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

文档序号:30341135发布日期:2022-06-08 08:0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车辆

1.本技术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可载人的车辆越来越多,比如,公交车、轿车等常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人们日常工作及出行的要求。
3.在先技术中,车辆内的座椅是固定在乘坐室的,乘坐室内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座椅,以便于乘坐人员乘坐。
4.但是,大多时候座椅中的扶手和靠背是不可调节的,即便有些座椅的扶手和靠背可以调节,但也需要通过身体施加作用力的同时拨动调节开关,调节比较复杂且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座椅调节比较麻烦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座椅、检测装置和调节装置;
8.所述车身主体内开设有乘坐室,所述座椅安装于所述乘坐室内,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和/或所述座椅上,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座椅连接;
9.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或心理健康程度,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调节所述座椅;
10.在检测到所述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车辆的车门自锁。
11.可选地,在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的情况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检测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结构为摄像头、声波探测器、电磁波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检测装置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体型;和/或,
12.在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座椅的情况下,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检测结构,所述第二检测结构为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重量,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乘坐位置。
13.可选地,所述座椅包括靠背、扶手和坐垫,所述靠背和所述扶手分别与所述坐垫活动连接,所述靠背与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坐垫的位置可调节;
14.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与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坐垫的活动位置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与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坐垫的活动位置连接;
15.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坐垫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坐垫的位置。
16.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
述第一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坐垫的活动位置连接;
17.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为所述第一传动件提供动力,所述第一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靠背相对于所述坐垫活动。
18.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坐垫的活动位置连接;
19.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为所述第二传动件提供动力,所述第二传动件用于带动所述扶手相对于所述坐垫活动。
20.可选地,所述扶手设置有至少一个,在所述扶手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扶手活动;
21.在所述扶手设置有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件同时带动两个所述扶手活动,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两个所述扶手中的一者活动。
22.可选地,所述座椅上设置有消毒组件,所述消毒组件包括存储腔、喷射器和控制器,所述存储腔与所述喷射器连接,所述喷射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3.所述存储腔用于存储消毒液,所述喷射器用于将所述消毒液喷射至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器的喷射。
24.可选地,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按钮、第三驱动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喷射器及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喷射器连接;
25.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器的喷射以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启闭,所述第三驱动件配合所述第三传动件调节所述喷射器的喷射方向。
26.可选地,所述座椅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座椅共用所述控制器,和/或每个所述座椅上设置独立的所述控制器。
27.可选地,所述车辆为轿车、越野车、公交车、动车或火车中的一者。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主体的设置用以承载座椅,座椅的设置用以方便司机或者乘客乘坐,检测装置的设置用于检测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或心理健康程度,调节装置用于根据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调节座椅,进而可以调节座椅的乘坐范围和舒适度。检测装置与调节装置连接后,可以通过检测装置与调节装置配合下,为乘坐人员提供更加舒适且大小合适的作用。检测装置还可以检测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在检测到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车门自锁方式拒绝该乘坐人员的乘坐,以便于保护其他乘坐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乘坐人员身体参数调节座椅,并可以筛选乘坐人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为公交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为私家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中座椅和调节装置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辆中座椅和调节装置配合时的结构简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车身主体;11、乘坐室;20、座椅;21、靠背;22、扶手;23、坐垫; 30、检测装置;
31、第一检测结构;32、第二检测结构;40、调节装置;41、第一调节组件;411、第一驱动件;412、第一传动件;42、第二调节组件;421、第二驱动件;422、第二传动件;50、消毒组件;51、存储腔;52、喷射器; 5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进行详细地说明。
38.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主体10、座椅20、检测装置30和调节装置40;
39.所述车身主体10内开设有乘坐室11,所述座椅20安装于所述乘坐室11 内,所述检测装置30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10和/或所述座椅20上,所述调节装置40与所述座椅20连接;
