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脚板总成及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7766发布日期:2022-02-23 22:0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歇脚板总成及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歇脚板总成。此外还涉及一种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传统内饰座舱向智能座舱转型是大势所趋。整个车辆的硬件设计将由传统的功能设计向用户场景设计转变。目前市场上的传统车辆在副驾驶侧不设置歇脚板,没有考虑副驾驶乘员的歇脚舒适性需求。
3.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也只有少数高端品牌设有副驾驶歇脚板。但其设置的歇脚板需要依靠人力打开到预定角度,调节角度单一。现今电动车上的歇脚板功能比较单一,适用场景不丰富。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歇脚板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歇脚板总成,该歇脚板总成能够实现歇脚板打开角度的连续调节,而且,实现歇脚板隐藏式安装,不影响内饰造型风格。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该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实现歇脚板打开角度的连续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与座椅调节联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歇脚板总成,包括嵌装于座舱地毯内的歇脚板和安装于所述座舱地毯内的安装支架,所述歇脚板上套装有地毯面套,所述歇脚板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执行机构,以能够调节所述歇脚板的打开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执行机构与调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8.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执行机构包括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主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歇脚板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所述从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歇脚板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支架铰接,所述主动连杆与所述调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能够与所述从动连杆配合调节所述歇脚板的打开角度。
9.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主动连杆铰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从动连杆铰接。
10.可选地,所述角度调节执行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所述主动连杆通过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从动连杆通过所述第二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调角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11.具体地,所述第一旋转轴为花键轴,所述调角驱动机构为调角电机。
12.可选地,所述调角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歇脚板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主动连杆转动角度和所述从动连杆转动角度的限位结构。
14.可选地,所述歇脚板内还铺设加热垫。
15.可选地,所述歇脚板的下表面还设有线束支架。
1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歇脚板总成,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调角驱动机构电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8.相对于现有的机动车将歇脚板直接裸露地安装在机动车前围上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嵌入座舱地毯内安装,不影响车内造型风格。而且,相对于现有的机动车的歇脚板需要依靠人力打开且调节角度单一,本实用新型的歇脚板与安装支架之间安装的角度调节执行机构,由调角驱动机构驱动角度调节执行机构的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歇脚板的打开角度的连续调节,使歇脚板可以悬停在任何一个过程角度位置供用户使用。
19.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式的技术效果,将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爆炸图之一;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调节状态示意图之一,其中,歇脚板处在闭合状态;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调节状态示意图之二,其中,歇脚板处在打开状态;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调节状态示意图之三,其中,歇脚板打开至最大角度;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轴销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调角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轴销块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主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从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线束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40.图2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控制状态示意图之一;
