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8781发布日期:2022-10-28 22:56阅读:67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在车门关闭时等将车室内的空气向车外排出的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


背景技术:

2.在车辆的车门关闭时,室内空间的压力暂时上升。因此,在车辆中,为了抑制室内空间的压力上升而设有通风设备。通风设备不仅在车门关闭时室内空间的压力上升时,而且在对室内空间进行换气时也将室内的空气向车外排出。这种通风设备通常在车辆后部的行李室空间等设有进气开口。通风设备的排气开口配置在车身板的从车外难以看见的部分,进气开口与排气开口由通气通路连通。
3.车辆的通风设备是通过使室内空间与车外连通而将室内空间的空气向车外排出的设备,因此行驶噪声等车外的噪声容易通过进气开口进入车内。因此,作为其对策,提出了通过隔音材料来形成通气通路的壁的一部分,通过通气通路的隔音材料来吸收车外的噪声的方案(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1-25322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日本国特开2001-253229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是通过在通气通路的壁的一部分设置的隔音材料来吸收车外的噪声的结构,因此对于从排气开口朝向进气开口直接前进的噪声难以得到充分的隔音效果。
5.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充分地抑制车外的噪声通过进气开口向室内空间进入的情况,从而能够提高车室内的肃静性的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
6.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具备:进气开口,其配置于车辆后部的室内空间;排气开口,其将通过了所述进气开口的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向车外排出;以及通气通路,其由面向所述室内空间的内装构件和将所述内装构件的外侧覆盖的车身板包围而形成,将所述进气开口与所述排气开口连通,其中,在所述通气通路的中途配置有与从所述排气开口朝向所述进气开口的噪声的进入路径交叉地延伸的屏蔽板。
7.通过上述的结构,若因车门的关闭动作等而室内空间的压力比车外高,则室内空间的空气从进气开口通过通气通路而从排气开口向车外排出。另外,通过排气开口进入到通气通路内的路面噪声等噪声在去往进气开口的中途与屏蔽板接触,被抑制从进气开口向室内空间直接进入。
8.也可以是,所述屏蔽板一体地形成于构成所述内装构件的一部分的树脂块。
9.在该情况下,当内装构件安装于车身时,与内装构件的树脂块一体的屏蔽板设置于通气通路内。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屏蔽板的设置作业性变得良好。另外,能够削减搭载于车辆的部件个数,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10.也可以是,在所述屏蔽板上安装有在所述通气通路的内侧与所述车身板密接的密封构件。
11.在该情况下,屏蔽板经由密封构件与车身板密接,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屏蔽板对
噪声的屏蔽效果。另外,能够抑制屏蔽板与车身板直接接触引起的噪声的产生。
12.也可以是,所述树脂块由能够从所述室内空间访问的物品收纳箱构成。
13.在该情况下,在树脂制的物品收纳箱上一体地形成有屏蔽板,因此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室内空间的物品收纳功能,且同时不会招致部件个数的增加,也能够提高车室内的肃静性。
14.也可以是,在所述排气开口设有根据所述通气通路与车外侧的压力之差而打开的挡板。
15.在该情况下,在通气通路内的压力比车外侧的压力低的期间,排气开口由挡板关闭。因此,在挡板未打开的条件下,通过挡板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车辆外部的噪声通过进气开口向室内空间进入的情况。
16.也可以是,所述排气开口通过后保险杠的内侧空间而与车外连通。
17.在该情况下,通过后保险杠能够抑制车外的噪声、水滴、尘埃等向排气开口进入的情况。
18.本发明的方案的车辆的通风设备结构在通气通路的中途配置有与从排气开口朝向进气开口的噪声的进入路径交叉地延伸的屏蔽板。
19.因此,能够充分抑制车外的噪声通过进气开口向室内空间进入的情况,提高车室内的肃静性。
附图说明
20.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21.图2是图1的ii向视图。
22.图3是从车外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23.图4是图3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
24.图5是将外板和通路形成板取下而从车外侧观察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上下、左右,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则就是指相对于车辆1的前进方向的朝向。另外,在附图的适当部位记载有指向车辆1的前方的箭头fr、指向车辆1的上方的箭头up、以及指向车辆1的左侧方的箭头lh。
26.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后部的立体图。
27.本实施方式的车辆1在未图示的后部座位的后方配置有行李室2(室内空间)。行李室2在后地板3的左右两侧设有树脂制的侧部衬板4。侧部衬板4将车辆后部的未图示的车轮罩的车室内侧覆盖。另外,在侧部衬板4的上部配置有树脂制的进气块5。进气块5支承于未图示的车辆后部的骨架构件。
28.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符号6是设置于车辆后部的尾门开口。在尾门开口6以能够弹起开闭的方式安装有未图示的尾门。另外,图1中的符号7是在车辆1的侧部外侧安装的金属制的外板,符号8是以与外板7的后端部连续的方式安装于车身后部的树脂制的后保险
杠。
29.图2是图1的ii向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将后述的盖构件9取下。另外,图3是从左斜后方观察将后保险杠8取下后的车辆1的左侧后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沿着iv-iv线的剖视图。
30.车辆1的通风设备10具备:形成于进气块5的进气开口11;形成于外板7的后部的排气开口12;以及将进气开口11与排气开口12连通的通气通路13。行李室2(室内空间)内的空气从进气开口11通过通气通路13而向排气开口12排出。排气开口12与后保险杠8的内侧空间连通。排出到排气开口12的空气通过后保险杠8的设置间隙而向车外排出。
