栓卡座ii。
6.所述螺栓卡座i内设置有通孔。
7.所述螺栓卡座ii内设置有螺纹孔。
8.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的卡圈将储气筒左支架和储气筒总成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左支架与储气筒总成的紧固。
9.所述储气筒右箍带总成的卡圈将储气筒右支架和储气筒总成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右支架与储气筒总成的紧固。
10.所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
11.所述储气筒总成上设置有多个接口螺母,各个接口螺母在同一个平面上。
12.所述储气筒左支架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左箍带总成翻边,所述储气筒左支架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右箍带总成翻边,两个翻边相对立设置,所述翻边的长度为9~10mm。
13.所述储气筒总成的密闭腔的总容积为57l,前桥腔的容积为22l,驻车及辅助腔的容积为11l,后桥腔的总容积为24l。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筒总成内设置有密闭腔,密闭腔内固设有左隔板和右隔板,左隔板和右隔板将密闭腔分隔为前桥腔、驻车及辅助腔和后桥腔,所述储气筒总成的密闭腔的总容积为57l,前桥腔的容积为22l,驻车及辅助腔的容积为11l,后桥腔的总容积为24l,储气筒总成被分为前桥腔、驻车及辅助腔和后桥腔,前桥腔、驻车及辅助腔和后桥腔分别用于前桥、后桥及辅助和驻车用气,在满足整车用气需求的前提下,相比采用两个储气筒,极大的节约了安装空间及减轻了储气筒模块的重量。
16.2、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气筒左支架、储气筒右支架、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所述储气筒左支架和储气筒右支架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圆弧形面,储气筒左支架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卡箍在储气筒总成上,所述储气筒右支架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右箍带总成卡箍在储气筒总成上,替代了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储气筒焊接在储气筒支架上,进而极大的减少了储气筒支架承受的应力,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
17.3、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筒总成上设置有多个接口螺母,各个接口螺母在同一个平面上,从而有利于尼龙管走向美观,且接口螺母均匀排布在储气筒箍带总成两边,便于工人安装时定位。
18.4、本实用新型的储气筒左支架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左箍带总成翻边,所述储气筒左支架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右箍带总成翻边,两个翻边相对立设置,所述翻边的长度为9~10mm,翻边有效的防止了储气筒左箍带总成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储气筒左支架和储气筒右支架上滑出,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
19.5、储气筒箍带来件状态为圆弧形及自带螺栓卡座,节约了工人的装配时间,便于车间的生产和安装。
附图说明
20.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 为图1的仰视图;
22.图3 为图1的主剖示意图;
23.图中,1-储气筒总成,2-左隔板,3-右隔板,4-前桥腔,5-辅助腔,6-后桥腔,7-储气筒左支架,8-储气筒右支架,9-储气筒左箍带总成,10-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1-螺栓卡座i,12-螺栓卡座ii,13-螺栓,14-接口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5.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包括储气筒总成1,储气筒总成1内设置有密闭腔,密闭腔内固设有左隔板2和右隔板3,左隔板2和右隔板3将密闭腔分隔为前桥腔4、驻车及辅助腔5和后桥腔6,所述储气筒总成1的密闭腔的总容积为
57l,前桥腔4的容积为22l,驻车及辅助腔5的容积为11l,后桥腔6的总容积为24l。储气筒总成1被分为前桥腔4、驻车及辅助腔5和后桥腔6,前桥腔4、驻车及辅助腔5和后桥腔6分别用于前桥、后桥及辅助和驻车用气,在满足整车用气需求的前提下,相比采用两个储气筒,极大的节约了安装空间及减轻了储气筒模块的重量。
26.如图1~3所示,所述储气筒还包括储气筒左支架7、储气筒右支架8、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所述储气筒左支架7和储气筒右支架8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圆弧形面,储气筒左支架7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卡箍在储气筒总成1上,所述储气筒右支架8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卡箍在储气筒总成1上,替代了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储气筒焊接在储气筒支架上,进而极大的减少了储气筒支架承受的应力,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
27.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均包括带开口的卡圈,卡圈的外壁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固设有螺栓卡座i11和螺栓卡座ii12,所述螺栓卡座i11内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卡座ii12内设置有螺纹孔。
28.如图1~3所示,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的卡圈将储气筒左支架7和储气筒总成1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13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左支架7与储气筒总成1的紧固;所述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的卡圈将储气筒右支架8和储气筒总成1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13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右支架8与储气筒总成1的紧固,所述螺栓13为内六角螺栓。
