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灯安装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8719发布日期:2022-09-27 22:43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制动灯安装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动灯安装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上述制动灯安装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汽车销量不断攀升,汽车行业迅猛发展,所以各大汽车厂商在汽车设计方面下足功夫,而精良的灯具对消费者有着较大的吸引力,高位制动灯作为一个外观产品与尾翼的配合备受关注;高位制动灯是制动灯的辅助灯,一般安装在车辆后端的中心线上。
3.因高位制动灯一般安装在车辆的上方,易被后续车的驾驶员发现,对后续车的警示效果好,能大大提高后续车驾驶员的反应能力,从而保证后续车的行车安全。
4.但是,目前对于较长的高位制动灯与尾翼之间采用螺钉紧固,而螺钉无法调整,在安装时易造成高位制动灯与尾翼之间出现间隙问题,并存在因灯具太长导致灯壳在安装时受应力而被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制动灯安装结构,以解决高位制动灯的灯壳受到应力而破裂和出现间隙的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7.一种制动灯安装结构,用于将制动灯的灯壳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制动灯安装结构包括:
8.基础连接部,对应于预设在所述车体上的基础安装部,所述基础安装部适配连接在所述基础安装部上,以构成所述灯壳中部区域于所述车体上的固定;
9.矫正连接部,对应于预设在所述车体上的矫正安装部;所述矫正连接部具有适配并固连在所述矫正安装部上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连接段相对固定的压装部;
10.承压部,成型在所述灯壳上,所述承压部沿所述灯壳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在所述灯壳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承压位;所述连接段固连在所述矫正连接部时,于所述承压位处,所述压装部对所述压装部施加朝向所述车体方向的压紧力。
11.进一步的,所述承压位设有多个,并连续设置在所述承压部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承压部为并行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所述承压部于所述灯壳的高度方向间距设置;所述连接段固连在所述矫正连接部时,所述压装部压装在两个所述承压部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矫正连接部包括柱状的主体,所述连接段被构造为形成于所述主体轴向一端的螺杆,所述压装部被构造为形成在所述主体轴向另一端上的栓帽。
14.进一步的,在所述栓帽和所述连接段间的所述主体上成型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栓帽平行且沿着所述主体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段固连在所述矫正连接部时,两个所述承压部被限制在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栓帽之间的间隙内。
15.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承压部的同一侧端部间固连有过渡段。
16.进一步的,所述承压部设置在临近所述灯壳长度方向的端部。
17.进一步的,所述灯壳固定在构成所述车体的尾翼部上。
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灯安装结构,通过基础连接部的设置,以可保证高位制动灯的中部区域均匀的固定在尾翼上,从而减少高位制动灯和尾翼之间出现间隙,同时通过矫正连接部和承压部的配合,以保证矫正连接部可调节至与车辆预设的矫正安装部对应,进而改变灯壳的应力,防止灯壳因不当受力被破坏。
20.此外,通过并行设置的两个承压部,以保证矫正连接部可根据矫正安装部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矫正连接部滑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限位板和栓帽的配合,以可实现矫正连接部紧定在承压部上,从而达到矫正连接部锁定在预设的位置上。
21.另外,通过矫正连接部设置在两个承压位之间,以保证矫正连接部在预设位置上的稳定性,并通过过渡段的设置,进而提高承压部的强度,同时通过承压部设置在灯壳两端,在配合矫正连接部,以可降低灯壳两端与尾翼之间的间隙。
2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中设置有上述制动灯安装结构。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与上述制动灯安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在赘述。
附图说明
24.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5.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动灯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动灯安装结构另一角度的正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图1中所述a部分的放大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图2中所述b部分的放大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矫正连接部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尾翼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尾翼部分解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灯壳;2、车体;3、基础连接部;4、矫正连接部;401、连接段;402、压装部;403、主体;404、限位板;
36.5、承压部;501、承压位;502、过渡段;
