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4830发布日期:2023-06-03 08:0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检测,尤其是涉及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作为核心零部件的电池包技术迭代迅速,轻量化逐渐提升,与此同时增加了电池包托底开裂风险,目前动力电池现有技术只能进行被动防护,使用防护板抵御外部的入侵,在遇到地面凸起物时,电池包底托底的严重程度无法给予警示,在后续的车辆使用中可能发生进水,进而引发动力电池短路、起火和爆炸等风险,或者在车头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在受到撞击时发出报警信号,无法监测和准确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发生短路,因此,时刻监测电池包托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以解决无法及时检测电池包的状态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包括:

4、模组,所述模组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模组位于导电线体回路上方,所述模组用于充放存储电能;

5、导电线体回路,所述导电线体回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连接,所述导电线体回路位于所述模组下方,所述导电线体回路用于传输检测信号;

6、bms电池管理系统,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模组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导电线体回路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及反馈电池情况。

7、进一步的,所述模组包括一号模组和二号模组,所述一号模组和所述二号模组均位于所述导电线体回路上方。

8、进一步的,所述导电线体回路包括一号导电线体和二号导电线体,所述一号导电线体和所述二号导电线体均为等间距弯曲形状,所述一号导电线体的输入端a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号导电线体的输出端b与所述二号导电线体的输入端c相连接,所述二号导电线体的输出端d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输入端相连接。

9、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膜,所述加热膜包括一号加热膜和二号加热膜,所述一号加热膜和所述二号加热膜安装至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一号加热膜位于所述一号模组下方,所述二号加热膜位于所述二号模组下方,所述一号加热膜安装有所述一号导电线体,所述二号加热膜安装有所述二号导电线体。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泡棉,所述泡棉位于模组底壳下方,所述泡棉安装至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导电线体回路安装至所述泡棉顶部。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具有以下优势: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结构简单,通过导电线体回路和bms电池管理系统配合使用,可实时监测电池包的动力电池高风险位置,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及时提醒驾驶员对车辆进行维护维修,更有效的预防托底电池燃车事件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1)包括一号模组和二号模组,所述一号模组和所述二号模组均位于所述导电线体回路(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线体回路(2)包括一号导电线体(21)和二号导电线体(22),所述一号导电线体(21)和所述二号导电线体(22)均为等间距弯曲形状,所述一号导电线体(21)的输入端a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一号导电线体(21)的输出端b与所述二号导电线体(22)的输入端c相连接,所述二号导电线体(22)的输出端d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输入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膜(4),所述加热膜(4)包括一号加热膜(41)和二号加热膜(42),所述一号加热膜(41)和所述二号加热膜(42)安装至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一号加热膜(41)位于所述一号模组下方,所述二号加热膜(42)位于所述二号模组下方,所述一号加热膜(41)安装有所述一号导电线体(21),所述二号加热膜(42)安装有所述二号导电线体(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泡棉(5),所述泡棉(5)位于所述模组(1)底壳下方,所述泡棉(5)安装至电池包箱体底部,所述导电线体回路(2)安装至所述泡棉(5)顶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导电线体来检测托底的电池包,包括:模组,模组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模组位于导电线体回路上方;导电线体回路,导电线体回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连接,导电线体回路位于模组下方;BMS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与模组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与导电线体回路连接,BMS电池管理系统用于监测及反馈电池情况。本技术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导电线体回路和BMS电池管理系统配合使用,可实时监测电池包的动力电池高风险位置,可以准确地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及时提醒驾驶员对车辆进行维护维修,更有效的预防托底电池燃车事件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陈保国,刘峰,彭月猛,耿自新,李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