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

文档序号:32889699发布日期:2023-01-12 22:4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


背景技术:

2.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很快,快件寄送速度比过去快了很多,但是传统的物流方式主要还是依靠人工揽收、转运、梳理、投递,对人力的依赖比较大。现有的菜鸟驿站主要负责收件和取件,在取件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将快递从快递架上取下,然后放到出库扫描仪的平台上。当快递的数量较大时,需要同时配备多名人员进行取件操作,大大提升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菜鸟驿站需要多名人员进行取件操作,存在人工成本较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包括:
5.车体,所述车体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
6.存放盒,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的顶部,用于盛放快递件;
7.第一液压缸,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车体上且位于所述存放盒水平方向的一侧;
8.第二液压缸,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顶部;和
9.夹钳,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上,所述第二液压缸带动所述夹钳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夹钳位于所述存放盒的上方,用于夹取快递件。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钳包括驱动油缸、支撑座和两个夹手;所述驱动油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油缸的缸体上,所述夹手与所述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活塞杆保持垂直,所述夹手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杆滑动配合的长条孔。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体包括底板和车壳;所述车壳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板的顶部;所述行走机构和所述第一液压缸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贯穿所述车壳的顶部,所述存放盒固定安装在所述车壳的顶部。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减震组件、两个驱动电机和两个驱动轮和两个从动轮;所述减震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底部,两个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减震组件的两侧,所述驱动轮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所述底板远离所述驱动轮的一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架、摆臂和弹性复位件;所述支架位于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之间,所述支架的顶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摆臂分别与所述支架和所述驱动电机铰接,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在所述摆臂和所述支架之间,所述弹性
复位件对所述摆臂施加朝向竖直方向的作用力。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摆臂对称布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支架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一连杆,相邻两个所述摆臂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正下方且与所述第一连杆保持平行;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弹性复位件为环形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套装在所述导向杆上。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杆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合安装的销孔,所述导向杆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杆配合安装的豁槽。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导向杆。
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上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杆之间,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导向杆隔开。
19.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第一液压缸带动夹钳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液压缸带动夹钳沿竖直方向移动,夹钳将快递架上的快递取下并放置在存放盒内,然后行走机构带动车体移动至出库扫描仪处,最后夹钳将存放盒内的快递放置在出库扫描仪的平台上。采用本技术的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取件操作,无需人工取件,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弹性复位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车体;101、底板;102、车壳;103、减震组件;104、驱动电机;105、驱动轮;106、从动轮;107、支架;108、摆臂;109、弹性复位件;110、第一连杆;111、第二连杆;112、导向杆;113、销孔;114、豁槽;115、套筒;116、平衡片;2、存放盒;3、第一液压缸;4、第二液压缸;5、夹钳;501、驱动油缸;502、支撑座;503、夹手;504、驱动杆;505、长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0.请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包括:车体1、存放盒2、第一液压缸3、第二液压缸4和夹钳5。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存放盒2固定安装在车体1的顶部,用于盛放快递件;第一液压缸3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车体1上且位于存放盒2水平方向的一侧;第二液压缸4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一液压缸3的顶部;夹钳5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4上,第二液压缸4带动夹钳5沿水平方向移动,夹钳5位于存放盒2的上方,用于夹取快递件。