40.其中,所述检测装置30用于检测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或心理健康程度,所述检测装置30与所述调节装置40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0用于根据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调节所述座椅20;
41.在检测到所述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预设值时,所述车辆的车门自锁。
4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身主体10的设置用以承载座椅20,座椅20的设置用以方便司机或者乘客乘坐,检测装置30的设置用于检测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或心理健康程度,调节装置40用于根据乘坐人员的身体参数调节座椅20,进而可以调节座椅20的乘坐范围和舒适度。检测装置30与调节装置40连接后,可以通过检测装置30与调节装置40配合下,为乘坐人员提供更加舒适且大小合适的作用。检测装置30还可以检测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在检测到乘坐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预设值时,可以通过车门自锁方式拒绝该乘坐人员的乘坐,以便于保护其他乘坐人员的安全。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根据乘坐人员身体参数调节座椅20,并可以筛选乘坐人员的安全性。
4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大小合适是指在座椅20上的靠背21和扶手22在通过调节后,可以和坐垫23围合成更加适合当前乘坐人员乘坐的乘坐区域大小。本技术的乘坐人员可以包括司机或者乘客。在车辆为私家车时,车辆具有一个司机座位,以及一定数量的乘客座位,在车辆为公交车时,将会有更多的乘客座位。每个座位对应一个座椅20,此时公交车上具有较多的座椅20,可以将部分座椅20设置为可折叠或者可收纳,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座位数量,比如,可以在上班高峰期可以将部分座椅20收纳,以便于可以有更多的站立
空间;在老人或小孩出行较多的时间段可以将较多的座椅20展开,以便于老人或小孩的乘坐。
4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身体参数包括体型、重量等,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面部识别大概检测出乘坐人员的年龄等信息。通过身体参数可以对人员和座位进行匹配,比如,老弱病残的可以安排到质地较软的座椅20上,之后可以通过检测装置30和调节装置40的作用下对座椅20进行适应性调节。
45.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在遭受着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困扰,这些负面的情绪进一步加剧会导致心理崩溃、过激行为、轻生等消极或极端行为,这些人员会对其他乘车造成安全隐患。心理健康程度的检测就可以对乘客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以保证大多数乘客的安全。上述的心理健康程度是用来判断人员(乘坐人员)的安全等级。其中,人员的安全等级是通过评分的形式进行判断的,具体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人员所在的岗位,以及所处于的场景进行判断,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标准,具体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跟进,通过人工智能对相应数据的收集及学习,得出每个岗位中最好的评分标准。以下介绍一种评分标准的示例,并不代表尽可以采用下述的评分标准。
46.评分标准:如分数在91-100之间,则安全性较高;如分数在76-90之间,则相对安全,日常需给予一定的关注;如分数在61-75之间,则安全性较弱,需要给予一定的心理疏导及其他有效措施;如分数在40-60之间,则相对较不安全,有关部门需及时备案,并进行回访;如分数低于40分,则相对不安全,有关部门需及时联系监护人或家属,密切关注以防出现危险。上述的预设值就可以是低于40分时的情况,不同类型的车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准乘标准。具体岗位可以有补贴的评估要求,必要时要求人员暂时离岗。比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需要评分高于75,否则需要暂时离岗,待评分高于75的安全线时,才可以恢复上岗,以提高公共安全。
47.上述的评分可以是在人工智能的配合下进行。具体地,人工智能获得授权后,对相应的人员进行数据收集;之后对收集后的数据进行评估,对人员的心理健康进行评分。其中,心理健康的各影响因子包括且不限于:智力体力正常、社会适应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生活态度、对工作态度、情绪情况,具体为之前是否有情绪过激行为等、个人情况等得分累计相加。上述的情绪情况具体包括之前是否有情绪过激行为等,个人情况具体包括如家庭资产变化等。上述的影响因子需要对个人的信息进行收集后,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初步判断,在人工智能未成熟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干预,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并且,在收集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时,需要签订特定的授权协议,某些岗位的上岗需要对应的授权协议,且收集的信息仅限于安全等级的判定。上述步骤需要对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可以采用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方式,对应设置相应的识别装置。
48.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应的报警装置,以配合检测装置30 的使用,在特定情况下(比如人员的安全等级较低时)可以进行报警。报警装置可以包括灯光报警模块、声音报警模块、振动报警模块、文字显示模块中的至少一种,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将会采用不同的报警信号。
4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检测装置30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 10的情况下,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第一检测结构31,所述第一检测结构31 为摄像头、声波探测器、电磁波探测器和红外探测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检测装置30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体型;和/
或,
50.在所述检测装置30设置于所述座椅20的情况下,所述检测装置30包括第二检测结构32,所述第二检测结构32为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重量,所述红外传感器能够检测乘坐人员的乘坐位置。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检测结构31的设置可以可以检测乘坐人员(司机或乘客)的体型。进而可以大致判断出乘坐人员适合的乘坐大小,可以根据需要对座椅20进行预调节,避免出现乘坐人员无法坐入到座椅20上的情况。并且,在第一检测结构31设置为摄像头的时候,可以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对乘坐人员进行安全等级评估,也可以设置对应的指纹识别等方式来判断乘坐人员的身份。
52.第二检测结构32的设置主要用于检测乘坐人员的重量以及乘坐位置,以便于结合乘坐人员的体型来调节座椅20。
53.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座椅20包括靠背21、扶手22和坐垫 23,所述靠背21和所述扶手22分别与所述坐垫23活动连接,所述靠背21与所述扶手22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位置可调节;
54.所述调节装置40包括第一调节组件41和第二调节组件42,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1与所述靠背21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活动位置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2与所述靠背21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活动位置连接;
55.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2用于调节所述扶手22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位置,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2用于调节所述扶手22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位置。
