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07012发布日期:2023-11-22 12:3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深入到千家万户,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人们对驾驶的舒适体验与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强。现在的很多汽车的近光灯都能够根据外界光线的明暗强度来自动开启或关闭近光灯,大大提高的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但是当车辆在夜间行驶在不同的路段对近光灯往前照射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要求。

2、例如汽车左拐弯,近光灯照射区域需要适当的向左偏移点,方便司机及时的判断左侧的车况,保证驾驶安全。汽车的刹车距离与车身载人的多少强相关,夜间行车时,如果汽车整体重量比较大,需要将近光灯调高一点,以便照射更远的距离,方便司机提前判断前方路况,保证有足够的刹车距离。

3、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对车近光灯有手动调节光线高低的配置,但这需要司机在驾驶之余分心调节近光灯的照射方向。因此,如果能够进行对近光灯光线的自动调节,就能够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通过相互垂直的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控制近光灯的照射角度,能够实现对近光灯照射角度的自动调节,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包括固定板、灯具、永磁体、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所述灯具连接所述永磁体,并且所述灯具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万向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水平电磁铁与所述竖直电磁铁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水平电磁铁和所述竖直电磁铁均与所述永磁体的一端相配。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的,所述万向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水平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灯具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竖直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向前弯折;所述灯具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水平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内壁,所述灯具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竖直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内壁。

6、进一步的,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后侧。

7、进一步的,所述灯具上设置有车灯x轴传感器和车灯z轴传感器。

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水平调节单元、竖直调节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汽车的行驶状态,并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水平电磁铁通过所述水平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水平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水平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所述竖直电磁铁通过所述竖直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竖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

9、进一步的,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括开关s1、开关s2和电流调节电路u1;所述开关s1和开关s2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开关s1的静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静触点分别连接所述水平电磁铁的两端;所述开关s1的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一个动触点相连后接地,并且所述开关s1的另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另一个动触点相连后通过电流调节电路u1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

10、进一步的,所述竖直调节单元包括开关s3、开关s4和电流调节电路u2;所述开关s3和开关s4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开关s3的静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静触点分别连接所述竖直电磁铁的两端;所述开关s3的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一个动触点相连后接地,并且所述开关s3的另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另一个动触点相连后通过电流调节电路u2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

11、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水平角度传感器、副驾驶压力传感器、后排左压力传感器、后排中压力传感器、后排右压力传感器、后备箱压力传感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垂直的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控制近光灯的照射角度,能够实现对近光灯照射角度的自动调节,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14、2、通过水平角度传感器,副驾驶压力传感器,后排左压力传感器,后排中压力传感器,后排右压力传感器,后备箱压力传感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单元对汽车的行驶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数据融合单元对所有数据采集单元的信息融合,并计算给出最终的控制策略,自动控制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从而自动控制近光灯的照射角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灯具、永磁体、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所述灯具连接所述永磁体,并且所述灯具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万向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水平电磁铁与所述竖直电磁铁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水平电磁铁和所述竖直电磁铁均与所述永磁体的一端相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水平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灯具与所述连接板通过竖直转轴可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向前弯折;所述灯具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水平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内壁,所述灯具的上下两侧分别通过竖直复位弹簧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后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上设置有车灯x轴传感器和车灯z轴传感器。

6.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水平调节单元、竖直调节单元、数据融合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汽车的行驶状态,并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水平电磁铁通过所述水平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水平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水平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所述竖直电磁铁通过所述竖直调节单元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竖直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竖直电磁铁的极性和磁力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单元包括开关s1、开关s2和电流调节电路u1;所述开关s1和开关s2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开关s1的静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静触点分别连接所述水平电磁铁的两端;所述开关s1的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一个动触点相连后接地,并且所述开关s1的另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2的另一个动触点相连后通过电流调节电路u1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单元包括开关s3、开关s4和电流调节电路u2;所述开关s3和开关s4的控制端均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所述开关s3的静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静触点分别连接所述竖直电磁铁的两端;所述开关s3的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一个动触点相连后接地,并且所述开关s3的另一个动触点和所述开关s4的另一个动触点相连后通过电流调节电路u2连接所述数据融合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水平角度传感器、副驾驶压力传感器、后排左压力传感器、后排中压力传感器、后排右压力传感器、后备箱压力传感器、方向盘角度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及调节系统,近光灯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灯具、永磁体、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所述灯具连接所述永磁体,并且所述灯具与所述固定板通过万向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水平电磁铁与所述竖直电磁铁垂直设置,并且所述水平电磁铁和所述竖直电磁铁均与所述永磁体的一端相配;本技术通过相互垂直的水平电磁铁和竖直电磁铁控制近光灯的照射角度,能够实现对近光灯照射角度的自动调节,大大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军,童小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孔像汽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