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车身上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支承总成以及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00629发布日期:2024-04-18 12:42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车身上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支承总成以及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车身上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支承总成。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机动车。


背景技术:

1、de 10 2016 009 395 b4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白车身上的电动传动系的支承总成。该支承总成包括固定在机动车白车身上的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电动驱动器的传动系由框架结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机动车车身上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支承总成以及一种机动车,从而可以实现特别有利的事故性能。

2、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支承总成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机动车来实现。具有本发明的改进方案的有利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机动车、尤其是乘用车车身上的制冷剂压缩机的支承总成,该车身优选地设计成自承重车身,也称为白车身。在支承总成中,制冷剂压缩机通过支架安装在车身上,支架尤其与制冷剂压缩机和车身分开形成。例如,制冷剂压缩机与支架相连,另一方面,支架与车身相连。优选地,制冷剂压缩机是电动制冷剂压缩机(ekmv)。制冷剂压缩机可以是机动车空调系统的一部分,机动车空调系统优选是压缩式制冷机,或至少可以作为压缩式制冷机运行。通过制冷剂压缩机可以输送和压缩制冷剂。

4、支承总成的特点在于至少一个滑动斜面,其中当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尤其是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例如从前方向后方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可通过该滑动斜面至少间接地、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事故引起的制冷剂压缩机移动是由事故引起的外力作用造成的,例如,外力作用在车辆的纵向上从前方向后方,例如,由机动车的正面碰撞造成。当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会相对于车身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斜面可确保制冷剂压缩机在因事故发生移动时不会在随机的运动方向上移动;相反,滑动斜面会使制冷剂压缩机在一个方向上发生有目的性的、相对于车身的、因事故引起的移位或移动。例如,滑动斜面至少间接地设置在制冷剂压缩机上,制冷剂压缩机也被简称为压缩机。尤其地,可以理解为:滑动斜面例如设置在尤其是与压缩机分开形成的并且与压缩机连接从而可以在压缩机中一起移动的部件上。例如,滑动斜面可以与制冷剂压缩机一起移动。例如,在制冷剂压缩机和滑动斜面因事故发生移动时,滑动斜面在机动车的结构元件上滑动,从而导致制冷剂压缩机有目的性地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此外,还可以想到的是,滑动斜面设置在部件(例如上述结构元件)上,因此,例如当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压缩机就会相对于该部件从而相对于滑动斜面移动。制冷剂压缩机可以至少间接地在滑动斜面上滑动,即例如通过元件在滑动斜面上滑动,从而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该元件尤其是与压缩机分开形成的,并且可以与压缩机一起移动,该元件例如与压缩机相连。

5、例如,当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通过滑动斜面进行有目的性的转向,使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可以受引导绕过或经过某个区域,从而阻止其过度进入该区域。例如,由此可以防止设置在该区域的机动车部件由于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而受到过度损坏。尤其可以想到的是,在该区域内设置电能蓄能器,例如高压部件,尤其是高压电池。现在,本发明可以防止制冷剂压缩机在发生事故时过度侵入该区域,从而保护电能蓄能器免受过度损坏或过度事故性载荷。尤其可以想到的是,当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可以通过滑动斜面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从而有目的性地转向到例如设计为空腔的接收区域。因此,可以避免设置在该区域内的部件(如电能蓄能器)承受因事故造成的过大载荷。例如,接收区域是车身底部横梁(尤其是踏板底部横梁)的空腔。

6、滑动斜面是斜坡或用作斜坡,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通过该滑动斜面有目的性地受引导,从而有目的性地转向。例如,滑动斜面,尤其是滑动斜面的至少一个滑动面,至少基本上是平坦的。由此,制冷剂压缩机就可以特别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因为滑动面可以有利地相对于结构元件滑动或者该元件可以有利地相对于滑动面滑动。例如,当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进行有目的性地转向,这可以防止制冷剂压缩机远离的区域发生过度变形。例如,由此可以防止设置在该区域的电能蓄能器短路和/或受到其他损坏。

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制冷剂压缩机在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可以特别有利地进行转向,从而避免对至少一个部件(例如电能蓄能器)造成过度损坏,设置滑动斜面、尤其是滑动面,并且该方向因此从前下方向后上方在车辆纵向方向上成一定角度。如果制冷剂压缩机在车辆纵向方向上从前方向后方相对于车身发生移动,例如机动车正面碰撞造成的事故性移动,制冷剂压缩机的事故性移动是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的向后位移或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的向后移动,则滑动斜面会使制冷剂压缩机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向上移动,即抬高或抬升。例如,由此可以防止设置在该区域内的、例如设计为电能蓄能器的部件承受过度的、因事故造成的载荷。尤其设置如下:在车辆纵向方向上,该区域向后与制冷剂压缩机相邻。通过滑动斜面,制冷剂压缩机在车辆垂直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向上移动,尤其是在车辆垂直方向上成一定角度地从前下方向后上方移动,并由此受引导经过至少部分区域,从而使制冷剂压缩机不会碰撞或不会过度碰撞设置在该区域内的部件,或不会穿透或不会过度穿透这些部件。尤其地,通过滑动斜面,制冷剂压缩机有目的性地转向避让区域,例如上述接收区域,从而可以避免过度变形。