31.如图2、图4所示,在侧部衬板4的后部区域安装有树脂制的物品收纳箱14。物品收纳箱14是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行李室2侧)开口的凹形状的树脂块,在其凹部内能够收纳例如千斤顶等工具。物品收纳箱14能够从行李室2侧访问(能够进行物品的收纳和取出等)。物品收纳箱14的开口由盖构件9(参照图1)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关闭。
32.如图4所示,物品收纳箱14固定于侧部衬板4。在物品收纳箱14的底部(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底部)设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呈箱状地鼓出的正面观察下为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鼓出部16。该鼓出部16向侧部衬板4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开口17插入。鼓出部16通过开口17而向侧部衬板4的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33.进气块5的一部分在物品收纳箱14的上方侧向行李室2方向突出。进气开口11形成于进气块5的突出部5a的下表面。在进气开口11设有例如百叶窗、网格等。
34.如图3所示,在外板7的后端部延伸设置有相对于车外侧的外观面7a向车宽方向内侧呈阶梯状地凹陷的延长壁18。排气开口12形成于延长壁18。在延长壁18的排气开口12安装有多个(例如,两个)能够开闭的挡板19。挡板19仅能够向朝着排气开口12的外侧(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向开放。因此,挡板19仅在行李室2内(通气通路13内)的压力比车外的压力高时将排气开口12打开。
35.另外,如图3、图4所示,在外板7的后端部中的延长壁18的上部接合有金属制的通路形成板20。通路形成板20与进气块5的车外侧对接,与进气块5一起构成通气通路13的上半部。另外,外板7的延长壁18与侧部衬板4的车外侧对接,与侧部衬板4、物品收纳箱14的鼓出部16一起构成通气通路13的下半部。如图4所示,通气通路13沿着车身的上下方向延伸。另外,在后保险杠8安装于车身时,延长壁18和通路形成板20的外侧由后保险杠8的侧部隔着规定的间隙覆盖。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路形成板20和外板7(延长壁18)构成车身板,进气块5、物品收纳箱14、侧部衬板4等构成内装构件。
37.图5是将外板7和通路形成板20取下而从车外侧观察车辆1的后部的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中,将在外板7的延长壁18上安装的挡板19和对挡板19进行支承的支承框21一并示出。
38.如图4、图5所示,物品收纳箱14的鼓出部16通过侧部衬板4的开口17而面向通气通路13配置。在该鼓出部16的底部一体地形成有以与从通气通路13内的排气开口12朝向进气开口11的噪声的进入路径r正交的方式延伸的规定厚度的屏蔽板22。在屏蔽板22上安装有与车身板(例如,外板7的延长壁18)的内表面密接的密封构件23。密封构件23具有弹性,凭借其弹性作用而与车身板的内表面密接。
39.但是,屏蔽板22和密封构件23未将通气通路13完全闭塞。在通气通路13内的屏蔽板22及密封构件23的前后确保有允许从进气开口11朝向排气开口12的空气的流动的充分的间隙。
40.在以上的结构中,若因尾门的关闭动作等而行李室2内的压力比车外高,则行李室2内的空气从进气开口11通过通气通路13而在排气开口12处将挡板19打开,并通过后保险杠8的设置间隙向车外排出。
41.另一方面,在挡板19打开时从排气开口12进入的路面噪声等噪声在通气通路13内去往进气开口11的中途与屏蔽板22接触,被抑制从进气开口11向行李室2内直接进入。
42.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在通气通路13的中途配置有与从排气开口12朝向进气开口11的噪声的进入路径r交叉地延伸的屏蔽板22。因此,能够充分地抑制通过排气开口12进入到通气通路13内的车外的噪声通过进气开口11向行李室2内进入的情况。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较大地提高车室内的肃静性。
43.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中,对噪声的进入进行屏蔽的屏蔽板22一体地形成于构成内装构件的一部分的树脂块。因此,当内装构件安装于车身时,与内装构件的树脂块一体的屏蔽板22设置于通气通路13内。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的情况下,屏蔽板22的设置作业性变得良好。另外,在本结构中,内装构件的树脂块与屏蔽板22为一体部件,因此能够削减搭载于车辆的部件个数,提高车辆的生产效率。
44.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中,在屏蔽板22上安装有在通气通路13的内侧与车身板(例如,外板7的延长壁18)密接的密封构件23。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屏蔽板22对噪声的屏蔽效果。另外,在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避免屏蔽板22与车身板(例如,外板7的延长壁)直接接触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屏蔽板22与车身板抵接引起的振动噪声的产生。
4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中,在能够从行李室2侧进行物品的取出放入的树脂制的物品收纳箱14上一体地形成有屏蔽板22,因此能够提高车辆后部的行李室2的物品收纳功能,且同时不招致部件个数的增加,也能够提高行李室2内的肃静性。
46.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中,根据通气通路13与车外侧的压力之差而打开的挡板19设置于排气开口12,因此在通气通路13内的压力比车外侧的压力低的期间,能够通过挡板19将车外侧的排气开口12关闭。因此,在挡板19未打开的条件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车辆外部的噪声通过进气开口11向行李室2内进入的情况。
47.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设备结构中,排气开口12通过后保险杠8的内侧空间而与车外连通。因此,通过后保险杠8能够抑制车外的噪声、水滴、尘埃等向排气开口12进入的情况。
4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