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多板门的运动控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3939发布日期:2023-09-09 15:2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引言本主题公开涉及车辆门,且特别地涉及用于车辆的多板滑动门系统。


背景技术:

1、一些车辆(诸如,具有封闭的货物舱的卡车)具有将乘客舱与货物舱分开的壁。分隔壁中常常包括门以允许车辆驾驶员进入货物舱。在一些这种车辆中,门是铰链式的,而在其他车辆中,门是滑动门或滑门(pocket door)构型。期望驾驶员或其他用户能够以最小的努力来操作门,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门。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车辆的门组件包括:第一门板,其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门开口而从门开口的第一侧朝向门开口的第二侧移动;第二门板,其与第一门板间隔开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门开口而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移动。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门板处,并且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门板处。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一磁性元件相互作用,使得第一门跨过门开口的移动引起第二门板跨过门开口的移动。

2、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凹槽接收第一门板,并且第二引导凹槽接收第二门板。

3、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硬止挡件位于第二引导凹槽中,以在将门组件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阻止第二门板的移动。

4、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硬止挡件突破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使得第一门板能够独立于第二门板移动。

5、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具有取向成将第二门板吸引到第一门板的极性。

6、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门板的底部部分处,并且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门板的底部部分处。

7、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是附接到第一门板的钢插入件。

8、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或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位于相应的第一门板或第二门板的侧边缘处。

9、在另一实施例中,一种车辆包括:第一舱;第二舱;以及分隔壁,其将第一舱和第二舱分开。门组件位于分隔壁中的门开口处。该门组件包括:第一门板,其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门开口而从门开口的第一侧朝向门开口的第二侧移动;以及第二门板,其与第一门板间隔开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门开口而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移动。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门板处,并且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门板处。第二磁性元件与第一磁性元件相互作用,使得第一门跨过门开口的移动引起第二门板跨过门开口的移动。

10、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引导凹槽接收第一门板,并且第二引导凹槽接收第二门板。

11、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硬止挡件位于第二引导凹槽中,以在将门组件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阻止第二门板的移动。

12、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硬止挡件突破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使得第一门板能够独立于第二门板移动。

13、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具有取向成将第二门板吸引到第一门板的极性。

14、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位于第一门板的底部部分处,并且第二磁性元件位于第二门板的底部部分处。

15、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是附接到第一门板的钢插入件。

16、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舱是乘客舱,并且第二舱是货物舱。

17、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舱是封闭的货物舱。

18、附加地或替代地,在这个或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元件或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位于相应的第一门板或第二门板的侧边缘处。

19、方案1. 一种车辆的门组件,所述门组件包括:

20、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门开口而从所述门开口的第一侧朝向所述门开口的第二侧移动;

21、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第一门板间隔开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所述门开口而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移动;

22、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处;以及

23、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处,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门跨过所述门开口的移动引起所述第二门板跨过所述门开口的移动。

24、方案2. 根据方案1所述的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进一步包括:

25、第一引导凹槽,其接收所述第一门板;以及

26、第二引导凹槽,其接收所述第二门板。

27、方案3. 根据方案2所述的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凹槽中的硬止挡件,以在将所述门组件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阻止所述第二门板的移动。

28、方案4. 根据方案3所述的门组件,其中,所述硬止挡件突破所述第一门板和所述第二门板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门板能够独立于所述第二门板移动。

29、方案5. 根据方案1所述的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取向成将所述第二门板吸引到所述第一门板的极性。

30、方案6. 根据方案1所述的门组件,其中:

31、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的底部部分处;并且

32、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的底部部分处。

33、方案7. 根据方案1所述的门组件,其中,第一磁性元件是附接到所述第一门板的钢插入件。

34、方案8. 根据方案1所述的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门板或所述第二门板的侧边缘处。

35、方案9. 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36、第一舱;

37、第二舱;

38、分隔壁,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第一舱和所述第二舱分开;

39、门组件,所述门组件设置在所述分隔壁中的门开口处,所述门组件包括:

40、第一门板,所述第一门板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所述门开口而从所述门开口的第一侧朝向所述门开口的第二侧移动;

41、第二门板,所述第二门板与所述第一门板间隔开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跨过所述门开口而从所述第一侧朝向所述第二侧移动;

42、第一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处;以及

43、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处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门跨过所述门开口的移动引起所述第二门板跨过所述门开口的移动。

44、方案10.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

45、第一引导凹槽,所述第一引导凹槽接收所述第一门板;以及

46、第二引导凹槽,所述第二引导凹槽接收所述第二门板。

47、方案11. 根据方案10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引导凹槽中的硬止挡件,以在将所述门组件从打开位置朝向关闭位置移动时阻止所述第二门板的移动。

48、方案12. 根据方案1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硬止挡件突破所述第一门板与所述第二门板之间的磁相互作用,使得所述第一门板能够独立于所述第二门板移动。

49、方案13.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被取向成将所述第二门板吸引到所述第一门板的极性。

50、方案14.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其中:

51、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门板的底部部分处;并且

52、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门板的底部部分处。

53、方案15. 根据方案8所述的车辆,其中,第一磁性元件是附接到所述第一门板的钢插入件。

54、方案16.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舱是乘客舱,并且所述第二舱是货物舱。

55、方案17. 根据方案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舱是封闭的货物舱。

56、方案18. 根据方案9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或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门板或所述第二门板的侧边缘处。

57、当结合附图理解时,本公开的以上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容易从以下详细描述显而易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