8、为了能够在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使制冷剂压缩机特别有目的性地转向,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设置如下:滑动斜面设置在压缩机侧的、可与制冷剂压缩机一起移动的支架元件上。支架元件也被称为第一支架元件,例如,上述的其上设置有滑动斜面的部件。尤其地,第一支架元件与制冷剂压缩机分开形成,并且至少间接地与制冷剂压缩机相连,因此在发生事故时可与制冷剂压缩机一起移动。通过滑动斜面,当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时,第一支架元件以及制冷剂压缩机通过第一支架元件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的移动跟随第一支架元件因事故发生的移动。

9、另一实施方式的特点在于至少一个车身侧的第二滑动斜面,该第二滑动斜面与滑动斜面相对应,在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移动的过程中,压缩机侧的第一滑动斜面抵靠车身侧的第二滑动斜面滑动,制冷剂压缩机可通过该第二滑动斜面有目的性地转向一个方向。换句话说,由于第二滑动斜面是车身侧的滑动斜面,当制冷剂压缩机因事故发生位移时,第一滑动斜面和第二滑动斜面之间会发生相对运动,也就是使滑动斜面相对于彼此滑动。可以想到的是,在因事故发生移动之前,因此在支承总成的正常状态下,这些滑动斜面已经相互接触,尤其是直接地相互接触,或者在正常状态下,这些滑动斜面相互间隔开,这样由于事故引起移动,这些滑动斜面尤其才会相互接触,尤其是直接地接触。在制冷剂压缩机以及第一滑动斜面因事故发生移动的过程中,滑动斜面相互滑动,尤其是直接地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滑动斜面会导致制冷剂压缩机在该方向上发生有目的性的且受限定的事故性移动,从而使制冷剂压缩机的至少一部分受限定地且有目的性地被抑制或转向而远离该区域。优选地设置如下:第二滑动斜面(也)具有第二滑动面,当因事故发生移动时,第一滑动斜面、尤其是第一滑动面在该第二滑动斜面上,尤其是直接地滑动。优选地,第二滑动面至少基本上是平坦的。特别优选的是,各滑动斜面、尤其是各滑动面,在相应的平面内延伸,该平面也称为滑动平面。优选地,滑动平面与车辆的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最优选地,车辆的横向方向在滑动平面内。由此可以确保制冷剂压缩机特别有利的运行。第二滑动斜面也是斜坡,或起斜坡的作用,其中这些斜坡可以相对于彼此滑动,尤其是直接地抵靠彼此滑动。由此制冷剂压缩机就可以受限定地、有目的性地远离该区域,或偏离该区域。

10、在本发明的另一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车身侧的第二滑动斜面设置在支架的第二支架元件上,该第二支架元件与第一支架元件分开形成、固定在车身上并因此位于车身侧。优选地,第二支架元件固定在车身上,即不可移动地固定在车身上。

11、压缩机侧的第一支架元件与第二支架元件相连,因此制冷剂压缩机通过第一支架元件与第二支架元件相连,并且通过第二支架元件与车身相连,尤其是以如下方式相连,即第一支架元件通过第二支架元件与车身相连。一方面,这样可以在因事故性发生移动时实现对制冷剂压缩机特别有利的引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制冷剂压缩机与车身之间特别有利的振动解耦。换句话说,这样就能以特别有利的振动解耦方式将制冷剂压缩机安装在车身上,从而使制冷剂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等不会传递到车身上,或至少不会过度传递到车身上。

12、另一实施例方式设置如下:压缩机侧的第一支架元件通过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第一支承元件安装在车身侧的第二支架元件上,从而与车身侧的第二支架元件相连。这就为制冷剂压缩机在车身上的安装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既能防止事故,又能防止振动。例如,当制冷剂压缩机发生振动时,第一支承元件使支架元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在支架元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第一支承元件会发生弹性变形。这样就能以特别有利的方式抑制振动。此外,这还可以使制冷剂压缩机的定位特别有利,从而使制冷剂压缩机在因事故发生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利地转向,即受引导。

13、在本发明的另一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制冷剂压缩机通过至少一个由弹性体构成的且因此可弹性变形的第二支承元件安装在压缩机侧的第一支架元件上。这样,制冷剂压缩机就能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尤其是以有利的振动解耦的方式安装在车身上。而且,这样还能使制冷剂压缩机在发生事故时进行有利的移动。

14、为了能够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尤其是相对于车身)定位制冷剂压缩机,并随后在事故性移动的过程中以特别有利的方式使制冷剂压缩机转向且因此受引导,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设置如下:支架具有第三支架元件,该第三支架元件与支架元件分开形成,并且固定(尤其是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压缩机侧的第二支架元件上,其中制冷剂压缩机通过第二支承元件安装在第三支架元件上。

15、最后,特别有利的是,车身侧的第二滑动斜面以及由此所述方向从前下方向后上方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成一定角度。这样,当因事故发生移动时,制冷剂压缩机可以通过滑动斜面实现特别有目的性的和受限定的抬高,从而使制冷剂压缩机特别有利地偏离或远离该区域。

1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优选设计为乘用车的机动车,该机动车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支承总成。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优点和有利设计方案应被视为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优点和有利设计方案,反之亦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