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7917发布日期:2023-04-21 06:1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空调出风口是汽车必备的部件之一,汽车空调出风口作为空调系统的末端部分,是新风或循环风经空调冷/热处理后进入使用空间的通道。以汽车空调为例,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内的空调出风口结构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汽车空调出风口一般安装于汽车驾驶室内的仪表板处,且在设计上均可对自汽车空调吹向驾驶室内的风向进行调节。为满足不同身高、不同体型、不同习惯的驾驶员对温度的要求,空调出风口沿旋转中心旋转以获得习惯的风速与温度。

2、现有的汽车空调出风口的外观多为方型、球型等,其原理也大致相同,基本上都由拨轮或拨钮、叶片、壳体以及一套调节机构组成,其中大多数的汽车空调出风口为由拨扭控制叶片旋转调整风向,并可通过旋转拨轮控制风门闭合,以控制出风口开闭以及调节出风风量大小。

3、更为具体地,目前出风口结构均为前后两层叶片结构,从出风口吹出来的风向依靠两层叶片调节。第一层叶片调整风的上下方向,第二层叶片调节风的左右方向。

4、采用上述出风口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5、现有汽车空调出风口吹出来的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体,出风口吹风方向集中一个位置区域,吹到驾驶员或者副驾乘客身体上风量过于集中,导致身体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身体其它无风的部位温度与吹风部位温差较大,降低了驾驶员或者副驾乘客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空调出风口吹出来的风直接吹到用户身体,出风口吹风方向集中一个位置区域,吹到驾驶员或者副驾乘客身体上风量过于集中,导致身体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身体其它无风的部位温度与吹风部位温差较大,降低了驾驶员或者副驾乘客乘坐舒适性。

2、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其包括:

3、风管侧出风壳体,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的一端用于连接风管;

4、面板侧出风壳体,所述面板侧出风壳体安装于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的另一端;

5、涡轮扇,所述涡轮扇安装于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内,所述涡轮扇包括筒体和多个弧形的扇叶,所述筒体的内腔形成第一吹风通道,多个所述扇叶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外壁上,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与所述筒体的外壁共同形成第二吹风通道;

6、格栅叶片,所述格栅叶片安装于所述面板侧出风壳体上。

7、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筒体的轴向,所述涡轮扇的宽度w大于导风临界值;

8、和/或,沿所述第一吹风通道中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吹风通道中的目标出风方向与所述扇叶所形成的切点p位于所述涡轮扇宽度的1/2~2/3处;

9、和/或,沿所述第一吹风通道中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吹风通道中的目标出风方向与所述扇叶所形成的切点p,其与所述第二吹风通道的出口侧边界连线,与所述第二吹风通道中的目标出风方向的夹角α不小于第一设计角度;

10、和/或,沿所述第一吹风通道中的出风方向,所述第二吹风通道中的目标出风方向与所述扇叶所形成的切点p,其与所述第二吹风通道的入口侧边界连线,与所述第二吹风通道中的目标出风方向的夹角β不大于第二设计角度。

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出风结构还包括主吹风方向调节机构,所述主吹风方向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面板侧出风壳体和所述格栅叶片上,并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一吹风通道吹出的风的风向。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吹风方向调节机构包括涡轮导风筒和导风筒拔扭,所述涡轮导风筒通过竖直的第一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面板侧出风壳体中,所述涡轮导风筒的入风口套设在所述第一吹风通道上,所述导风筒拔扭一端安装于所述格栅叶片上,所述导风筒拔扭的另一端与所述涡轮导风筒转动连接,以驱使所述涡轮导风筒绕着所述第一转轴左右转动。

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筒拔扭包括传动件和拔扭组件,所述传动件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传动件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涡轮导风筒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且间隔布置,所述拔扭组件与所述传动件连接,且所述拔扭组件穿设于所述格栅叶片上,并可在所述格栅叶片上移动。

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所述涡轮导风筒上下两侧,且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第二转轴,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通过竖直的连接柱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涡轮导风筒之间还形成有避让空间,所述拔扭组件与所述连接柱相连。

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拔扭组件包括拔扭和u形插接臂,所述拔扭上设有供所述格栅叶片穿过的格栅通道,所述拔扭与所述u形插接臂相连接,所述u形插接臂插接于所述连接柱上。

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拔扭的格栅通道内设有与所述格栅叶片相适配的导向块。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内还安装有叶门,所述叶门位于所述涡轮扇的入口处。

18、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前后两层叶片,本技术取消掉内部的一层叶片,并更换为涡轮扇,所述涡轮扇的筒体的内腔形成第一吹风通道,所述第一吹风通道可以作为主吹风通道,从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进入到第一吹风通道的风对驾驶员或者乘客进行单一部位的集中吹风,且尽管第一吹风通道出来的风对驾驶员或者乘客进行单一部位的集中吹风,但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因为总风量被分流一部分到第二吹风通道,所以集中吹风大大减小了,同时所述涡轮扇的筒体外壁上设置有多个扇叶,相邻的两个所述扇叶与所述筒体的外壁共同形成第二吹风通道,所述第二吹风通道可以作为辅助吹风通道,由于第二吹风通道的出口侧是沿所述筒体的周向螺旋延伸形成的弧形,从所述风管侧出风壳体进入到所述第二吹风通道的风,先顺着第二吹风通道继续前进,到达出口侧后,在弧形的扇叶的导向作用下,使得风吹出时是向四周扩散的,从而增大了出风范围,除了所述涡轮扇的第一吹风通道吹出的风覆盖白色长方形区域以外,因为所述涡轮扇的第二吹风通道的存在,使得吹出的风还覆盖了两侧三角形阴影区域。

21、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漫反射式的空调出风结构,将叶片更换为涡轮扇,在保证出风的总风量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地分配风量吹出来的路径,将一部分风从第一吹风通道中吹出,以对驾驶员或者乘客进行单一部位的集中吹风,将另一部分风从第二吹风通道中吹出,以形成向四周扩散的风,以增大出风范围,由于风量被分配了一部分到第二吹风通道中,可见,从第一吹风通道中吹出以对驾驶员或者乘客进行单一部位的集中吹风的这一部分风量大大减少了,而从第二吹风通道中吹出的风可以对上述驾驶员或者乘客集中吹风部位的旁侧部位进行吹风,以形成了温度缓冲区域,从而可以避免出风口出来的风全部集中吹向一个位置区域,避免出现身体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身体其它无风的部位温度与吹风部位温差较大,最终可以提高驾驶员或者副驾乘客乘坐舒适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