37.6、尾翼部;601、尾翼;602、下饰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2.实施例一
4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制动灯安装结构,用于将制动灯的灯壳1固定在车体2上,结合图1至图5所示,整体结构上,该安装结构包括基础连接部3、矫正连接部4和承压部5。
44.其中,基础连接部3对应于预设在车体2上的基础安装部,基础连接部3适配连接在基础安装部上,以构成灯壳1中部区域于车体2上的固定。矫正连接部4对应于预设在车体2上的矫正安装部,且矫正连接部4具有适配并固连在矫正安装部上的连接段401,以及与连接段401相对固定的压装部402。
45.承压部5成型在灯壳1上,承压部5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以在灯壳1的长度方向上具有承压位501。连接段401固连在矫正连接部4时,于承压位501处,压装部402对承压部5施加朝向车体2方向的压紧力。
46.基于上述整体描述,作为一种示例性结构,结合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基础安装部和矫正安装部设置在车体2后侧上部,形成基础安装孔和矫正安装孔,其目的在于承接基础连接部3和矫正连接部4。同时,为减少灯壳1与车体2的间隙,通过基础连接部3的设置,作用于将灯壳1中部区域固定在车身上的基础安装部内,进而也可减少车身与灯壳1之间的间隙。
47.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的基础连接部3以及配合的基础安装部可根据灯壳1的长度设置多组,以保证整个灯壳1的中部区域均匀的固定在车身上,进一步减少车身与灯壳1之间的间隙。而承压部5与矫正连接部4的配合,以保证矫正连接部4可与矫正安装部对应,从而改变灯壳1受到的应力,实现灯壳1只受到矫正连接部4的拉紧力,具体而言,矫正连接部4在承压部5内滑动,以保证矫正连接部4与矫正安装部对应,进而实现灯壳1只朝向车体2方向产生压紧力,防止灯壳1因承受其他方向的应力产生破裂。
48.此外,结合图4所示,为保证矫正连接部4的稳定性,在承压部5上连续设置有多个承压位501,矫正连接部4可根据自身的位置,而被固定在其一承压位501处,进而增加承压部5的通用性。
49.本实施例中,由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矫正连接部4的稳定性,承压部5为并行
设置的两个,且两个承压部5位于灯壳1的高度方向间距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承压部5为形成在灯壳1上的两个挡板,该设置能够保证矫正连接部4在两个承压部5之间滑动,也即沿灯壳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进而实现矫正安装孔与连接段401对应。
50.值得提及的是,本实施例中两个承压部5的同一侧端部间固连有过渡段502,而过渡段502的设置,在于提高两个承压部5在灯壳1上的强度,防止承压部5因承接矫正连接部4的拉紧力而产生断裂。
51.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承压部5设置在临近灯壳1长度方向的端部,如此可保证灯壳1的两端固定在车体2上,并且通过调节矫正连接部4减少灯壳1两端的间隙。同时,通过基础连接部3的配合,也能够保证整个灯壳1通体固定在车身上,并减少灯壳1和车身之间的缝隙。
52.此外,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段401固连在矫正连接部4时,压装部402压装在两个承压部5上,并作为进一步的设置,矫正连接部4包括柱状的主体403,连接段401被构造为形成于主体403轴向一端的螺杆,压装部402被构造为形成在主体403轴向一端上的栓帽,具体而言,主体403位于两个承压部5之间,并在两个承压部5之间滑动,而栓帽螺接在螺杆上,向远离或靠近承压部5一侧往复滑移,以保证栓帽可与承压部5贴合。
53.另外,结合图4、图5所示,为将连接段401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栓帽和连接段401间的主体403上成型有限位板404,限位板404和栓帽平行且沿着主体403的轴向间隔设置;连接段401固连在矫正连接部4时,两个所述承压部5被限制在限位板404和栓帽之间的间隙内,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限位板404位于承压部5与灯壳1之间,在栓帽向承压部5一侧滑移时,栓帽和限位板404将两个承压部5夹紧,从而将矫正连接部4固定在与矫正安装部对应的位置。
54.同时,结合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灯壳1固定在构成车体2的尾翼部6,并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尾翼部6包括尾翼601,以及修饰尾翼601的下饰板602。且灯壳1固定在下饰板602上,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车辆自身情况可将制动灯安装结构直接安装于车身上,也可将尾翼601、下饰板602和高位制动灯组装后安装于车体2上,而尾翼部6与车体2的连接参见现有技术即可,至于尾翼601和下饰板602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设置,所以在此不在进行赘述。
5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动灯安装结构,通过基础连接部3的设置,以可保证高位制动灯的中部区域均匀的固定在尾翼601上,从而减少高位制动灯和尾翼601之间出现间隙,同时通过矫正连接部4和承压部5的配合,以保证矫正连接部4可调节至与车辆预设的矫正安装部对应,进而改变灯壳1的应力,防止灯壳1因不当受力被破坏。
56.此外,通过并行设置的两个承压部5,以保证矫正连接部4可根据矫正安装部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矫正连接部4滑动时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限位板404和栓帽的配合,以可实现矫正连接部4紧定在承压部5上,从而达到矫正连接部4锁定在预设的位置上。
57.实施例二
58.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设置有如实施例一所述的制动灯安装结构。
59.本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实施例一中的制动灯安装结构,可避免灯壳1破裂,还可降低灯壳1与车体2之间的间隙,提升制动灯的美观性,且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