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2970发布日期:2022-09-21 03:5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汽车座椅滑轨是座椅调节必备的结构部件,在常见的七座汽车中,由于中排座椅之间相邻距离较小,导致在最后排的乘客上下车时较为困难,现有的座椅调节机构中,一般只有上下高度调节以及前后方向的调节功能,由于未设置有侧向滑动调节功能,导致相邻座椅之间的间距无法进行调节,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包括长滑道和侧移电机,所述侧移电机为双输出端电机,所述长滑道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长滑道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滑动框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滑轨道,所述侧滑轨道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所述侧滑框顶端位于侧滑轨道的上方,所述侧滑轨道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侧移齿板,所述侧滑框相邻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所述侧移传动杆的内侧端与侧移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移传动杆远离侧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侧移齿板啮合。
5.优选的,所述侧滑轨道呈u型,所述侧滑框呈w型,所述侧滑框的左右两侧外壁与侧滑轨道的左右两侧内壁抵接,所述侧滑轨道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侧滑框左右两端的上方。
6.优选的,所述侧滑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侧移电机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侧壁上。
7.优选的,所述滑动框靠近侧移电机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横移传动杆,所述横移传动杆上设置有横移电机。
8.优选的,所述滑动框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横移传动杆与移动机构传动连接。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通过在滑动框上端设置有侧滑轨道,在侧滑轨道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侧滑框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侧移传动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侧滑轨道的内侧设置有侧移齿板,传动齿轮与侧移齿板啮合,在侧移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在侧移齿板上运动,从而通过侧移传动杆和连接板
带动侧滑框移动,从而实现座椅的侧向滑动,解决了现有的座椅调节机构中,一般只有上下高度调节以及前后方向的调节功能,由于未设置有侧向滑动调节功能,导致相邻座椅之间的间距无法进行调节,极为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11.图1为侧移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3.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4.图4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15.图5为侧移装置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6为侧移装置局部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长滑道;2、限位滑槽;3、滑动框;4、横移传动杆;5、横移电机;6、侧移齿板;7、侧滑轨道;8、侧滑框;9、连接板;10、连接杆;11、侧移电机;12、侧移传动杆;13、传动齿轮;14、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由图1-6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长滑道1和侧移电机11,侧移电机11为双输出端电机,长滑道1设置有两个,两个长滑道1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2,限位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3,滑动框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滑轨道7,侧滑轨道7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8,侧滑框8顶端位于侧滑轨道7的上方,侧滑轨道7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侧移齿板6,侧滑框8相邻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12,侧移传动杆12的内侧端与侧移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侧移传动杆12远离侧移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3与侧移齿板6啮合,在侧移电机11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13在侧移齿板6上运动,从而通过侧移传动杆12和连接板9带动侧滑框8移动,从而实现座椅的侧向滑动,能够实现中排相邻座椅之间距离的增大,便于后排乘客的上下,侧滑轨道7呈u型,侧滑框8呈w型,侧滑框8的左右两侧外壁与侧滑轨道7的左右两侧内壁抵接,侧滑轨道7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4,挡板14位于侧滑框8左右两端的上方,利用挡板14对侧滑框8的上下方向进行限定,避免侧滑框8在滑动过程中滑出,侧滑框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侧移电机11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侧壁上,滑动框3靠近侧移电机1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横移传动杆4,横移传动杆4上设置有横移电机5,滑动框3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横移传动杆4与移动机构传动连接,利用横移电机5带动横移传动杆4与移动机构作用,从而实现座椅的横向移动。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在滑动框3上端设置有侧滑轨道7,在侧滑轨道7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8,侧滑框8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12,侧移传动杆12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3,侧滑轨道7的内侧设置有侧移齿板6,传动齿轮13与侧移齿板6啮合,在侧移电机11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13在侧移齿板6上运动,从而通过侧移传动杆12和连接板9带动侧滑框8移动,从而实现座椅的侧向滑动,能够实现中排相邻座椅之间距离的增大,便于后排乘客的上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包括长滑道(1)和侧移电机(1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移电机(11)为双输出端电机,所述长滑道(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长滑道(1)上均开设有限位滑槽(2),所述限位滑槽(2)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框(3),所述滑动框(3)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滑轨道(7),所述侧滑轨道(7)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8),所述侧滑框(8)顶端位于侧滑轨道(7)的上方,所述侧滑轨道(7)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侧移齿板(6),所述侧滑框(8)相邻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12),所述侧移传动杆(12)的内侧端与侧移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移传动杆(12)远离侧移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3),所述传动齿轮(13)与侧移齿板(6)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轨道(7)呈u型,所述侧滑框(8)呈w型,所述侧滑框(8)的左右两侧外壁与侧滑轨道(7)的左右两侧内壁抵接,所述侧滑轨道(7)上端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位于侧滑框(8)左右两端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滑框(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侧移电机(11)固定连接在连接杆(10)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3)靠近侧移电机(1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横移传动杆(4),所述横移传动杆(4)上设置有横移电机(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3)的内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横移传动杆(4)与移动机构传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长滑轨座椅侧移功能,涉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滑动框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滑轨道,所述侧滑轨道内滑动连接有侧滑框,所述侧滑轨道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侧移齿板,所述侧滑框相邻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侧移传动杆,所述侧移传动杆的内侧端与侧移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移传动杆远离侧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侧移齿板啮。在侧移电机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齿轮在侧移齿板上运动,从而通过侧移传动杆和连接板带动侧滑框移动,从而实现座椅的侧向滑动,解决了现有的座椅调节机构中,一般只有上下高度调节以及前后方向的调节功能,导致相邻座椅之间的间距无法进行调节,极为不便的问题。极为不便的问题。极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杨社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欣原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