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及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11765发布日期:2023-04-29 22:4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及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用车机,特别地,涉及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1、现有山地运输底盘的后桥都是使用差速器,在转弯时内外轮可实现差速。在路况较差的泥泞山地行走时,容易出现附着较好的受阻轮不动,但悬空轮空转,严重影响通过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山地运输底盘,能够优化通过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包括:前桥,具有一传动轴;后桥,与前桥铰接,左右两侧设有后轮,具有与传动轴传动相连的分动轴;两个离合机构,分别控制分动轴与两个后轮的传动离合,具有分动轴与后轮传动配合的配合状态和分动轴与后轮脱离传动的分离状态;两个刹车机构,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转动阻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桥和后桥相对转动。

4、进一步地,所述后轮具有半轴,所述半轴安装有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啮合传动有中间齿轮,所述离合机构具有与中间齿轮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刹车机构作用于中间齿轮。

5、进一步地,所述前桥相对后桥左转或右转时,所述前桥能带动对应侧的后轮的离合机构朝分离状态切换,并带动刹车机构提高对应侧的后轮的旋转阻力。

6、进一步地,所述后桥转动安装有离合控制臂,所述前桥通过第一传动杆与离合控制臂传动相连,所述离合控制臂转动能使离合机构在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后桥转动安装有刹车控制臂,所述前桥通过第二传动杆与刹车控制臂传动相连,所述刹车控制臂转动能带动刹车机构调节对应的后轮的转动阻力。

7、进一步地,还包括后车架,所述后桥安装于后车架,所述后车架上安装有铰接架,所述前桥后侧设有铰接体,所述铰接架与铰接体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后端伸入铰接体内并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铰接架上穿设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后端与分动轴传动相连;所述中间轴与传动轴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前端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铰接体内安装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均啮合,以将第一锥齿轮的动力传递给第二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旋转轴线与传动轴垂直,所述铰接架的铰接轴线与所述传动锥齿轮的旋转轴线共线。

9、进一步地,所述铰接架包括套轴和设于套轴前端的铰接耳,所述铰接耳间隔设有两个,所述铰接耳与铰接体铰接;所述后车架设有插孔,所述套轴后端穿过插孔并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套轴中心设有供中间轴穿装的中心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套轴与插孔适配且能沿插孔旋转,所述后车架前侧设有两间隔设置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能与铰接耳接触以限制铰接架的旋转角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铰接体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处安装有端盖,所述铰接耳安装有铰接轴,所述端盖内侧设有供传动锥齿轮的中心轴插入的轴槽,外侧设有供铰接轴嵌入的铰接槽。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运输车,包括上述山地运输底盘。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后桥与前桥的铰接以及驱动机构的驱动可实现前后桥的转动,实现转向;利用分动轴将动力传递分配给两个后轮,再利用两个离合机构和两个刹车机构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动力和刹车阻力,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当右后轮悬空时,可将右后轮与分动轴的动力切短,将动力全部输送给着地的左后轮,使得有足够的动力走出泥地;而刹车机构则可在小范围转向时,将转向侧的后轮刹停,减少转向半径,提高转向灵活性。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210)具有半轴(211),所述半轴(211)安装有输入齿轮(212),所述输入齿轮(212)啮合传动有中间齿轮(230),所述离合机构(300)具有与中间齿轮(230)啮合的传动齿轮(330);所述刹车机构(400)作用于中间齿轮(2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桥(100)相对后桥(200)左转或右转时,所述前桥(100)能带动对应侧的后轮(210)的离合机构(300)朝分离状态切换,并带动刹车机构(400)提高对应侧的后轮(210)的旋转阻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200)转动安装有离合控制臂(310),所述前桥(100)通过第一传动杆(320)与离合控制臂(310)传动相连,所述离合控制臂(310)转动能使离合机构(300)在配合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所述后桥(200)转动安装有刹车控制臂(410),所述前桥(100)通过第二传动杆(420)与刹车控制臂(410)传动相连,所述刹车控制臂(410)转动能带动刹车机构(400)调节对应的后轮(210)的转动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车架(500),所述后桥(200)安装于后车架(500),所述后车架(500)上安装有铰接架(600),所述前桥(100)后侧设有铰接体(120),所述铰接架(600)与铰接体(120)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110)后端伸入铰接体(120)内并设有第一锥齿轮(111),所述铰接架(600)上穿设有中间轴(510),所述中间轴(510)后端与分动轴(220)传动相连;所述中间轴(510)与传动轴(110)同轴设置,所述中间轴(510)前端设有第二锥齿轮(511),所述铰接体(120)内安装有传动锥齿轮(130),所述传动锥齿轮(130)与第一锥齿轮(111)、第二锥齿轮(511)均啮合,以将第一锥齿轮(111)的动力传递给第二锥齿轮(511),所述传动锥齿轮(130)的旋转轴线与传动轴(110)垂直,所述铰接架(600)的铰接轴线与所述传动锥齿轮(130)的旋转轴线共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架(600)包括套轴(610)和设于套轴(610)前端的铰接耳(620),所述铰接耳(620)间隔设有两个,所述铰接耳(620)与铰接体(120)铰接;所述后车架(500)设有插孔(520),所述套轴(610)后端穿过插孔(520)并螺纹连接有螺母(612),所述套轴(610)中心设有供中间轴(510)穿装的中心孔(6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套轴(610)与插孔(520)适配且能沿插孔(520)旋转,所述后车架(500)前侧设有两间隔设置的限位柱(540),所述限位柱(540)能与铰接耳(620)接触以限制铰接架(600)的旋转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体(120)设有开孔(121),所述开孔(121)处安装有端盖(140),所述铰接耳(620)安装有铰接轴(630),所述端盖(140)内侧设有供传动锥齿轮(130)的中心轴插入的轴槽,外侧设有供铰接轴(630)嵌入的铰接槽。

10.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山地运输底盘。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运输底盘及运输车,山地运输底盘包括:前桥,具有一传动轴;后桥,与前桥铰接,左右两侧设有后轮,具有与传动轴传动相连的分动轴;两个离合机构,分别控制分动轴与两个后轮的传动离合,具有分动轴与后轮传动配合的配合状态和分动轴与后轮脱离传动的分离状态;两个刹车机构,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转动阻力;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前桥和后桥相对转动。本发明利用分动轴将动力传递分配给两个后轮,再利用两个离合机构和两个刹车机构分别控制两个后轮的动力和刹车阻力,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当右后轮悬空时,可将右后轮与分动轴的动力切短,将动力全部输送给着地的左后轮,使得有足够的动力走出泥地。

技术研发人员:赵佐卫,李铁辉,刘若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