3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一液压缸3带动夹钳5沿水平方向移动,第二液压缸4带动夹钳5沿竖直方向移动,夹钳5将快递架上的快递取下并放置在存放盒2内,然后行走机构带动车体1移动至出库扫描仪处,最后夹钳5将存放盒2内的快递放置在出库扫描仪的平台上。采用本技术的菜鸟驿站智能运输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取件操作,无需人工取件,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32.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2,夹钳5包括驱动油缸501、支撑座502和两个夹手503;驱动油缸501固定安装在第二液压缸4的活塞杆上,支撑座502固定安装在驱动油缸501的缸体上,夹手503与支撑座502铰接连接,驱动油缸501的活塞杆上设有驱动杆504,驱动杆504与活塞杆保持垂直,夹手503上设有与驱动杆504滑动配合的长条孔505。本实施例中,驱动油缸501与第二液压缸4同轴设置,驱动油缸501的底座与第二液压缸4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支撑座502通过螺钉固定在驱动油缸501的缸体上,两个夹手503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支撑座502上,夹手503的铰接轴沿竖直方向设置。驱动杆504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在驱动油缸501的活塞杆输出端。驱动油缸501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安装驱动杆504的通孔。两个夹手503靠近驱动油缸501的一端呈夹角设置,驱动杆50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手503上的长条孔5050滑动配合。驱动油缸501的活塞杆带动驱动杆504沿直线运动,驱动杆504对长条孔505的侧壁施加作用力,从而带动两个夹手503绕与支撑座502的铰接轴摆动,从而实现夹钳5的打开和关闭。
33.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车体1包括底板101和车壳102;车壳102可拆卸安装在底板101的顶部;行走机构和第一液压缸3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第一液压缸3贯穿车壳102的顶部,存放盒2固定安装在车壳102的顶部。本实施例中,底板101上除了安装行走机构和第一液压缸3,其顶部还安装有油箱、减速器和电池等,车壳102对底板101上安装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存放盒2通过焊接或者螺钉与车壳102固定连接。
3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行走机构包括减震组件103、两个驱动电机104和两个驱动轮105和两个从动轮106;减震组件103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底部,两个驱动电机104安装在减震组件103的两侧,驱动轮105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104的输出轴上,从动轮106安装在底板101远离驱动轮105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04通过减震组件103与底板10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04带动驱动轮105转动,从而为车体1提供前进的动力。减震组件103能够为车体1提供减震,使得车体1运动过程中更加平稳。
3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减震组件103包括:支架107、摆臂108和弹性复位件109;支架107位于两个驱动电机104之间,支架107的顶部与底板101固定连接;摆臂108分别与支架107和驱动电机104铰接,弹性复位件109安装在摆臂108和支架107之间,弹性复
位件109对摆臂108施加朝向竖直方向的作用力。本实施例中,支架107为u型件,支架107的u型开口朝向驱动电机104,支架107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水平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板101的底面,竖直板位于水平板的两侧且向下延伸。摆臂108沿驱动电机104的轴向设置。摆臂108的一端位于竖直板的外侧且与竖直板铰接,摆臂108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04的外壳铰接。由于驱动电机104与支架107之间通过摆臂108连接,所以驱动电机104(驱动轮105)可以相对车体1在竖直方向发生位移,弹性复位件109依靠自身弹性对摆臂108施加反向的作用力,从而使驱动电机104进行复位,最终减震的目的。
36.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摆臂108对称布置在支架107的两侧,支架107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一连杆110,相邻两个摆臂108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杆111,第二连杆111位于第一连杆110的正下方且与第一连杆110保持平行;弹性复位件109安装在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之间。本实施例中,每个驱动电机104对应安装有四个摆臂108,驱动电机104的两个分别对称安装有两个摆臂108。位于驱动电机104同一侧的摆臂108一上一下平行布置。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均与驱动电机104的转动轴保持垂直。支架107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连杆110,两个第一连杆110在支架107上对称布置且位于支架107的内部。第二连杆111安装在靠近支架107下端的摆臂108上。由于第一连杆110位于支架107的内部,所以弹性复位件109同样位于支架107的内部,从而避免弹性复位件109外露,起到对弹性复位件109的保护作用。
3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及图6,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之间安装有导向杆112,弹性复位件109为环形件,弹性复位件109套装在导向杆112上。本实施例中,导向杆112与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连接可拆卸连接,导向杆112与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保持垂直。导向杆112为圆柱状。弹性复位件109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套装在导向杆112上,压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抵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导向杆112的上端设有与第一连杆110配合安装的销孔113,导向杆112的下端设有与第二连杆111配合安装的豁槽114。本实施例中,销孔113与导向杆112的长度方向保持垂直,导向杆112通过销孔113安装到第一连杆110上,第一连杆110和销孔113为间隙配合。豁槽114开设在导向杆112的下端面,豁槽114沿导向杆112的径向贯穿整个导向杆112。豁槽114的宽度尺寸与第二连杆111的直径尺寸保持一致。豁槽114的顶面与第二连杆111之间留有间隙,有效降低导向杆112与第二连杆111的安装难度。当需要对导向杆112拆卸时,只需先将第一连杆110从支架107上拆下,即可将导向杆112从第二连杆111上取下,无需将第二连杆111进行拆卸。
3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第一连杆110上安装有至少两个导向杆112。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110长度方向的两端安装有两个导向杆112,即每个第一连杆110上对应安装有两个弹性复位件109,两个弹性复位件109同时对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连杆110和第二连杆111的受力更加平衡。
4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连杆110上安装有套筒115,套筒115位于相邻两个导向杆112之间,用于将相邻两个导向杆112隔开。本实施例中,套筒115安装在第一连杆110上,位于相邻两个导向杆112之间。导向杆112上安装有平衡片116,平衡片116位于弹性复位件109的上方和下方;平衡片116的外轮廓大于弹性复位件109的外轮廓,套筒115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抵靠在平衡片116的侧壁,套筒115用于限制导向杆112沿第一连杆110的
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提升导向杆112在第一连杆110上的稳定性。
4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