5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靠背21、扶手22和坐垫23配合可以围合成乘坐人员的乘坐位置。可以通过调节靠背21和扶手22来改变座椅20的大小。其中,第一调节组件41的设置用于改变靠背21相对于坐垫23的位置,具体可以包括靠背21相对于坐垫23的距离或者夹角,靠背21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1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调节。
57.第二调节组件42的设置用于改变扶手22相对于坐垫23的位置,具体可以包括扶手22相对于坐垫23的距离或者夹角,扶手2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第二调节组件42自动调节,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手动调节。
5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调节组件41和第二调节组件42配合检测装置30,可以实现根据乘坐人员的体型和重量进行座椅20的自动调节。在自动调节后的座椅20无法满足乘坐人员的乘坐习惯后,可以让乘坐人员进行手动调节,手动调节后的参数可以记录下来,并对乘坐人员的身份进行对应标识,手动调节后的参数将会与乘坐人员的身份挂钩,在该乘坐人员再次乘坐时,可以直接将座椅20调节至之前手动调节后的参数。
5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41包括第一驱动件411 和第一传动件412,所述第一驱动件411与所述第一传动件412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412与所述靠背21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活动位置连接;
60.所述第一驱动件411用于为所述第一传动件412提供动力,所述第一传动件412用于带动所述靠背21相对于所述坐垫23活动。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11的设置可以为第一传动件412提供动力,第一驱动件411可以根据需要与车辆的控制装置连接,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同时与检测装置30以及调节装置40连接。具体地,处理器可以和第一驱动件411连,可以通过处理器结
合检测装置30的检测数据对第一驱动件411进行自动控制,之后通过第一驱动件411带动第一传动件412来改变靠背21相对于坐垫23的位置;
6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42包括第二驱动件421 和第二传动件422,所述第二驱动件421与所述第二传动件422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422与所述扶手22相对于所述坐垫23的活动位置连接;
63.所述第二驱动件421用于为所述第二传动件422提供动力,所述第二传动件422用于带动所述扶手22相对于所述坐垫23活动。
6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421的设置可以为第二传动件422提供动力,具体可以将上述的处理器可以和第二驱动件421连,可以通过处理器结合检测装置30的检测数据对第二驱动件421进行自动控制,之后通过第二驱动件421带动第二传动件422来改变扶手22相对于坐垫23的位置。
65.需要说明的是,扶手22的调节可以包括升降和横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对应的活动方式。
66.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扶手22设置有至少一个,在所述扶手22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件421带动所述扶手22活动;
67.在所述扶手22设置有两个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件421同时带动两个所述扶手22活动,或者所述第二驱动件421带动两个所述扶手22中的一者活动。
6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扶手2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扶手22设置有一个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第二驱动件421带动扶手22活动,进而调节扶手22 相对于坐垫23的位置;在扶手22设置有两个的情况下,第二驱动件421可以同时带动两个扶手22活动,可以通过两个扶手22的联动实现对座椅20的调节;也可以使第二驱动件421带动两个扶手22中的一者活动,可以通过一个扶手22相对于另一个扶手22的活动实现对座椅20的调节。
6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座椅20上设置有消毒组件50,所述消毒组件50包括存储腔51、喷射器52和控制器53,所述存储腔51与所述喷射器52连接,所述喷射器52与所述控制器53连接;
70.所述存储腔51用于存储消毒液,所述喷射器52用于将所述消毒液喷射至预设位置,所述控制器53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器52的喷射。
7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消毒组件50的设置可以对座椅20进行消毒,消毒组件50可以分别对靠背21、扶手22以及坐垫23进行消毒。消毒组件50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靠背21、扶手22以及坐垫23中的一者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消毒组件50。存储腔51用于存储消毒液,喷射器52用于将消毒液喷射至预设位置,控制器53用于控制喷射器52的喷射,上述的预设位置靠背21、扶手 22或者坐垫23的位置。
7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53包括控制按钮、第三驱动件和第三传动件,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喷射器52及所述第三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传动件连接,所述第三传动件与所述喷射器52连接;
73.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喷射器52的喷射以及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启闭,所述第三驱动件配合所述第三传动件调节所述喷射器52的喷射方向。
7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结构中控制按钮的设置可以控制喷射器52对座椅20进行消毒,也可以对喷射器52的喷射方向进行调节。其中,喷射器52 的喷射方向调节是通过第
三驱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配实现。
7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各个驱动件(包括第一驱动件411、第二驱动件421或第三驱动件)可以是液压驱动、气压驱动或者电力驱动,具体可以为液压泵、气压泵或驱动电机,各个驱动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各个传动件(包括第一传动件412、第二传动件422或第三传动件) 可以选用各个类型的传动机构,比如齿轮传动机构、齿轮齿条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杆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等,只要可以实现对应的传动功能即可。
76.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座椅2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座椅20共用所述控制器53,和/或每个所述座椅20上设置独立的所述控制器53。
7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相应的控制器53对所有座椅20进行统一消毒,也可以根据需要对每个座椅20进行单独消毒。其中,可以仅设置共用控制器53,也可以仅设置独立控制器53,或者可以同时设置两种控制器53。
7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为轿车、越野车、公交车、动车或火车中的一者。
7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本技术的车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以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应用到不同车型上,甚至可以应用的坦克、飞机、潜水器或航天器上。
8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8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