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0463发布日期:2023-05-11 03:5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雨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刮(wiper)装置。


背景技术:

1、作为车辆中所使用的雨刮装置,有的包括:雨刮马达(wiper motor);连杆(link)机构,传递雨刮马达的旋转力;枢轴(pivot),在一端连接连杆机构,在另一端固定雨刮臂(wiper arm);以及保持构件,用于将枢轴固定于车身。多数情况下,雨刮臂在驾驶座侧及副驾驶座侧配置有合计两个。与此对应地,在驾驶座侧及副驾驶座侧也配置有枢轴、连杆机构、及保持构件。

2、两个连杆机构由杆(rod)连结。由此,经由杆及两个连杆机构,将雨刮马达的旋转力传递至两个枢轴。并且,驾驶座侧的雨刮臂与副驾驶座侧的雨刮臂被同步驱动。

3、此处,有时利用与杆不同的管(pipe)将两个枢轴连结,从而使两个枢轴牢固地成为一体。另一方面,有时舍弃管而仅利用杆来连结两个枢轴。此情况下,能够削减雨刮装置的零件件数,并且能够实现轻量化。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1797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如所述现有技术那样舍弃连结两个枢轴的管的情况下,当在车身安装保持构件时,各保持构件会相对于杆而旋转。因此,在安装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一保持构件的期间,另一保持构件的位置有可能大幅偏移。由此,有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安装保持构件。

3、特别是,在车身倾斜的情况下,在车身固定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一保持构件的期间,另一保持构件有可能因自重而移动。因此,有可能更难以将保持构件安装于车身。

4、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安装保持构件的雨刮装置。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雨刮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枢轴,分别连结雨刮臂;驱动部,使所述两个枢轴中的第一枢轴旋转驱动;连结部,连结于所述两个枢轴中的第二枢轴及所述驱动部,使所述两个枢轴同步地旋转驱动;以及保持构件,用于将各所述枢轴固定于车身,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其中任一个包括:本体部,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枢轴;以及多个支撑部,从所述本体部突出,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包括:被固定部,经由固定构件固定于所述车身;以及卡合爪,设置于所述被固定部,与所述车身卡合。

7、本发明的雨刮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枢轴,分别连结雨刮臂;驱动部,使所述两个枢轴中的第一枢轴旋转驱动;连结部,连结于所述两个枢轴中的第二枢轴及所述驱动部,使所述两个枢轴同步地旋转驱动;以及两个保持构件,用于将各所述枢轴固定于车身,所述两个保持构件中的至少其中任一个包括:本体部,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枢轴;以及多个支撑部,从所述本体部突出,所述多个支撑部中的至少两个所述支撑部具有被固定部,所述被固定部从所述本体部沿着与所述枢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突出,并经由构件而固定于所述车身,在各所述被固定部,分别形成有用于供所述固定构件插入的插入孔,各所述插入孔的大小不同。

8、发明的效果

9、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固定构件将保持构件固定于车身之前,能够使保持构件暂时固定于车身。因此,能够防止在将两个保持构件中的一保持构件安装于车身的期间,另一保持构件的位置偏移。由此,能够对雨刮装置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安装保持构件。



技术特征:

1.一种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

8.一种雨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高精度地安装保持构件的雨刮装置。所述雨刮装置包括: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2b,连结雨刮臂;驱动部,使第一枢轴旋转驱动;连结部,连结于第二枢轴及驱动部,使两个枢轴同步地旋转驱动;以及第一保持构件及第二保持构件12b,用于将各前枢轴固定于车身。第二保持构件12b包括:本体部20,旋转自如地支撑第二枢轴2b;以及三个支撑部21、22、23,从本体部20突出。三个支撑部21、22、23中的第一支撑部22及第三支撑部23包括:被固定部30,经由螺栓105予以固定;以及卡合销38,设置于被固定部30,与车身卡合。

技术研发人员:为谷秀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美姿把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