41.图2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控制状态示意图之二;
42.图2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的流程框图;
43.图2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的爆炸图之二。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歇脚板
ꢀꢀꢀꢀꢀꢀꢀꢀꢀꢀꢀꢀꢀꢀꢀꢀꢀꢀꢀꢀ
2地毯面套
46.3加热垫
ꢀꢀꢀꢀꢀꢀꢀꢀꢀꢀꢀꢀꢀꢀꢀꢀꢀꢀꢀꢀ
4歇脚板骨架
47.41限位结构
ꢀꢀꢀꢀꢀꢀꢀꢀꢀꢀꢀꢀꢀꢀꢀꢀꢀ
42面板
48.43加强结构
ꢀꢀꢀꢀꢀꢀꢀꢀꢀꢀꢀꢀꢀꢀꢀꢀꢀ
5轴销块
49.6第一紧固件
ꢀꢀꢀꢀꢀꢀꢀꢀꢀꢀꢀꢀꢀꢀꢀꢀ
7第二紧固件
50.8轴销
ꢀꢀꢀꢀꢀꢀꢀꢀꢀꢀꢀꢀꢀꢀꢀꢀꢀꢀꢀꢀꢀꢀ
9轴套
51.10线束支架
ꢀꢀꢀꢀꢀꢀꢀꢀꢀꢀꢀꢀꢀꢀꢀꢀꢀ
11第三紧固件
52.12调角驱动机构
ꢀꢀꢀꢀꢀꢀꢀꢀꢀꢀꢀꢀꢀ
13第一旋转轴
53.14第二旋转轴
ꢀꢀꢀꢀꢀꢀꢀꢀꢀꢀꢀꢀꢀꢀꢀ
15第一支架
54.16第二支架
ꢀꢀꢀꢀꢀꢀꢀꢀꢀꢀꢀꢀꢀꢀꢀꢀꢀ
17从动连杆
55.18主动连杆
ꢀꢀꢀꢀꢀꢀꢀꢀꢀꢀꢀꢀꢀꢀꢀꢀꢀ
19地毯
56.20第一按钮
ꢀꢀꢀꢀꢀꢀꢀꢀꢀꢀꢀꢀꢀꢀꢀꢀꢀ
21第二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5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5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是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所述特征。
60.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下述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采用的方位词“上”、“下”等,是以歇脚板总成作为方位基准进行的技术定义,例如,第一支架15位于在歇脚板1的下方;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炉头本体的方位技术含义,应当根据实际安装状态并结合本处以炉头本体为基准的技术方位含义进行解释。
61.参照图1至图23,本实用新型基本实施方式的歇脚板总成,包括嵌装于座舱地毯内的歇脚板1和安装于所述座舱地毯内的安装支架,所述歇脚板1上套装有地毯面套2,所述歇脚板1与所述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执行机构,以能够调节所述歇脚板1的打开角度,所述角度调节执行机构与调角驱动机构12传动连接。
62.现有的歇脚板固定在机动车内的前围上,需要借助脚部力量向下推开歇脚板,只能打开到预定位置,调节角度单一;而且,通常裸露设置,破坏车内的造型外观,还容易与乘客的脚部发生碰撞。对此,本实用新型将歇脚板1嵌入副驾驶侧的座舱内的地毯中,通过安装支架将歇脚板1安装在地毯19内,而且,歇脚板1与安装支架之间安装有角度调节执行机构,角度调节执行机构由调角驱动机构12驱动,带动歇脚板1转动,当调角驱动机构12停止传递动力时,歇脚板1也随之停止转动,实现歇脚板1打开角度的连续调节,使歇脚板1可以悬停在任何一个过程角度位置以供用户使用。当不需要歇脚板1时,歇脚板1被收入地毯19内,而且,歇脚板1套装有地毯面套2,能够与地毯19保持一致,打开车门时不容易被发现,不影响内饰造型风格,造型效果更佳。
63.在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8,歇脚板1包括歇脚板骨架4,歇脚板骨架4可以为金属制成件,如镁铝合金件,歇脚板骨架4包括面板42和加强结构43,加强结构布置在面板的下方,增强了歇脚板1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降低了歇脚板1变形过大甚至开裂的风险。
64.作为角度调节执行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角度调节执行机构包括主动连杆18和从动连杆17,主动连杆18一端与歇脚板1铰接,其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从动连杆17一端与歇脚板1铰接,其另一端与安装支架铰接,主动连杆18与调角驱动机构12传动连接,调角驱动机构12驱动主动连杆18绕安装支架转动,带动歇脚板1转动,促使从动连杆17随之转动,从而实现对歇脚板1打开角度的调节。
65.对应地,在具体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6,第一支架15与主动连杆18铰接,第二支架16与从动连杆17铰接。当然,安装支架可以为由第一支架15和第二支架16组成的分体式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安装支架为由一个支架结构组成。