29.所述储气筒总成1上设置有多个接口螺母14,各个接口螺母14在同一个平面上,从而有利于尼龙管走向美观,且接口螺母14均匀排布在储气筒箍带总成两边,便于工人安装时定位。
30.本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如下:
31.s1、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左支架7的安装,其操作步骤为:工人将储气筒左支架7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柱面相配合,工人再将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的卡圈套在储气筒总成1上,然后工人利用螺栓13穿过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上的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即可实现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左支架7的安装;
32.s2、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右支架8的安装,其操作步骤为:工人将储气筒右支架8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柱面相配合,工人再将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的卡圈套在储气筒总成1上,然后工人利用螺栓13穿过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上的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即可实现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右支架8的安装,进而实现了整个储气筒与两个支架的安装。因此,替代了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储气筒焊接在储气筒支架上,进而极大的减少了储气筒支架承受的应力,进而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
33.实施例二:如图1~3所示,一种轻量化一体式储气筒,所述储气筒包括储气筒总成1,储气筒总成1内设置有密闭腔,密闭腔内固设有左隔板2和右隔板3,左隔板2和右隔板3将密闭腔分隔为前桥腔4、驻车及辅助腔5和后桥腔6,所述储气筒总成1的密闭腔的总容积为57l,前桥腔4的容积为22l,驻车及辅助腔5的容积为11l,后桥腔6的总容积为24l。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储气筒左支架7、储气筒右支架8、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所述储气筒左支架7和储气筒右支架8的一侧面上均设置有圆弧形面,储气筒左支架7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卡箍在储气筒总成1上,所述
储气筒右支架8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外轮廓相配合,且经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卡箍在储气筒总成1上。
34.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均包括带开口的卡圈,卡圈的厚度为3~4mm,卡圈的外壁上且位于开口的两侧分别固设有螺栓卡座i11和螺栓卡座ii12,螺栓卡座i11和螺栓卡座ii12均焊接于卡圈上,所述螺栓卡座i11内设置有通孔,所述螺栓卡座ii12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储气筒左支架7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翻边,所述储气筒左支架7的一侧面朝向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翻边,两个翻边相对立设置,所述翻边的长度为9~10mm,翻边有效的防止了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和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从储气筒左支架7和储气筒右支架8上滑出,起到了安全保护的作用。
35.所述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的卡圈将储气筒左支架7和储气筒总成1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13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左支架7与储气筒总成1的紧固;所述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的卡圈将储气筒右支架8和储气筒总成1抱紧于一体,且经螺栓13贯穿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在螺纹连接力下,储气筒右支架8与储气筒总成1的紧固。
36.本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如下:
37.s1、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左支架7的安装,其操作步骤为:工人将储气筒左支架7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柱面相配合,工人再将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的卡圈套在储气筒总成1上,然后工人利用螺栓13穿过储气筒左箍带总成9上的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即可实现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左支架7的安装;
38.s2、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右支架8的安装,其操作步骤为:工人将储气筒右支架8的圆弧形面与储气筒总成1的柱面相配合,工人再将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的卡圈套在储气筒总成1上,然后工人利用螺栓13穿过储气筒右箍带总成10上的通孔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从而即可实现储气筒总成1与储气筒右支架8的安装,进而实现了整个储气筒与两个支架的安装。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