66.进一步地,主动连杆18通过第一旋转轴13与第一支架15铰接,从动连杆17通过第二旋转轴14与第二支架16铰接。具体地,第一支架15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耳板,第一旋转轴13穿过两个安装耳板,且与安装耳板之间通过轴套9连接,并且在安装耳板的外侧采用轴销8插装在第一旋转轴13上,对第一旋转轴13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一旋转轴13左右窜动,第一旋转轴13能够相对于第一支架15做旋转运动,主动连杆18为两个,对称地布置,并且,主动连杆18与第一旋转轴13固定连接,第一旋转轴13旋转时能够带动主动连杆18绕第一旋转轴13的轴线转动;同理地,第二支架16的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安装耳板,第二旋转轴14穿过两个安装耳板,且与安装耳板之间通过轴套9连接,并且在安装耳板的外侧采用轴销8插装在第二旋转轴14上,对第二旋转轴14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第二旋转轴14左右窜动,第二旋转轴14能够相对于第二支架16做旋转运动,从动连杆17为两个,对称地布置,并且,从动连杆17与第二旋转轴14固定连接,第二旋转轴14旋转时能够带动从动连杆17绕第二旋转轴14的轴线转动。在优选情况下,参照图10,第一旋转轴13可以为花键轴,参照图13,调角驱动机构12为调角电机,如伺服电机等,调角驱动机构12上设置有花键孔,调角驱动机构12通过花键孔带动第一旋转轴13转动对应角度。
67.第一旋转轴13、第二旋转轴14、主动连杆18和从动连杆17能够构成一个双曲柄机构,在调角驱动机构12的驱动下,实现了电动连续调节歇脚板1打开角度的功能。在优选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7将调角驱动机构12与第一支架15一侧的安装耳板固定连接,第二紧固件7可以为螺栓、螺柱等。
68.在具体实施例中,主动连杆18的一端以及从动连杆17的一端分别与歇脚板骨架4
铰接。具体地,歇脚板骨架4设置有安装板,采用图14所示的轴销块5将主动连杆18与歇脚板骨架4上的安装板连接,轴销块5的端部为柱体,使主动连杆18能够绕轴销块5端部的柱体的轴线转动,通过第一紧固件6将轴销块5固定在歇脚板骨架4上。在优选情况下,第一紧固件6可以为螺栓、螺柱等。
69.进一步地,参照图4至图6,歇脚板骨架4的安装板形成有限位结构41,限位结构41上设有两个对应的限位面。其中,参照图4,主动连杆18与限位结构41上的一个限位面贴合,此时,歇脚板1处于关闭状态,在调角驱动机构12的作用下,主动连杆18如图5所示进行转动,当主动连杆18与限位结构41上的另一个限位面贴合时,歇脚板1打开到最大角度位置,调角驱动机构12同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参照图5,调角驱动机构12自带螺杆齿轮箱机构,使歇脚板1可以悬停在任何一个过程角度位置供用户使用。
70.此外,还可以在歇脚板1内设置加热垫3起到歇脚板保温加热的功效。具体地,加热垫3可以铺设在歇脚板骨架4的表面,并位于歇脚板骨架4与地毯面套2之间,加热垫3由电热丝排布而成,配合地毯面套2,能够对歇脚板1进行加热保温。
71.进一步地,可以在歇脚板骨架4下方设置线束支架10,线束支架10上安装有线束卡箍,能够对加热垫3的电热丝以及调角驱动机构12的电源输入线固定,使线束排布整齐,通过第三紧固件11将线束支架10与歇脚板骨架4连接。在优选情况下,第三紧固件11可以为螺栓、螺柱等。其中,加热垫3也可以为石墨烯加热垫。
7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歇脚板总成控制系统,设置有控制器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歇脚板总成,控制器与调角驱动机构电连接。
73.参照图19至图20,可以在座椅的侧面设置第一按钮20,用户按压座椅侧面的第一按钮20,脉冲电信号传输到座椅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控制器发出工作命令至调角驱动机构12,调角驱动机构12根据接受到的信号时长决定了转动角度的大小,调角驱动机构12通过花键孔带动第一旋转轴13转动对应角度,第一旋转轴13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连杆18,主动连杆18推动歇脚板骨架4使从动连杆17绕第二旋转轴14转动。用户松开第一按钮20中断了脉冲信号输入座椅控制器,调角驱动机构12没有收到座椅控制器输出的工作信号即停止转动,并自锁限制了第一旋转轴13的旋转。此时,歇脚板1停在了用户主动选择的舒适角度,实现了歇脚板1的展开和角度的连续调节。优化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打开角度固定且需要借助人力打开机构的痛点。其中,控制器可以为scu(顺序控制器)。在本技术领域内,控制器属于用于控制的常见的元器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控制的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再赘述。
74.还可以通过仪表大屏设置加热温度经座椅scu处理温度输入信号,然后scu输出工作信号至执行器,使加热垫3进行加热工作,实现了与座椅加热的联调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无法低温脱鞋使用歇脚板的问题。
75.此外,还可以在座椅的侧面设置第二按钮21,通过座椅侧面的第二按钮21操控歇脚板1角度的连续调节,并可配合座椅调节功能实现联动。用户如果需要躺下休息,只要按下第二按钮21,座椅靠背角度便会放平到水平位置,歇脚板1同步打开到最大角度,联动实现如图21所示的躺姿,再按下第二按钮21,座椅和歇脚板1回复到初始状态。
76.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固定在机动车前围上,打开车门时容易被发现,造型效果不佳。本实用新型方将歇脚板1嵌入地毯19安装,不影响内饰造型风格。相对于现有技术方案
存在的用户需借助脚部力量向下推开歇脚板才能使用,且歇脚板打开角度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控制调角驱动机构12,实现歇脚板打开角度的连续调节,同时也实现了与座椅调节联动,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现有技术方案没有充分考虑冬季车内低温环境下,用户脱鞋使用歇脚板的场景。冬季,电动车长时间开启热空调持续脚部加热是不现实的,会加速电能消耗,影响续航里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较经济的车内用电取暖方案。用户先打开热空调待车内温度达到舒适体感后即可关闭空调。此时,用户可以选择打开歇脚板1加热功能持续对脚部加热,也可以选择打开座椅加热功能进行全方位人体加热。
7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79.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